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05|回复: 0

[第六十六章] 圣者处下处后无为——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健康开始于生存中的内外无

[复制链接]
网上人 发表于 2009-1-4 11: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争,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问题是这样问的,《道德经》中间有几处,有那几个地方谈到处下不争的问题,那几个章节、那几个地方,共有多少个地方谈到不争。

这一章呢还是讲处下不争的问题。处下呢、处后呢,我曾经问到一个问题就是说,《道德经》中间有几处谈到处下不争呢?可能大家下去以后翻过啦,不知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噢,哪三处呢?

这一章的问题呢还是以处下的问题能够带来的一些状态。首先谈处下啊这种大境界,然后呢再谈到处下的一种小的状态。从字面上来解释呢就说江海这些大的,大的容纳者吧,它能够为百谷王者,谷吗就是山谷的意思,山谷里面肯定有河流小溪啦,但这些东西它流到什么地方去啦?流到江海里面去了。它之所以能够受纳百谷的水流,就是因为什么呢,善下之。首先是善,善就是本来的意思;下之,就处在下方。所以说作为我们理解我们的存在的话,善者善之,不善者我也善之的话,这个本来就体现出来啦,那这个善是体现在你本来的那一面,而不是你有为的那一面。故能为百谷王,你本来就这样的,所以说你就是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呢,如果说你准备领导老百姓的话,你必须,你必须去抚慰他们,你处在他们下面的这种状态里面哦去了解他们,抚慰他们,然后呢跟他们进行沟通。这个沟通呢最起码来说,如果说你没有容纳的这种意思的话,你根本都没有办法沟通,只能说你在老百姓的面前你收集他们那一种状态、感受以及痛苦和苦恼,在你能够收他们的这一种状态或者信息的时候,实际上你就象什么,你就象江海一样,你在容纳老百姓的一种感受,你这种感受实际上就是你做好,做好一个君主、做好一个领导的最基本的要素。

这个言下之,除了言语你要处下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你的心态你要处下。因为你没有这种心态,你就没有这种语言;你没有这种心态呢,你对老百姓的话你根本就听不进去。老百姓的话听不进去呢,你怎么可能说出来的话在老百姓以下呢,又怎么能够体会他们的状态感受呢。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必以言下之噢,其中主要是心态处在老百姓的下面。当然这个心态哦,这个地方我们同样可以和修炼结合起来去想啊。

心态怎么结合起来想呢?如果圣人作为我们的主观意识的话,民作为我们的全身心的细胞的感受的话,他也是这样的。也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我们要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要是一个觉悟的人的话啊,我们准备领导我们身体这个是不是整体的存在噢升华、修炼啊,然后达到很高的境界,达到合道的这种境界的话,你必须怎么样,必须体会他的存在。你不体会他的存在的话,你盲目的怎么,盲目地去控制他的存在,你说啊你身体是由你的思想领导的,然后呢,你领导他今天走这个方向,明天走那个方向,长途跋涉,寻私访友,然后呢为了明理呢就东一本书翻一下,西一本书翻一下,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你的负担就越来越重,你的圣人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啊,老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都没有精力去调整自己。所以说必以言下之,啊说的就是什么,就是说你要倾听他们的意思,倾听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要求,然后你再做出自己的决定来,就象我们平常的一种感受一样,你说我们想看两本书,然后呢我们觉得多明白一点道理好些,但实际上呢这个时候瞌睡来了,你是看书啊还是去睡觉啊(笑)。睡觉,管他什么知识不知识,丢到脑后去,那个知识根本都没有用。真的,人家怎么修的,你说你学这有什么用,你是你,人家是人家。

欲先民呢。准备啊,准备领导老百姓啊走向前进,或者是向前进的方向努力吧,或者向进化的方向努力,啊欲先民吗,就是你处在领导的位置上,你想处在领导的位子上,必以身后之,就是你要把自己的那种存在啊放在老百姓的后面。放在老百姓的后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百姓他有一种想法,有一种感受,如果说他随时随地都看见你在前面挡着,你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他的楷模啊,你说这个时候老百姓他有自化的这一面吗,他就没有自化的这一面啦,那么都不知道怎么走,所以他希望你领导他们走。就象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那样,有一段时间,我们就要等着中央电台怎么,发布最高指示,是不是,这个时候毛主席已经怎么,走到老百姓前面去了,是不是这个道理。老百姓这个时候就已经困惑啦,可以这样说,^造**造到后来都困惑啦,不知道后来应该怎么走,按照文斗也不对,武斗也不对。那到底怎么样对呢?噢斗私批修对,是不是批林批孔对,说通俗点最后怎么,最后圣人就把我们的鼻子牵着摆过去摆过来。

最后,就是到后来象这种状态它肯定是不正常的。这个不正常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它不积极啦,是不是,把老百姓呢就搞得太困惑啦。老百姓太困惑啦,他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所谓民以自化就是说,你想让民以自化的话,你就要处在老百姓的后面。如果说你想领导老百姓走向前进的方向的话,就象我们在修炼上也一样,我们要领导我们这个身体走向升华的这个方向,要让我们的身体走向生命的存在的更高一层境界的话,你只有一种方法,你不要挡在你身体的前面。那么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呢?

