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8|回复: 1

今闻《魏书》作者魏收,大惊,自省

[复制链接]
倪天津 发表于 2014-9-10 18: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倪天津 于 2014-9-11 09:14 编辑

        记得我早先,还是在高中时,写过一篇未完的小文,老师评分时给加了5分,说是文笔好,当时也觉得好,势不可挡,一气呵成,                       
        且不说内容,也且不说境界,只说文笔嘛,我是不理解,天下竟有这样风格的文章,被我写出来,
        事隔多少年,今见魏收为文的风格,颇似,故而大为惊异。

        但前人多贬魏收,既贬的无理,也贬的有理。

        请看,一些关于魏收的介绍:
        魏收(507年~572年)北齐文学家、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魏收,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人称其才而鄙其行。……

        收昔在洛京,轻薄尤甚,人号云“魏收惊蛱蝶。……

        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见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

        收硕学大才,然性褊,不能达命体道。见当途贵游,每以色相悦。然提奖后 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初,河间邢子才及季景与 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言尤后也。收少子才十岁,子才每曰:“佛助寮 人之伟。”后收稍与子才争名,文宣贬子才曰:“尔才不及魏收。”收益得志。

        史称魏收虽以文才显,然性褊狭,见当途贵游,每以言色相悦。在洛阳日,行动轻薄,人号为“惊蛱蝶”。又好音乐,善胡舞,尝于东山舆诸优为狝猿舆狗斗。曾使梁,与部下各买婢置馆中,遍行奸秽。

        收如生今世,当为何人也?我亦不知,但修史不若修道,吾之言也。
        此(人)轻薄,自有轻薄之道理,但说其未曾达命体道,是无缘达命体道乎?未可知也。

 楼主| 倪天津 发表于 2014-9-11 0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天津 于 2014-9-11 09:21 编辑

        魏书向称“秽史”有所谓“曲笔”,其实关键在于魏收把个人恩怨感情放在了史书之上,他宣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凡是史官的祖先姻戚,"多列史传",“饰以美言”,还有受贿行为。由於魏收在列传人物的去取褒贬上触犯了某些门阀地主,诸家子孙控诉“不平”的一百多人。可见魏收并不完全代表所谓“门阀地主”的干预,而更多的是他个人的“私欲”。


      《隋唐嘉话》言:“梁常侍徐陵聘於齐,时魏收文学北朝之秀,收录其文集以遗陵,令传之江左。陵还,济江而沈之,从者以问,陵曰:‘吾为魏公藏拙。’ ”表明魏收当时就为人不齿。又魏书成书后众口沸腾,当时遍骂为“秽史”,被迫两次重订乃成。


        早在北魏末年魏收就参加「国史」和起居注的编写。他在东魏、北齐虽然官职步步高升,直做到尚书右仆射,但除起草诏令之外,修史长期是他的专职。这次设局纂修,高隆之只是挂名,魏收推荐的史官都是一向趋奉自己的人,凡事由收专主。


        此外魏书多取不可信之言论,李延寿截取魏书大部分入北史也为司马光讥诮。魏书之价值在于没有更多的史书留存。魏收以前和同时代人曾经编写过魏史和其他资料,隋、唐时期也有人另写过几种魏书,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唐代李延寿的北史,其中北魏部分基本上是魏书的节录。因此,魏书是现存叙述北魏历史的最原始和比较完备的资料。


        魏书十志内容疏略,杨守敬批评地形志"貌似高古,然有详所不当详,略所不当略者"。详略失当,不仅地形一志,其他各志也是一样。例如食货志不记徭役;官氏志不记官府部门,官吏职司;天象志四卷、灵徵志二卷,全是宣扬灾变祥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7:15 , Processed in 0.0155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