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62|回复: 4

叶舒宪教授中原解读“图腾”密码:龙图腾源于熊图腾?

[复制链接]
静如 发表于 2009-8-24 17: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来源于熊图腾?!”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的新说惊人。正在河南举行的中国神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叶舒宪教授再次提交他的新论点,进一步证实此前的结论。

  8月12日,叶舒宪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阐述自己的论点,并激情洋溢地透露了自己的新计划,但又叮嘱记者,暂时先不要透露。记者初次见他时,提起他的观点,他的友人坐在一旁开玩笑说:“照你这么说,那国人的那句‘瞧你这熊样’不是骂人的,竟是夸人的了!”

  他还用在踏访新郑轩辕故里时看到实例作证明:“黄帝号有熊,他的门前为什么站着两只熊,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狼图腾引出熊图腾

  叶舒宪教授这样解释这一研究的由来:“2004年至2005年的国内图书市场,最响亮的书名是《狼图腾》。小说出版策划人在编者荐言中还不惜拿出耸人听闻的标题——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狼图腾》中还有明确的结论:中华龙图腾是从草原狼图腾演变而来的。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阶段。而跟随作者的思路,不少人还认可了书中的观点:龙所代表的封建精神,压抑了民族的生命,只有恢复狼的精神,民族的腾飞才有保证。这不能不引起学界认真的思索。”

  2006年4月,他在和几位学者一同考察了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区域时发现:熊应是中华北方的史前图腾。

  他对记者说:“熊有冬眠春出的特性,比如汉字‘能’,本义训熊,说的就是能量、能力、才能等。能字在金文中就被写作一只熊的形状。这足以说明,熊能够随季节而循环变化,成为体现生命与再生女神能量的动物意象。由于坚信熊具有这种自我复生能力,所以古人才视之为神力的化身,即超人能量的体现者。“

  熊图腾早于龙图腾?

  他认为,中国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中,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崇拜物。但众所周知,龙并非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动物。作为远古神话想象的虚构生物,龙自然有其神幻意象的来源和基础。最近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不断表明,龙确实来源于现实中的动物。这些动物原型包括猪、鹿和熊。其中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之中,尤其引人注目。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共祖黄帝直接有关联的,看来也是熊。再参照北方萨满教传承中有关熊的仪式、信仰和观念,可以说熊图腾要比龙图腾悠久得多。

  他进一步说明,我们审视其他古籍也会看到,与“黄熊”或“熊”有关的上古帝王神圣们不在少数。如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等。熊这种动物在史前图腾神话时代就已经充任了生命与再生女神的化身。

  而华夏第一图腾动物——龙,与熊有着直接关系。猪龙、熊龙和鹿龙等新的假说,就是建立在出土的玉雕像实物基础上的。他举例说,牛河梁女神庙下方的积石冢就出土一对玉龙,起初被当作“猪龙”,后来孙守道、郭大顺等考古学者改变看法,又提出“熊龙”说。结合至今在北方流传的熊祖神话,以及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的事实,熊龙玉像符号背后的意蕴是:“龙的传人”之中当有重要一部分为“熊的传人”。

  熊图腾分布很广泛

  他认为,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欧亚大陆北半以及北美洲的史前文化都曾经流行熊图腾崇拜。在中国地区,先是集中分布在以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为源头的东北狩猎地带,那里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神秘“有熊国”。自商周时代以来,熊图腾文化的势力虽然不再以国家政权的方式而存在,却以文化习俗和神话观念的形式延续下来,特别是以动物神像雕塑造型的传统一直延续在民间礼俗、丧葬明器、民间美术和出土文物中。

  而从世界范围看,熊图腾的分布非常广泛,如美洲印第安人和日本阿伊努人的熊祭仪式,韩国的和我国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的熊祖先神话。

  近20年以来的史前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境内的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将人工制成的熊形象作为神来供奉,已经形成了相当悠久的传统。当时人制作熊神偶像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石头的、玉的、蚌壳的、泥塑的等等。自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再到4000多年前的小河沿文化,熊神偶像似乎都是作为人形的女神形象的象征对应而出现的。

  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的出土文物也足以呈现出熊图腾传承的清晰历史。不仅史前文化中出现了石雕与玉雕、泥塑熊神传统,三代文明之后,古代艺术家们不仅构想出“熊龙”的神话意象,还创造了诸如“角熊”、“枭熊”、“鹰熊”等一批神话形象。商代玉器中就发现有坐熊,熊头鸟身的造型。西周玉器中也有大批熊造型。从春秋战国至西汉,熊形的玉器、陶器、铜器更是呈现为多姿多彩、层出不穷的局面。商周以后出现的双熊首玉佩,熊龙?,熊龙璧,以及自卷尾熊抽象到熊龙的各种神奇造型,许多都是以往的古史学者们前所未见的。

  〉〉〉写在后面的话

  通过不同神话传说想像史前先民的生存状态,通过历史遗存中的一鳞半爪和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文字记载,探索生命神秘和未知领域的渴望引领着人们不断地向前再向前追寻着。我们从哪里来?什么在支持着我们的精神?已经既定的学术判断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不断取得的新发现中被校正着。

  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长期以来都被确立在中原即黄河流域,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被发现以来,有考古学家提出,红山文化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更“先走一步”的地位。但更多学者坚持,中原才是中华文化的真正起源和中心,他们认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因为现有资料并不能证明红山文化已经具有青铜器的铸造和应用以及城市和文字的产生。

  但不管怎样,学者对文明起源的研究和思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通过对东北红山文化的调查得出了惊人结论,首先,其探索的精神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8-24 1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

是的。屈原就是因为劝楚王的太子不要去秦国,当太子被秦扣为人质后他很悲愤,悲愤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8-24 19: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熊勇这个名字也曾经是一位楚国国王的名。
我在湖北省博物馆看到过,很有趣。

……公元前八四七年,楚国熊勇即位为君,此年起,楚国始有确切纪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8-25 1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博物馆居然在暑假期间星期一闭馆!强烈抗议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童 发表于 2009-8-25 2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6:31 , Processed in 0.0202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