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29|回复: 2

20070908语聊录音中厚音老师关于分别心的讲述(灵通整理)

[复制链接]
xuande99 发表于 2007-12-15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分别心好像没有什么研究,不知道分别心的说法来自哪个方面,但是根据刚才你的说法,好像是对人家的看法的一种判断。但是这个问题(这样说)肯定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了。我理解老子他是站在大道的角度去看人道,因为讲道德嘛,道是自然之体,德是自然之用。我们要是谈体用的话,要明白道他是包容万事万物的,不存在分别。谈到徳的话,他就存在一定的分别,要不然他怎么分什么上德下德。上德下德他在用的时候,他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万物被道所生,生出来以后他就分天分地喽,这本身就是分别,如果要是没有分别的话,那天地就很好证了,所以这个分别一定有。那么人呢言语道断,意思就是说他肯定有分别,分别就是你站在一个角度看待它,对自己的概念有一个陈述的角度,这个角度本身就是分别,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想鉴别你必须站在比较的角度去看这个思想,你带着这种思想肯定就又分别了。就是说所谓分别心作为人来说它是一种判断标准。那这个人他有分别心是不是就是修德不够呀?修的很差劲呀?做的不到位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时候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还是要相对而言的。就像道德经中所说的射箭那个道理一样,道呢就像弯弓,这个对象怎么一动它呢也要跟着移动,这样你才能对准目标。如果没有分别那就把这个箭和目标看成一个整体,那就是道的境界。道的境界在我们常人里就很难把握了,那就要我们从分别心的状态去悟,然后进入没有分别心的境界。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去理解。如果统统把它看成没有分别心,在这个人道中就难以有分清自己的角度了。你比方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它本身就是有分别的,如果是没有分别的话那提这个问题干什么呢?那现在提出来那就是有这个分别才有这个说法。当然这个一体它本身就是为了体用。体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体悟他本来,体会他本来的作用。这个作用进入到统一里面去,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法。就向大家在平常交流的时候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他越听越兴奋,越听他越高兴,越听头脑越清晰,这是一类。第二类就是一听头脑就犯迷糊,就听不下去,睡觉打瞌睡,甚至睡着了。还有越听呢很难以接受。要么呢就是心里开小差,基本的状态就是这么几类。如果要没分别的话它这个现状他是怎么出现的呢?这就说明人与人之间他有一定的区别。有一种状态的界限或者说是距离,这都是一种分别的结果。这就像我们中国人对分别词的隐讳一样,要分而别之才能有分别,向我们人相对的时候才能有分别,这个概念我相信他是相通的,现在不在一块他很难保持一体,那分别的形象,或者是心态呀自动在其中产正作用。分别它是一种常态,而统一它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实际上在玄界呢,在玄德的角度他正好是相反的,玄界的统一他是绝对的,在我们现实中的分别他是相对的。既然这样解释,就是把这个问题说得比较,对人来说从理论上让人觉得站得住脚。各人的明白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现实当中我们人的状态并不是需要一定去明白这个问题。

今天我在论坛里看到一个朋友写得像感悟一样。

望文生意使人迷
历尽磨难出真知
假幻空真逐个修
实修时证最要紧

第二个他把最后一句改了一下:

