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7|回复: 17

《內证观察笔记》惊人的道医之书

[复制链接]
慧明 发表于 2010-4-2 16: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上有许多图,心脏的七窍的确是和北斗七星有联系。
 楼主| 慧明 发表于 2010-4-2 16: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前言,我已经写了不下十个版本。最后,还是决定单刀直入,一切围绕一个“真”字来说话。



一、这本书写什么?

这本书写的是中医对人体的解剖,所以叫《中医解剖学》。中医有自己的解剖学,未来会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未来的中医解剖学到底是什么,需要科学家的努力。但只会比这本书中所写的更加复杂和广大。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对中医解剖学所述,还是支零破碎的、不成体系的,还只是雾里看花。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画出中医解剖学最简单、最基本的轮廓。

中医解剖学的轮廓是什么样子?









西医看的,是人的肉体。中医所看的,是人的另外一个客观存在的身体和生命。中西医所看的人,两者是绝对统一的,又完全不是一回事。好象是一个人,有两个身体。

一个人,除了他的血肉、骨骼、基因以外的东西,全是中医解剖学研究的内容。另外,整个宇宙,古人认为和人的生命有直接关连,也都是中医解剖学研究的对象。

中医解剖学所述,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最精髓,我们无论如何得搞明白她。



二、内证



中国人一直讲究内外有别,在科学上也一样。

内证是中国古代科学家、读书人一种普遍的能力素养,和现在的科学家人人能用电脑是一个道理。内证特别是道、佛、儒三家所使用的一种古代的科学观察、试验方法。修道和养浩然之气、中医的长期实践与学习,到较高程度,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内证水平。

在中国古代,内证是研究中医基本原理、探索中医解剖学的重要方法。将来一定能产生利用科学仪器进行内证实验的方法。

内证的水平和能力,相差很大,讲述者我,只有最基本、最差一级的水平。所以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诚请批评!

内证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客观理性的科学观察。只不过观察的对象和观察所用的工具,当代科学还在探索中。未知不等于神秘,玄学不玄,只是复杂,只是因为人类还不了解。也并不需要人人学习它。就好比现在,并不是需要人人都会制造核武器。



三、你是如何学习内证的?



我从没有想到过要学习内证。只是因为生病,久治不愈,后经中医治好,才感觉到需要学习了解中医。因为恢复身体的需要,才拜师学习道家的养生术。偶然对内证有一点领悟,全出于老师的口传心授。叩谢我的恩师!

至于讲到老师是如何教我学习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老师的口传心授。没有口传心授不是中国文化。除此外,老师教给我几个原则:

一是要读经。当然是反复、熟读最重要的经典,我读的最多的是《道德经》和《心经》。经典是人生和人类的路标。

二是做事。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这是最难的。做人难。

三才是修行。

在修行这一项,老师讲,一是要清静,这难。二是诚。诚则成。三是精,要超越自己,精益求精。四是大寿,要为天下人的共同幸福努力。



四、内证和口传心授的内容是什么?



我的老师口传心授和我所内证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也全是《中医解剖学》的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道德,关于仁义礼智信。我们的祖先深信,生命就是道德,没有道德,生存没有意义。没有道德的生存方式,不是中华文明的选择。有道德,文明才能生存,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才能最后胜利。道德、正义、公平、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和谐。没有道德,不需证明,更不需内证。《黄帝内经》讲,宇宙凝聚在人体和人的生命中的东西,就是道德。

最直接的一点,中医解剖学认为,人的生命,本身包含着道德,人的五藏六腑能够产生道德。不道德就是真病。



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宇宙自然的知识体系。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描绘了另外一种宇宙,另外一种宇宙和生命的关系。拿我们祖先从原始社会传承下来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知识体系,来和当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比,在很大意义上,人类的进步,很小很慢。进步不大。讲述者不是否定人类文明在近8000年来的伟大进步,只是两相对照,觉得进步太小。距离8000年前我们祖先的期待,还差的太远。读者读完后可自己思考这个事。所以我们中国人得努力。

第三个内容,是关于人。其实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人,关于人类的历史,关于生命的奥秘,关于人体的知识。

我们的祖先下了如此大的功夫,从原始社会让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所要传承的关于人类生命的内容是什么?

