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74|回复: 32

一个完全发展的人(不朽的人)有四个身体(葛吉夫)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葛吉夫(George Gurdgieff)——亚美尼亚哲学家、灵性导师

 
    有一回有人问及轮回再生的可能性,以及能否相信与死者沟通的事。

    「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葛吉夫说,「但必须了解人在生前和死後的素质(being)。如果死後真的还存在,其质地也有可能很不一样。就『机器人』来说,所有的事情都依赖外在的影响,一切都是发生的。他现在是某个人,下一刻是另一个,再下一刻又是另一个,这样的他根本不会有什麽未来;他被埋了,就只是这样,尘归尘这说法很适合他。

    「要能论及任何一种来世,就必须有某种确实的结晶,人内在质地的某种融合,某种不受影响的自主性。如果人里面有任何能够抵抗外来影响的东西,那麽,正是这东西本身可以抵抗肉身的死亡。但想一想你们自己,当人割到手指就昏厥或忘记一切,他里面还会有什麽能忍受肉身的死亡?

    「如果人里面有些东西,他就有可能幸存;如果没有,就没有东西能继续存活。但就算有东西幸免於难,他的未来依然有可能很不一样,在某些结晶较为完全的情况下,才或许有可能在死後『转世投胎』。在另一种情况下,才有人们所谓的『存在於彼岸』(existence on the other side)。在这两种情况中,生命的延续都是在『灵体』当中,或者说,是靠『灵体』的帮助。

「你们都知道『灵体』指的是什麽,但你们原先所熟知的体系,认为所有人都有『灵体』,就完全错了。事实上所谓的『灵体』是透过融合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透过极辛苦的内在工作或奋斗,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得到『灵体』。如果它形成了,就有可能在肉身死亡之後继续生存,也有可能在另一具肉身中再生,这就是『转世投胎』。如果它没再生,那麽,随着时间过去,它也会死去;它并不是永存不朽,但它能在肉身死亡之後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融合,内在统一,都是经由『摩擦』的方式获得,透过人内在『是』与『否』的争斗。如果人活着而没有内在争斗,如果一切事物都在他里面自行发生而没有对立,如果他被拉到哪儿就到哪儿,或只是随风摆荡,那麽他就会停滞在他原来的模样。但如果他里面开始一个挣扎,尤其是这挣扎有一明确的方向,那麽逐渐地,一些不变的特质便自行形成,他开始『结晶』。但结晶有可能在一个对的基础上,也可能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摩擦』,『是』与『否』之间的争斗,可以很容易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例如,狂热信仰某些构想或『恐惧罪恶』,这些都能引发『是』与『否』之间极强烈的争斗。而人有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结晶,这样的人将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为了能进一步发展,他必须重新融化,而这也只能透过极痛苦的过程方能达成。」

「结晶有可能在任何基础上,譬如说,一个盗贼,一个真的、很好的正牌强盗,在高加索我认识一些这样的强盗,他会在路边的大石头後面,拿着枪一动也不动站上八个小时。你们能这麽做吗?要知道,在他里面随时都有挣扎,他感到又渴又热,苍蝇一再叮扰他,但他站着不动。另一个例子是个僧侣,他害怕魔鬼;一整夜他用头撞地板同时祈祷,如此结晶达成了。人在这样的方式中能产生极大的内在力量,他们能忍受折磨,他们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这意味着此时在他们里面有些稳固不变的东西,这样的人能成为不朽,一个这样的人成为一个『不朽之物』(immortal thing),虽然有时候在他里面能保有相当的意识,但又有什麽好处?即使如此,却也必须记住这极少发生。」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葛吉夫的体系最接近道家,他说的人要想不朽,必须在身体中形成真我,但这个真我不是仅靠练功就可以形成的,它的形成主要靠的是艰苦的内在工作和奋斗。战场上英勇无畏的烈士、意志卓绝的豪杰(不论善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形成了真我,这也算是了性的一种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古代的一个教学(在许多新旧体系中都还能找到这教学的痕迹),就『人』这字的完整意义上来说,一个达成完全发展可能性的人,实际上包含了四个身体。这四个身体是由变得越来越精细的物质所组成,它们彼此互相渗透而形成了四个独立的组织,彼此有明确的相互关系,却又拥有各自的独立行动。