望文生意使人迷
历尽磨难出真知
假幻空真逐个修
修心修德最要紧

从这个地方说他这个领会和我们说的分别心是很有联系的。有的人他对文理比较感兴趣,一般的大块文章他都看得下去,各家的道理他都背的很熟,这就容易产生一种意象,就是自己的观点。你一定会产生自己的一些观点,因为看了很多很多了,逐渐就望文生义,他就容易迷。迷在什么地方呢?就迷在对人家的观念的接受上。对人家观念的接受这本身来说也有个分别问题,一般人在常态中间,不可能把对方的一切存在都能融为一体,这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你只有怎么办呢?只有在听人家的观点和看人家的观点的时候,就是望文生义的的时候,你就一定要走到它的反面去,就是你能不能从他的观点反面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或者出发点,这对老子的思想观点就叫反。反的意思就是说你走到它的反面去,然后你再看他正面的说教,就会发现自己的意思就比较鲜明了。这个鲜明并不是说要产生和对方对立的想法,只是说要探讨一种全方位的感受。也就是说探讨没有分别的这种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听人家说话,看人家的书都要抱着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首先要否定第一次然后再否定第二次。否定第二次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肯定他了,肯定了他的作用,然后你知道自己被激发了什么东西。如果你自己被激发的东西你自己已经表现出来了,这个时候他就有作用了。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有很多到有看别人的观点不一定看得下去,听着听着他就犯迷糊睡着了这种现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也要分别对待,就是万事万物你不能强行得要求他都长一个模样,既然不是一个模样就有分别,说通俗点就是符合他们的现状。就像我们种地,在草庄主要是务农,对植物可能比较感兴趣,接触的比较多一点。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万物当中他没有可能有两株长得一模一样的,这就要我们明白分别是存在的,差异是存在的。但他统一的一面他肯定也存在,只不过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就是刚才所说的对望文生义这一点不要太执着。就是不要因为看的很多就想自己懂得很多了,实际上不是这样。往往你看得多听得多说不定就比较差,就是说任何事要分别来看待。

第二点他说要历尽磨难,什么叫磨难呢,就是说这个真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和磨难比较出来的。有很多人就认为自己在修炼中的感受很真实,实际上那个东西不叫真实,因为很多东西他没有从磨难中去体会。他对自己的本性并不了解,往往人在主观意识上他不到,离开这个道性慢慢越来越远了,不是越来越近。既然是这样人对自己的了解就非常有限了,甚至是越来越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他在衰老,衰老就说明人在这个本性的一面的能量已经和后天的状态很难以沟通了。如果是能够直接沟通的话,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自己年岁很大了,但精神很好,表现得很年轻,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问题呢?实际上这就带表了这样一个意思,意思就是说人的本来的那一面它支撑我们后天的这一面。后天的这一面怎样去做呢?后天的这一面就要觉悟,这个觉悟是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人在这个地方谈话也还交流也好,都是要激发自己本身的觉悟。出发点就是没有分别心你才能激发,但是你的方法中间没有分别的话,也不行。这就是相对和绝对之间的相互辨证。作为玄德来说,首先要求就是为而不恃,任何问题不要用原则来框定它,那么分别就是有原则,你不要有原则不要有分别这本身就是原则。既然这个原则产生了那就首先把这个原则放下来,你才有可能突破他,才有可能去突破这个分别心。下面再讲一个分别的问题,还是就事论事的谈这个问题。

