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08|回复: 1

[第二十六章] 心物是同一的存在——不以身轻天下——轻浮动摇生存根本

[复制链接]
小潘 发表于 2008-3-16 14: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这一章讲的是比较实际的行为。  

圣人出行要坐车,也要带箱,笼,里面装满了自己的衣服,冬天的,夏天的,都是你离不开的。离开了就很难过日子。就是说,圣人也要以重为基础。重为轻根,当你轻举的时候,或者说潇洒,它肯定是建立在辎重上面的。就像我们现代人搞服装表演,在T字台上迈着丁字步的时候,在背后有多少人在伺候他们啊。整个体系是非常庞大的。服装事业就是以重为本的事业。你别看漂亮的模特儿在T字台上扭来扭去,看起来很潇洒,实际在她的背后有非常重的支持。静为躁君,你静,才是躁动的君主。也就是静,是所有躁动的根本。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推论,潜在场。你只要静下来,你就在对潜在场作贡献。像我们闫工的能量,他说被我偷去了。那么师父偷不偷我的能量呢?我想师父肯定偷我的能量。实际上这怎么叫偷呢?本身就来自于天地间的东西,不存在偷,它只不过是在自然中、在道中间、在虚无的事物中,不停的在循环而已。你既然知道了这个循环,一旦觉悟之后,只要感觉进入了,那么你的身体就自动地进入了,这就是真修。因为你有统一观,你知道潜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你知道“道”怎样在作用,那么你只要守住了这个东西,你是不是在作贡献呢?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接下来,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有非常盛大的活动,非常荣耀的位置,或者说荣誉,它同样还是显得很潇洒,心情超然,根本没有记挂这些东西。显得非常的安闲和安逸。这对人是很困难的。因为人们喜欢名、利,特别是现在的明星们,喜欢签字,我记得看过一个日本的电影,叫蒲田进行曲,有个人让明星签字,那好啊,拿笔来,签到什么地方呢?没地方签,把裤腿一撸,签到我的腿上。作者肯定是在嘲笑这种做法,人们是不得不处在这个环境中。荣观,这种现象到处都是,人们喜欢这个东西,老百姓没有不喜欢名、利、荣誉的,这些东西对人很有刺激作用。有了名气就有了利,所以拼命的追求名,只要有一点出名的机会绝对抓住不放,影响自己出名的绝对就落井下石,防患于未然。我说的这些就是我们现实社会不安定的基本因素。我们是支持这种因素?还是首先在自己的修为上防止这种因素的作用呢?我想一定要从后一点上去下功夫。就是在我们的心理上一定要放弃它。你不要喜欢名。大家要知道,有了名以后,名这个东西虽然是虚的,但它最终能够转换成实的东西,这就是财。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放弃它?因为你是一个修道者,为什么要放弃它?因为玄界有很多规律要剥夺它。当你有了之后,它一定要拿过去,你欠缺的时候它才补给你。那么你是保持欠缺呢?还是保持充沛呢?我想最好是欠缺一点好。  

这后面一句话: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这是说做君王的,如果你以身轻天下,没有顾及到天下的利益,只是自己顾自己的享受,这就是以身轻天下。以身,是追求身上的感受,轻,也就是你轻浮,你追求这一些,不知道背后的支持者。历史上多少君王都是这样,把自己的天下葬送了。无论是清朝也好、明朝也好、元朝也好、宋朝也好都是追求这个享受,结果失去了天下。你想这个结果都是在老子道德经发现以后发生的,说明什么道理哪?老子在两千年前已经把这个话说了,有多少君王听他的话呢?这些君王都称为天子,称孤道寡,都很谦虚,但他能以重民立为本吗?他做不到。

我们这是讲的社会,实际上在修练中也是这样。大部分修练者追求的是身轻这个部分。而不是身重。他不知道背后有哪些信息在起作用。逞欲,不断地给自己的欲望找理由,认为自己的欲望很有道理。人的想法都是有来源。总认为师父是这样说的,是这样指挥我做的,做了以后怎么样?无非就是杀身之祸。这样的事在书上也写了,武汉有个姓刘的气功师,在解放公园传功的,练到后来他对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根本没有认识到,信息告诉他很多男女双修的办法,他跟很多女的发生了关系,最后怎么样呢?判了死刑。这就说明,修炼中间也有轻的一面。到底这个重,你认识到了没有?这个“重”来自什么地方?来自你背后的信息。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它是你的君。这个君是你的潜意识。它是一个统一的场,它不是你个人的心。当你的心在动的时候,你免不了就轻。你一轻,就狂,一狂,就不可收拾。最后把人头也搞掉了。像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太多了。我在牢中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也是在武汉,有夫妻俩的都搞气功,很奇怪,这个女的公然支持自己丈夫跟他的学员发生不正当关系,最后他的夫人也判了四年,那个男的判了死刑。这都是我从现实中看到的事情,我也就知道自己不能太轻浮啊,轻则失根哪。

