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8|回复: 0

西游记第37讲—从不平衡的角度看生命的发展能找到平衡发展的核心机理 西游记的“病病

[复制链接]
厚音 发表于 2017-10-18 14: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不平衡的角度看生命的发展能找到平衡发展的核心机理 西游记的“病病”之析

2017年9月23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37讲

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1、下一回《西游记》标题是“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这“鬼王”譬喻何种故事情节,这婴儿又暗指生命的哪种形态?
(乌为离中之阴,离为心火,在人身则代表心神。古人认为父乾母坤之合,乾之真阳与坤之真阴进行了交换形成了离坎二卦,坎象井,形容身国之真主失落于井中。而修炼就是将引坎离进行相交,离中真水与坎中真火达到水火既济而还原乾坤之大格局与天地相应,则天下万物生生不已之势必成。心神本来是一身之主,却被“假我”必然困死于深井,这是普通人的人生之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都要靠肾气中的真阳来支撑。如果人能立志修炼,就相当于给肾中真阳树立了一个翻身得救的信息程序,以唐僧为代表的“取经团队”则是生命的一个必胜模本,得《西游》之旨即得身外之仙缘佛助。所以紫阳真人说:“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因此要想不让生命中再有“鬼王”之实,除了深明“主”、“宾”之理并无为之治外,还要以德载道立志去“我”存真,以身天下归于天下,以百姓之心寄真我之情。“婴儿”在书中本指国王之太子,只是相对于假国王的法力来说太微不足道了,只相当于“婴儿”与“成年”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母子相会实际上会形成取坎填离的必然结果,因为天然的信息纽带存在于血缘之中,信息通则心通,心通则法通,法通则生死相通。所以假国王禁止他母子相会。)

2、故事发生在“乌鸡国”,乌鸡国王与终南山道士的真假国王故事在说哪种修炼之象?
(“终南山道士”能够接近真国王是因为国家大旱而请道士祈雨引起。在修炼中需要取坎填离,但是随着人的有为之举日盛,导致人的心火上炎,于是有人以为取坎填离就是引肾水浇心火,“国王”即心神,代表离卦中的“真水”,真国王不靠自己的德行去解决天旱的问题,而是认“终南山全真”为水,于是假的夺了真的王位,而真的则困死于坎(井)中。所以修炼的真象就是“道不外求”,解决生命的进化问题要立足于自力更生、积德为道。从下一回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文殊菩萨曾经与乌鸡国王讲道理劝其修道,国王却将菩萨压在护城河的水底困了三天。而菩萨的坐骑化为全真道士用神奇法力一忽悠国王他马上就迷信了,从而丢了小命。因此,不明白道理的修炼者是可怜悯的,从负阴抱阳的人性中不能走向反面,这也是修炼者多如牛毛而成功者凤毛麟角主要缘因。
“取坎填离”这是修炼中用卦象还原真象的比喻,实际的过程我们也不能执于一端的理解。生命各个信息的联系纽带千变万化,如果不从抽象的角度出发去谈其相互关系,那自古以来死于丹道修炼的人会更多,这一点还是要感戴古代圣人的良苦用心。比如“取坎填离”中是需要人的中土参与的,这就是真国王留下的“金厢白玉珪”,珪代表戊己双土,也代表了通过修炼而铸就的真意识。它是真国王的信物,只有心神真正主事才能铸就真意识的全然构架。)

3、行者为何让太子回宫直接问其母后三年前后感情变化之事以证真假?
(情为道根,魔为真种。这是在说生命与觉悟的辨证关系。佛子仙种都是要由情而生的,所以六祖说“淫性本是净性因”。知道了这种因果的关系,自然就明白了行者为何让太子回宫直接问其母后三年前后的感情变化,真接一点就是说三年前后的“性生活”有无区别。即使那个“狮子”假变的国王没有被阉过,现实中也还是有区别的。更何况它阉过以后情形的反差更大,使皇后面对这一模一样的夫君却有苦无处诉,一见儿子喜从悲中来,一见金厢白玉珪那当然是喜中悲又生,唤起了她对种种的疑问的应证,由此而真假立判,母子先归真,天下将自定。)



