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4|回复: 0

先中后督--“内功线"简介

[复制链接]
wuzhi 发表于 2009-4-26 1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录于:《修德通真论》)

01.jpg

先炼中脉而后炼督脉,这是道家几千年来难传之秘。所谓难传者,言者有心而听者无意也。

在传统的丹功修法中,将人体的躯干部划出了几条线称为内功线。这些线对内功修炼的关系至关重要。由于线多,谁主谁次,谁先谁后难以分清。掌握了主次轻重,总体上修炼金丹大法就有了一个精神务需,在修到关键性的时刻,我们的识神就不会再去干扰元神的运动,现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予以解释。

黄庭线——从百会到会阴的一条线,叫黄庭线:黄庭线亦称为中脉,它是人体对称的中心。如果将人体看成是一个椭圆的球体的话,黄庭线就是轴心的一条直线。

印度的瑜伽功所说的中脉,以及道教有些门派流行说法的中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将中脉理解为脊柱。在修行的高层次透视来源,此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也可能是翻译者的实践经历影响造成了这个结果。

例如瑜珈称中脉为金刚脉、光跃如日,具有明五之威德。金刚脉内又有一脉称心识脉,心识脉内有一极细之管,称为梵净脉。

丹功实践的经历一直都很重视黄庭线的透视当修到三花聚顶之后,人体中线确实能五光具足,万法一身。因此看到的是一条两头尖中间粗的光柱,其色由外向里呈红、黄、绿、兰紫排列、光柱的中心则是一条既黑且明的亮线。说其黑是因为该线没有光可言,说“明”是因为这条线看得很清晰。这条线在人体的功能态中的能源走向作用原理上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因此我不能贸然将其说成就是督脉和脊柱。然而神修丹法之妙也全在此脉之先倡。

历史上金丹之道难成者,这种将中脉与脊柱的混而为一的理论也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人们在命功上下了很大功夫,大部分人都知道小周天中的三关九窍。人心固守其外而从有形入手。一开始没有得到天地之真气补充就妄想气冲三关,还丹采药,结果是心不能守中,志不能精一。要想完成天人合一之大成,首先就得溶人体这一“开放的巨系统”于天地。而起步之功就在于守中和精一。巨大的能源(真气)在外。你只知意守外在的皮毛,那所得到的也就只是皮毛之补。很多人枯守下丹田而望真气运行,那也是守株待兔之弊,人的天门未开,你就是守上几十年,也只会顾此失彼。

从玉枕穴到神目穴画一条连线就称为性线。因为这条线经过大脑左右半球的交界面,同时该线穿过了额叶区,而该区的功能正是大脑整个功能的管理和协调。因此性线对人的神修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人刚出生时两眉间有缝隙,那个时间内的小孩是敏感的,因为靠的是元神的支配。后来随年龄增加长到一起。当你炼功时又得重新开启这个区域。先是将该区炼软,次则将该处练穿形成一个内外的通道。好象存在一个洞一样,应该与额头部位其他区域有区别。

脐下约一寸二至一寸五处,即俗谓“下丹田”部位相当于气海穴的位置,与尾闾关作条连线,称之为修命线。修命线贯穿了黄庭。而下黄庭正是人体的重心所在。此重心与地气之衔接关系最大,故古人曰:“久视于下丹田,则形长生。”处下之下黄庭,乃是先天真气所生之处,亦是元气屯聚海,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像回转的球体,当你离开球心越远你所处的线速度也就越大,离心力也相应增加。你这时就要付出与之相应的向心力与之平衡,因此,在修习内功的入门初期一段时间内,要意守下黄庭,为的是尽量使自己处于球心,免除自身真气内运所产生的干扰因素。

因此,初涉丹功的学子,勿以文分辨而守下丹田。因为下丹田在历史上的位置说法太多。与其自我不如他(下意识)定。

由膻中到夹脊的一条连线称壮气线。过去此线所处之位为保气化神之点。气壮则神生。如何生神?古人又将该处喻为玄牝、祖气、黄庭等等。为了统一概念和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将重点放在壮气线所穿过的黄庭中。

从脐(神阙)至命门的一条连线叫先天线。这条线的后端命门处有阴阳二门接通肾藏,当修炼到能判明此二门的位置时,生死之柄自然操握在手,返老还童更不在意外。当然这种判明是指在透视状态下看到的与心、肾、脑“三藏”的整体结构。

脐是人先天养形生形之根,也是人运化自然之真气的最大通道。涉其妙处,就连今天的医学也无法详知其作用机制。脐的运行精华尽藏于胞中,人一出世即断此通道而进入后天运行。因此练丹功至臻者其神门自开,为的是所育玉神的进出和真气的大周天循环。

故古人说:“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顶者性根也,脐者命蒂也”。因此脐的作用重新发挥是修命的目的。此处所说的作用并非指胎息之功,而是一种全自动的作用机器由脐而生。

然而打通脐至命门这条通道,并非儿戏也非人为,就是翻遍典籍也找不到现成的法门可寻。人生命的再造之机就在此一举,人能再生者,为其不自生方能奏效。“神门九道坎,坎坎鬼门关”。这一点毫不夸张。练得人死去活来,九死一生的机会不是师父亲自掌握和扶持,恐怕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嫌吾在此再提尊师重道的话题,师父的再造之恩永世都难以报尽。劝君及早重修德,圣恩普照玉光明。

在这一点上古代的修炼过来人也曾传下口诀,以志其幸。他们将脐号为死户,有诗为证:

须将死户为生户,

莫执生门号死门。

若会杀机明反覆,

始知害里却生恩。


至此由性生命,由命养性的一个大循环才算画了一个整园。

以上介绍的人身体中的几条线,都是围绕“先中后督”这个主题展开的。先修中脉(黄庭上至百会,下达会阴的一条线)是修真的下手原则。调动了人的真气与天地之真气相接之后,阳神的作用就在其中了。其次的过程自然是修通督脉,将脊髓的整个结构予以调整,这个过程如果在被动的情况下完成只需坐享其成,参进了识神的进退捉闭之举,非但无利,反而生害。无为之举在生活中提倡,练功态更是首先要遵守的。

除了“先中后督”这个原则外,还有诸如“先内后外”、“先骨后皮”都说明了练功的发生顺序和变化顺序。

“先内后外”是概指修炼过程中的意识注意点从内向外转移。比如,修有些功法,人们总是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透三关的目的上,有时似乎的确能得到一些感觉,但这种感觉就象一张无形的网将人体与外界的交换隔的只剩很小的空间,无形中也损害了成真了道的大好前途。

“先骨后皮”。身体的实际情况在修炼中的变化是人首先接到的信号。例如疼痛感如果是从骨头开始的,那是好兆头。因为肾是主骨的,骨一疼,说明肾气充溢,能动命本。肾水走在前,是阴居阳位。这种交叉换位没有不生利的道理。由骨而筋,由筋而皮,再由皮而筋,由筋至骨地变化回去,人体的整个玉形的调整也完成了一个大的周期循环。这里,谈的都是原则和现象、过程,有一种方法是意识信号经常依循的,那就是“隔物传功”。隐态师父在火候关键之时,总会给出一定的事物信号让你定在此事物上,一是传功,二是定性。传功是给你施加能量,定性是抑制修真者的魔意识随机增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2:41 , Processed in 0.0236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