老魏,还有一种状态(笑)。实际上它这两个状态无论是上面也好、下面也好、前面也好、后面也好,它都有一种状态可以概括它。看大家想不想得起来,我说的是和身体有相关的之间联系的这样一句话,这就是前面章节里面说的外其身(笑)。你最好的方法你就是外其身,我既不在他前面也不在他后面,也不在他上面也不在他下面,我在他外面,是不是,说通俗点就是你这个时候你不控制他啦,你不控制他,你由他去怎么,去自化。这个自化呢实际上就是说你的神和你的主观意识这个时候已经怎么,融为一体啦,这个叫外其身。就你的主观意识和你的潜意识他融为一体,来到体外啦,你这个肉体呢你是真正处在怎么,相当安静的状态,甚至心脏都可以停止跳动。

接下来的推论噢,接下来的推论呢跟社会学呢有很大的关系,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老百姓当你这个君主啊处在老百姓之上的时候呢,老百姓他并不会重视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君王啊他本身平常不但是平易近人,而且他不是过多地去管老百姓的事。所以说这个老百姓的事不管他,老百姓就觉得这个君王是不是,存不存在他并不重要,并不重要,就是从观念上来说他不会再把这个君王当成依靠的对象,不是以依靠他怎么,为生活的目的,而是怎么,而是依靠自己去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作为一个基本的过程。所以说处上的时候呢,老百姓并不重视他,那这种状态就证明圣人的无为之治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啦。

处前而民不害。如果说他处在老百姓的前面的话啊,老百姓也不会去伤害他。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他给老百姓带来的都是非常平常的一种积极的一种信号;同时呢他给老百姓带来的并不是指手画脚,并不是发号施令,并不是掠夺,并不是剥削,而是怎么,而是一种帮助、谐调、沟通,特别是怎么,特别是在治理上给老百姓这种休养生息的环境。有了这种休养生息的环境,老百姓心情他就会怎么,他就会很愉悦,啊他就会感戴这个君王感戴这个领导,他怎么会去伤害他呢。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修炼的这样一句话,它到底怎么去理解呢,如果说你处在你的,处在你身体的这个,说通俗点吧就是你处在你身体的前面噢,就你的想法,你尽管有时候可以怎么,可以超越你的身体的存在,去想你在修炼中的新问题,那么你这个身体他会不会产生反感呢,他也不会产生反作用。反感和反作用首先呢就是因为你没有拂老百姓的那种意,拂老百姓的意就是老百姓的感受,你随时随地都能够体会得到,就是说你做主观意识也好,你做领导的也好,做君王的也好,对老百姓反应出来的那一种感受,你随时随地心里都有数。你随时随地都有数都有数的话,你就肯定怎么,可以这样说,能够容纳他,同时要随时地调整他。所以说你有时候处在老百姓的前面,或者处在你身体发展的前面去考虑一些问题的时候啦,象这种状态它肯定在人的修炼中间是存在的。这个存在它并不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对这种思维的那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是积极的,他会更好地去怎么,和你的主观意识予以配合。

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要是说具体一点噢,你就象我们练功一样,我们练功有很多功法呢,我们练功这些功法的话,要操作的话,我们用不用主观意识啊,肯定要用主观意识,就是这个主观意识你不动的话,你这个怎么,说通俗点你这个功法就没有办法实践。你没有办法实践,你有时候连怎么,可以这样说你连创造性的摸索你都不可能产生,为什么呢?因为你最基本的实践你都没有开始,你怎么可能有创造呢。所以当你在实践的时候,可以这样说,老百姓他还是等待着你去实践的。等待你去实践以后,但是你如果是对自然的体悟,对那个身体的体悟,或者是对老百姓的体悟,能够达到一定层次的话,你就会发现,你对自己的观察越深,那么你的创造性你就越强,你对自己的功法,对这种可操作性你就越来越心里有数,你就知道,什么样的状态对自己的身体是最有利的,而不是从教条的角度、不是从知识的角度,而是从你感觉的角度你就知道,哦身体他需要的是什么东西。然后呢,你处在老百姓的前面呢,老百姓最起码来说噢,说通俗点就是你这个身体,他也不会有反信息啦。