我的老师讲,我们祖先传承的生命知识,一是我是谁?二是人类和我,是从哪来的?三是人类要到那去?还有,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要生下我们?再者,生命的真实面目是什么?等等。

这些知识,在中国古代,是老师口传心授的,学生各自内证。而在现代世界,则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





五、内证的历史特点



在中国,大约从伏羲氏开始到现在,内证至少已经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这8000年中,内证最大的历史特征,就是一代一代,我们的祖先和先圣们,从各个侧面,不停息地对人、生命、宇宙进行各个角度的内证。每个时代,都有极高水平的圣人,进行内证。甚至可以讲,中国历史上,没有不进行内证的圣人。这个结论的证明太多了。

本书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中医解剖学》,关于人的生命和人类生命所依存的宇宙,在这8000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被先圣们反反复复进行了无数次的内证。同样一个技术细节,在伏羲氏时代,内证过;神农时代,内证过;黄帝时代,内证过;周文王时代,内证过;老子和孔子时代,内证过;汉代内证过;唐代内证过;宋代内证过;明代内证过;清代内证过;现在,我们也同样内证过!所以,在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医解剖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经过无数代先圣们无数次内证过的东西,是绝对客观的东西。在学习中,我无数次被这种历史感动流泪。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讲的最多的几个字是:祖宗不吾欺也。因为你和我的老祖先讲的,全是真话。

最能代表内证这种历史特征的,当属《黄帝内经》。这本经典,是内证的结晶。



六、内证和当代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把对一个事物的证明,分为内证和外证两大类方法,并因此把数学这样抽象的东西,也分为内数和外数两大类。内外证有明白的区别,内外证又绝对合一,就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本质。

可以讲,没有当代科学技术,就不会有这本书。和我们祖先内证内容最接近的,还是当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未来人类的高新技术,一定会出现和我们祖先的内证内容渐渐融合为一的趋势。

内证不是和科学技术背道而弛,而且,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内证的外证技术,一定会发展成为内证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内证,还有可能会纠正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七、我是谁?



向读者介绍一下我自己。

作为讲述者的我,一个臭男人,出身于一个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家庭。后来,下过乡,当过老师,还曾长期从事涉外工作。七七年考上大学,受过基本的科学和人文教育,一直喜好自然科学和中国文化历史。20岁前后,曾经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科学与艺术大师们的崇拜者。曾经较系统地研究过西方的历史、文学,大学毕业的论文,写的就是西方荒诞派戏剧。在国外旅行期间,最大的爱好,是欣赏西方的油画。可以讲,我算是一个有基本科学和文化素养的人,具有较为理性的眼光。甚至于自己认为,和大多数中国人比,我曾算是西化很严重者。

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对这样看似土的掉渣的事感兴趣?

这起源于80年代中期,我因为工作,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病。

求遍了本地最有名的西医,不但病没有治好,而且根本就没有查明病因。且病越来越严重。

后来偶然遇到我的堂哥,一个十二岁就跟家族中一位名老中医学医的中医,他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把我的病,准确诊断,并进行了有效治疗。

随后,我又用了数年时间,学习用道家和中医的康复方法,恢复自己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我的老师,拜他为师,进行学习。这也才有了我后来对中国文明的归皈。

看来,疾病,是认识和寻找真理的捷径。对生养自己的文明和真理、道德,无所归皈,就是病。

一个人,既然归属于一种文明,真正对这种自己所归属的文明的归皈,是迟早的事。只有你自己所属的文明,才能拯救你自己。

学习其它文明很重要。但要是学习了人家,就变成了人家,怕是画犬不成反类马。

我开始学习的原因,只是因为生病、好奇而觉得神秘。我经历了亿数次的否定。我无数次否定自己学习的真实所得,我无数次怀疑。因为我的天性是叛逆、否定和造反。因为我是在文革造反和彻底的叛逆中长大,在那个响着零落的枪炮声的时代开始认字的。

所以,尊敬的读者,你也一定要从否定开始。只有叛逆,才能传承。



八、我是用什么世界观来写这本书的?



