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9|回复: 0

西游记第5讲—修炼界的时尚并不能导人进入道枢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历程体现了“能量说”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6-5-26 09: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炼界的时尚并不能导人进入道枢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历程体现了“能量说”不得究竟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5讲

5月21日语聊所要预习的问题:
1、《西游记》中暗藏有很多炼丹的内容和方法,现代修炼者是学究其法还是领悟其神?如何从八十一难中领悟修炼的整体性?
(《西游记》产生于明代,与自古以来就有的丹道之源有着必然联系。随着时代的迁移丹道文化的意境已经改变了,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缘故。热爱修炼丹道的人在意识无限的认识和创造的基础上总结出很多切实可行的丹道之路。但是,对于丹道这个法阴阳夺造化的过程是否能完成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要想完成它就一定要考虑到天道的运动法则给予的限制。《道德经》十四章中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所以张伯端先生说:“自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因此学研《西游记》只能起到辅佐认识丹道的作用,要想夺天地之造化还得回到中华文化的根子“道德”中去寻找它的源头。
《西游记》中的魔难的来源大部分都与神仙、菩萨和佛有关,这也就说明客观上佛、魔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就是《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2、“立志修玄玄自明”,孙悟空的志向是什么?现代修真者该如何立志才能体现与时偕行又能成就亘古不移?
(这是在揭示一个规律性的事情,人对客观事物的潜在规律的认识不是由人心茫目执着来确定的,而是由毅力和坚韧不拨的精神来唤醒人与客观规律的全息相应来实现。
孙悟空的志向是“长生不老”,修炼者从《道德经》中得到的目标是“长生久视”,显然,长生不老是元始祖气在个性物质基础上的不断造化与升华,而“长生久视”则是人找到与世界共存的方法是将自己的一切寄托给天下,这个立足处正好就是修炼丹道的人立志以取天下的出发点。)

3、《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惊天动地之举有哪些?这些作为与唐僧的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此不同代表了何种修炼意义?
(大闹天宫,用此一词就够了,人受恩于天地而反对天地是不道的,孙悟空这个元始祖气也是天地所生而对天地间既有的规则不与遵守也是不道的。所以元始祖气一旦占据了主导位置而不对天地的规则负责就会对现有的秩序产生消极影响。但是系统是严谨的,它不会因为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存在冲突就溃散,相反是共性形成的环境因素在促进个性更深层的进化与改变。孙悟空的本事相对人来说是大的,相对于天地来说就微不足道了。
唐僧是个人,他的元始来历却是金蝉子,这就决定了他必然会努力修行再回到灵山,回到佛祖的身边去。即使作为佛祖的第二大弟子也有不听正法而去的情绪,说明人的禀性如果不修(肯定为某种个性)其结果就具有无常性。所以孙悟空与唐僧的磨难都是由他们的个性太突出而不去强调共性的融入所造成,这也是当代修炼者必须觉察之处。如何保留个性?如何融入共性?看似简单,实则是修炼上最大的难题。)

4、在修炼界是不是需要满足我们的时尚形态?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和“与时偕行”及“和光同尘”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战略问题,后者则是战术问题。前者代表了潜在意识的全然性,修炼者不能全知是客观使然但是人也要无心应对,后者则指明主观的心理活动要想踏中玄机体现造化的神奇就一定要理解修炼者的德就是“无我”,这样才能成就“真我”的长久。修炼界的时尚并不是能直入道枢的,因为“负阴抱阳”的人性缘故。这一点使修炼界的历史看似清晰实则让人感到越来越迷茫,因为修炼界的人们最终还是难以搞清“先修佛性,后进仙道”的必要性和困难的方方面面。)



道友提问:

一、精进时不要忽略最平常的积累——无名为名的问题:

    梦中奔赴“长寿”的艰难路

    梦中梦到自己要到长寿上班突然想到骑电车去吧,平时都是骑摩托,然后骑上我弟弟的电车开始走,当走了几百米发现电不多,然后就打算放到我张雪峰叔叔家(跟现实的家不一样)。他说他家的扫平仪坏了,不是太准了,垂直的立线端部有拐弯,让我捎到长寿去修修,我就想上次我也让老师傅修过扫平仪。
之后回家骑摩托,然而半路才发现不是摩托车,而是铁锹做的车,那场景简直没办法实现,之后看到以前的路堵车,这时候我工地教我技术的师傅陈志军打电话催我,我说马上到,然后跟随一辆大车走土路。当我走了一段路发现迷路了,走进一个死路,之后一个女孩也飞快的骑车过来,突然摔倒了,一半身子在外面一半在里面。我打算过去救,但是看情况还没过去她就摔下去了,不过还好下面是雪她没事。之后我也下去,找到一个奶奶问路,她告诉我,很简单,朝着前面的路走就出去了。当我出来以后发现竟然在我们村。我小时候经常走的路。我一看时间,6.30,还来的及,就急急忙忙从我姥姥家那条路走,一路上可谓是磕磕绊绊,最后骑到我的摩托车走了。
(梦中要到长寿上班:梦想追求的是长生久视之道。
平时骑摩托今天改骑电动车:常态下人生活在魔相中,有了目标想精进而取。
电动车电不够了:德积累得不够即使想在修炼的路上精进也走不了多远。
将车放到张雪峰叔叔家,扫平仪坏了带去修:将精进寄放在纯粹而高尚处,但是还得维护好平衡的机制,不要忽略最平常的积累。
摩托变成了铁锹做的车:魔性需要深挖的才能展示出来。
师傅陈志军电话催:信息在促使自己将人生的远大志向确定出来。
走进了一个死路,女孩飞车过来也摔倒了:修行的路上选择的方法不对会导致潜在的内人空耗而不安全受伤。
女孩摔下雪地,自己也下去了:纯净中容易保留精华的基础,所以主观上的意识立足点很重要。
向老奶奶问路很简单就出去了:找到丰富信息的储藏点修炼就简单明朗得多。
走出困惑却来到家乡处:对人生的困惑能够摆脱还要从生身处体悟万物之根。
一路磕磕绊绊还是骑着摩托走:修炼八十一难无一不是与魔相伴,这才是修道的本来面貎。)


二、盲目积累能量对于修炼者来说不一定是福——了本识心的问题:

    “道德不全,不修雷法”

最近突然感受到一句话“道德不全,不修雷法”,理解不是很深,就是有一天中午回家的时候,到家门口时,就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以前都没有看到过,连什么是雷法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去做,望老师能有所指引。
(雷代表了能量,雷法也代表现代人修炼以追求能量为目标的积累,但是现代人所能积累的道德非常难,因为人们离自然的一面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修炼者的道德非常的欠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盲目积累能量对修炼者来说就不一定是福可能是大祸。修炼这个事情也有标本之分,能量是标,道德是本,无本之事物是不能长久存在下去的,成语中有“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说法,想想看人生不惹修炼这件事则罢,一惹上它却又不知“道德”为何物岂不是替人作嫁、送肉上砧板?
不言之教之有益,没看过也没听过也完全不懂“雷法”的情况之下却感到和说出了“道德不全,不修雷法”的格言,说明有信息想通过“了本识心”来行不言之教之实,也说明师父与我们时刻同在,这也是修玄德之境不同于修其它功法之处。)


三、个性解放以后准备用来为一切个性之源的共性去做些什么——道大根深的问题:

    修炼者一辈子应该坚持做好什么样的一件事?

记得看过六小龄童先生一个电视节目,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了一件事,把孙悟空这一个角色给演好,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人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其实就够了。最近也看到对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的一个采访,他说28年以来他的公司其实就只坚持做一件事,当初十几个人如此,现在十几万人也是是如此。老师也说过人生生存修炼贵在精一,请问老师什么样的一件事是需要修炼人坚持一辈子来做,并且要努力做好的呢?
(“自知者明”,所以自知是修炼者应该坚持一辈子来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又是涉及最广影响最积极的一件事情。现代文明讲究“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也需要讲究人自觉于人生的义务。自觉于人生了,人就有可能进化到更高的生存状态中,对世界产生长久而不朽的积极影响。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的自由,人更需要明白自由来自于对自己的觉德,对生命与意识关系的觉察,对生存与道德关系的觉悟,对痛苦与幸福对立关系的觉醒,这些正是人获得大自在并向天下奉献有余而得长久的关键所在。当代人有了更多个性解放的机会,人更需要警觉的是个性解放以后准备用来为一切个性之源的共性去做些什么?此人共天地的基本要求如果没觉得,人又拿什么去换得自己的解放?)


四、生存与修炼莫不以天下为寄托自己身天下为究竟的——妙兴的问题:

    两个梦境请恩师指教!

