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4|回复: 6

宋元时期三次佛道辩论

[复制链接]
cosmos 发表于 2012-5-28 14: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元时期,全真教在北方迅速发展,教徒已遍及北方大地,是一支相当可观的社会力量。因此,当时的金王朝、南宋王朝和正在兴起的蒙古王朝都派使臣拉拢全真领袖长春真人丘祖。丘祖审时度势,于公元1221年春,离宣德(今河北宣化),取道漠北西行,当年11月抵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次年4月于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晋见成吉思汗。之后,成吉思汗令其“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自此以后,全真教在中国北方日益壮大。“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元蒙哥汗时期(元宪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1251-1259年在位),征服地区迅速扩大,随着吐蕃纳入蒙古的统治范围之内,佛教势力在诸多地区异常强大,特别是西藏地区。因此,其宗教政策随着形势的变化逐渐向抬高佛教方面侧重。蒙哥即位以后,任命僧海云掌释教事,以道徒李志常掌道教事。后又封那摩为国师,授玉印,总天下释教(《元史——铁哥传》)。这种佛道分治方式的出现,使全真教一统天下出家人的格局被打破。

    第一次佛道辩论:据翰林学士张伯淳所撰《至元辨伪录随函序》说,北方道教徒共谋占佛寺482所。当时双方斗争相当激烈,以至需要蒙古最高统治者出面调停。宪宗五年(1255),蒙哥汗亲自召集佛、道两教的首领,在漠北的和林(其遗址位于乌兰巴托以西365公里处)举行第一次辩论。僧人一方以少林福裕长老为首,道士一方以全真教第七代掌教,丘祖弟子真常真人李志常为首,佛教联合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对道士进行批驳。“李志常等义堕辞屈,奉旨焚毁伪经,还佛寺三十七所”(注释:《至元辩伪录》。卷三)从根本上说,蒙哥汗对诸教仍抱著一视同仁的态度,实际措施中并无抬高佛教的地位。但由于辩论失败,第二年,全真教第七代掌教真常真人李志常却因此事郁郁而终。

第二次佛道辩论:由于在执行处理结果的过程中道士抗拒,不肯交还寺产,佛教徒连年上控。一年后又准备在和林举行第二次辩论,据说这次道教领袖“怯不敢去”,(1256年,此年第七任掌教真常真人羽化,并非“怯不敢去”,蒙古的汗王下旨要进行佛道辩论,没有充分的理由就是抗旨不遵,故“不敢去”之说实属荒诞。)未能进行。七年(1257),蒙哥汗委托忽必烈主持召开第三次辩论大会,1258年,忽必烈于开平(中统四年(1263)五月,正式升为都城,定名上都)召开佛道第二次辩论会,佛教方面的以少林长老为头,包括那摩国师、八思巴、西蕃僧、河西僧、大理国僧人及很多汉地僧人等三百多人,道教方面的以全真教第九任掌教,李志常弟子张志敬为首,包括樊志应、魏志阳、周志立等二百多人。此外,还有蒙古官员、儒士窦默、姚枢、廉希宪、丞相蒙速速、没鲁花赤、张仲谦等二百多人“共为证义”(注释:《至元辩伪录》卷四)。有僧三百余人,道二百余人,儒生二百余人参加。这次辩论以《老子化胡经》的真伪为题,僧人一方由担任国师的克什米尔高僧那摩和藏族高僧八思巴为主辩。忽必烈信仰佛教,之所以要选这本书作为辩论的对象,主要因为这是一本具有较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的道经。《至元辨伪录》一书,记载了和尚与道士在理论、历史方面的多种辩论。辩论的结果在辩论开始以前就决定了。专门辩论《老子化胡经》,道士们在民族观上就输了。“于是如约行罚”,将道士樊志应等十有七人,“诣龙光寺前削发为僧”,并且“焚伪经四十五部,天下佛寺为道流所居者,二百三十七区,至是悉命归之”。尽管这次辩论以道教失败而告终,但相对来讲,对于道教的处理是稍抑其豪横之外,并没有对它的流传给予任何歧视与限制。

第三次佛道辩论:以后,佛、道两教争夺寺产的斗争仍然不断,而且在上次辩论行罚执行时,道教徒亦有反抗。至元十八年,都功德使司小演赤上奏,说道典都是剽窃佛语的伪作。忽必烈再次下令佛道两家辩论,命孛罗、张文谦等官员及僧录司、教禅诸僧,正一天师张宗演、全真掌教祈志诚、真大道掌教李德和,杜福春及诸道士等,在长春宫无极殿考证道经真伪。结果只有《道德经》两篇是真正老子所著,其馀全系伪造假说。忽必烈说: “道家经文传讹踵缪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奉旨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三)当时参加辩论的天师张宗演,全真教第十任掌教祁志诚,大道掌教李德和、杜福春皆不敢佩符入火,于是奉旨: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篇,其馀这些伪经、板本、化图尽行烧毁,如有从佛者,削发为僧,不为僧者听其为民。(参见《至元辨伪录》卷三)。由此王磐撰《奉旨焚毁诸路伪道经碑》。从此,北方的道教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佛教乘机发展,“惟道家方士之流,假祷词之说,乘时以起,曾不及其什一焉。”(《元史·释老传》)。

从公元1255年起至1281止的26年时间里,佛道两教经历三次大规模的辩论,结果在信仰佛教的忽必烈的偏袒下,佛教完胜道教。道教三次失败,二次遭焚经。从元朝政府对宗教的管理上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时代是全真道掌管天下出家人;蒙哥时代实行了佛道分管制;忽必烈时代则是佛教一支做大的局面。这也和当时蒙元版图不断扩张有关,随着中亚、东欧、西藏纳入版图,基督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都成为蒙古人统治的对象,加之大理及南宋纳入版图后的中原本土佛教,使统治者不得不调整其宗教政策。道教在辩论失败后,不仅归还以前所占之寺院,道人削发为僧,更重要的是最后一些次烧毁了除《道德经》以外的所有图、经等典籍,使道教特别是全真教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许多弟子还俗或削发为僧,坚持者亦低调行事,致使全真教在北方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低谷。此时,全真教也化整为零,七真的后传弟子也以各自的宗师法脉,先后创立了“龙门”、“华山”等七个门派,使全真道脉得以延续至今。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5-30 10: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的性命修炼,重实践,重历史信息(包括民族史;基因),故易被看作带有较强民族主义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雄 发表于 2012-5-30 11: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实践,那就马上实践,站桩还是爬山,随你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5-30 11: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群里曾经有人臆想熊老师和密宗喇嘛辩论,搞一场新的佛道辩论会。我就说,要搞也可以,但这个辩论起码需要人数相当的三个团体同时参与,并且享有同样的评判表决权,而不是仅仅搞一群成年男性参加。三个群体是,成年男性,成年女性,以及10岁以下不分性别小孩子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寻因 发表于 2012-6-8 1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回各家,各自管自家。
三次辩论看起来都是政治上面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7-5 16: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神仙道“中有一关叫“佛道之争”(月牙城18),对佛道之差别有些有趣的描述。http://s1.sxd.youxilan.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12-7-5 16: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很精彩,毒副作用也很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7:06 , Processed in 0.0188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