我们再从气功中再看另外一个问题,很多人他炼气功炼气功,炼到一定程度以后呢,哟他就精神分裂啦,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哎他就是因为主观意识在限制潜意识的一种发展。潜意识在吸收能量以后呢他肯定要上长啦,他肯定活动性就要增强啦,他就要怎么,他就想和主观意识在进行换位。这个换位他是必然的,因为阴阳之间他也可以互相是不是,有时候要换位,有时候在移动。要是你处在前面的时候或处在后面的时候,你比方说我们刚才看到,就是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那么他为什么说又处前呢,给你说这种状态他肯定是存在的。既然是处前跟处后都是很正常的状态的话。那么如果老是这样处前面,那就不正常啦。所以说要学会不断地要处在后面。人有时候精神分裂,特别是练功的人主要就是这个主观意识他老挡在前面,当潜意识呢到达一定状态以后呢,他就需要放松,就需要放松。

放松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放松到你主观意识基本上不存在的那个意思,这个意思就很难呢。我曾经碰到一个练功的道友,炼着炼着,潜意识的能量就越来越大啦,潜意识一会要他干这个,一会要干那个,但是他主观意识呢就想,这个事能不能干呢,他老问,这个事能不能干呢,我说你想干你就干吧。哎结果有一天呢问题来啦,意识说你给我把衣服都脱了。他马上问我:熊老师,意识要我把衣服都脱了,我能不能脱啊?我怎么好回答你呢(笑),我说这个问题就复杂啦,我说你自己看着办吧(笑)。你说我当时来着我也没有办法,我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他真的,他把上衣都脱啦,然后呢要脱裤子的时候呢,他脱了又穿上(笑),穿上又脱,最后又穿上,但是呢他一直都不敢彻底地脱下去。这我老记起这个影象我就说,人的这个主观意识啊你说,他那个时候如果要是正儿八经的是不是,你要我脱我就脱,他无非就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有什么大了不得的,他就是这个是不是这个观念呢他回不到婴儿那个状态里面去,哟你回不到婴儿那个状态里面去,他的心境就非常复杂啦,当时的表情呢就是非常难看气色呢就越来,我就看着他那个气色噢就越来越白,越来越白,到后来脸色都变灰啦。为什么变灰啦?就是自己憋出来的。哟一变灰以后就怎么眼一翻,咕来了一个铁板桥就倒下去啦,这就是他一口气憋住啦。我赶快上去怎么又是捶又是掐人中啊,好不容易把他搞醒啦。当时搞醒了以后怎么样,他这气还是过不去。这一搞呢很长时间,他就那个状态。

你说这个人为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人他对自己的生命状态他没有看清楚,真的,并没有理解老子所说的那个能够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就是你的专气啊,你不是炼气吗,你炼气功你专气致柔吗。什么叫柔和,你柔就是柔到无所谓的存在啦,是不是,你说那个婴儿他能够知道吗,那你把他衣服脱光了他还高兴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一无挂碍是不是,一点挂碍都没有,那他当然高兴啦是不是。

要不看小孩,是不是衣服脱光的时候,是不是,小腿小手蹦蹦地你说那多有意思啊。但是成年人他就不是这样想问题的,他就有成年人的意识啦,最起码有羞耻观。这个羞耻观到底应不应该改变呢,实际上在我们的修炼中千千万万要记住,有时候他的确需要改变,本来这个呢是很难以做到的,啊很难以做到,很难以作到就慢慢修吧,不要急于求成。啊特别就是气功的初期发展阶段的时候,有很多人呢他上功上得非常快,是不是,上功上得非常快,但是呢他的先天条件呢他又很有限。所谓的先天条件吗就是他先天的信号不是很强啊,然后一积累,哟后天的意识又强啦,一强了以后呢抵抗意识啊是不是、干扰意识啊也就跟着加重啦。说通俗点这个能量啊他到不了先天。他是怎么,先天有一点,后天也有一点;先天长一点呢,后天也长一点,双方之间的干扰呢此消彼长,啊就是互相抗衡,最后呢闹得不亦乐乎。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呢。如果说你真正的噢,真正的你明白了道噢,明白了江海的这种性质的话,是不是,你有容这个大的前提做基础的话,那么天下乐推而不厌,他不会厌倦的,因为他知道,哎你终究会引导他走向王吗,走向完美,走向成功。