道友提问:


一、人错误的观念运用客观的物质性创造了该有的环境整治了糊涂的自己——天下太平的问题:

    奇怪的梦,醒来之后很害怕的感觉

晚上心烦,好几天没去摆摊了,就去路边摆摊,街上人也不少,有一些雾露的湿气的感觉,不知道这样和当晚的梦有关联没有,在摆摊的同时也会去找修炼的感觉,但总是不顺,很难进入的感觉,近入几秒又没什么感觉了。
(“摆摊的同时也会去找修炼的感觉”:修炼有感觉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修炼者有意去找感觉那就变成了“有为”之举。
“街上人也不少,有一些雾露的湿气的感觉,不知道这样和当晚的梦有关联没有”:阴湿与阳燥这是一对阴阳,“日有所感夜有所梦”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怀疑事物之间的有关联不如怀疑事物之间的无关联,不要用“常识”去对待客观世界的整体性,那样会分割本来,让人增加主观上的自以为是,使人得不到全然和究竟。)

梦:在我家的厕所,农村那种样式的,厕所里有鱼往上窜,窜上来后就变成了小蛇,是那种背部发黄有红色斑点纵惯脊柱两侧的尖头蛇,窜出来后就攻击人,我和家人逃离了家,心中很害怕,这可怎么办?同事张建斌和我们村管事的来调查,还做笔记,我和他们说是那种背部发黄有红色斑点的蛇,之后来到邻居家门前,她们也正发愁呢!说着从屋里端出一盆发霉的食物,说是饭都不能吃,老是自动发霉,我说这是这个地方有鬼,在梦中就是觉得那地方有鬼了。 之后的情节有一些乱,有些记不清楚,这个鬼好像是被镇压在此处不能离开,后来他可以和我媳妇沟通,我媳妇进到一个屋子,鬼飘在高处说给我媳妇话听,我们看不见他的,说的都是很简短的话。鬼在高处强调媳妇说的话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说清楚,之后我们就和鬼达成了协议,他给我们引路要完成一件什么任务,之后就看见一只戴草帽的猴子在距我们十几米的前面引路,我心想这样做鬼也得到解脱了并不只是他单纯的帮我们。
(“我家农村厕所里有鱼窜上来变成了小蛇攻击人”:清水河里鱼跳过了龙门变成了龙,浊水厕里鱼跳上来变成了蛇却会咬人。清水河与浊水厕,这是指人的生存背景。龙与蛇都是由鱼变化而来,这是暗示人的生存进化。文化观中说蛇是小龙,也是暗指人若不进化即使是条蛇它也是龙的子孙。所以人有类似于蛇的性子会相互伤害。
“是种背部发黄有红色斑点的蛇”:发黄是指人的主观突显,有红色斑点是指人的心火外炎。
“邻居端出一盆发霉的食物说饭老是自动发霉,我说这个地方有鬼”:阴湿的季节食物容易发霉,这是自然之理,不是鬼怪的力量所致。自认为有鬼那是因为心中对未知的事件不能从自然实际出发而是从“感觉”出发,先入为主地用宗教观念代替理性思考。人们本来就相处于浊气之中,再加上消极的宗教迷信观念的互相传染使其固化在生存面貌中,人的浩然之气又从何积累?
“鬼可以和我媳妇沟通,我们看不见他。鬼之后和我们达成了协议,他给我们引路完成一件任务,之后看见一只戴草帽的猴子在前面引路”:在人的梦里猴子是由鬼所扮演,这是暗示人若不求修炼进化就会“不进则退”倒回到“朝三暮四”的愚昧状态。戴上帽子的猴子永远也不会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天道的取向,“浑浑噩噩形同魅,生生灭灭不知根”。一件任务:人生存的首要任务不是吃喝拉撒,也不是象蝇逐腐臭般趋利,更不是喜怒为用地自以为是,人生存的首要任务是觉悟,这个任务现在却需要客观意识转着弯用梦境模拟给我们知道,这也说明“天有好生之德”,人的客观意识对天道之德应验不爽。“鬼可以和媳妇沟通却不可见”:阴阳二气化育了万物,阴气是基础,阳气是引导。隐秘莫测的阴气精灵为鬼,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女性是人生命的化育基础,所以女性在生存中是比较容易沟通阴性的物质与信息的,但是鬼神的真相也不是随意为人所知的,因为人的干扰能力太大几乎可以与天称齐,所以真象非听即看难以两全。)