他第三句话就是假幻空真逐个修。这个问题分别就更大了,假的幻的空的真的,他每个档次之间都有严格的界限的。有严格界限就有严格的分别了,我们是抱着这个都有分别得意思去修呢?还是抱着浑然一体都为真去修呢?这实际上是个非常严肃的课题,但往往人是有分别的,看了这个事之后才有这个观点,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只是看看而已。这是人家的观点,是他的感受,不是我的感受,这就丧失了问题的联系了,那我们怎样把这个联系混合在一块,混合在一快的结果就是我们人处在世上认识所有问题的时候都是带着分别心去做为的,既然这个分别心都是本能的带着,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能从统一的角度、同一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这也是个基本训练的问题,也是个基本的任务也是个基本的德行。如果你说德,你没有这个统一的角度你想修好德,你想修好自己的善心就比较困难。这个逐个逐个的修,这个假的和真的其实就是一对阴阳,你说中间没有分别吗,他肯定是有分别。那么人怎样去认识这个分别呢?原来这个假的并不是不存在,假的是普遍的存在的。因为没有假的他就没有真的了。真正真的东西在人世间他很难以乞求出来。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很多有功夫的人一样,这个有功夫的人的功夫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个问题就难以回到准确,因为实际上他就不知道这个真到底是什么意思。真如果要用在功夫上就很难以说真,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他就知道因为这个属于客慧,本身就是客体在你身上的一种体。这个古人他有没有分别心呢?他也有分别心的。因为古人也没有看到这个形态到底是整体效应造成的还是个体效应造成的。实际上任何一个环境他都有一个整体效应,哪怕他是个小环境,小集体、小范围,都有自己的的效应。这个效应一旦出来以后我们都很容易忽略他的整体效应,只注意个人的效应。我们现在对很多上师,很多活佛都很崇拜,我们崇拜我们去模仿,那我们是在模仿真呢还是在模仿假呢?如果要是从整体上说你就是模仿假,如果要是从个人角度上说你就认为模仿真。因为你看到她真实的表现。但实际上她这个真在整体上来说并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分析问题,看问题就要从道性的角度整体的角度去看。我个人对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大家对人性要了解清楚,自己把自己看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从共性上你看人到底是怎样看问题的。人的分别以外他还有一种本能的统一,就是我们常常用在常态中的一般都是分别,用在潜意识中的呢就是统一,他没有分别心,他就用一种很同一的角度去感应问题的,但我们的心一动就有分别,但是又不可能不动,不动和动怎么去处理?这个在道德经中称之为德。意思就是说你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养成了一种习惯,反映问题你按事物的本质去反应。什么叫本质?就是说当你看到假的时候你就要想真,当你看到是真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是假。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生命的存在他就是真假混合在一快的。他不可能完全体现出来他的全真来,全真对人来说是很以描述的。我们在语言上只能从对立的角度从分别的角度来去说他,如果你要从统一的角度把它谈清楚,这个在现实中间是不科学的。就是说我们从自己的思维特点中不要分离出来我们的一种感觉来。这个感觉在分离的时候就是分别的。既然感觉被分离出来了,你的感觉和你的思维之间可能是逆向运动,逆向运动就是没有在同一条直线上或者是没有在同一方向上。他的取向可能在你的意料之外。你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为什么还照着去做呢?向我们做梦一样,大本分都有这个体会,在做梦的时候,梦境里所体现出来的东西大本分都是你意料之外的事,那么你自己的意识能够了解多少这些存在呢?我想那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对生命来说那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作为我们人来说却执着于主观对他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实际上就是分别心造成的。分别心是我们对道性的认识没有深入进去,道性的认识他是统一的一种性质,它能创生万物也能化生万物。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当你的思维能量达到一定的能量以后你也可以化生万物。化生万物是什么意思呢?就像我们看到的很多特异功能一样,有很多人有了一定的功能以后,他把一片枯树叶含在嘴里,可以让这片叶子变绿,变青,变得它刚发芽的状态中间去。这什么意思呢?人体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巨系统,既然是一个巨系统,那和这个巨系统打交道的所有状态都能因为这个开放的系统的能力而循环,这个循环里最重要的点就是它的能量的流动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能量和物理学家所说的那个能量从本质上他有区别,这个区别意思就是这个开放的系统里面之所以能取得外界的一种能量,他来自于什么地方呢,他来自它的特性,就是她这个能量可以反向流动,反向流动就造成这个物质就自动的还到原始的状态中去了。