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13|回复: 2

[第十三章] 不计较一己得失——宠辱不惊——真境界才有真作为

[复制链接]
福琳同泰 该用户已被删除
福琳同泰 发表于 2007-12-17 0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第十三章的核心内容,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宠辱不惊。然后继续往下推论,宠辱不惊,是因为人心里有一种更大的境界。就是贵为天下,以身为天下,寄于天下,爱天下,就可托于天下。讲的就是这样一层意思。这是推论过来的。也就是说,人们宠辱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精神境界的上升。精神境界要想上升,无非就是说,你要胸怀天下。然后以身为天下。当然他这个地方所说的身为天下,托于天下这个境界和我们实际修炼有一点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说,怎么样使我们的思维,都有个指向。但是不是都有一个问题呢?不是只有一个问题。他是多重问题。天下的问题有多少呢?有很多。道德经里面就从天下的问题慢慢地加以说明。一些基本的实例啊,社会上的一些基本的心理面貌啊,社会面貌啊,还有涉及到我们修炼个人所应该抱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的培养不是一个方面的。并不是你懂了某一个问题之后,所有的问题就都懂了。因为人他毕竟是人,当他有身体在的时候,他就是懂得再多,也要受他这个人的制约。而且昨天和前几天都分析过了,人懂的越多,思想负担就越重。这是我们大家普遍知道的一个结论了。在重申这个结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老子在十三章中说的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这两个境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把这个事搞清楚,你说你要放下宠辱若惊这种状态,那就很难了。我们现在人一般都是当在上面的时候,就很兴奋,当在下面的时候,就很颓废。这就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就是宠辱若惊。我们在现实中间可不可以把它放下呢?我想是可以放下的。那就是看你心里是不是怀有天下。

元君老师是这样说的:在后天的环境中,人随世俗的信息污染,自然形成了一定的虚荣,怕羞耻,好面子,争名誉等意识观。人见了荣誉就一定高兴,受了侮辱以后就难以平息自己的心情。有了富贵以后就趾高气扬,失去了就会悲观生气。人对宠和辱,富贵和贫穷,是从心中的比较中分别出来的。对修炼人来说,这是一个魔难关口,如果把荣誉看的平淡,受了屈辱不以为然,有了富贵不稀罕,落为贫穷不悲观,就无所谓自己有所失,在修炼中把身体看作是宇宙间的一个细胞,忘我而存在,还有什么得与失的感叹,连身体都没有,还怕失掉什么呢?尤其是有病的人,在调病期间非常的痛苦。在此阶段,把身体看作是无的信号,也不会感到有痛苦了。只是病的局部痛苦,而心不痛苦。

当然他这个地方,大家想象一下,局部痛苦,人心不痛苦,这是什么意思?一般人很难以理解他说的这个社会现实。有形的显态的一切都有自动消失的一天,不论名誉和富贵都是一样,显要只是一时而终不能长久。而人心随道而存,视富贵为贫穷,视荣誉为流水,把心融合于百姓之中,自然而然就在享受一种永远长存的富贵和荣誉。那就是长寿健康和百姓的仰慕。实际上如果从这句话来看的话,把我们自己修到很高境界了,把名誉和富贵都看得非常无所谓。就象历史上很多修仙的那些人一样,他们修出去了,修不见了。大家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长寿健康和百姓的仰慕,对他们来说是不是需要呢?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这一章节整个讲的就是一种境界问题。这个境界有很多,有个人的目的啊,有追求啊,以及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就是身为天下、爱为天下,这两种境界,比如你修的时候,身上很痛,有病,你要修,同时要想把病治好。很多人都是这样,把病治好了以后他就不修了。也不练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我是碰到很多的。有的人他把病治好了以后呢,继续练,一练,又练到岔道上去了。本来是没有病的,结果病越练越多。最后甚至把性命都搭进去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有几类,第一类,听说气功好,他就练,一练病好了,他就不练了,他就放弃了。另一类,他继续练,病没有好,这时他开始抱怨,气功好象没有什么作用。练也没有意义。是不是师父没有传给我真的东西。或者是气功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作用。这样他自动的就放弃了。第三类,就是我所说的,这一类人,一门心思的练,练了以后,身体好了,他继续练,境界就需要提高。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境界没有提高。那么问题就来了。他继续练下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那就由原来身体不好,转变成为身体好,身体好了以后,最后信息越来越多,又转变成为不好了。这种过程在我们现实中间比较多。结果也是不会好的。信息造成这个人问题多。信息为什么造成问题呢?就是我们的境界问题。这就是水满则溢的道理。我想这个道理大家绝对是能够接受的。一杯茶,不停的倒,不可能的。倒一会儿,就满了,满了就喝,喝了再倒,再喝。这才符合于我们的现实。但是作为我们人来说,一门心思的练,那你就是一门心思的想往容器里面倒,这个倒,就像前面几个章节里面说的一样,你这个器不空,那它毕竟还是有限的,就限制了它。那么这个限制了的部分你怎么解决呢?这是境界的问题。就是境界你要不断的扩大。那么怎么扩大?这一章就讲得非常非常的清楚。境界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解决,那就是: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只有用这样的办法解决。一开始你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你在炼的时候,你是为了治病而练的。你根本都没有想到你这个身体,和你的精神,爱就是你的精神,贵就是你重视它,注意的意思。你做到这一点以后,你就能够解决你一开始存在的境界问题。你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这就是天下为公的意思。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能够明白这一章所说的意思。