    之后就明白在路边啦或某些地方啦真的是有一些鬼存在,可不敢轻易的去打扰他们!之后带家人去旅游,在一个城市里,有宽大的人工河道,水不多了还有垃圾,有一些废旧的小船在水面上。女儿非要去玩,只见她在水面上好奇的玩着,一会儿有人说她被困在水底了,我发现她在水底被一个物体罩着只能看到两只脚,她的身体根本动不了,也不能说话。我知道这是水里的鬼在作怪,就下水来到鬼的所在,我跟孙子一样对他们唯命是从,他们的意思是他抛出一个东西,我必须跳起来用嘴叼住那个东西才行,抛了几次我才叼住。然后他们又说要给其中一个鬼一百块钱,说是什么钱,问我没什么意见吧,我只好依他。之后还梦到有关鬼摄人的片段,只是记不大清了,醒来之后才三点半,很害怕、诡异的感觉!
    请问老师,路边是否真的有一些被滞留的鬼,为什么要整人?
(古语说的好“一身正气邪不可干”,《道德经》中更详尽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描述:“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朗朗乾坤本来相安无事,人却非要弄出一些鬼魅放在心里允其作祟,这是人心的不明。人应该知道修德是能够与圣人之德相类相齐且交相呼应的,积极的认识日复一日地在强调但是鲜有人身体力行,消极的东西理应被人弃之如敝却偏偏为人所钟情,何也?修道进化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奈何粪水中的鱼即非环境所伤亦会受到自我伤害,悲乎!
“路边是否真的有一些被滞留的鬼,为什么要整人?”阴阳之气交错运动而化育万物,有阳就必有阴,有活动的人类必然在其周围密布非活动的阴性物质,这些个阴性的物质既是人生存的基础,也是能妨碍人生存的天然之障。所以庄子说“彼是莫得其偶是谓道枢”。承认其客观存在性那是真正的辨证性唯物,同时人不去自作多情地自为其偶,即忘我无为虚怀若谷,纯阳之气自然会呈现在生命中主导变化之规绳,人就相当于手握造化的枢纽得大自在。由此推论,不是“鬼整人”而是人错误的观念(少不了文化观与宗教观)在运用客观的物质性创造了该有的环境整治了糊涂的自己。)



二、从不平衡的角度看生命的发展就能找到平衡的核心机理,这个称之为“病病”—— 妙兴的问题:

    生活的感悟,请老师给予指教

    2017年的中秋佳节就要来了,提前给玄界各位师父、恩师以及各位草庄的道友们,敬祝:中秋佳节愉快。
    在生活中,慢慢的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大家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比如:教育孩子是为了他(她)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我们工作也是为了家人、孩子有个好的生活。比如小的方面:你谈客户是为了生意的成交,你谈恋爱是为结婚生子,农民种地是为了秋收卖个好价钱等等。于是乎,我们都在看起来正常的追求利益中忙碌着,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中发展着。
    与草庄有缘的和无缘的各位老师各位道友,那我们又为什么走进《云雾草庄》参与《生存与修炼》中来哪?我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不忘初心,砥砺践行。我想这个问题就是立志的问题。师父说:立道心,定人心。我立志:众生没有德道绝不成真;我的愿景:天下大同,人间盛世。
    我能感受到自己在《生存与修炼》摇摆,没有真正做到:生活、工作、修炼整体去践行,师父也提醒自己:说自己生病了。这两种情况都是自己的德性缺少和不足造成的吧。
    纵观历史上的修炼者,乱世安定人心,盛世功成身退。修炼看来要与时俱进,参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也就是老子师父说的:百姓心为心。像大自然一样,天下为公,道心-公心,百姓心为心。
以上的体悟和践行,由于李贺龙的悟性不足,如有给师父恩师以及各位老师道友们带来影响,都是李贺龙的认识有限造成。请师父恩师给予关于志向、生活和修炼的摇摆、还有说生病的问题等给予指教和批评。
(人应该害怕自己生病吗?当然不应该,因为“圣人病病,是以不病”。从阴阳五行的理念中知道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不平衡的“病”是普遍存在的状态,从不平衡的角度看生命的发展就能找到平衡的核心机理,这个称之为“病病”。如果只是想从平衡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健康”那只是“削足适履”般的有为法,终究还是会被不平衡夺去主动权。
既然我们都知道百姓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生产还是生意,生子还是种地都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忙碌着,我们也知道的“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道理,那我们为何还要追求与百姓不一样的想法而去立志修真呢?)