这个问题就是刚才所讨论的由假到幻到空到真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你保留你自己的分别心,这个过程你就很难以完成。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就是很难以做到空。空是什么?就是你的心已经没有了,就是你的后天意识这个时候已经中断了。很多人并不是没有体验过这种情况。很多练功的人练着练着他的意识就中断了,或者一下丧失了。这种情况在我们中间是比较多的。有的人甚至这样,练到一定程度意识崩溃了。这主观意识他崩溃在精神病学里叫精神分裂。分裂以后是不是他这个生命就结束了呢?精神分裂并不代表人生命的结束。这就说明人主观意识并不能代表人生命存在的全部。这个全部实际是由神、肉体和主观意识这几点建立起来的。那这三点在过去古人就说是三清,在现代人来说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我们大家既然知道这些普通的道理,我们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相反的观点呢,这个也是分别问题,就是你的相反观点你就要把他统一起来,要走到他的相反的一面去。这也是尝试自己从中间找到自己一种修炼之路。如果说没有这种工作就说明你本人没有思悟过到底是什么是道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你连人性都没有思考过。这个人性的东西就是要在苦难中磨难中要体验的,有很多人一般水平都提高了,无论是精神文明也好,无论是物质文明也好,提高以后人一般就处在享受的阶段,对磨难这个词一般都是比较回避的。我修炼我就是为了求得保佑,我修炼就是为了求得幸福,我修炼就是为了求得成功。这求保佑可以做到,求幸福也可以做到,求成功可不可以做到呢?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就是你的发展里面就带有民众的普遍的发展趋势,大家都在奔小康,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你肯定也在向着好的地方发展。你只要修的一个有善心的状态,我想生活的保障是肯定有的。但是做人的成功来说,却很难以在这个方面去的动力。为什么?就是因为人的磨难本身也是一种分别。就是他能过让你在幸福困难磨难中间加以比较,加以再统一。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信心的话,你可以不通过磨难的方式去体验去体验你的成功。这个磨难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它实际上在另外一个方面仍然存在,这个存在表现在集体方面,表现在群体方面,这都是非常客观的一种现实。我这样说大家可能可以体会到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在大的环境里面,还是小的环境里面,他都有自己的一种力量,就是佛祖所说的业力。业力本身就要作用与你每个人的运动状态,你的修炼里面肯定要带着这种业力的作用痕迹。人呢在这个作用中间就要体会你自己的位置和人家位置的关系,你就可以体会到这种磨难。这个磨难在这里有另外一层意思,要用情去感应它,就是你这个人能不能用你的情去感应对方或者是这个客观存在里面所具备的能量呢?如果是感觉到了,我想这个过程也就是算你自己完善了。然后呢实修实证最要紧,我想每个人都有实修的过程,但大部分的时间可能没放在实修上面,放在对道理的探讨上面去了。现在的人对道理的探讨比较感兴趣一点。总觉得道理明白了也就掌握了方法,方法掌握了修炼的钱过程就必然顺利了。这个逻辑成不成立呢?这个逻辑成立在我们现实中间,你要学习一门手艺你可以这样去做,但是你要修道呢这一点你就做不到。这也是一种分别心,为什么把手艺与修道分别来说呢?因为修道就是要走到人存在的反面,所以有这种分别,这既是理论上推导。这问题作为我们实修来说,要怎么实修呢?你除了用你的情感去感应的环境,感应你的社会,感应你的自然状态以外,还要通过你实际的运动跟存在之间保持完整的互动。一开始的互动是非常狭小了,后来慢慢增加这个互动的环境,在这个互动中间你就不能有分别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有自我的感觉存在,这就非常困难了。又要去感觉这个存在又不能跟这个感觉之间有分别,这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件事,但这一点他的的确确是道。所以说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意思就是他很难以让人做到。比方说,老子他说的一句话就很那人寻味,就是说我的话很容易让人听懂,我说的道理也很容易让人去做,但是就是没人去做没人做得到。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他说的这些都是在分别中间有统一的因素造成的。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分别和统一的客观因素的存在,我们的思想就应该觉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说我们这个客观存在是由于我们自身和环境运动交换造成的,就是你和环境之间交不交换,实际上他是个非常客观的因素,并不是说你想到没交换他就没交换,你想到交换了他就交换。他与你这个想法他没有关系,你不想交换他仍然在交换,你想交换他不一定就进行交换。这就是客观。我们人在领会这个问题之后,就要知道当我们心中有道,有天地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变化我们自己的信号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你意识觉悟到没有,或感觉到没有,他这个东西他都存在。那这个过程对你自己来说就至关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潜在的一面。