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23|回复: 22

分享

[复制链接]
灵通 发表于 2009-9-25 09: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中的一些感触都是在有了一些经历之后才会有了一丝道不清言不明的东西,要不再怎么说也是口头禅或者无病呻吟。
我们不可能都去经历的,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外乎情绪与信念引发的纠葛。很多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对有的人就会产生一些好感,对一些人就厌恶。原来是我们有一些相同的情绪和信念而已。
吸引力里有句话很有意思:我思考,我震动,我震动,我吸引。
看看自己天天的焦点在哪?看看天天自己对什么比较在意?看看自己对什么比较有情绪?不管是你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你都是在创造你自己的生活情境。只是不觉而已。
那我们还说修炼,练什么?只是那几分钟?几个小时?不去想自己的自卑,自己的无奈,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不甘,自己的气愤------那后来呢?
所以我们不只是在那一招一式,一功一法。你练得只是那一个,那一个体式,那一种功,那一个方面,我们练的是一切。而非仅仅是你在站桩,你在打坐,你在那个特定的所为状态中----------------------
小潘 发表于 2009-9-25 1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多数习惯于不言和嘻嘻哈哈了,有些感触极少拿出来分享

分享,应该是有好处的

分享,也会有不良反馈,多为自己面子上的事情

克服顾虑,只要对大家有促进作用,交流有利进步

分享是一种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9-25 14: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帖很少
不吵也不闹
修炼无定式
集体入靜去
思考出辨论
辩论归信念
情绪一时过
创生在永久
悟了还要悟
不觉已是觉

分享种种德
促进激促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9-25 1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忽悠时代
分享互动
减少被忽悠的机会

也提醒忽悠大师
苍天有耳
脱离统一场
最终必倒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5 1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灵通于2009-09-25 09:49发表的 分享 :
生活中的一些感触都是在有了一些经历之后才会有了一丝道不清言不明的东西,要不再怎么说也是口头禅或者无病呻吟。
我们不可能都去经历的,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外乎情绪与信念引发的纠葛。很多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对有的人就会产生一些好感,对一些人就厌恶。原来是我们有一些相同的情绪和信念而已。
吸引力里有句话很有意思:我思考,我震动,我震动,我吸引。
看看自己天天的焦点在哪?看看天天自己对什么比较在意?看看自己对什么比较有情绪?不管是你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你都是在创造你自己的生活情境。只是不觉而已。
那我们还说修炼,练什么?只是那几分钟?几个小时?不去想自己的自卑,自己的无奈,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不甘,自己的气愤------那后来呢?
.......

想得太多,炼得太少造成的!

给你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佛禅的传播中,有些人不识字,炼到后来开悟后,文章都非常好?为什么中国历代这么多的状元,少见记载有修有所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灵通 发表于 2009-9-25 18: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颈椎,因为爱较劲而不舒服;请原谅胃,因为不服气,不容纳而使你有病;谢谢你血压,因为爱比较有点高;我爱你,每个显现的老师,你在给我演着戏,提醒我言中,言外的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开水 发表于 2009-9-25 1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灵通于2009-09-25 09:49发表的 分享 :
生活中的一些感触都是在有了一些经历之后才会有了一丝道不清言不明的东西,要不再怎么说也是口头禅或者无病呻吟。
我们不可能都去经历的,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外乎情绪与信念引发的纠葛。很多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对有的人就会产生一些好感,对一些人就厌恶。原来是我们有一些相同的情绪和信念而已。
吸引力里有句话很有意思:我思考,我震动,我震动,我吸引。
看看自己天天的焦点在哪?看看天天自己对什么比较在意?看看自己对什么比较有情绪?不管是你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你都是在创造你自己的生活情境。只是不觉而已。
那我们还说修炼,练什么?只是那几分钟?几个小时?不去想自己的自卑,自己的无奈,自己的无力,自己的不甘,自己的气愤------那后来呢?
.......


我修的时间短,尤其是理论基础差.
在这里,我同意灵通老师的观点.个人觉得修行,不管是哪门哪派进入,招式如何,最后的目的都是清净 无为 一片圆融之中,
修心修德只有在日常生活里不断的磨练自己.修正自己.不管是从道德经,还是佛经,还是心理学都是要打通内心结块,达到圆润.
(这一块,很关键.可是被大部分修行人忽视了)
法,本无定法,修到后来全是法身自己在演练而已.
也就是 厚音老师说的越修越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开水 发表于 2009-9-25 1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道与德于2009-09-25 17:39发表的:


想得太多,炼得太少造成的!

给你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佛禅的传播中,有些人不识字,炼到后来开悟后,文章都非常好?为什么中国历代这么多的状元,少见记载有修有所成的?


我理解:
这个牵扯一个定慧的问题,能够入定,进入定中,时间长了,自然生慧.没有什么神秘的.
你说的那个,不识字,后来文章好.应该是开悟后理通了,至于字,还是要一个一个去认识的,这个躲不掉吧?!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6 08: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白开水于2009-09-25 19:40发表的:



我理解:
这个牵扯一个定慧的问题,能够入定,进入定中,时间长了,自然生慧.没有什么神秘的.
.......

那么定为什么能生慧?
什么是定?
这些都是问题?

这个论坛上的许多人非常奇怪,跟他谈实质问题,傍顾而言它.

学风如斯,复复何谈!怎么能炼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9-26 10: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是要你疑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1:25 , Processed in 0.0143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