我最反对迷信。

我从小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一直到现在,我受到的还是这样的教育。要我用其它世界观来看历史,我没有其它能用的世界观,只此一条。不论我自觉不自觉,愿意不愿意,我看待任何问题,当然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以我认为,我用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来看待和处理这本书中的所有内容。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世界观,我觉得我更能理解创造我们文明的祖先和我们祖先的内证。

任何人,只要稍有深入的研究,我相信他都会有这样一个结论:内证和共产主义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我的老师曾经讲过。他的老师,是清朝的道士和中医,他的老师们,是带着清朝人的科学水平、思想水平,来学习、认识、传承老祖宗的知识体系的。他所传授给学生的,也主要以清朝所传承下来的知识为主。而清朝的东西,来源于明代,明代又传承自唐宋,唐宋取自秦汉,秦汉取自夏商周,再向上找,源头就到了黄帝,神农,伏羲女娲氏。这不是一个历史的游戏。在内证和外证的各种文献记录和文物中,证据象大山一样多。至少也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女娲。每一代学习者,都会结合他所在时代的精神,来学习祖先传下的知识。

老师讲,我们学生要用当代人的思想,技术,来学习祖宗的知识体系。

在学习探索中我也发现,一个时代的人,对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知识体系,虽然主流的内容不会变,但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所以,在今天我们传承祖先留传下来的知识体系,就会用一个科学时代、理性时代、全球化时代的眼光,进行学习和理解。



九、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金刚经》中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孔子不讲怪力乱神。

道家只求真理和科学技术。《道德经》只有5000多个字。

写这本《中医解剖学》只是因为有无法弥补的内心的伤痛。对生命的伤痛和哀悯。

因为看到现在医学和医疗体系的很多不足,希望能通过对中医本来面目的探索,能有助于那些普通的患者和未来的孩子。

曾有很年轻的亲友,只是因为不大的病,就死在医院。

看到一些患者,在痛苦的疾病中挣扎。

我们的世界本来不应当是这个样子。

所以希望通过这些粗糙的文字和图画,能有助于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明的年轻一代,让他们对人类的一切多几分怀疑,多几分批判,多几分好奇。希望能为中医作一点点小事,借此偿还我欠中医的宿债。希望西医们不再认为自己才有唯一的真理,能看出手术刀和基因的伟大与渺小。也借此来寻找我心目中理想的人类和文明。



十、手稿与客观性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源于讲述者在老师教诲和帮助下,在2007年春天到2008年夏天的观察记录。所以这本书有一个名字:《内证观察笔记》。还有一少部分内容,来源于讲述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观察。

老师所传授的精神,一是求实,二是客观,三是存真,四是苦干。不敢违背老师所传,一切尽最大能力求真,追求照相和录相式的真实与客观。

书中的文字,特别是前面的第一编,主要是根据学习和观察内容归纳总结写的。

书中所绘制的图画,凡是观察所得,多是在观察以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再转换成要制成图画的文字说明,再交给绘图员绘成图。前后经过了近十稿。但不论是文字,图画,在细节上,由于个人水平太低,还仍然存在很多错误和问题。

内证观察需要极为复杂的条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有些观察内容可重复,有些观察内容,很难重复。这本《内证观察笔记》中的主要内容,大约占到全部内容的90%以上比例,是客观和准确的。一部分细节的观察,是极为精确的。但也有一些内容,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

另外,关于本书讲述人的署名,书中所述的内容,来自于老师的教诲;正确的,来自于无数代先圣的内证,不敢贪天之功窃为己有。我不过是一个真实故事的讲述人。我的老师以谦隐为德。我作事水平很低,无德无能署真名。所以用“无名氏”三个字作为名字。