这个根就是你的君,君就是潜意识,就是你的神。躁则失君,什么叫躁?一躁动,你本来的东西就守不住了。本来就是你的本性、你的神。守不住它,你最终会失去它。人的本性习惯于静,在静中它才能够展现。我从大量的气功实践中也可以看出来,没有说看见谁你在跑步的时候,你的神能够出现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大家可以想一下有一种运动,它往往能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那是一种什么运动啊?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恩,他动,动了自发了,那是本性在动。  

基本文字内容就是这些,下面简单的概括一下。

1.立论:立命止欲。命,是你的重,而欲望,是你的轻。所以说立命要止欲,你不止欲,就没办法修炼。

2.方法:重神静心。

3.色空转换在重轻。

4.阴阳颠倒之道。

5.重在观念。

下面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立命止欲,命肯定是重的,你的身体本身就很重,你要修他,就得止住自己的欲望。带着欲望指望能修好自己的命?要想身体好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轻举飞升了。  

重神静心,就是你要知道神这个东西你别看它是虚的,但是它比你重。因为当人要死的时候,思维要解体的时候,人会很兴奋,但一解体,思维就没有了。只有你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神。所以神的寿命比你的心要长,你要是不重视它,不先把它解脱,最终你的修炼等于白修,还不如享受生活。你一定要修,就一定要知道那个东西的作用。所谓静心,是说你平常,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修炼中,都要保持心不乱动。不乱动,心就静得下来。静得下来,那么你的神自动的就会运动。有时候功法都不需要炼,它就运动。就像我那天说的,打麻将观世音都要来点化点化,你做好事,观世音她来不来?她肯定要来,说不定如来佛也来了,太上老君也来了。为什么?因为你心之所在。当然他来了你不一定知道。你为什么要知道他呢?这里还是有个重和轻的问题,你心里有它的时候,即使没看见他,他还在起作用。这就是重神静心的全部含义。  

色空转换在重轻。过去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刚才讲的在运动中有时能看见,就是色的问题。有的人把色全部理解成坏的东西,但佛家里面就知道色空不异。不异就是不排斥,既然不排斥,那么它相互之间就可以转换了?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藏密功里面一般把人的色的一面,甚至作为一种金刚法门。它摆在那个地方,让你去参悟,参悟透了,你就知道,原来色空可以转换。空,你别看它是空的,但实际上它是重的。色,你别看它是很实在的,但是它是轻的。一定要把这一点首先搞清楚,然后你再去想我说的话,然后再去悟那个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什么运动能看到神?  

阴阳颠倒之道,什么叫阴阳颠倒?阴阳互换。这就不好理解了。颠倒还可以理解。过去说,颠倒颠,奇妙在中间。颠倒什么东西呢?实际上就是颠倒你的心态。首先心态要颠倒过来,心态不颠倒过来,那么你的阴阳整个操作的过程中,你就难以把握。你按常人的心态去认识阴阳,你就会发现,把它错误的理解成了房中术。实际上它不是房中术。猜透很重要,《阴符经》中讲,这是阴阳相盛。当你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后,你一定要重阴,就是你对阴的一面一定要反反复复的去关注它。关注它、观察它,然后从阳的一面自在它。你让他自己去存在,你就会发现,你这个事物的颠倒过程它有个自动的表现。这个表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表现出来以后,对于你来说,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功法。如果你经常的重视这个问题,他就肯定有新的功法告诉你。你没有重视,你新的功法产生不了。你要靠我告诉你的这些功法,认为反正只要老师在旁边指点,我就肯定可以成功,错了。要学会阴阳颠倒这个过程怎样去在观念上立足。这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在观念。

实际上老子的道德经里面从来就没有谈到什么丹道啊,神道啊,都没谈到。他没有谈技术性的方法,但为什么古人把它奉为经典哪?就是因为他讲的是一种观念的革新。没有新的观念,你所有的修练都是空架子,没意思。这就是第二十六章。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人身上什么东西最重要?