这个信号这东西他是很怪的,实际上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啊它都算是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呢作为它们来说也有自己的意识,这个意识呢就象天下的老百姓一样你说那一个老百姓心里没数啊,这就象人家外国人评论我们中国人一样,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呢个个都是政治家,因为从文化大革命以前吗,文化大革命以前,是不是包括UU1001词语替换时期,包括清朝时期,是不是那个时候老百姓就很关心国事。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呢,再加上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又鼓励老百姓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进行到底,是不是,所以老百姓就更加关心大事啦。所以说中国人他更加怎么,在这个主观上是不是,他对这个存在他是非常了于心胸的。既然他是了解,那么你为什么不让他自由地发挥呢。现代的政府,现在这个UU1001词语替换书记推行的那个农村的政策,是不是,特别是现在的经济向农村倾斜的这种政策,解决了我们中国几十年来都没有解决掉的城乡差距问题,当然现在城乡差别还存在,但最起码来说从精神上我觉得城市的人已经赶不上农村的人啦,你有电视我也有电视,你有汽车我也有汽车,怎么样,你有房子我也有房子,但是我有地你有吗,我有自由你有吗,我想种啥种啥,你看你啊拿几百块钱还要看人家脸色行事,我看自己脸色怎么样。现在是农民幸福还是工人幸福啊,肯定是农民幸福呢,是不是,从比较上来说,还是从老子的比较哲学来看,总觉得这个问题怎么,实际上就讲了一个比较问题,比较问题就是说你给老百姓一个自由的话,是不是,老百姓他乐得其所,他自动地就会响应你所有的号召,同时他也知道你号召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说象这样的情况,你明明知道老百姓知道你想什么,你为什么还要跟老百姓的意思相反着来呢,这就是一个明是不是一个昏的关系问题。

作为我们要想冶炼好我们的这个身体是不是,我们就要知道,我们身体对我们的思想所产生的主义他肯定是非常明确的,他知道按你这种想法是引导他走向好啊还是引导他走向消极。那我觉得只有一条,这一条就是什么呢,如果说你主观意识很有创造性的话,什么叫有创造性呢?就是你的想法很适应你身体的变化的要求,这个就叫有创造性。如果你不适应这种变化要求,你什么东西人家怎么炼的你学着怎么炼,这有创造吗,那叫以葫芦画瓢,这叫闭门造车。总的说来,你把他给闭死了,是不是,你想把他关在房里面,你说你造出这个车来有什么用啊,你没用。他明明知道你没用他难道不反对吗。他反对的时候哟,你已经招架不住啦。

所以说一般人为什么走火入魔啊,走火入魔就是因为自己的问题是从心理上他没有明白老子这种是不是,修炼境界。当这个修炼境界解决了以后呢,乐推而不厌。你领导他呢他就高兴你领导,怎么,因为你老有一种新的见地,这个就叫什么,这个在佛家就叫觉,觉啊,觉悟的觉,就是你已经觉悟啦,觉悟到他的存在啦,以其不争呢,就是不争之道啊,我想这个在师父的思想里面讲到过很多次。以其不争呢,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呢就是身体这个天下呢你没有人,没有任何一种状态能够与他争呢。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争,他是随着存在而感觉变化的。这你说这个变化有多少呢,多少种方式啊,它是无穷的,既然是在无穷中间,他怎么不能够适应那种无穷的那种存在呢,所以你怎么变他都能够适应。这个他就是明君,就是江海这个百谷王的风范。有了这种风范我们就成就,这是不可避免会产生的。

当然我们在学前面的章节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是不是,善者善之,不善者我也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我也信之。他说的这两者噢,一个是德善,一个是德信。就是你要善于是不是有一种心态,善于有一种方法去对待他。不善,你都包容在你的善里面,那么信也是这样,不信,你也包容在你这个信里面,人家不信,但是你还是信,你要相信这个无所不在的这种存在啊,它就是由道所产生的,既然是人家不信是不是,你还是要信;人家不善,你还是要包容他,还是要善,这就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呢说到底就是怎么,说到底就是能够在你的识神体系里面打下一个无限创造的这种基础。这个基础实际上就是说要给你这个身体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说你的思想根本都没有想到那个可能性,或者是你听到的一种幻想,或者是听到的一种神话,或者听到的一种传说,你不都把它当着是什么,迷信的或者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什么人们幻想出来,或者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或者是不可能有的。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你这个身体的发展呢以后就没有空间啦。没有空间,你到有一天他发展的时候是不是,他就会扯你的后退,实际上你的思维就扯你的后退,所以你就成了你自己最大的什么,失败的创造者。

这一章文字上就这么多吧,但是前面有几章啊,原来就做过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呢是选在最前面,是怎么说的呢?是善处势下则可得众缘,噢就是事有发展的趋势啊或者势力,善处势下就可得众缘;善处民下可得民心;善处身后呢可得真心;善处神下可以成真噢。这个四善呢,我给大家再解释一下。

势,这小李他们可能还记得噢,我从那几年我们玄德功在草庄看来还是很红火的是不是,为什么红火啦,就是因为有个势,是不是气势,就是这个合力之气啊,就这个势啊和气之势啊它有一种发展趋势,它有一种动力,这个动力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的打击这个势呢就瓦解啦。瓦解了以后呢这个东西它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它已经怎么进入到潜流里面去了,就是显态的一面它已经没有啦,但是它在潜在的一面它有。所以很多人呢,他这个感觉,潜在的这一面他非常困难,但是感觉显态的这一面噢,比方人家都去,人家都到草庄去,人家都去的话我也去啊,你看见也的确是这样的噢,不错,主观意识上他就产生一种观念。但现在呢往往这个势呢就变成了潜流啦。这个潜流说通俗点就是只有那些非常敏感的人,所以后面的章节就谈到这个问题。就谈到什么问题呢,就谈到知我者稀啊则我者贵。