各位尊敬的读者读后有什么批评指正,请电子邮件给我,我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1143598117@qq.com

讲述者:无名氏



农历2008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夜子时,四川512大地震后,于西安。



(这是《内证观察笔记》的前言,个别地方和书上的文字略有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慧明 发表于 2010-4-2 17: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也画出了三魂七魄和三尸虫的图,但和熊春锦老师的有所不同,看文字,好象也不是跟随熊春锦老师在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慧明 发表于 2010-4-2 17: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道友们找地方购一本.可上百度查查,我近来看了一些书,对那个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等的二十八宿星座很感兴趣,书中也讲了他们和人体的对应关系,也可查易学万年历,看看自己是那种星宿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4-2 22: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有点兴趣。网上能买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慧明 发表于 2010-4-3 11: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的作者内观了二十年,写书用了五年,十易其稿,书中图谱,都是请美工按自已内证所得画出,自修或参照,教材式的经典。

此书在卓越网和当当网曾卖得断货,确是好书。
现在去查看定购还来得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慧明 发表于 2010-4-3 11: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抄录于下:



简单地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肉体、阴阳体和空体这样三个身体。

内证是道、佛、儒三家所特别使用的一种古代的科学观察、试验方法。修道和养浩然之气、中医的长期实践与学习,到了较高程度,都能够达到一定的内证水平。

我们的祖先深信,道德的根本是天道在人体中所发生的作用,生命就是道德,没有道德,生存没有意义。

中医解剖学认为,人的生命,本身包含着道德。人的五脏六腑能够产生道德。不道德就是真病。

内证跟科学技术并非背道而驰,而且,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内证的外证技术,一定会发展成为内证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内证,还有可能纠正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疾病是认识和寻找真理的捷径。对文明和真理、道德无所皈依,就是病。

一个人既然归属于一种文明,真正对这种自己所归属的文明的皈依是迟早的事。只有你自己所属的文明,才能拯救你自己。

内证,在中国古代,不是技术,而是道德的产物,或者内证本身就是道德。如果没有道德,谈内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道德是进入内证的第一把钥匙。

学习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包括内证,确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除了本人的诚心、意志,除了法财侣地以外,首要的就是学习者的道德。佛要追求的境界是普度天下一切众生有灵;道传宇宙有德有道之士,追求的是人类最高的生存境界,追求的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客观真理,目的仍然是传承我们的文明,让人类超脱无穷的愚昧;儒家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内证不光是修道的结果,也是一种对天下的责任,一种牺牲、一种捐弃。没有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只为一己之私,就没有办法学习内证、利用内证。……当我们不经意间带着强烈的物质欲来探索内证的时候,内证实际上离我们越来越远。

“无”这类物质,需要用“天眼”等进行观察。……经络、穴位、大易、藏象、真气等,中医所看到的宇宙和人体,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无”这类物质。

佛祖在《金刚经》中是这样讲五眼的:第一眼,人人都有的肉眼。美和善的观察者,看到的是有。第二眼,人人都有的天眼。天眼能够观察有和无等多种物质构成的宇宙和生命。第三眼,人人都有的慧眼,具备无量的智慧,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在人间运用智慧。第四眼,人人都有的法眼。能够誝有无等生命和宇宙物质规律,发现真理。能自觉运用真理和规律办事。第五眼,人人都有的佛眼。佛眼就是慈悲、平等、舍己救人,行大爱。

任何内证都包括了最基本的共同内容:反省、悔过、净化心灵、按人体生命中“无”物质运动规律强健自己的身体等。

不能用道德控制的技术,最终是害人的。

性首先是人的天性、自然之性、本性、真性,性爱只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性这部分的主宰和代表,中国古代叫作元神。……命的这一部分,其主要的主宰和代表,是心神,也叫作识神。人的五脏六腑、骨肉血脉、经络、基因,全部属于命的范畴。

儒家经典《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周易·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首家层次,一步赶步功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以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说: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性命者,神气之根源也。