人有身,就有祸患。人家找你的岔子也好,人家发信息给你造成障碍也好,实际上人的身体之所以有病或者精神上有问题都是因为两个问题造成的。一个是遗传,另一个是精神。这是首要的二点遗传带有物质性的一面,它是阴性的。精神是虚性的一面,它是阳中之阴。前面的一个是阴中之阳,因为我们看不到,你根本都不知道你自己的遗传有什么缺欠。我们自身都是这样,一个阴中之阳,一个阳中之阴。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有病以后,肯定要治,只好了以后怎么办呢?要么就不练,不练你就安全了,要一门心思的练下去,你的能量越来越大,但是你的容器越来越有限,这个时候他就要溢出去。溢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个时候你就会招来很多祸患,为什么呢?因为你溢出去的东西,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在反射宇宙能量。由于你在反射宇宙能量,它这个东西必然要从你的身上释放出来。你控制不了它的。因为你没懂修炼中那种更生时的转化。我们所说的造化之理,你还没有动的造化之理的时候,肯定就要反射这个能量,一反射,你就是站在这个地方,人家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也知道你这个人的存在。当初汉钟离教吕洞宾炼丹的时候就告诉他,你要想知道哪个地方有高人,你就站在山尖上,往人寰一瞄,哪个地方有青气,那个地方就一定有高人。那么你去找就行了。一定能找得到。(点石成金的典故略去。)因此,你一门心思的练功,所反射出的宇宙能量就成了你的招牌,这个招牌就要吸引来很多信息,这个信息的特点首先就是阴性的。它肯定要向你靠近。所以现在的人借体修行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人,别看你是个正常人,但是在你没有觉悟之前,你的体中间的我是不确定的。这一点是肯定的。绝对是不确定的。你说现在是你这个你,你到底是谁?我说我是熊勇,实际上这个熊勇没有意义,一点意义都没有。为什么?因为熊勇假得很,所谓的假是身体的假。身假,心假。一个实的,一个虚的。身体为什么假?一个人只能活几十年,过几十年,这个人就不见了。为什么心是假的?因为我现在想的问题,说的问题,都是从人家那个地方学过来的。没有一点不是学过来的。都是从人家那个地方听啊,学啊,看啊,尽管自己实践了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没有最终的本性支持。本性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我们讲的是共性,就是你还没有回到共性中去。也就是在你还没有觉他之前,就已经把这个身化掉了。(?)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你这个假是跑不掉的。你再怎么说,肯定有假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样的东西为不假呢?是不是象falungong中李某某说得那样,他是最大的法,他是最大的神,唯有他才是宇宙间的老大。是不是这样就是真的呢?那样就更假。当然我在这个地方说的意思,大家也猜得出来,我不想把自己说成是真的,我只是说自己在修真。我只有这个过程。要把这个身体和心都修到真的一面去。怎么修?为什么要先讲道,后讲德呢?就是只要先有境界的上升,才会有身体的造化。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是能够接受的。有的道友也看了“益生文化”杂志。里面说的有些观点和我现在说的有些观点肯定是有矛盾的。实际上我在九一年对falungong就非常恼火,那不是一点点恼火。因为我一看他的书就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抄人家的。而且他的有些说法过于夸张。所以说那个时候对falungong就没有什么好的印象。后来的几年,分析了falungong的一些问题。falungong就想收容队一样,它偏偏要收那些心有魔念的修炼者。就像我刚才分析的这个问题一样,你有病,你修炼,有的人他没有病,也修炼。那么这些人也有另外的一些结果要表现出来。有很多人练着练着,他的心就越来越大、越来越狂,越来越不可一世,这个时候只有一种结果去收他,那就是天下的老大去收他。让他拜倒在天下老大的旗下。这就是falungong的作用。所以说falungong还是很有公德的。他的公德表现在他转换了修炼人修炼的性质。这个性质在一开始是不确定的。谁要是说一开始你的修炼性质就很确定,你只要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你自己也会瞠目结舌。你修炼的性质是什么?你为什么而修?十有八九,都会瞠目结舌,回答不出来。实际上有很多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就是说这个世界的本原,以及我们自己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个人的发展和这个世界的本原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点我们肯定要努力的去了解他。这个了解有理性的了解,有感性的了解。当你理性的了解的时候,现在人类的理性非常成问题。我们的理性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包括传说啊、文字记载啊、口头宣传啊,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科学。科学方面就更加严格了。什么问题都要讲源。追根溯源。但是,由于科学的片断性,什么叫片断性呢?因为发展肯定是片段的,不是全貌的。就像历史一样,在世界的本原里面,我们从耶稣诞生的0000年算起,这之前的好长一段时间不算,到现在是2006年。了不起,我们知道这两千年的相对历史。和这两千年内所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这就成为片断,片断不能代表科学的全部。这就像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资料,说到玛雅人,玛雅人是一个非常怪的民族,现在考古发现,他们的天文历法很早以前就超越了我们人类的计算方法。他们的时间是非常准确的。他的很多算法的符号,是我们十六世纪以后发现的。比如>、=这些符号。特别是有的计数方式,我们人类用的是十进制。他们用的是2——20计数制。我们在计算机里面用的最高的是十六进制。他在几百或者几千年前就用二十进制了。这说明他在计数方面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科学想象的范畴。