  「为什麽能存有四个身体的原因是,人类的有机体,亦即肉身,有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新的、独立的组织能从中生长,为意识活动提供一个比肉身更方便也更容易反应的工具。在这新身体中显现的 意识能有完全的力量与控制来统治肉身。在这第二个身体中,某些情况下能生长出第三个身体,同样也有它自身的特质,在这第三身体中显现的意识,有完全的力量与控制来统治前两个身体;而且,第三身体所拥有获取知识的可能性是第一或第二身体难以达到的。在第三身体中,某些情况下第四个身体能生长,它和第三身体大大不同,就像第三与第二,第二与第一的不同一样。在第四身体中显现的意识能完全控制前三个身体与它自己。


  「这四个身体在不同的教学中有不同方式的界定。」


  葛吉夫画了一张图表(复制如图表一)然後说:


  「第一个是肉身,基督教的用语是『肉体的』身体(carnal body);第二个,基督教称之为『自然的』身体(natural body);第三个是『精神的』身体(spiritual body);第四个在基督教和秘传基督教的用语上称为『神圣的』身体(divine body)。在通神论的术语中,第一个是『肉体』(physical body),第二个是『灵体』(astral body),第三个是『智体』(mental body),第四个是『因果体』(causal body 注:亦即此身体内含它行为的第一因,而自外於外在的因果,是随意之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身体       第二身体       第三身体     第四身体
肉 体        自然身体       精神体      圣体
「车身」        「马」       「驾驶」     「主 人」
(身体)      (感觉、欲望)     (理智)    (我、意识、意志)
肉身         灵 体        智 体     因 果 体

(图表一)
           
  「在某些东方教学用语中,第一个称为『车身』(身体),第二个称为『马』(感觉,欲望),第三个称为『驾驶』(理智),第四个称为『主人』(我,意识,意志)。」


  「大部份体系与教学中都有可能找到上述认为人不只是个肉身存在的比喻和类比,但绝大部份的这些教学在类似的形式中重复阐释来自古老教义中的定义及区分时,却常常望却或忽略最重要的特徵,亦即:人并不是天 生就有更精致的身体,而且只有在内外条件都良好时,才有可能加以人为培养。
  「『灵体』并不是人绝对必要的器具,它是极奢侈的东西,只有少数人能负担得起。没有『灵体』人一样能活得很好,他的肉身具备了一切生活所需的机能,一个没有『灵体』的人甚至还能产生一种非常聪明或灵性之人的印象,他不只可以欺骗别人,甚至能欺骗自己。


  「这点更可见诸於『智体』和第四身体。一般常人并没有这些身体或相应的机能,但他经常认为(也让别人以为)他有,原因是,首先,事实上肉身用以运作的物质和组成高等身体的物质相同,只是这些物质尚未在他里面结晶;第二个原因是,肉身具有高等身体相类似的所有机能,虽然它们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只拥有肉身与拥有四个身体的人,他们的机能之间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前者肉身统治了其它所有的机能,换句话说,一切都受制於肉体,而肉体又受制於外在的影响。後者则全都由高等身体来控制与指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常人识神主事,第五种人元神主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3: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肉体的诸机能可以类比於四个身体的机能。」

  葛吉夫画了另一张图表(图表二),各代表肉体与拥有四个身体人的机能。

          ━ ━ ━ ━ ━ ━ ━ ━ ━ ━ ━ ━ ━ ━ ━ ━ ━ >
自动机器      欲望        思想     由欲望而运作产生的
                           不同且互相矛盾的
依外在影响   由自动机器产生    由欲望进行   「意志」



       < ━ ━ ━ ━ ━ ━ ━ ━ ━ ━ ━ ━ ━ ━ ━ ━ ━
肉体服从欲望与情感   服从思想与理智的情   思考机能      我,自我

而这两者又服从理智   感力量与欲望      服从意识与意志  意识,意志
  「在第一种情况中,」葛吉夫说,「也就是关於人只有肉体的机能,是个依赖外在影响的自动机器,而另三个机能则依赖肉体与它所接收到的外在影响力;欲求或厌弃如『我要』,『我不要』,『我喜欢』,『我不喜欢』,亦即占据第二身体的机能是依赖偶发的冲击与影响,思想,亦即与第三身体相应的机能则是个完全机械的过程。『意志』并不存在於一般的机器人里面,他只有欲望;一般所谓的坚强意志或软弱意志也只是持续较久或 较短暂的欲望与渴望而已。