一个人的生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本我,我的本来面目。在人体之中,指元神。第二部分,指宇宙自然给人的那一部分物质,如阴阳、五行、智能、信息等等。第三部分,是父母因爱情而结合,精卵合一所生育的我们的肉身的那一部分。现代生命科学认为这一部分是由基因等构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命的部分。

斗母是道教崇拜的最高女神,在重要的道教都有元辰殿,其最高层专门祭拜斗母元君。……大约在女性来月经的前三天,斗母星宫的真气灵光,肯定会和女性的身体直接联系,运转女性生命中的特殊系统。

三垣指的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讲的超级星团。……太微是宇宙太空中中央政府的意思,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天市垣意思就是指太空中的集贸市场,它是三垣中的下垣,它的星名多用货物、器具、市场种类命名。……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又称中宫、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星多以宫名命名。

七政是指太阳、月亮、木星、火星、金星、水星这七个星。

对中医和人体来讲,太阳是最重要的、离人类最近的传输太阳气的星星。太阳真气归入人体的太阳穴、膀胱经、小肠经等。所谓太阳之气,就是指天上太阳通过人体穴位给人体输送的太阳真气。……太阳之气也不仅仅是太阳的气,只是一种阳气最强的真气的标准和名字。……午时太阳传太阳之气给人体,然后,人体中的真气从督脉上升,从大脑前面下降,过心藏,入于肾藏系统。心肾在此时交通。

月球的真气,属于三阴三阳中的太阴之气,月气是人体中太阴之气的重要来源。月和肝藏、脾藏的关系,与太阳和心藏、膀胱、小肠的关系相似。人体中的脾经和肺经为太阴经。

木星负责给肝胆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火星负责给心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土星负责给胃和脾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金星负责给肺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

当二十八星宿一方旺相运动时,这一方星宿的真气,有时会凝结成四灵中所对应的那一灵的形象、样子。……四灵,实际上指二十八星宿一方真气旺相时,在内证观察下的真气形状。

大旺相,是指二十八星宿一方旺相时,人体中肺、心、肝、肾相对应的一藏较强烈的旺相运动。大旺相一次的时间,是一季。……大旺相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与同性质的二十八星宿的一宿同步旺相运动、气交。二是旺相运动比十二经运动强烈得多,相比其他藏腑,这一季中这一藏的旺相已经是占主导地位的运动。小旺相要受大旺相的制约。三是大旺相经常伴随着这个藏(如肝藏)中的真气进行复杂的、有轨道的运动,甚至会出现多真气多轨道运动的情况。

人体十二正经按着一个固定的顺序,每两个小时一支经络旺相……叫小旺相。……二十八星宿和七政全部参与了小旺相。和大旺相比较,小旺相强度较弱,时间较短。

每个星宿下传的真气,会进入人体的不同藏腑,具有以一个藏腑或者两个藏腑等为主的归经现象。

中药中的阴阳物质,第一种是真气。……没有在人体中不产生真气的中药。第二种是中药中含有阴阳球。……阴阳小球在人体患病部位的聚集,中药对症后,会使治疗的经络豁然贯通。

根据阴物质和阳物质的多少、光的强弱、浓度和归经归藏、运动时间等标准,阴物质可以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三种阴物质,阳物质可以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种阳物质,通常就叫做三阴三阳。……三阴三阳这六种物质,不是固体的东西,而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像气、像河流、像光。

五运六气是研究宇宙大气运动、特别是无物质的运动过程及特点的。研究宇宙中运动的真气如何影响人、有什么规律,然后进行推测和预报。……根据观察,五运六气的影响,主要是直接俢于人体生命隐形部分,这隐形部分,就是人体中的无物质。……它(五运六气)会直接在每个人身体的某一特殊部位找个地方建位,建立五运六气自己的根据地,对人体隐形部分的最深层直接产生作用。……建位是大自然强制性地让人与天同运。

五运六气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以银河系、二十八星宿、太阳系为战场,二是从研究的最短时间周期来讲,五运六气把六十年当一个周期。……五运六气的核心是太阳系和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有五行,七政的名字,本身就五行分明。……天的五行细分至少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星宿的五行运动,叫作五运,对人有直接的影响,人的大旺相就是结果。第二种是五运産的五气,会直接传输给人体。