    5月15日 ,在老家的田中,母亲叫我去见西方来的客人;我见到了,是公司的吕总(赵总的爱人),她带一男一女,还有出家人。母亲说:吕总是我表姐。我曾经见过,我们熟悉。
    场景一转,到我们到了一座庙前,很高大,有前门和后门。赵总的母亲和众人在祈祷,为前几天自然灾害的事,在祈祷。我想从前门进入,赵总的母亲,(梦中好像是太后),她不让,示意我走后门。我转到侧面,侧面是个水果园,有很多水果。我看到桃子已经长大了。我从园中到了后门,此时听到,赵总在庙子的二楼讲爱国的课,我去找。梦醒!
    5月17日,我从高处到低处,是师父引导走。此时,有个师父就把水装到我的车上。
    场景一转,我们很多人在大教室里,我去主持,又请高老师(原来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好像很久没有讲了,现在我们在社会的大教室里,我恳请到了高老师给我们讲课,她开始没有讲,因为下面有两个同学交头接耳。老师一直看着。我去提醒。老师终于讲课了。
恳请老师给以指教,最近忙于公司的事情,心情有些浮躁。忏悔自己!感恩玄界各位师父和各位道友们!
(母亲让见西方客人:西方属金,母亲代表根意识,这都是在描述取得前进的支持信息如何交换。
公司吕总带着一男一女还有出家人,母亲说吕总是表姐:吕为双口,上下为阴阳,里外则是来回的回,暗示要想彻底解脱人生还得回到祖根上去,“归根曰静”,这样才有生存的主动权。一男一女是谓道,是道在相佐。出家人也在:在家要作出家想,人生躁动生无常。
庙中赵总的母亲在祈祷,不让自己从前门进庙让从后门入:赵总即总罩,暗喻生存的总枢机,祈祷为取上,控制为御下,两者相应成真。前门是主流意识之门,后门为潜意识之灵性,修炼当取后而知前。吕总是赵总之妻暗示道体不二总为一化。
庙侧桃子熟了:众妙之门不易进,伴妙而行果已熟。
赵总在庙的二楼讲爱国课:天地之间发出的信息一直都是“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生存与修炼莫不以天下为寄托身天下谓究竟的。
师父将水装到自己车上:修炼者德不够师父以道化之。
大教室自己在主持请高老师讲课她是初中班主任:人的内在学习过程很重要,特别是刚开始切入修炼时产生的思考习惯决定了成功要素的积累。
两个同学在交头接耳老师一直看着,自己提醒,终于开讲了:生命内部的矛盾因素总是成对找得到根缘的,如果人明白了这一点,保持清静无为之势则“低开高行”于真境就不难。)


五、魔性这东西不是利用它的问题而是觉察它是什么东东更重要——北京小神龙的问题:

老师您好!想求教您:魔性和本性之间是否有联系?如何正确对待魔性?如何利用魔性修炼?
(孙悟空本性淳真,学到本事后大闹天宫又显得魔性十足,可见这本性与魔性共存一体随机变化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人的本事大了但是不觉悟的话也同样是这个演变过程。实践经验中也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讲个辽宁大连修道者的故事————。如此看来冥冥之中自有神鬼看待,朗朗乾坤岂少圣者主宰?魔性这东西不是利用它的问题而是觉察它是什么东东更重要。凭人心那点能耐不足以利用魔性只能为魔性所害,故“人心没道性死不归元,人心存道义大化自然生”,这其中的主题当然说的就是“孙悟空”在人生命角色中的转换,元神确立了系统自然成立,本事够大了如来岂非就在?不是“我”去利用魔性而是无“我”则魔性无,有“我”则魔性存,消得“我执”自有真性的全然。)


六、脱离了我相的作用就能让真像摆脱干扰而呈现——天心的问题:

校园梦

做了个梦,想请老师帮忙解一下,谢谢。
梦是这样的,好像是发生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我在校园里遇到我硕士导师急匆匆的,我跟他打招呼问他是否去开会,他一直是急匆匆的,因为他是文学院管教学的副院长,结果他说去学习,我就很好奇,因为他是基督徒,研究希伯莱文化,学术水平在国内基本是该领域的领头人,而且他挺傲的,所以,我就想谁的课值得他去学习。
我跟踪过去,刚好我们学校艺术中心那个大楼后面的类似一个小礼堂,好像有红黄两色幔子遮挡着,我往里看,基本看不到人也听不到声音,只是看到似乎有双翘着二郎腿的脚在摆动。然后,好像过了蛮久的某日晚上,当时讲课这个老师的学生邀请我去蹭这个导师的课,还是那个地方,我进去坐,看见大概也就八九个人听课,老师做了个课件,上面有他的名字,甄平,在梦里我恍惚记得我用过这个人的课件,但现实中,我没用过,那堂课这位老师在讲佛教与基督教,这两个领域刚好是我比较熟又有宗教体验的领域,于是我听的很专心,老师也不断关注我并且带我体验(现实中,我佛门的师父这样带过我),讲的干净利落,而且,好像更超越一些。
后来的一个场景是,这老师的学生带我去拜访他,坐在床上聊天,他问我是谁,我说了名字,这老师知道叫这个名字的人,讲了很多,但我觉得,他说的那个人,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然后他就邀请我和他们班同学一起去个什么地方,那时候也到了晚上了我们一起走,还在谈论佛教和基督教,直到,来到一个挺宽的马路上,前面已经有五六排很规整的在那边排队,然后就醒了,
醒了后,想来,我不认识一个叫甄平的老师,这个老师在梦里有点像熊老师,但是比他年轻,而且比他多点有点说不清的味道。
(自己的硕士导师又是该领域的领头人说去学习:与人生命的终极课题相挂钩来说真是学无止境的,终归是自己的导师所以用他的行为来作梦境中的不言之教更易接受。
跟踪过去以探究竟却被红黄幔子遮挡,看不到听不到只见有双二郎腿在摆:“究竟”被人自己的暖色意识所障,而潜意识却逍遥于事内。
某日后该讲课之老师的学生邀己去蹭课,老师的课件上有他的名字“甄平”:自己的梦却被这个老师的慧眼所相中,故有他的学生邀蹭之景出现,老师的名相为甄平表达了平常之中藏真象的暗喻。
梦中恍惚记得用过此人的课件现实中却没有:机缘中的曾经是在潜意识中得以修改的,它指的也是更广大的天地智慧源,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盗取”过这个资源中的内容。
自己佛教与基督教比较熟又有体验,听的专心,老师关注自己并带体验,相比较现实中的师父更超越:这位老师的关注是来自于他之前的物色,这一点与现实中的平等施教状态有区别,因为潜意识态中师生是一体的。
老师的学生带自己去拜访他,他问了我是谁,老师知道这个名字的人讲了很多,但他说的好象是我又不是我:根据“同一性法则”我们很难在感觉上确定自己到底是谁,所以老师是在带学生去“我相”而悟如来,这才是研究佛学的真实面。
老师邀大家一起去个地方,晚上边走边谈佛教和基督教,一个宽马路上已经有五六排排好了:黑夜谈道目标不显这是“明道若昧”,宽马路说的是“大道甚夷”,已经有人在做规则的等待这是自觉于规律,五六三十这是暗示变化无穷。
不认识甄平这个老师,但有点像现实中的老师又有点说不清的味道:平常中藏真这是道家思想的基本点,对号入座名实相符这是现实中人的思维习惯,这两点放到一块所产生的矛盾称之为玄,脱离了我相的作用就能让真像摆脱干扰而呈现。)


七、观念上的混沌与更新会自发集约成最自然的结论——网上人的问题:

请问老师:先天一炁和太乙元始之气,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道家说法,炁即气,先天一气即天地初开时的本源之气,乃万物之母。太乙元始之气是指原始全息态的根本物质。所以此两者没有区别只是表述的方法不尽相同。)


八、无意识之德的培养在工作与生活的内容中是真正的平衡法码——天堂的问题:

主动还是被动

梦中:自己班组被解聘了,好像知道下来能找到的工作,但是自己不心甘,找原班组长争取还能回班组,班组长说当初其他人都找过他,谁让你不找我呢,有些伤感接着争取,这时一个小男孩过来,会英语,班组长想到个办法。把领导找来,意思是让我考试做题,还和小男孩英语对话,表示我的英语还可以,实际英语不如小男孩的,勉强对付,领导看了一会儿,同意我回部门,起身走了。自己回部门,中午去食堂吃饭,去晚了,有个老同事说没菜了,看确实菜不好也少,自己请大家出去吃,在饭馆坐下点菜,见老师走过,没来得及打招呼,只好接着和同事吃饭,醒。   
可能和我最近思考修炼上的主动与被动有点关系,是被动的寻找内在的平衡与进步,还是主动的寻找外在的平衡而保持内在的平衡与进步?应该是我的想法有问题,请老师讲讲吧。
(班组解聘,知道自己能再找到工作:自知于自己的能力,这才是自信的基础,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个道理就不会闹心。
找原班长他怪自己不提前沟通:人有技能还不行还得明于世故善于沟通。
伤感时小男孩过来会英语班长找来领导让自己考试通过回部门:被动中总有生机介入这是潜在之德的作用,而班长与领导则代表了环境因素中反映出来的自己德行。
去饭堂吃饭没菜而改请大家出去吃:吃饭没菜反映出人走向反面的愿望有了,但是修道的资粮却不够,这就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的生存环境换得更大的信息支持。
坐下点菜见老师经过接着吃:修心修德的方法是老师讲过的,真正的实践历验是大家自己的事,显得重实践更要紧。
从梦中事件来看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使我们明白了人所积的德与内在之技能是一对阴阳,两者比较起来德更重要,它是在被动中带给修炼者机缘的关键元素,所以无意识之德的培养在工作与生活的内容中是真正的平衡法码。)


下次交流(六月四日星期六)建议大家思考的问题:
1、《西游记》中有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有哪些因素是由神仙佛菩萨造成的?这些因素有哪些启示意义?
2、《西游记》中谁的法力最高?联想人的身命中哪一处由此显得最重要?
3、《西游记》中的角色有何特点?为何偏偏是五个?相对于人身来说唐僧代表了生命中哪个内容?
4、《西游记》用在其它的领域行吗?为什么用在丹道上也说得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25 , Processed in 0.0151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