  「在第二种情况中,也就是关於四个身体的机能,其肉体的自动作用是依据其它三个身体的影响而定,此时不再是不和谐,也不再是由不同欲望所产生的、经常互相矛盾的行为,而会有一个单独的我,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以及永久的我;有单一性,主宰着肉体与其欲望,也能同时克服它的反抗与抵制。机械的思考方式也由意识来取代,同时也有了意志,亦即一种力量,它不仅仅是诸我经常矛盾的欲望,而是发自意识,也受制於唯一且永久的我。唯有这种意志才能称之为『自由』,因为它不受偶然的影响,同时也不能从外面来改变或扭转它。


  「关於四个身体的机能,它们逐步的成长以及生成的条件,有个东方的教学以下列方式描绘:
「让我们想像一个容器或蒸馏器装满了各种的金属粉末,这些粉末彼此之间完全不相干,每一次偶然改变蒸馏器的方位,就会改变各粉末的相关位置。如果摇动蒸馏器或用手拍打它,那麽原来在上面的粉末就可能跑到容器的下面或中间,而在下面的可能就跑到上面去,这些粉末的位置不会永久不变。在这情况下,没有任何东西是永久不变的。这正是我们心理生活的一个写照,在每一刻,新的影响力都会改变粉末的位置,原在上面的粉末可能就会由另一种完全相反的粉末来取代,科学把这种粉末的状态称为机械的混合状态。在这样的混合中各种粉末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不稳定与变异。

  「在这样的机械混合状态中,粉末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稳定。但粉末有可能融合;粉末的天性有这可能。要做到这点,一种特别的火必须在蒸馏器下方点燃,透过高温将粉末融化,最後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透过这种方式融合,粉末就会在一种化合的状态中,此时那些简单的方式就不再能分开它们或改变它们的位置,容器中的东西变成不可分割的『单一个体』(individual),这就是形成第二身体的一个写照。用来达成融合的火是由『摩擦』产生,这又是透过人里面的『是』与『否』之间的争斗所产生。如果一个人屈服於他所有的欲望或诱惑,他的里面就不会有任何争斗,也就没有『摩擦』,没有火。但如果他为了达成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奋力推开会阻碍他的欲望,那麽他就会创造出火花,逐渐地这火花会转化他的内在世界成单一的整体。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经由融合而成的化合物具有某些特质,某种特定的重力,特定的电子导性等等。这些特质组成了目标中的特性,但经过工作它之後,这些特性的量便有可能增加,也就是说,这化合物有可能具有原先所没有的性质,它可能带有磁性,也可能带有放射性等等。

  「使这化合物获得新特性的过程,相当於第三身体的形成,以及由第三身体协助而获得新知识与新能力的过程。


  「当第三身体已经形成,也获得了所有它该有的特性、能力以及知识之後,依然还有如何将这些知识与能力固定下来的问题,因为使它带有新特性的某种或其它影响力都有可能将这些特性取走。但透过对三个身体的一种特别工作,这些获得的特性就有可能成为第三身体的永久拥有物,而不会再被取走。

  「将这些获得的特性固定下来的过程即相当於第四身体的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4: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拥有四个完全发展的身体的人,才能称之为『人』----就人这字真正意思而言。这些特性之一就是永生不朽,所有的宗教与古代教学都含有这构想:透过第四身体的获得,人获得永生;它们都含有对获得第四身体(永生)方法的指示。


  在葛吉夫的许多谈话当中,有一回再次谈到人有许多不同身体的观念。
  「人可以有数个身体,」他说,「必须视这为一个观念、一个原理去了解。因为这并不适用於我们,我们只知道我们有一个肉体,除此而外什麽也不知道。而我们必须研究的就是肉体,不过,我们必须记住,问题并不仅仅局限於肉体,还有别人可能拥有两个、三个或更多的身体。但对我们个人来说这并没造成什麽差别。就像在美国有某个像洛克菲勒那样的人可能拥有好几百万,但如果我没有东西可吃,他的好几百万一点也帮不上忙。以这观点来看这是同一件事,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设想;依赖别人或者想像别人拥有什麽来安慰自己既没用又没意义。」