他为什么要让这个世人转入潜流呢?就是因为事物的发展要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噢,它不可能搞群众运动,不能搞群众运动,也不可能搞群众运动。所以这个势啊,就是你善处势下,我们现在就是善处势下,我们还要甘于处在没有势的这种情况下。这个时候你得到的这种缘就叫什么,就叫真缘。原来说的是众缘,实际上我说的我们现在所争取的一种缘叫什么呢,真缘,就真正的真。这个真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人,他一旦跟你保持联系的这些人,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修炼者。为什么呢?因为最起码说他感觉上他能够和你沟通。这就是闫工刚才要听的我的那个抽签里面的第二句话,这句话我没说,但和那句话呢有关,有机会的时候我一定(笑)告诉闫工。

善处民下,可得民心。你就象打坐一样啊,你心里放松啊放松,你眼睛不往外看,耳朵不往外听,感觉上不往外放,是不是,什么东西你都往内收,收收收收到最后怎么,他为什么要你把感觉放到小腹呢,而且你练功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你要想有一股气在走的话,你最好是先往下走,然后再让这股气往上走,这什么道理啊,这都是在告诉大家,要有一种修道的基本模式,先下然后再上,你不下你那知上呢。下,脚底就有下,要闫工在地上赤着脚走路啊这是最好的下(笑)。善下呢,善处民下可得民心呢。有时候扎一个石头踩在那个脚板心上还是有点扎人呢,但这个扎人对人来说就感觉到,哦人的感觉在底下,这是一种好的感觉,人的身体的需求有时候的确需要从底下感觉起。你比方说啊,到年纪大了,什么地方开始蔫起啊,那肯定是腿下蔫起,为什么腿下开始蔫起呢,(笑)因为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年轻的时候你阳气很足,在这个时候呢,年轻的时候呢你根本感觉不到那个腿的存在,是不是,因为阳气很足啊,是不是步履矫健呢,是不是,步履轻盈,这两点肯定说的上啦。它越矫健越轻盈你越忽视它,是不是你越忽视它。但到年老的时候呢,哟气血不足啦,它又离心脏最远,它送起血来最难,它没有阳气指导,所以你这个时候感觉那个地方就最差啦,它冷呢就从那个地方开始冷起,从最远的地方开始冷起,然后再冷到你的心里去,你这个人就差不多啦(笑)。所以说我告诉你这个方法,打着赤脚在地上走路,这是基础基础的功法之一,这不是开玩笑啦,不是开玩笑,就是善处民下可得民心呢。实际上这个民心实际上就是你自己的心。

善处身后啊可得真心。善处身后为什么可得真心呢?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运动啊他有个整体信息,他这个整体信息你这个时候你的心呢如果说你真正处在你的身体后面运动,你就会发现他的变化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你为什么不这样做?乘早这样做,绝对有好处。这个真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培养起,就是你把你自己放在你身体的变化的后面去观察、去等待,是不是,去观察,我想这个这个真心的产生呢就是由你的经验所推动的。

善处神下可以成真。噢这个第四个问题呢,神呢,神是什么呢?这个时候神就说的是你的系统你已经在开始培养他啦。这个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这个整体,就是这个肉体和他这个精神呢在反反复复交换信息的过程这个就叫什么,过去就说七返九还,就你知道你的思想和你的信息以及这个肉体的这个感觉上的变化啊,他三位一体怎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信息反应。这个信息反应实际上就是神的信息反应。在这个时候实际上这个神呢就非常突出啦,就你这个时候人呢在这个阶段噢,基本上就处在怎么,说通俗点就是处在闭关的阶段,人就基本上不能动,不能到外面去招摇啦,哎最起码来说你关在家里什么东西都不让你去接受,也不让你去怎么受干扰。但这个时候啦,实际上人就已经算得上半个真人啦。当然,半个真人还要继续修啦,永远都要处在神下面,永远地处在神下面。

那我就问个问题啦,如果神不在了,出差去了,那怎么办呢,那我怎么处下呢,那我怎么善处神下?我这比较形象的语言哦,出差去了,他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自我意识和思想,你的主观意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回到道性,知道道性是什么东西,然后呢你的感觉就是你的神。人是先有感觉然后才有思想、才有识神,听见没有。然后你以感觉为先的话,那么就是象师父在这个地方说的这句话,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啊,处下而民不害,乐推而不厌,这三点就说的这个意思。所以你炼到后来炼到怎么,你的神出差去了,是不是,你当了家,结果你怎么当家啊,你以感觉为重,是不是,老百姓他乐于推荐你到前面去领导他们,啊他很放心,你带他们走他很放心。为什么放心呢?就是因为怎么这个时候你的神他已经演变成为感觉啦,不是一个具体的形体,刚才我说的就是你的身体的感觉噢以及你这个信号的变化以及你肉体的经验的存在,几个因素都搅和在一块的时候,那个时候神他就急待要出去,是不是,这个就叫七返九还。

