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39|回复: 63

分别心与偶像

[复制链接]
小潘 发表于 2009-9-27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别心谈过很多次了,这次是一个应用,结合偶像的一点认识。

有了偶像,分别心也就产生了。我的老师(偶像)说的那肯定是对的,你们的老师说的,只要与我的老师观点不同就是错的。这个是分别心,而不是比较意识。

一直对“分别心”这个词汇很反感,通过上次的讨论似乎明白了一点。

对不对?如果有点道理,虽然很简单,也应该感谢大家,也是我认识上的一点进步。

附:那如何比较呢?对照《道德经》是个可取的方法。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7 08: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小潘于2009-09-27 08:16发表的 分别心与偶像 :
分别心谈过很多次了,这次是一个应用,结合偶像的一点认识。

有了偶像,分别心也就产生了。我的老师(偶像)说的那肯定是对的,你们的老师说的,只要与我的老师观点不同就是错的。这个是分别心,而不是比较意识。

一直对“分别心”这个词汇很反感,通过上次的讨论似乎明白了一点。
.......

你这样学的话,不是越学越糊涂!

分别心和偶像有什么关系?分别心是属于后天意识对于万事万物的判断.偶像是客观的存在.

对于偶像,我给你一个观点:世人喜欢有形的东西,不喜欢无形的东西,但又不相信无形的东西,却又崇拜无形的东西,也可以说迷信无形的东西!这就是偶象对于大多数人的印象.

古语有云:明师一点,胜读十年书.明师的重要性,不言可知.就像<三国演义>中的邓艾看到诸葛题的字所发出的感叹一样!

从你的上述这些话来看,说明你自己落入了崇拜之中,为偶像之句释不能解脱罢了!

修真之路对于每个人都是陌生的,所以经典都将"识人"作为首要的重点告诉后学者.为什么要识人,就是为了让你找到明师.通过识人方法的训练,找到明师.为什么要找到明师?无师不成道.

为什么大多数学人学无所成,于识人之际不明.或者找到明师后也不肯虚心求教,终无所成.

为什么不明?是什么造成了不明?这些值得你细细思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9-27 0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老年大学学习养生推拿班,我的老师是个中医医院的推拿医师,经常在讲课的时候批判现代中医,也批判现代的西医,唯有自己的推拿最好,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说西医无法治疗的病,其实早看中医一定会好,我们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
回到家我也按他的话说给家人听,遭到强烈的反感,我老公说:医院都要关门了,就留一个推拿医院就行了。我妹妹说:你自己推好了吗?自己都推不好,还说什么?

于是我在也不敢提中医比西医好,古中医比现代中医好的事了。

我有比较意识。
我的家人有分别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7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快乐读经于2009-09-27 09:18发表的:
我去老年大学学习养生推拿班,我的老师是个中医医院的推拿医师,经常在讲课的时候批判现代中医,也批判现代的西医,唯有自己的推拿最好,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说西医无法治疗的病,其实早看中医一定会好,我们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
回到家我也按他的话说给家人听,遭到强烈的反感,我老公说:医院都要关门了,就留一个推拿医院就行了。我妹妹说:你自己推好了吗?自己都推不好,还说什么?

于是我在也不敢提中医比西医好,古中医比现代中医好的事了。

.......

那是卖吹的.

现在的中医和西医都是做买卖的,很正常!

现在的医院已经形成了商业气息,在里面的人当然也会越来越像买卖人.卖拐也是常事.

但是你不能因为他们都是买卖人,就是说中医怎么样,西医怎么样?存在和发展都是有其理由.

我买药的时候,既买中药也买西药,就是不买中西成药.就是这样,这也是分别心!

包括身体对于过敏物质的应激反应都是广义上的分别心!

圣人有没有分别心?有,只是分别后无恚无嗔.
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无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分别心不是说绝对不对,或者说绝对的对,只是一种状态.是常人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下青城 发表于 2009-9-27 1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工老爱说城门楼子,道与德偏爱说车轮轴子,就是说不到一块。 哦~~~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比较意识啊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7 1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天下青城于2009-09-27 10:09发表的:
潘工老爱说城门楼子,道与德偏爱说车轮轴子,就是说不到一块。 哦~~~明白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比较意识啊学习了。

你明白了的话,那您请比较给看看!不要光自己学习,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开水 发表于 2009-9-27 10: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道德经也不在嘴里 心里了
就真是没分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9-27 1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不在嘴里,可以;
不放在心里,除非你能够从自然从生活中即事即物自得自悟自成体系,否则还是谦虚一点的好。因为道德经有其隐秘的内在机制,它可以纠正人的自以为是,自以为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潘 发表于 2009-9-27 1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重视《道德经》,而是听这个老师讲信息,那个老师说故事,就算没分别心,比较起来也困难。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还不能太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轻易下结论,别下死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7 11: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分别心,没有比较意识,大家怎么会选择道德经?

道德经是传道的工具,所谓道由经传。

让普通人,常人放弃比较和分别,常人能够成为圣人,真人吗?

比较和分别是需要训练的,学习道德经更要在此方面进行训练!道德经也通过大量的分别和比较来阐述道的种种形态。

我发现论坛上许多人,一谈分别心,一谈比较意识了,就非常的害怕,难道这比见了鬼还要可怕?

一上来就要放弃分别心,放弃比较意识,一上来就搞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可能吗?现实吗?

这些理论的提出者和宣传者也要扪心自问,自己懂了没有?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愚化后学?来隐藏自己的无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1:23 , Processed in 0.0178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