  「怎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有一个『灵体』 ?」我问。
  「有许多确切的方法可以知道,」葛吉夫回答说,「在某些情况下『灵体』能够被看见;它能从肉体分开,甚至还能拍照出来,就在身体的四周。『灵体』的存在还可以更容易更简单地以它的运作来证实,『灵体』有一些明确的功能是肉体所没有的,这些功能的显现表示了『灵体』的存在,缺少了这些功能则表示没有『灵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4: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丹道的阴神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4: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人的四个身体的时候,他介绍了我们以前没听过的一个细节。

  他再度使用了东方这一则车、马、驾驶和主人的比喻,并画了图,图上加了些原本没有的东西。

  「人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他说,「由四个互相连结,或互不连结,或连结得很糟的部份组成。车和马,由车辕连结起来;马和驾驶,由缰绳连结起来;御者和主人,由主人的声音连结起来。但驾驶必须听见并了解主人的声音。他必须知道如何驾驭,而马儿必须被训练到能服从缰绳。至於马和车之间的关系,马必须被适当地束缚。所以在这复杂组织的四个部份之间,有三个连结处 [见图5b]。任何一个连结处缺了某种东西的话,这个组织体便不能够整体一致地工作。因此,这些连结处的重要性并不比「体」本身的重要性少些。人对自己下工夫,便是同时对「体」和「连结处」下功夫。但那是不同的工作。
「对自己下工夫的工作必须由驾驶开始。驾驶就是理智。为了能够听见主人的声音,这驾驶首先必须不睡着,也就是说他必须醒来。然後或许会发现主人说的是一种他所听不懂的话。驾驶必须学会这种语言。当他学会了,他就会了解他的主人。与此同时,他必须学会驾驭这马,将它缚向马车,喂它,梳理它,并且将车子保持在良好状况中--因为,如果他不是在一个随时可以听命做事的状态中,那麽他了解主人又有何用?主人告诉他往那儿走,但他动不了,因为马儿还没喂,也没上鞍,而且他也不知道缰绳在哪儿。马,就是我们的情感;车,就是我们的肉身。理智必须学会控制情感。情感总是把肉身拉着走。这是我们对自己下工夫时必须遵循的程序。但要观察:对「体」,也就是驾驶、马和车下工夫,是一回事,而对连结驾驶和主人的『驾驶的了解』、对连结驾驶和马的『缰绳』、对连结马和车的『车辕』、『马鞍』,这三者下工夫,则是相当不同的一回 事。
  「有时候会发生这种情况:『体』的状况良好,但『连结处』却不发挥作用。那麽,整个的组织又有何用呢?那就像『体』发展不良的状况一样,整个组织不可避免的受制於下面,那也就是说,情况不由主人的意志所掌控,而是由偶发事件来主导。

  「在一个有两『体』的人里面,他的第二体比他的肉体活跃;这意指他的『灵体』中的意识会有超越其肉体的力量。」
葛吉夫在「灵体」这头画了个加号,又在肉体那头画了个减号。[见图5c]
                        (图5)略
  
  「在一个有三『体』的人里面,其第三体或者说『智体』,比他的『灵体』和肉体活跃;这意指他的『智体』中的意识对其『灵体』和肉体具有完全的控制力。」
  葛吉夫在「智体」这头画了个加号,又在「灵体」和肉体那头画了个减号,用弧线括在一起。

  「在一个有四『体』的人里面,活跃的是他的第四体。这意指他的第四体中的意识对其『智体』、『灵体』和肉体具有完全的控制力。」
  葛吉夫在第四体这头画了个加号,又在其他三体那头画了个减号,用弧线括在一起。
「正如你所见,」 他说,「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存在。在一种情况中,所有的功能都由肉体控制;肉体是活跃的,其他一切相比之下则是被动消极的。[见图5a]在另一情况中,第二体对肉体有控制力。在第三种情况中,『智体』对『灵体』和肉体有控制力。在最後一种情况中,第四体对前面三体有控制力。我们在前面已经看过,在一个只有肉体的人里面,他的各种功能之间也有恰恰相同的次序关系。他的肉体功能可能控制他的感觉、思想和意识;感觉可能控制肉体功能;思想可能控制肉体功能和感觉;意识可能控制肉体机能、感觉和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08-7-4 14: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这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取经五众,小龙马是第一体(肉体),猪八戒大概是第二体(情感体),让他主事就完蛋了;孙悟空大概是第三体(理智体),唐僧大概是第四体,如果是第四体控制第三体,第三体控制第二体、第一体则无事不顺,如果这个顺序反过来则障碍难行,魔难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7:23 , Processed in 0.0149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