师父在书里面教我们的就是怎样去认识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么我再提个问题,什么叫顺其自然?(答:下意识的行为.)

如果你真正做到的心不动,非常静,性一动它无不和自己的现实相对应的。他每一点都能够找到验证的对象。

我们的目的无非是三点,第一,身体健康。第二,调整环境。第三,你功夫再高一点,就是控制环境了。控制,就是它要按你的意愿去变化。不是那种有为的控制。而是你的思维本身就有影响环境的能力。  

有些事是不可思议的。超出想象范畴的事,你首先要知道它和你有关。要是被你看到了,就证明他跟你有缘。《解缘道根》里说的,你看到了、你发现了或者你听到了,都和你有缘。有缘的事都和你的思维有关。你在验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调整你的环境。如果你有很强烈的意念,你说我要改变这个人的人生,能不能改变呢?他怎么没有这个能量呢?他肯定有。(功力)你又扯到功力上去了,你就是功力不够,天地之间还有功嘛。不是那个问题。说到底,当你思维的能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是你修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你的观念比较符合于自然之道的时候,你的能量就越来越大。你想问题的时候呢,这个环境就随着你变。这个变是你改变了它还是你控制了它?这只不过是词汇的不同而已。实际上你也可以说是调整它,也可以说是控制它、也可以说是改变它、也可以说是改造了它、也可以说是造化了它,要不然神创造宇宙,它怎么创造的?不就是这样创造吗?  

我们在这一章里所讲的大、逝、远、反,讲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别看它大,它渺茫,它远,最后它肯定要返回来,反到你的现实中来。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你的功力在上长了。现在一般人们都把发放外气当作真正的气功,李XX那样的人居然还成了教主,这说明他那些信徒们在观念上支持他,它照样起作用了。他借用了这些人的能量。XX功为什么有蛊惑性呢?它最大的问题是自伐,自己夸奖自己。自是,自己抬高自己的位置。他这个东西非常符合人的本意。练XX功的有许多知识分子,有个特点,一般都是怀才不遇。它本身心理结构中就有一个疙瘩。但他不知道自己的状态,然后经过HZ一激发,邻居很多人的思维一激发,它是最大的,它能保证你圆满、成功。心在随着他狂妄的这一面在上升,越爬越高越爬越高,最后就忘记自己本来的位置了。忘记了自己的现实,可以这样说,修炼的问题最终还是自己的个体和大的存在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说白了,就是天人合一的问题。这个合,你能不能理解?不理解,你就没办法合。理解了,你就慢慢的合。你今天合一点,明天合一点,你终究能够体会到合的好处。我是体会了这个好处的。  

不是讲了吗?一切都是观念的问题了,你不敢朝那个地方想,你想都不敢往那个地方想,你怎么合?你说那不可能,你既然承认这一点,你就从观念上改变嘛。从今天开始改。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不足的时候,他就慢慢的退到不信的角度上去了。

将来人们的宗教观念,神仙意识,以及人们的文化观念全部都要改。要不改,整个世界乱套了。它没办法再发展下去了。你不要以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经济在腾飞,我们目前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眼前,我们只不过是不知道这个全貌而已。只有那些专家们知道全貌。所以专家们总是忧心忡忡,因为这个腾飞的背后是以很重的资源开发、资源浪费为前提的。那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到时候你所有的东西都挖空了,还拿什么去发展,发展不起来了。现在中央为什么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哪?就是因为专家在不断地提醒他,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引起注意呢?本身我们新的思维就应该产生,新的神的观念,新的宗教思维,新的文化都要产生。为什么不迎接它的到来呢?还觉得不可能,不可能,你就进入不了那个角色,进入不了那个环境。你最终就是被淘汰的那种人类。就是这个结论。

整个人类也是这样,没有深刻的教训,他不可能在文化上有很深的改革。我只能这样说,我不是在这个地方散布恐怖论,但是这个事情一定要出现,所以我们的修炼是在所必行的。你不能掉以轻心。你不能说我这个可有可无。

不修炼也可以,做普通老百姓,到时候没有痛苦。因为自然给与人的状态它就是这样。  

你别说,现在中央的那些参谋们他们也在研究自然规律。所以他们也说,重在创新,现在我们所说的创新就是不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跑。现在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掌握在软科学,软技术上面,他对硬件、一般的重工业都不在乎了。他全部都转让给你,拼命的消耗你的资源,他在保存自己的资源的同时,他再享受自己的技术带给他的生活。西方人每小时的工作报酬比我们不知要高多少。我们中国人的钱到底都跑什么地方去了?都跑到人家口袋里面去了。

