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2|回复: 12

别人的道理与自己的道理

[复制链接]
山谷里的种稻人 发表于 2017-7-16 16: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书得来的道理,别人那里听来的道理,那首先都是别人的道理,即使觉的再有道理,那都还未成为自己的道理。那什么是自己的道理呢?所谓明理,日月为明,需要阴阳两面都具备的。所以光从文字下功夫那其实都只是强调阳性的一面,自己的道理需要有自己足够的感性做支撑的,而感性的一面也更加重要吧。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7-17 0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很有道理。
感性的一面是重要,那怎么得到足够的感性呢?
能否举个例子,是什么经历让你有了这样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谷里的种稻人 发表于 2017-7-17 19: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个小视频,球场上有个中学生被采访如何打球,真是侃侃而谈,从受力分析到策略运用讲了一大堆,估计专业教练都讲不出来,但有什么意义呢?和自身的实际打球能力完全不符,这只是为了说而说,理而理,可以说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当然半斤八两,很多时候自己其实也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回到感性的问题上来,为了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就不能为了说而说,理而理,就是不要匆忙的赶着说理,要把这事放在后面再后面,那么前面干什么呢?先放下理性的那一面,放下别人的说理,自己也不要着急说理,尽量空出来用来积累自己的感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谷里的种稻人 发表于 2017-7-17 1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以上也许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7-18 07:3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熊老师,也没听到谁在说道理。
听了应该有个反馈,有个回应,这是做人基本的礼节。
也是一个仪式。
生活缺了仪式感就无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7-18 07:4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按理说不应有分别心,但我看那些听了课却从来不上论坛的道友,是比较自私的,不懂礼貌的。
而那些一直坚持关心论坛的道友,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的修炼进步是神速的。
此两者,区别太大了。
为天下浑其心,也不去指责他们,以后看结果吧,一定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7-18 08: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具体的例子我不方便说。
修炼过程会有很多困惑,到了不说,没有质疑,没有交流的情况,修炼就很容易中断。不少老道友就是这情况。
新的道友呢?也会变成老道友,也会困惑,如果没有养成鲁智深的性格,喜欢憋着不说,修炼也会中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7-18 17:5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硬是不说?
其实我也理解,我也犹豫,因为我们现在说出来的道理,在熊老师看来,都是错的,都是很幼稚的。
给自己留点面子,就别说太多。
好了,说和不说都包容了,为天下浑其心了,我的天下就完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谷里的种稻人 发表于 2017-7-18 2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想知道那就不说,不想知道,那就说。如果可以这么理解的话,就是你说了是为了不想知道,毕竟有些事知道了不一定是件好事,所以通过说让这件事不被知道。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就是一个东西说出来就进入一个不知道的状态中去了。所以首先是知与不知的问题,其次才是说与不说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谷里的种稻人 发表于 2017-7-18 22: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赶着说理了,这个习性真的很难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0:50 , Processed in 0.0246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