但是你这个时候呢人他就不允许动啦,说通俗点你人根本都不允许动,你给我老老实实呆着,你想说话都说不了,有时候要你一搞几天不说话,你把嘴巴张开,噢没有声音是不是(笑),你想吃饭呢他没有味觉,你想听东西,哟听着听着声音消失啦,他把你所有的通道都给你切断。不是假的,真是这样的,哦到你体会到这个问题的是不是实在性以后呢,哟他又把这个信息呢又给你放回来,一放回来,你又听得到又看得到,就吃得有香味啦,你才知道,哦原来你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神在控制,你就知道你只有乖乖地听话,我按我的的感觉呢,我想吃的时候就吃,想做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做,你不会勉强他的。你不勉强,这个就叫无为啦。你无为啦,那么你的这个状态就比较符合于道,那么老百姓来说乐推而不厌,啊他就会自动地把你推到前面去做他们的领导不会厌倦,他会相信你不会把他带到远离道性的方向上。

第六十六章,第一点:善处其下,必在人上;

第二点:四善为者,怀柔爱民;

第三点:内外无争,要结虚身;

第四点:强扭的瓜不甜,自然的果地道;

第五点:明理致无为,修真致还虚。

这第一点善处其下,必在人上这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实际上在社会学中间呢它也站得住脚,是不是,你善于处在这个下面,是不是然后呢你必在人上面。这个如果相对主体而言的话,你比如说我们处在我们身体这个感受的下方的话,那么你实际上你时刻都知道这个身体的要求是什么,然后你必然能够怎么去领导这个身体走向进化的坦途。我想这个下和上无非就是个相对观念问题,是不是,按老子思想的话,上善若水啊,水善处下而不争,是不是就是说处那个众人之所恶,是不是他也没有什么抱怨的,这就是他的特性,他喜欢往下流。

那么四善为者啊,就是你要善于处下呢,善于处后啦,善于处在神的下方啦,是不是然后善于处在势力的下方。哦你比如说象我们社会学中间有一种说法,就叫偏重于弱势群体是不是,啊这也是善处势下。弱势群体他肯定是占大多数的,如果说你老是处在那个弱势的下方,你跟老百姓的基本的呼声怎么,你就很容易沟通,是不是。所以你肯定受到的支持者就比较多。所以说四善呢,可以这样说,也是我们修炼的一种原则噢,我们主要是从修炼上着手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而不是从社会学啊、政治学啊或者是哲学的角度,首先要从修炼这个意识上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四善为者啊,怀柔爱民。怀柔啊,就是心怀柔和,柔和啦就是说没有争斗啊,没有争斗那么就柔和啊。那柔呢就是说它是一种是这样吧,是生命的那种高尚的状态,啊最美好的那种状态。就象我们大家观察这个问题一样,你比方说,小孩,非常可爱;小狗,也非常可爱;小猫,也非常可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体现出了一个下,这就叫柔和之下。首先他是柔的,然后再和,就是他一团和气,他不会咬你,是不是,他不会反对你是不是,他不会给你苦脸是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团和气。所以说他终日号啊但是声不嘎,声音呢他都不会沙哑,这什么道理呢?就是和之至,是不是。这说明这个小的生命呢他都带有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呢实际上就是我们成年人所最难把握的东西。我们首先就要怎么,学会这个柔,柔呢就能够解决这个修炼的第一步难关,就是你气怎样去受纳,就是你受纳这个体外的真气啊,你怎么把这个气啊采回来,你最重要的一点你就是要柔和。你不柔你就和不了。那么柔呢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当然这只是被动的意思,我说的呢还有主动的意思。

你柔,柔和,是不是,它还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板书“爱”字),把这两个意思综合在一起,那么最后呢你还要爱民。爱民是什么意思呢?除了爱老百姓这个概念以外噢,你最重要的你要爱你这个身体,因为你这个身体啊实际上是阴阳之道啊,阴阳一体,实际上是阴阳一体的。当然这个阴阳一体学问大着,以后下面的章节里面还会涉及到这个问题。