三、修炼者可以用自己的慈悲去帮助生命进行积极的转化——天堂的问题:

    市场门口杀猪

    梦中:去菜市场。市场门口不少人,有人杀猪,见一头大猪躺在地上,胸口插了一把刀,地上很干净,没有血。奇怪:怎么会在菜市场杀猪,不是应该在屠宰场吗?进市场买菜。出来时,见又赶了一头更大的猪,到门口,猪好像知道要被杀,到处跑。躲到没人的地方往大街走,猪跑了过来,看着这么大一头猪,不知怎么办,心里想着对猪说,趁此机缘去个好地方投胎吧。猪转身,被那些人抓住,赶回去,到门口,抓的猪嘴,往猪头上浇水,猪安静了。杀猪。杀猪要往头上浇水,没见过。思考离开。醒。
请老师讲讲吧,谢谢老师!
(“去菜市场”:北京曾经有个著名的地点“菜市口”,现在各地都有“菜市场”。“口”是生物的进食之处,带有特殊性。“场”是公众的活动之所,存在普遍性。“菜市”涉及到食物的采购操办,所以隐含了一个“天”字,因为“民以食为天”。无论特殊性还是普遍性都是在指人的“生死”这个大问题。由此联想到《阴符经》所言:“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市场门口有人杀猪”:“猪”是“亥”,是地支之数,暗喻“地支”往复之末。“人杀猪”,人创立了历法,又不断地不明不白地给其送终而不知其义,这个就是“猪胸口插把刀却不见血”,未见腥风血雨,却见死生前赴后继。
“怎么会在菜市场杀猪,不是应该在屠宰场吗?”:过去人们去“菜市口”看生死,现在即使杀头猪也在专业场所,这是文明。梦里 “不文明”是在传递一种普遍性的信息,可以谓之“明文昭告”。
“见又一头更大的猪,好像知道要被杀,到处跑。猪跑了过来,心里想着对猪说,趁此机缘去个好地方投胎吧”:《西游记》中的天蓬元帅要是知道会投入猪胎变成八戒这付尊容恐怕宁愿去死也不会就范的。所以对着一头猪说去投个好胎,那是在用自己的慈悲化成德能来完成一种责任。修炼者不能去干涉每个人对时间(天干地支)的不合理使用,却可以用自己的慈悲去帮助生命进行积极的转化。
“猪转身被抓住,赶回去,抓住猪嘴往猪头上浇水,猪安静了。杀猪”:杀猪捏猪嘴,古代行刑时会在犯人口中塞个木丸避其发声,杀猪为何要抓嘴?譬喻人之临终也禁声,多少人临终时都想跟亲人说上几句“善言”,只可惜气极力微不容其张口,此乃“天刑之安可解?”“往猪头上浇水,猪安静了”:水喻道,得之则安。人初时得洗礼,临终也需沐浴,用水得法,使逝者得非常超度,生死互为其根之道存焉。)



下次交流(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建议大家预习的问题:
1、“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真假”。上次提到孙悟空让太子回宫问其母后以辨国王之真假,此处的“邪正”又专指何事?
2、“金木参玄”为何对应到行者与八戒身上?角色形象与修炼实质有何对应?
3、法律上有“疑罪从无”的原则,此处故事中有一节重证据扳倒假国王的说辞代表了何种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1:36 , Processed in 0.0147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