这就说明我们在理性方面受到了这种东西的一种约束。你说要把境界提高,提高自己的修炼理念,再回过头来促进自己在修炼上有长足的进步,这时就非常困难。另外一个方面,我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在这个地方讲的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玄学,也不是神学。都不是。神学,肯定要讲究信仰了,科学呢,就要讲究推理了,讲究研究了,因为有些东西我们现在没办法进行研究。自己只能有一种实践,那是不是玄学呢?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玄学讲究一点,讲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但为什么要讲呢?讲的目的是为了代言。我这都是说得真话啊!希望大家能够把思想转过弯来。就是我们的思想受理性的约束,我们现在讲只是讲这代言的部分。讲的是不知的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代玄学去讲,但它不是玄学。因为它不需要人们进入这种状态里面去约束自己。大家以后就知道了我为什么会这样讲。希望大家不要迷信。现代气功师出山以后,可以这样说,口气一般都是很大的,把修炼说得很玄。这是一种基本特征。他不跟你讲你自己怎样一步一步地去树立自己的思想,解决你怎么想问题的那种基本认识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里面,物质是第一性的。在认识论里面,讲究物质决定精神的。方法论里面,是由实践到认识,然后再实践,在认识,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这三点是我们从唯物辩证法里面学到的一种基本过程。世界观,就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认识论,将物质决定精神,方法论,讲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到上升到理性。我们所说的这种理性全部都已经在我们的头脑里扎根多少年了。最起码两百年了。因为你有遗传嘛,你的父亲也好、祖父也好、曾祖父也好,他们都在这两百来年的过程中,接受了这个科学,或者文化的熏陶。比方说,传说里面,就有很多神话,这些你相信吗?你肯定要相信。不然你不会走进修炼。既然你相信,它就会对你有影响。都有些什么影响呢?道德经中没有讲到这些问题。只讲到一个问题,讲到了身的问题,爱的问题。为什么说贵以身为天下呢?就是扩大这个容器。你要想扩大容器,你就要造化他。重新造,重新化。这是从物质这一面,这也是阴性的。所以老子的思想里面,符合唯物世界观的过程,物质是第一性的。接着他说,爱一身为天下,什么叫爱呢?就是说心理的思维,把自己的身体化与天地间。这实际上是一个精神问题。精神作用于物质。他用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使人产生一个造化的过程。没有这个基础就化不过去。这整个章节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符合打破理性的约束,建立大的境界,目的是扩大你身体这个容器,造化你这个身体。这个容器不断地造化下去,他就会升华。就像那天我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有一家的一个女孩儿是低智能,但是她有一个特点,就是她不能出门。出门,隔壁左右就要失火。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信号只要一动,就出去了。这个信号就要产生失火的效应。我们正常人的大脑是被皮层约束了的,所以你不可能造成这种失火的效应;。但是作为这种低智能的人,她的大脑皮层非常简单的,没有什么后天意识。没有大脑皮层的干扰和封闭。所以大脑皮层的许多信号吸进来以后,自动的就释放出去。就造成失火的效应。我还听说另外一件事,也挺有意思,在法国,有一个住公寓的人,房子肯定是比较统一,比较正规的了?但是就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现象。就是公寓的墙上老是渗水。从墙上自动地冒水,他以为是楼上卫生间或水池没有关好,水淌到地板上,从地板上漏了下来。他通过物业部门查了所有的房间,没有人在用水。水道也没有问题。渗水墙的上方也没有水管。不可能漏水。后来他搬了几次家,无论搬到什么地方,那个墙都漏水。那就说明漏水并不是墙的问题,而是他自身的问题。但是他不相信这一点。