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11|回复: 31

“实意法螣蛇”与心诚境界

[复制链接]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8 14: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意法螣蛇”一文是鬼谷子先生专著《本经阴符七篇》里的第三篇论文。在前两篇论文“盛神法五龙”和“养志法灵龟”中,鬼谷子先生论述了性命双修的意义和方法,而本篇主要论述欲实现修真养生必须效法螣蛇,做到真心实意。
螣蛇,据说是古代一种类似龙的神蛇,惯于在地上作曲线运动,能屈能伸,然而静多动少。静则蛰伏不动,隐形不现,养精蓄锐;一旦腾空飞起,则兴云播雨,变化自如,灵气毕现;遇敌时左右逢源,上下飞舞,勇于拼搏,进攻能力特强,为动物界的佼佼者。鬼谷子先生提出“实意法螣蛇”,寓意十分深远,用心良苦。
宗祖天师张道陵真人曾“七试赵升”,使真心实意向道的赵升成为千古佳话。对待修真养生就必须像对待理想、事业那样做到“实意”,即真心真意,决不能虚情假意;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半心半意;要专心、专一,一个心眼向前,不能彷徨,不能左顾右盼,不能停留在嘴上,做表面文章,要向学术事业的纵深发展。有了深度,才有广度。没有深度的广度,只能是泛泛的表象大拼盘、大杂烩;要讲信誉,想必行、行必果;要有爱心,愿奉献,公而忘私,为而忘我;要见义勇为,不怕挫折困境;要藐视前进中的困难,把困难当作黎明前的黑暗;要不受威逼利诱,挡住酒色名利;要谦虚谨慎,戒骄、戒傲、戒躁;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以天地为师,以能者为师,以万物为楷模;要经常反省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提高自我;要有毅力,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真心实意作基础,还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才能实现修真养生的理想,完成一番事业。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安心、静心、定心、凝神、会神和通神。
关于安心。鬼谷子先生指出:“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把牵挂诸多欲望之心,收回安放下来,心平安住气则合,心安气稳神则静。心不安则气乱,气乱心烦易浮躁。安心是修为的第一要素,可为下一步的程序打好基础。
关于静心。鬼谷子先生说:“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静心须以收心、安心为前提。静心之后,人的精、气、神、心、意、志、虑等才能统一相合并趋于稳定,也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内环境才能有序地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和谐和平衡。人的精、气、神才能得到滋补与营养,达到精力充沛、心神旺盛。
关于定心。定心、定志才能定神。神定,则人的精、气、神以及整个内环境才能充实稳固,五脏六腑的活动和功能得以增强,从而进一步坚定人的意志。所以,鬼谷子先生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定心,是坚定修为的牢靠保障,是循序前进的方向盘。
关于凝神。鬼谷子先生明确指出:“神者得则凝。”“神者得”建立在安心、静心、定心的基础上。神随心动,心定则神静。神静是短暂的,凝神是长久的,通过凝神把散乱的、暂时的神凝集、汇聚并紧密结合起来,把点滴、分散的精神力凝结成巨力、强力,才能发挥精、气、神应有的作用。在凝神的过程中,人的情志、欲望得到了提纯和洁化。同时又补充、充实和强化了精、气、神。
凝神的过程,是人的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的过程,也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过程。
凝神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基本做到了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的统一;各种情欲基本淡化;身体内环境平衡、和谐,达到“肌肉若一”的程度;精、气、神、心、意、志、思、虑基本统一,以心神为主,是会神的前夜。
关于会神。会神就是以心神为核心,恢复心神对人体生命的调节、支配、控制、主导的作用和对外环境生活空间的和谐共存。人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后,由于客观环境的作用,逐渐产生了“七情”、增强了“六欲”的渴望。心神由原来对人体发挥支配、主导作用,逐步下降到被调节、被支配的附属地位。而人的欲望意识上升到对人体起主导支配作用,对精、气、神的损害与日俱增;这种消耗若大于人的精、气、神的补充,人体就会病、弱、残、伤,且日甚一日,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人必须进行静修,经过收心、安心、静心、定心、凝神的修炼,节制“七情”、淡化“六欲”,使人的心神归于清静无为(无为是自然而为,不是无所作为),使人的心神重新主导人的生命运动,遂可与外环境恢复和谐共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人的心神对人体内环境的控制支配能力、对外环境的适应、和谐共生能力和对空间的沟通感应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锻炼。所以,鬼谷子先生又教导我们:“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这就是要求修为的人坚定信念,真心实意,统领整合人的形、精、气、神、心、意、志、思、虑,以时间为“火候”,进行大冶熔炉“烧炼”。把已经淡化了的“七情”、“六欲”再进行熔化,进一步地提高心神对内环境的控制、支配能力,提高对外环境感应的灵敏程度和对人体内环境深层次的清理净化,真正做到人的心神对内实施“一元化”领导,臻于对内外环境的“独立守神,抱圆守一”。也就是说,会神的目的在于抱定诚信实意的理念,把实意诚信的理念溶化到细胞里,溶化到精、气、神里,终始不变;去欲存真,确立正气、正神,不能有一丝一毫杂念;强化精、气、神对人的主导作用,做到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这个时候的心神已经清纯了,应事有心,平时全神,心神合一。为通神创造了一个理想的内环境。
关于通神。通神又称神通。此时人的心神能够和外环境、空间的客观事物、信息相互和谐沟通,进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人的知识,来源于学识、见识。知识、学识、见识经过实践综合又得到了新的认识,在静态下,人可以感悟到更新的认识。总之,人的认识需要通过时间、实践的过程。修为人还借助于另外一种渠道更简单、更直接地得到对客观存在的认识,那就是心神直通法。心神直接和客观空间、客观事物沟通而认知。这种直接认识方法,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老子在《道德经》第47章指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是老子在2500年前总结人类经验而说的,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思深省。
直接认识客观事物,说来容易,真正把握的确不易。说难也不难,蒲松龄说过这样的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鬼谷子先生的“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就是直接认识法修炼的绝妙法门。在此基础上,鬼谷子先生在《实意法螣蛇》中又谆谆教诲道:“实意必从心术始。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为而神宿矣。”可见鬼谷子先生和老子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直接认识法是二位先贤圣真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写照。
慧成 发表于 2009-9-28 14: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导他人修法往抽像的,虚无的方向较为好吧。告知之于:真心诚意,以对待各界缘分就好啦。