人体中的一行运动,叫小五行。人体中的五行,有两个大的流程,一是生的流程,一是克的流程。生的叫顺行,克的叫逆行。道家以为,顺生是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自然程序。逆行者,是修道者追求的程序,是真正的生之道。

顺生的基本运行程序是:真气从肾中一阳生,通过专门的气道传输给肝藏;肝藏旺相后,通过气道等再传气给心藏;心藏再传气给脾藏;脾藏然后通过气道传气给肺藏;肺藏通过气道从两侧下行传气给肾藏。然后再行循环。

五行在中国古代有多种表达和测定方式。一是辨星宿,二是辨气色,三是辨方位,四是定大易,五是观察刘牧讲的五行结构物质,六是辨阴阳气数,七是观察时间,八是辨归经归藏。

不论是大病小病,全是由不经之气引起的。不经之气,有的是气本身的事,比如不是六经正气,有的是来的时间和方向不对,或者来的太多,这都是不经之气。

中药以作用于人体的无物质为主,以真气和归经为主。……中药在人体中,能够产生太极器官、黑洞、阴阳物质等。中药能够使所的经络和相关经络、藏腑旺相,能够打开需要打开的穴位。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入胆经、脾经。

人的天性这一部分,其最高管理者,是元神,由元神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可以叫元神系统。元神主管的神奇系统:主要由三魂、七魄、脾的神形、肝的神形等构成。……(神奇系统)是由“无”“空”物质构成的。

古代学者认为,元神性善,好长生,而后天还有一个神叫作识神。这个神,好死,好尘世的各种欲望。

元神具有几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代表人类生命的真性质;二是一个“灵”字,灵奇神妙,有妙用;三是光,元神也是一种特殊的光气。……古代探索者认为,元神是人的“本来面目”,是人的“真我”,是人得以长生的根本原因。在父母受孕之时,胎儿就有元神和识神。元神出无极之真性,无识无知;识神禀太极之元炁,有识有知。元神能主身体之造化,识神能有人心之变化。

《道藏》讲,魂就是具有人的样子、形象的三种真气,只不过魂是一种特殊的气态的东西。魂是属于无一类的物质,是一种真气形成的形象,存在于肝中,但喜爱运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七魄主管的是人的生命力。七个魄所代表的欲望不同,形象、样子也不同,过度的欲望,使七魄失去了正常的人形,类同于我们想像中的恶鬼、怪胎、变态狂、畸形物。

脏指的是肉体构成的器官,而藏,它的意思是隐藏、包藏,收藏很多宝物在一个大的仓库中。

《黄帝内经》和《道藏》中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精。

五藏之中所藏的宝物,除了这五样外,每个藏,还各收藏有十多种我们生命必须的东西。这十宝主要是音(指声音、音乐)、方向、空(间)、数(指生命的内数规律)、信息、阴阳、色、味、真气、网络。

不论三魂七魄,还是五藏之神气,有两个最重要的共同点,一是属于不同的真气,依托于真气而存在;二是没有和肉体一样的形体,只有象,有样子,有形象,因为它们全是空无一类的物质形态,即它们全属于无一类的物质,不属于有一类的物质。

太极器官的形态主要是圆球体、椭圆体,太极器官的运动以旋转运动方式为主,构成太极器官的无物质主体是真气、光、五行、阴阳等,它的运动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把这种以圆球体旋转运动为主的无物质结构,叫做太极器官。

不同的太极器官在人体中的功用不同,大致可把人体中的太极器官分为六类。一是人体中的主太极器官;二是重要的窍位必定有太极器官,甚至是一组多个;三是穴位,数量极多,甚至可以讲数不胜数;四是临时性的太极器官,主要是五运六气制造的;五是中药太极器官,是中医利用中药在人体中制造的太极器官,也是临时性的;六是“黑洞太极”,主要指人体中的黑洞。