创新在修炼中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事。你没有创新的事,老拿古人的那些东西鼓捣,靠这些东西还要做神仙,你返回去几百年可以,还有一点点机会。(道友提问略。。。)

闫工,您不能说没找到门,实际上道它本身没有门,因为道大嘛。

这就是人有限的规律嘛,你被这种规律所约束了,你为什么非要把道想成是个院子呢?那好,你还在道以外了?道以外空间不是更大吗?那你何必要进到道里面去哪?

你看你昨天还说你已经进了隧道,在隧道里面飞快的飞,而且一下子就上了天,今天又说你连门缝都没摸着,这是你自己跟自己的潜意识在开玩笑。(道友讨论略。。。)

那个不叫创新,那叫篡改。  

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地球上人类的相互争斗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去考虑。现在人类盲目的发展工业、发展科学、发展技术,也就是过渡的强调物质的作用,而精神的作用呢?没有更深一步的去考虑,也没有研究。以后发展下去,新的文化肯定要产生,产生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的思维合理的去思考这个社会,这个思考,现在明显的有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最不好解决的,就是老子提出来的,你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到底是学?还是不学?不学,你的灵感就可能越来越深,一学,你的灵感就下降了。所以有时候说炼哪,不炼哪,我说这不是炼所能够解决的。即使你不去吸收新的观念,你在你自己的思维中不断的有创造性的认识,你再加深你自己的感觉,你同样也在练。这个方法就事半功倍。如果你要靠学,然后你边学边练,这时你就会发现你学的东西最终把你的手脚都绑住了。创造性的意识就没办法出来。自己本性的一面也体现不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实际上书里面有许多文字已经被篡改了。古人它本身就在篡改,我们今天人再篡改一次,所以对它文字的原貌啊,原意呀,不知所终。比方说:“读诵经典,德化心灵,”用德去化,德是什么东西呢?他根本都不谈道。他没有虚的东西,都是实的,人们一看德,就知道,做好人,做好事。那完了,整个社会就由这一个德字,就足以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过重,心理一旦有这种框框的负担以后,那么他的行为自然的起来么?他自然不起来。他自然不起来,他做的时候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就是老子跟孔子非常明显的区别。一个强调失道以后所有的东西,德、智、仁、义、礼,对道的认识根本就没强调,根本就没说清楚道到底是什么东西,作为我们人来说,有哪些规范性的东西。“开慧启智”,他把慧和智分开来说,智慧是可以分开来说,智可以是阳性的,慧可以是阴性的。那么你启智的作用是什么呢?“培神育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你尚贤,这是提倡老子的思想呢?还是背离老子的思想呢?从这几个字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在理解老子的思想的时候,都没办法全面地去把握它。他讲的是一个系统,不是玩的文字游戏。你连这个系统都没有理解,你怎么可能去修这个东西呢?现代人不可能说清楚道怎么修。越说,错误就越多。你写的东西越多,你的错误就越多。

也不是错,他没什么错。你从创新和保守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创新是历史本身的一种动力。创新,新的就到来了。但是新的东西到来的时候,却充满着磨难。新的东西它肯定要经受磨难,才能够体现出来。那么相反,你再看看那些保守的东西你就会发现,所有坚守保守的人,他绝对能够获得既得利益。历史上的孔子,可以这样说,他是最大的保守利益的获得者。无论那个朝代,都要把他当圣贤供着,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思想是愚弄人们的,所以每一个朝代都要把他当圣贤去供奉。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老子没有人喜欢呢?我们现在有人在推行老子的思想的时候,实际上叫挂羊头卖狗肉。

你对他的精神实质很难以全面地去把握它。你说去说来,所强调的,他说要不尚贤,你偏偏要培神育贤。当然他也可以这样解释,说我这个地方培的圣,是说主体上的圣,你认为这是主体上的圣,在客观上,人们是不是能够区别得很清楚呢?没有人能够有能力去区别。他根本都区别不了。所以最终你干的事,还是老子所说的,有为的事。你干的有为的事,最终就有消极作用。

所以老子无为的思想,让人们民以自化。你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我的话已经说了......(讨论略......)
慧明 发表于 2008-3-22 17: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3:41 , Processed in 0.0196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