总之说来,要爱惜你这个身体,爱惜老百姓所积累的一些是不是,资源,特别是要让老百姓有休养生息的这一种机会,你要让他休息。下面的小李就说,哎呀闲得没事,想睡觉,好不好?好。为什么好?睡觉是最大的那个,修炼,最好的修炼方式就是睡觉。为什么睡觉是最好的修炼方式呢?因为睡觉,他能够养神,养神就是你神足了以后啊,你神足了以后你办什么事,是不是,你的准度你都不会差。就是你的感受啊他肯定怎么是你的准度,你的感受就是你的准度。所以你这个神不足的时候,你疲于奔命的时候,有很多,我们不是举过很多例子吗,有很多是不是人中的精英,他们学历很高,人也聪明绝顶,这怎么样呢,过早的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且是主动的结束,说通俗点就是自杀。为什么自杀呢?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解决自己的神和主观意识之间的这种矛盾问题,忽略了他的存在,只承认你这个主观意识的存在,你主观意识是不是,他能够控制这个生命吗?他控制不了,他也不能使这个生命怎么,得到升华,你忙去忙来,无非就是忙在后天的那一种金钱啊、名利啊、地位啊、荣誉啊,无非就是这些虚的东西。这些虚的东西在那个柔阶段来说,那个婴儿那个阶段来说,他有没有必要,他一点必要都没有,是不是。包括任何一种状态中间,我给你说他只要有柔的这一面,那么他的积极性,积极的那一面他就可以体现出来啦。

所以说一般养神是我们修炼中的一个首要的积累。我不是说了吗,大家睡眠足了,大家只要试验一下啊,你只要睡眠足了,你的梦就多,你睡眠足了你的梦就多。我说的这个梦多并不是说那个神经衰弱的梦啊。我说的什么梦呢?我说的是那个顺向的梦。什么叫顺向的那个梦呢?我给这个顺向的这个梦下个定义,啊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叫什么,点化性多。希望大家能够把这句话记下来,就是他经常地在点化你,让你根本都搞不清楚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那个梦。这就是带有点化性的梦,你不要以为搞不清楚的梦好象没有意义,越是搞不清楚越是带有点化性。这就是你神他奥妙的地方,这就是为顺向性的。如果说你老在怎么逆向性的梦中间啊,什么叫逆向性呢?就是这个梦啊实现的时候是不是,到时候你在现实中间偶然碰到一个事啊和你的梦中好象有联系的话,哟它是个反的,你就应该知道,噢原来这个梦啊它也是点化。但是这个点化呢往往怎么就很别扭。别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阴阳错位啦,错位啦就是神不足,阴阳错位就证明神不足。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事物的一种表象,不是绝对的噢,大家不要把这个概念当着绝对。但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你只要做梦,点化性梦多的时候,是不是,他一定是顺利地推进你正在前进,这在修炼道路上他是在推进你往前进。

然后呢第四点强扭的瓜不甜。我想这个是颠扑不破的一个道理,是不是,啊那个瓜还没有熟的时候是不是,你非要把它摘下来吃,你说那肯定不甜呢,是不是。然后自然的果啊这个地道噢,瓜熟蒂落吗,是不是,这个瓜熟了以后自己就落了,这个东西呢他叫地道。什么叫地道呢?说通俗点就是自然他有自然的地道的这一面。过去地道这个词应用在什么地方呢?用在中药上面是不是,中药上面为什么叫地道呢,就是有一个地方产的药啊,他别的地方的药他代替不了他,你比方说象我们中药里面的川芎是不是,你甘肃的、你云南的都有川芎,但是就是四川的川芎才是地道的川芎,因为他药力他不够。什么叫药力不够呢,就是这个地方他还有自然的一种面貌,还有个面貌问题。这个面貌,就是自然面貌啊。你比方说大家到草庄来,感觉到草庄这个地方的地貌啊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啊?比较过没有?如果还是没有比较的话,抓紧时间比较然后再给我谈谈体会(笑)。

第五明理致无为,就是你明理你是为了达到无为,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啊,不是为了学知识,你是为了进行无为,哎千万不要搞错了,你明理是为了达到这个无为。这个致啊,是达到的意思,你不是达到的有为,也不是为了积累好象有知识的那一面噢、有方法的那一面、好象有能力的那一面,都不是的。他只有一种可能,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哦老子讲的这个明白道理就是说天道自然呢!你不要担心他不会造化你,我给你说,万物他都造化啦,你区区一个人那又算得了什么!他会一样地造化你,关键你明不明白这个道性的问题是不是,这个道性呢你相不相信他能够造化你呢。哦你相信他,哦你信得足,那么他自动地就会造化你。这个就叫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顺着一级一级地推过来的。你人法地,地上的东西这么多去看一看呢,那一点他不是自己造化自己啊?民以自化吗,是不是,你看那个厕所旁边的柏树,是不是,上面一个大椿树把它压住啦,它怎么长,它这样长,它无非就是为了抢那个阳光是不是,结果怎么,后来把腿子搞歪了,是不是。后来我们还搞那么几根绳子撑着,撑了两年还算是把它抢救过来。但是那就叫什么,就叫强扭的树这不正常,那两根绳子怎么看都觉得不舒服,那有什么办法呢,它要歪着长。