很多人对这个潜在的一面在主观意识上很难以肯定他,难以肯定他就是说他有分别心。就是他把地和道和自己的关系绝对的分别开来了。他认为自己和天地和道没有内在的关系。于是就进入分别了,既然分别了这就说我们的修炼难怪很难以进步了。如果没有这个分别,我们始终都处在和天地统一的感受中,那这个信号也许就会自动产生作用了。有很多人她身体上的变化一直都比较优秀,但他并没有从思想上去肯定这个问题的来源和因素。那这个来源和因素到底和什么东西有关呢?实际和道有关,和天地之间有关。那天地和道我们本身接受了这个调整的信息以后。这就像前一段我说的这个问题一样,天地之间这个调整的信号他是统一的释放的,他并不是说针对哪一个释放。有很多人他没有从自然之间模仿这一点,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你说那个太阳他有分别心吗?他真的在播撒阳关的时候要去分别一下哪个是该照的哪个是不该照的呢?他是普遍的照耀着生灵,给这些生灵以生机。这实际上对我们人来说也是这样的,既然那些上师,大师以及活佛们能够接到天地之间的信息,我为什么接不到呢?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我为什么接不到呢?我既染接的到我为什么不把它肯定下来呢?我为什么与这些大师,上师的感觉来个分别呢?既然没有分别我就与他有同等的效应。这个同等效应就要看你的主观意识能不能肯定,你不能肯定那你就难以进步了。我在这个地方说得第二个问题就是由分别而产生的统一的这种思想要继续往一个地方发展,往什么地方发展呢?就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听的所有一切,道理也好书上的也好,他们都是要我们消除分别的这种观念,这个观念的分别被消除以后,我们自身进入到道性里去就有了一个前提了。这个前提还有另外一个要求,就是你一定要学会辨惑,辨惑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困惑的惑辨出来呢?有很多人因为他在修炼中间他信息太杂乱了,他不可能他在每个问题上都有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筛选,全方位的智慧去反映,因为他的积累他必定不够。那他既然要利用这一辈子的人生,就是说人生难得今已得,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怎样辨别自己的困惑呢?要把这个困惑先从自己的身上要拿下来,就是说你既然有困惑就是你有分别心造成的。但是这个困惑需要一个外界的力量来帮你一下。说道境界呢你要立足于自己的那个感觉以后,你还要借助于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优势。就是说我们在和众生打交道的时候,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有很多优势我们自身是不具备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我们每个人他都有特定的八字,就是你不管是时间也好,地点也好他都不能满足你全方位的需要。你既然知道这一点,你就要尽量全方位的获得这种资助了。现在来说思想都是比较先进的,就像现在的双赢主义,多边主义都是值得借鉴的经济思维。这种经济思维就是说要借鸡生蛋,意思就是说要借人家的鸡来生自己的蛋。这就是一种比较统一的思想了,这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我们在这个地方交流本质上就是用人家的智慧来平缓自己的困惑。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困惑要摆脱摆脱实际上用人家的能量了比用你自己的能量要优势得多。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有分别。如果你认为对方,这个讲话的人是别人,你自己听得是自己的话,这就叫有分别了。一旦分别这个能量就难以进行。为什么有的人听着听着就容易打瞌睡呢?就是因为这个人的潜意识正在大幅度的运动。意思就是说正在采集自然赋予的机缘,这个就叫交换,就叫统一,也就叫没有分别。从修心修德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修心修德在这个地方交换一下,也是对和谐社会,和谐自然的一种贡献。在这里你能想,在这个虚拟的环境里还能说,作为交换是更多的人产生一种共振,我想这也是修心修德的实际行动,这也是实修实证。但是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请别人帮助解决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当你自己的问题自己解不开的时候,这个环境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灵通 发表于 2008-9-10 2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07年9月8号的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0-6-27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道友的整理!
在长段里的发现几个可能是错别字的,我用括号标示出来如下:
1.说(道)(到)境界呢你要立足于自己的那个感觉以后
2.过这个问题没有?我为什么接不到呢?我既(染)(然)接(的)(得)到我为什么不把它肯定
3.就是他把(地)(天)和道和自己的关系绝对的分别开来了。他认为自己和天地和道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1:19 , Processed in 0.0188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