他一直都怀疑到体外的问题。实际上是体内的问题。另外美国弗罗里达州有一个传教士,实际上就是牧师,他也是发现一个问题,他的天花板上老是滴下油来。他一开始以为是地下有石油,由于压力,跑到天花板上去了。后来请科学家来检测,发现那些油都是混合型的食用油,豆油啊,芝麻油啊,花生油啊都有。而且一天滴了122升。这就不得了了。122升要是吃的话,能供多少人哪?卖油,他都发财了。这说明我们的身与天下之间,是不是相通的?本来就是相通的。关键是你的爱阻碍了它。人人都有爱,爱又是有限的。它就阻碍了那个无限的东西的生长。所以他要你爱身为天下。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要想修练好,你就应该知道,你的心和天下是沟通在一块儿的。然后,利用这个沟通的关系,你就应该想到,你的爱只要大到以天下为公,说到这个问题,我就很感叹张艺谋,他编的“英雄”那部电影,其中有一个剑客,他为了劝阻另外一个剑客去刺杀秦始皇,他就写了“天下”两个字。他说我当初不杀秦始皇,尽管剑已经顶到了秦始皇的头上,但还是放了手,就是因为想到了“天下”这两个字。秦始皇的暴政和他的能力是划等号的。我想只要有本事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他没有这种暴政,就体现不出他的能力。我们常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就以为他是个庸才,只会使用暴政,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也要想一想这个问题。当我们仇恨某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人到底是能力如此呢,还是暴力如此。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你自己的阴阳之间平衡不平衡?想一想你自己的心里能不能平衡。你就知道“天下”的意思了。你就知道天下有些东西是自化的。这就是玄界神仙的作为。这和我们理解的人做完全是两回事。我们还是那现实中的人打比方。毛主席,他的确招很多人的恨,特别是知识分子,特别恨他。因为他一辈子,可以这样说,没有和知识分子结上缘。因为在他的事业中,都是知识分子对他形成障碍。所以他对知识分子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警觉。但是他的能力呢?连邓xx都对他三七开,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功德是七分,错误只占三分。但这可能有些面子的问题,这说明一个问题,能够创立新中国,只有他才有这个气韵。就像当年的秦始皇一样。只有秦始皇才能够统一天下。这个统一,是因为在玄界还有一种力量在作用。这个力量是不可见的。这就是下一章,第十四章的内容。

我为什么在讲到力量的时候,要把天下的问题摆出来呢?因为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孤立的。所谓的孤立,并不存在。整个天地都是道生出来的。天地又生了万物,哪有孤立的事物呢?所谓背后的力量,有强力,就是社会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这种矛盾。这是强作用力。还有一种弱作用力,我们引用物理学上的这一说法,他怎么作用你根本就看不到。它太细微了。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7-12-22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纠错:
有的  到有  也看了“益生文化”杂志。里面说的有些观点和我现在说的有些观点肯定是有矛盾的。实际上我在九一年对falungong就非常恼火,那不是一点点恼火。

有的 “道友”  也看了“益生文化”杂志。里面说的有些观点和我现在说的有些观点肯定是有矛盾的。实际上我在九一年对falungong就非常恼火,那不是一点点恼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uande99 发表于 2007-12-24 09: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已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4:14 , Processed in 0.0201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