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传奇人生

读经随感

[复制链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5-7 14: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随感”续:      
      上善若水,看来水是上善之物了,也就是我们在日常中需要观察、体悟水的妙用,并且要取其善的一面,来指导自己的生存和理解世间的所有。而我们却污染了我们身边的溪流河道江海······保护环境与生态的平衡显得日益突出的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了,因为我们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的养育水的洗涤,因为我们的心灵由于自私贪婪而把生命的水也煎熬得干涸见底······
      在人体的五脏的属性里,水是肾脏的属性,而肾水需要上行才心火相济,可是平时我们缺乏保护和积蓄,往往舌干唇裂的缺水状态,还也许为了所谓的“减肥”的误导而少喝水呢,特别是女人的为了苗条效果,其实相反,多喝点水,或许有美容减肥的作用呢,不是说女人是水做的嘛。就连婴儿也是需要补给水分的。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能看到和体验的问题了。
      水,柔和,也不缺刚强的一面,如滴水穿石,就是水的刚强的特性,以柔克刚,在太极拳里达摩的易筋经里也是一样,含有柔和刚的统一存在的原理,所以,我们在学练中是需要一个慢慢体会的过程,使动作不死板,柔和连贯起来,使意气力和美丽无限想象的结合,刚柔相济······这些也许还待我慢慢去实践才对的额。
      在聆听着高山流水的时候,那种古筝的节奏感和流畅性,常常带给我们意味无穷的遐想,就如庄子的《逍遥游》那样不妨来个无限地放大,无妨给予无限地延伸······给予那种人和意象的谐振与融合的感觉里,闭上眼睛,似乎淙淙流水,从云雾山涧的石头上滑过,溅出云雾般的缤纷的彩虹水汽来,和着峻山野岭的松涛鸟语,潜入心扉······隐隐地感觉到人和环境人和自然的如水相容,也许心身里里外外涌动酥麻阵阵,就如和着春风习习的那种侵润,汇聚在大海里从中升腾起一阵一阵“慈悲的、感恩的”情怀······原来生命似水,投入工作,拥抱生活,人间多美好!
      经典里的圣贤们追求的境界实在是太高太高了吧?真、善、美,大公无私的胸怀和如水的包容胸襟,看日常中的水,哪怕几经人类污染成墨水般乌黑乌黑的,浆糊般稠糊稠糊的,还依然在接受来访的新水,依然汇入大海里,我们于心何忍?人类对水的情感,就如自己的生命!如果人能感动能认识到包容虚大的时候,感动于一花一木一草一树时,人也许就会调动生命中的泉水,滋滋地流淌在生命的心身里······
      圣贤们的智慧,在讲读中感动着我们后人,体会上善如水般的智慧源泉······我们怎不感恩万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5-8 0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万分传奇人生
万分感恩传奇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5-8 1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杨 发表于 2012-5-8 08:55
感恩万分传奇人生
万分感恩传奇人生

哈哈哈,大姐,是感恩我写还是感恩我不要继续写了呢?哈哈哈······有点重复和胡编乱造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5-8 1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感恩你写与不写。
是与你一起感恩“ 圣贤们的智慧,在讲读中感动着我们后人,体会上善如水般的智慧源泉······”

你看你什么心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5-8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12-5-8 12:33 编辑

      “读经随感”续:
      今天,在育心国学教育QQ群里,与指导老师和大家一起聊了起来,我也交流了自己的心德,与大家一起分享。
      自从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后,在每个星期六晚上7点半左右(夏天可能是8点吧)的固定时间里,聆听熊厚音老师在YY(频道:61236481.)“云雾草庄”语聊室对经典对人生对生活和对修炼生命的内容并联系实践中问题的讲解,让我看到现代教育中的问题和我们家教中的需要东西,需要经典需要圣贤的认识思维和反思自身的能力,更是需要那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心境!我们都是从被动走向主动学习和实践中来的,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
      家教是第一个学校,家长就是第一任老师。问题是现代的学校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孩子都长大了,都到青春期的逆反期了。我感觉太迟接触到读经了。学习经典,其实是对现在学校教育的弥补和自我调整。从小开始读经,其意义和作用是很大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人的观念认识的形成,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环境的刺激。家庭就是引导的环境和创造性的地方。
      这在我的认识中其实早就意识到的,还好我孩子在小学里遇到的班主任也曾推荐孩子读《三字经》,后来我给他其实也是他自己想要看吧,书店里买了《诗经》、《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论语》的拼音版的国学导读书本,结果他自己看了《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其它他也就放在那里了,但从后来跟他的谈话中说到与同学间和一些处事上似乎有点用上了似的,看来这些经典的作用总是在人的背后默默地影响着的!所以,在初中里,与大家的关系和在老师的眼中还是个“才子”,比较听话的孩子,但我知道他还有自己的选择和逆反心态在其中,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个性吧,因为人读的经典是共性,所以我也只是从侧面提示他怎样做人处事罢了,孩子需要在矛盾中学会自己的主见和选择处事的方法,这一点我想应该要在学习经典中要注意的方面吧!
      也许,那个时段的孩子和家长都没有喜爱我们祖先圣贤的经典的缘故吧,但我自己本来就有这方面的爱好,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读完一本所谓的经典,但近来听了熊厚音老师很多的经典的讲解,也就间接地接受了一些经典的熏陶吧,认识上也改变了很大!所以,推广经典的阅读是有益孩子的成长的。前人的经典本身就是前人亲身实践的总结文字,流传至今,能不珍贵吗?
       请位家长,与其临渊羡鱼,何不退而织网呢?(指导师语)
       现代的家庭中,需要的是反思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能力,而现实中大都是向外求的,寻觅那些贪欲名利还有个人崇拜,结果孩子都是在折磨中矛盾中长大的,这些既是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在内的,所以,还是先从自身和自己家庭中改变起吧!这就是修改和魔炼的过程,就是修炼的一生吧?
        人如果没有从深度的角度去开发自己反思自己,永远还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学习模仿的层次罢了,人需要在整体系统的认识建立起来后的创造性!这就是人的不同之处吧?这些,都需要从学习经典,思考圣人思维开始。
       读经,孩子读的是文字,还有文字里的思维;大人读得更要深层些,从思维认识和想象的智慧上开拓自己了吧?
       一个家庭里难得的是夫妻有共同的认知,就是共识难得!
       以上,都是个人见解,也许都还是幼稚的错误的理解,还望过来人老师们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2-5-8 21: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读经随感

白杨 发表于 2012-5-8 11:05
不是感恩你写与不写。
是与你一起感恩“ 圣贤们的智慧,在讲读中感动着我们后人,体会上善如水般的智慧源泉 ...

什么心境?大概是一种有点惊恐的心境吧,怕误解经典的真意,给人家看后怕误导了人家已经习以为常的原本的理解和方法,怕打乱看者原有的习惯思维和认识,更怕自己的自以为是地执迷不悟固化思维观念……所以在自问是不是可以写些东东给大家新来的和旧识的作为交流之话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5:51 , Processed in 0.01586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