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75|回复: 30

严新老师谈功法和功理的联系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7-8-31 0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新老师谈功法和功理的联系


        练功的人常常注意打听功法,也要了解功理。这里面有个关系要明白,功理它是支配功法的,功理是统领功法的,功法是体现功理的。

       功法是很多的,功法是千家千派,有人说,三千六百门。门派多,功法很多,功法体现功理。由于它的方法很多,在这个关系上,可以这样说,万法归理,归到功理上。有人说,万法归综,综述的综,归到原理这个综述上。万法归综,万法归理。有人说,三教归一,九教归一。就是说宗教里面,就像是佛家、道家、儒家等等,这里面很多是有气*功(修炼)内容的,这些修炼内容以前老师傅讲,要全面学习,三教归一,万法归宗,万法归理,归到一个原理上,功理如果能够有万法归上来,那么就可以举一反三,可以一通百通,由量变到质变,这样就可以运用推广。拿过去古代修炼里面的话讲,就可能弘扬功法,弘扬功能。

      简单说,功法与功理的关系就这么简单,功理支配功法,功理统帅功法,功法体现功理。功法它属于万法归宗、万法归理。如果说万法归宗、万法归理以后,那么在功法上就可以举一反三,功法就一通百通,触类旁通。有人讲,心有灵犀一点通……,了解修炼一般原理后,再注重方法,这样一点就通,触类旁通。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7-8-31 10: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音老师也有类似的说法,兹引如下:

       修行的人一开始接触的功法都是有为功法,作为手握一块敲门的砖来说,有为功法是必不可少的,进了道门之后还需不需要这块砖,完全要看你的实际修道的进展需要。
       因此刚入门修道者,当善待已学之法门,悟透其本源法理、精诚致一,自然开窍。  
      还没有学过任何门径功法的人,当精选一内外兼修、性命双顾、阴阳顺逆的功法加以悟通后自然得法。
       练功修道就是要返朴归真,如果不在有形的功法中发现无形的苗头,就证明你对接触的第一种功法没有悟出其中真谛来。     
       我这里只说悟不说练,练是有为有形的运动,悟才是无为无形之源,只有悟才能生出无限的灵感、灵动、灵机、灵活、灵玄来。     
        对一门功法能做到如同掌股之上的宠物了,你就能做到返朴。返朴,你越是直接地参悟任何一门功法的实质,你越能感到其本质的相互和简捷,你若能摒弃糟粕而保存精华,那么你就归真在望。因为任何功法的源本都是来自于道。这是至简至朴的。     
   
                                                                                             
      ……厚音老师《修德通真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7-8-31 1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翻了过去的一些帖子,很有感慨,很多道友对生活的认识、对心性的观察解析以前就很有深度了,但是这些年也渐渐淡出了,当然可能有各种原因。我只是想说一点,性命双修不可或缺,光修性不行,光炼命也不行,需要性命双修,修心修德炼命炼身,特别是对男性来说,不练一些基本功是不成的,你到了中年以后就会感受到下降趋势。当然高明的修法是性命都在一起修炼的,是修也是炼。
        世间功法那么多,如何做到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如何直入核心?严新老师和厚音老师这里就有很好的解释,就是要深刻了解功理,才能不被格式所拘,自由创造,甚至突破原有的功法创造者的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鸥鹭忘机 发表于 2017-8-31 1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功,就是,人从自然界获取能量。

如何获得?心真才可。

功法的指令,都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道理。

心真时,能量即可相通、流动、汇集。

然而,大道宇宙的能量是有指向的,个体盲目汇集不符合运行的规律,整体必有反作用力回馈折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8-31 1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熊老师的说教里面似乎没能量概念,
所以我形成了自己的观念,获取能量,有那精力还不如去获取财富。

我也是搞不懂,这个熊老师真是奇了怪了,自己每天拉筋练功的。去草庄的道友呢?多数,绝大多数是不练功,并且振振有词说不用练功的。说要走火入魔的,练功很危险的。等等稀奇古怪的道理。

后来我明白了,其实我只是说拉筋,这个也不练那就讲不过去了,谁听说拉筋会走火入魔的?
能量?我也不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8-31 1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放在修心修德上是没错的,但拉筋决不能少。

我专注在易筋经界闯荡了3年,最后才学到了一式易筋经,还只教我一半。就此退出了丑陋的易筋经界。
缺的那一半呢?
没想到熊老师每天在练,吃饭的时候轻描淡写就给说清楚了
当然是我听清楚了,别人是没听懂,也不识货,这个是肯定的

熊老师的脾气很是古怪,他从来没去要求谁练这一式易筋经,但又不当宝贝,也不当绝密武功,随口就说给你听了,爱练不练随你。
谁要是见到我,我一定告诉你。我自己先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7-8-31 1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丑陋的易筋经界。

这几个字里面包含着多少酸甜苦辣啊,也不知磕了多少头?逢年过节送了多少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鸥鹭忘机 发表于 2017-8-31 20: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易筋经,研讨一下。

像练瑜伽,我们不是追求体式,而是觉察身体的感觉。

觉察肌肉的收缩和舒展,呼吸,心跳,觉察身心的变化。灵活度和力量的平衡。
身体的压差推动气血的流动,骨骼肌的变化推动气血的流动。了解身体是更加重要的收获。

易筋经,我想,虽说筋松气血流,应该不仅仅是松筋。肯定是有力道的那一面,就是那个千钧一发在某一点的筋力控制。能松能紧,体式应该是围绕这两点。这两者皆俱备才是活起来的生发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9-1 1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7-8-31 18:00
丑陋的易筋经界。

这几个字里面包含着多少酸甜苦辣啊,也不知磕了多少头?逢年过节送了多少礼。

你很聪明。保守的武术界有着传统的礼节。礼是必须做到的。修炼界也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胜宏 发表于 2017-9-1 1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鸥鹭忘机 发表于 2017-8-31 20:17
不懂易筋经,研讨一下。

像练瑜伽,我们不是追求体式,而是觉察身体的感觉。

筋缩了,要放松就得用力拉开。松是从紧中来的。
整个武术的核心就在筋骨上下功夫的。瑜伽也是,不是练肌肉是练筋。
筋也并非越长越好,重点是筋粗壮有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1:01 , Processed in 0.0165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