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34|回复: 10

张拭对佛学与儒学差异的比较分析

[复制链接]
cosmos 发表于 2012-4-11 15: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道佛,在隋唐以后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思想的“三教”。三教有同,也有异。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栻对佛学与儒学差异的论述非常深刻,对今天的人也会有些启发。

张栻,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曾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后受聘主管长沙岳麓书院教事,在此经营多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后又创建长沙城南书院。成为一代学宗。

--------------
自佛教进入中土之后,儒家学者便开始批判佛教,但批判佛教的方式不尽相同。概而言之,有从国计民生之角度出发,判佛教为“耗财蠹利”之学;有从儒家伦理之要求出发,判佛教为“寂灭人伦”之学。  儒者们还认为在下学上达方面,儒学是一贯的,佛教则有上达无下学;在内圣外王方面,儒学是一体的,佛教则有内圣无外王;在人伦物理方面,儒学讲究秩序亲情,佛教则背弃君臣、父子、夫妇之伦,等等。

但张拭认为只指出这些“异”,并不能说是深刻的。比如,佛教何以有上达而无下学呢? 何以有内圣无外王呢? 以往的比较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张拭的比较分析却很有新气象。张拭认为,佛教之所以有“内圣”无“外王”并不是因为不愿意“外王”,而是因为其对世界的看法存在问题,佛教将世间万物包括天地、植物、动物、人伦社会不是看成“天命”之流行,不是当作一种主体存在,而是认为“世间万法”出于吾心,且以“世间万法”为幻妄,自然就不会有“向外的”方法上的作为,不会想到要投身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活动中去。

佛教又何以有“上达”无“下学”呢? 张拭认为,儒学认为世间万物是天之所命,人若“尽天命”,则要尽己之性、尽物之性,则要“致知力行”,则要改造自然、改良社会、改善人性。与此相反,佛教以世间万物为幻妄,而以佛性、真如为本体,以世间万物为幻妄,当然亦就无物可“格”、无理可“穷”了,也就无所谓“下学”了。张拭认为 “下学’’、“上达’’是一体,所以不是“下学”之外还有个“上达”。“下学功夫浸密,则所谓上达者愈深”。儒家“格物”之学,虽有“会通”之气象,但却是以积累为前提的,“顿悟”是以“下学”为基础的。所以“格物”在实有其事、实有其“学”者,而与佛家空阔恍惚不可同日而语也。从根本上说,佛家是省去了“格物”工夫。

另外,佛教不能认识到人伦物理也是“天之所命”,反而以万法为幻、以人为疣,以社会关系为赘,所以佛教自然多提倡出家遁世,“寂灭人伦”。(当然,佛学本身也是发展的,一些学说在以后也被改变。现今流行的佛教已成为吸收了很多道,儒和其他中国传统思想的杂烩。)

张拭认为,佛教与儒学关系演进到有宋一代,似是而非者多了起来。张拭对佛教与儒学差异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对深层原因的揭示。
白杨 发表于 2012-4-11 19: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cosmos 对某庄某师与某学某教之差异比较分析:

——@+#)1、35=0861·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4-12 15: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拭 “下学”、“上达”是一体,“下学功夫浸密,则所谓上达者愈深”的观点其实与《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观点是很类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4-13 1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下学”之类的事,在佛家看来,很可能是一种“着相”。其实“相”与“非相”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儒道两家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历史上,儒一般不排道,道一般也不排儒,但常有儒或道排佛的事情发生,这一点值得自认为是佛家的人士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enlibo 发表于 2012-4-13 1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修佛性,再悟天道,最后才是做人的儒教。儒教害人是因为我们的条件不够啊,那个真人们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enlibo 发表于 2012-4-13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那就更是神人才要学好,用好的东西啊。我们难怪如此倒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4-13 15: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其实和道学/丹学有很深的渊源。 化学(chemistry)一词在西方语言中与炼金术/炼丹术(Alchemy)同源;物理学家如牛顿等也是炼丹术爱好者。  化学,物理学在丹家看来应也可归于外丹术之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cosmos 发表于 2012-4-13 16: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物理学在儒家看来是归为“格物,致知”一类。清末和民国早期时学校所谓的“格致”课程其实就是化学和物理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城 发表于 2012-4-13 16: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腊梅刚落尽又见桃花红,长流水不尽到海犹波浪,如何多情事翻滚亦坦然,问道无言语显皆自心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太极道者 发表于 2012-4-13 1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科学这个宗教要高于大于任何宗教,你们别不服气,科学宗教控制了人类的方方面面,人现在不可能离开他。对于科学修炼的人境界高于传统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8:17 , Processed in 0.0157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