所以说明理就无为,无为呢就为了他的这个无为呢就需要去明理,这个道理呢你不听人家讲呢你也不明白,是不是;你不看人家的修炼经验呢,你也很难以去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那么这个道理呢,如果要是你灵性很好的人呢你就坐在那个地方参,是不是,参叫什么意思呢?参叫冥想,是不是,参叫冥想,就是你老在想啊想啊,想什么东西呢,想事物之间的关联,你想多了这个之间他也可能想过去。当然这个无为噢,就是你无所作为的时候,你清静守一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灵感他自动的就会出现。

灵感呢,这个东西他很怪的。当你无的时候,他肯定就是有,有就生万物,这也是道德经中间说的一个顺序。所以说修真致还虚啊。你修去修来,修的目的是什么呢。啊冲虚清静吗,冲虚啊,你要还虚。这个虚的这一面他才是你的归宿,是不是。你修真你是为了还原到虚的那个状态里面去,你不要以为那个虚的地方不存在,他是存在的,他只不过是空间的位置不一样,那才是长久之地,是不是,说通俗点那就是天堂,啊那正儿八经的天堂,那是仙山群阁所存在的地方。基本的内容这一章呢也讲得差不多啦,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闫工老把这个东西当炼,当炼能够炼成功的,他是靠怎么,靠修系统意识,说通俗点按过去说法就叫修真意识,现代呢就叫修系统意识,系统意识实际上就是他是真的,不是假的。象我们的后天意识一般都是假的,它是附着在那个怎么,附着在肉体上的这种思维,离不开自己作为环境呢、生活环境呢,那种生活的那种遗传呢、文化的那种影响啊,这都是后天的。而先天的东西他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这样的,就是他从整个面貌上就不是这样。你比如说面貌上我们一般都是认为是这个世界是按时间的顺序发展,慢慢地、慢慢地知道的,你学得多一点学得多一点。而另一个世界里面它不是这样的,你一旦进去了,你进入那个世界,你就进入他的全然里面去了,所有的一切你都知道啦。因为它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呢它那个信号。人呢他只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人他边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的时候呢他还要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面进行运动。老子后面讲的德章的整个过程呢就是讲人在现实的社会中,他的潜在的一面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过程中他这个现实中的这个人又是怎么样的一种表现,什么样的一种表现,这个表现他说的很清楚,他是由于说得太清楚啦,所以说后人呢又把他说的这一切呢就运用到现实的那种社会中去啦。一运用到社会中去,哟他那个本身呢就是说本末倒置啊,因为他很多想法实际上是相对于这个人在现实的社会中的行为应该怎么,应该就是说反向的。

啊你比方说象第七十章,第七十章里面说的就是我的话啦很容易知道,也很容易做,但是天下呢就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做到,是不是,这个话呢本身就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到底矛盾在什么地方呢,就矛盾在我刚说的那个方面,他说的是生命的两个方面,而我们人类一般都只能认识到生命的一个方面。就是说想让自己的思想噢,说通俗点想让自己的精神呢就是说放松一点、自由一点、自在一点,然后呢这样呢就觉得生活呢有滋有味啦。但实际上他所说的呢他不是这个问题,就是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你还要受制于你潜在的信号运动。这个运动,哎你要想满足他的运动,你才能够达到你现实中的这种运动的完美,那并不是说你想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所以说世上的人呢他一般都不愿意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他要限制现实中的人的行为啦,限制现实中的人的思想啦,他怎么会愿意限制呢。他限制了以后呢,他对潜在的一面的运动呢,哟他才有帮助。但是人他因为看不到那个东西,所以他根本都不会顾忌那个帮助不帮助的问题,那他只管人他怎么活着,是不是,人怎么想,人怎么做,然后呢去满足现实中的生活的要求。

但是道德经整个过程,你就是修到圣人那个境地,是不是,还是很谨慎,他还是很小心,做事也是象如履薄冰一样,对人来说你说那要求多高啊。但这个话呢用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呢,一般社会中的人他就自动地就把这些东西呢就拿到社会上去怎么,要求人。你比如象儒家、法家,兵家是不是,他们的智慧实际上有大部分都是取之于道家。刚说的鬼谷子,他不是道家的有名的人物吗。那些人他本身就懂道,他懂道呢就知道,噢人们的潜在运动它肯定要左右这个事,然后那个显态的那一面呢它涉及一个系统意识,涉及一个系统意识,然后呢你按照这个系统意识去做,那么你在兵略上你肯定就怎么,就胜人一筹,你就不会失败。这无非都是在利用道啊这个思维再演化成其他的思想流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05:37 , Processed in 0.0166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