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回复: 9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复制链接]
潘工 发表于 2022-9-9 1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潘工 于 2022-9-9 11:54 编辑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楼主| 潘工 发表于 2022-9-9 12: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重新读一遍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就是强调了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志向,我们是修道的人,是为了百姓的觉悟。
所以,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志向、修炼上,才能不怕被批评。
关注点如果不在修炼了,遇到一点点的考验就容易放弃修道,格局就小了,就容易搞出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潘工 发表于 2022-9-9 12: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修炼法门,如此无上至真的大道,修了几十年,因为一点争论、被批评一下就轻易放弃了。就算批评是不对的,也不至于就此放弃。
那等我们死了,这追悼会该怎么开呢?

人的我执确实很重的,一点点面子都很难放下的。应该多读几遍《为人民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厚音 发表于 2022-9-16 2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点如果不在修炼了,遇到一点点的考验就容易放弃修道,格局就小了,就容易搞出笑话":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格局是由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类好文章来改变自己的思想逐渐奠定的,精神上不松懈,争取更深刻的自知,此乃成真必由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22-10-14 13: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厚音老师的点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22-10-14 1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大一统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充满了艰辛和血泪,从三国的千里无鸡鸣,到安史之乱,到元清的入主华夏,从各朝代开科举收纳人才到八股取士到袖手谈心性一死报君王,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强行闯入,中华从此不再能谨守农耕于东方,只能走向全球化。
      主席思想面向世界总结了秦以后这两千年至现代的大的经验教训和民族精神,是路径宝藏,也是精神食粮。
      在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乃至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乃至宇宙万物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途中,我们的确需要充分挖掘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10-14 17: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真的就是受到熊老师的影响,我成为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一份子。
同时对公知比较恨,不交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堂 发表于 2022-10-15 1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如果有了这所谓的爱和恨的对立格局还是小了呢。
公知和不是公知都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没有这对矛盾的对立我们不能了解人性,也不能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抉择。
所以当爱党和爱国从我们内心映照出来的时候,我们认识的不仅仅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知(自知、知道、知了),还有我们的明(明理、明心、明己),还有我们对中华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亿万万人民的热爱,推而广之,原来我们是如此的热爱这天地这自然这万事万物。
这样说是否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10-17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不可行啊
想跳过“恨”,就却失去了“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10-17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类好文章来改变自己的思想”#熊老师

这句话看得懂,又很容易落实到行动上。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人们往往会装作没看见,表现出比较麻木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2:17 , Processed in 0.0216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