人体中的三个丹田,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处于控制地位的太极器官。如大脑中的太极器官,心藏的太极器官,肚脐下面的太极器官,古代的修道者把这三个最重要的太极器官叫三个丹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产生信息、开展衍生。

一个穴位就是一个太极器官,暗窍也是。

对人体来讲,失去太极器官的功能,就是病。

经络上的穴位,每当旺相时,就会多方向旋转运动、鼓胀,发生衍生,穴位内的数链因此会发生结构变化。

针灸是针灸人体中的太极结构和太极器官。

暗窍通常分布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比一般的穴位还要复杂。它处理相对重要的信息,对人类部分系统的局域功能起调节作用,是主要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位。

人体中的黑洞,仍然具有圆、旋和生生不已地衍生这三个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也可以把它们归入特殊的太极器官一类。不同的是,人体中的黑洞,有吸入和喷出两种运动。

太极拳是根据太极器官原理创编的拳术,它锻炼的是人体中的太极器官。每打一遍太极拳,就等于把人体中的太极器官从头至尾运动了一遍。

“五行”这五个系统物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形成一个更大的生命系统,这个规律,就是“河图”和“洛书”规律。有的学者研究讲,“河图”表达的是生命先天的运动规律,“洛书”表达的是后天的运动规律。

“九宫”指“无”这一类物质网络性、结构性运动的数学规律。……《黄帝内经》中讲,人的生命,在一年之中,是按九宫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程序性运动的。

中国古代的数学分为两大类,一类古代叫“内数”,实质就是内证中观察、产生、运用的数学。另一类叫“外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数学,主要用于测量、计算等。

《黄帝内经》讲,肝生于左,只是讲一个内证观察到的客观生命现象:肝藏生长运动所需要的很多真气和物质,来源于人体左侧的脾藏等器官。……肝藏所需要的纯阳物质结构,全在左边的脾藏,而且脾藏的衍生数与长成数,合为十五,能够再进行新一轮的衍生。按照内数的规律,合十归一,满十进一。一是肾“水”衍生数,生水,利于肝藏。合十生真水,真水气满,利于肝藏。在衍生中,肝藏总是处于向中央土的索取中,土多是处于供给中,所以讲“肝生于左”。

《黄帝内经》讲,“命门者目也”,认为双眼为命门。就是讲,眼睛是人的性命之学中性这一部分生命的命门,也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命门,是元神的命门。

二十八星宿和七政之星给人体传经。传经的意思,就是给人体的经络传输需要的东西。……传经的地方就是每支经络上的一个重要穴位。

经络至少有五种东西构成,第一种是神秘的经络管道,由无物质构成。第二种宝贝,是经络中运动的数链。第三种武器,是经络中的精。第四种武器,是穴位。

(穴位的样子)形态为圆形球态,流注旋转的是精气、数链等物质。从功能上来讲,衍生、传输是穴位的最主要功能,性质是无。

通常一条经络旺相开始时,总是由一个到数个穴位先行旺相,这个穴位可能是由胆经、星宿等发射真气启动的,也可能是由相关经络上的穴位投射真气旺相运动的。通过旺相一条经络上的一个或数个穴位,通过这些穴位的旋转、运动,启动整条经络中的真气,促使这些真气运动,然后使全经络旺相。最后启动经络所属的藏腑,使该经络归属的藏腑也旺相。

人的身体,那怕最不起眼的部位,都不仅仅是受之父母,而且还和宇宙空间的星星有亲亲关系。

《黄帝内经》讲,肺生于右。……肝最旺相时,观察到肝胆同时旺相,已经启动了肺经。肺经因肝胆旺相而运动,确实是肺生于右。

除了母亲和那拼死也痴情爱你的女子,问世间,还有如星星这般爱我们的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静如 发表于 2010-4-3 15: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成若缺 发表于 2010-4-4 0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年前已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4-4 23: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楼主知识全面,引用恰当,论述明白。值得修真之士参悟。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3:45 , Processed in 0.0339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