理法的推论,则留给学人去自性生理法,令其自圆其说,渐次圆满见地,其它枝节,能免则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8 15: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慧成于2009-09-28 14:50发表的:
引导他人修法往抽像的,虚无的方向较为好吧。告知之于:真心诚意,以对待各界缘分就好啦。

理法的推论,则留给学人去自性生理法,令其自圆其说,渐次圆满见地,其它枝节,能免则免吧~~~

抽象和虚无的东西,学的会吗?历代先圣哪个不是脚踏实地,一步走来的!

再看看<道德经>是多么的实在.

致虚极,守静笃.哪一点抽像,哪一点虚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多么的实在,哪有抽像可言!


鬼谷老先生的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分威法伏熊,实意法塍蛇,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损兑法灵蓍.

法都是那么的实在,有虚无吗?

历代先圣以自己的经验,从来没有引导他人修法往抽像和虚无方向.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ande99 发表于 2009-9-28 16: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德先生:不知你见过文中所说的塍蛇没有?如果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就是虚无抽象之描述,在动物园或野外见到的长蛇,那才是脚踏实地,这个观念真实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静如 发表于 2009-9-28 16: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偶明白了,原来道与德先生是泥古派。凡经典中找不到依据的理论,即不屑一顾。殊不知古人的理论亦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下觉得修炼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没有自己思想和体悟的修炼只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已。
修炼还应遵循与时俱行的原则,如此方不至使自己的观念僵化,而失落在古人的文字堆中。
浅见以为,古人的经验固然是重要的借鉴,但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来的真知灼见更显得难能可贵,足以指导我们当代的修炼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9-28 1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啦,道与德老师已经修入“一元”境地。抽像与具实混化无迹;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意拿起地上石头当馒头啃,
脚一顿,黄金遍地,极乐现前~~~呵呵,精神与物质,哪有分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9-28 17: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您没好好研读一下玄德的历史,您又不服气,原来的玄灵功的理法功,就比你现在的什么什么的,要好得多。
而且是鬼谷先生的师傳的先生所传~~~若从理法学角度讲,现在厚金老师的理法仍然站在前瞻(虽然,偶没读过
其著作,从小潘的片语,可得知也有其创新的成分在)。可实际上,并无起多大真实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9-28 17: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告:

以前在论坛上,偶一度被大q弄得失眠; 这一次,好像又要被 道与德 闹失眠了。不干了,以后凡是 道与德 先生的帖子
偶就不回帖了,保住自家性命要紧,阿弥陀佛!同时,向道与德老师致谢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米 发表于 2009-9-28 19: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静如,理性平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的传说 发表于 2009-9-28 19: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道与德老师,单刀赴会,不易,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1:23 , Processed in 0.0193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