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音老师聊国学之《庄子·外篇》第四十二回《天运》4问题讲解摘录
2、人要想做得了自己的主,就一定要闻道并勤而行之。
( “有一种说法,说有的人临死的时候,自己能做的了主,请教老师,临死自己能做的了主怎么理解?”)
人的生命自主性是存在的,但是得满足老子所说的道德这个条件。有的人说临死前能够自己做得了主,那得是满足条件,如果没有条件的满足,那就是一种臆想,就是在思想上自我陶醉的一种想法,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在生命中道德这个条件是很直接的,除了主观意识存在人是否还存在有客观意识,并将客观意识像主观意识一样,甚至更深刻地去耕耘。就是要根据道德这个条件把客观意识来认识清楚,然后深入进去实践一番。
易经里面的那句话非常经典,“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就是讲究一个事物总是分成阴阳两个方面来认识,只承认主观意识存在,显然是不道的。这种不道也正是造物早早就深藏在这个里面的,所以人要想做得了自己的主,就一定要闻道并勤而行之。
举个例子,宗教中有很多想当然的方法实际上并非其然,我们只有深入进去实践了以后并历练过了,才能够明白这个世界真相是什么样的。比方我们已经学过了的《六祖坛经》里面,六祖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念头绝了就死了,有念又不行,为什么呢?有念肯定入不了定,所以这是个矛盾,那无念是不是可以呢?念头绝了以后,你就死了,生往别处了,这是一种生命的自主,因为很多人就把自己念头搞绝了,在往那里面死钻,这个是有现实的验证的。
我在80年代搞工程的时候,听到一个公司的经理说他曾经在九华山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就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九华山的一个庙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坐化的人。就是(有些人)坐的时间长了,也失去了他的念头(不知道坐了多长时间,然后他又不回来),你说他死了吧,他(身体)还有点温度,有点温度吧,他又不是活的,他又活不过来。
这是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六祖说的“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就是他的信息(他自己本身的魂也好、魄也好或者神也好)出去以后,晃荡晃荡,又没什么能量,就是它能耐不大,能耐不大了又想寻求自由,那怎么办呢?那念出去了以后不愿回来。不愿回来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贪恋外面的世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回头一看,这个臭皮囊简直臭不可闻,它不愿意再进去,那怎么办?所以它只有在外面晃荡。
它这一晃荡就被外面的信息所吸引,比方说,如果一个人的信号在空中飘荡的时候,低下有一个妇女正在生产的话,就像猪八戒一样,低下有一个母猪正在生产,猪八戒一不小心就被吸进去了,吸下来以后就成了猪八戒。
当然是《西游记》里面的故事,在人身上是不是经常发生这样的故事呢?的确,在修炼者中间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千万不要念头绝、不要绝了自己的念头,应该应无所住,就是你要有反应,否则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你说你做了[le]自己主吗?你做得了[le]这主,但是你做得了[liǎo]自己的主吗?做不了[liǎo]自己的主,这就是个矛盾,希望大家理解这个矛盾的由来是什么样的?由来就是你自己本身在修炼上的认识不健全,没有系统化,不是真性的,只是接受某方面观念,然后一味的执着进去了,“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
六祖就说这是大错,错在哪个地方呢?错在主观与客观没有形成不可分割的系统。修炼是一个系统工程,阴性的客观意识需要修炼者去认识去完善去积累去构建,要想完成这些过程首先就要承认客观意识与这个世界的相似性是自然圆融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中间有一个存在,这个存在与这个世界的原貌是相通的、是圆融的。
人的生命不可能经历所有的可能性,就像我们说人要去实践要去体验,但是一个人怎么可能体验得了天下所有人的感觉呢?体验不了,如果是能够体验的话,那他就是上帝就是造物主了,那种可能性是极小。
既然不能经历所有的可能性,但是人却可以利用系统的相融性寄托于天下,你在系统中间,你是可以有信息沟通的,这个沟通是在整体性上互动的。利用这个相融性寄托于天下,那么这个辨证状态是这个世界中真人们的真实面貌。无数的念头中哪些念头是真性的?这就是道德观念的由来。
在中国之所以存在神仙学说,是因为道家思想中将死亡这个普通人看起来是一件事的过程分成阴阳两个方面“死”和“亡”。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老子是从生命的系统工程的角度下的结论。
东西方宗教文化中都承认人的存在背景中是有灵的(灵性的灵),但是科学找不到其存在的证据,于是乎当下人们的社会观念仍然不能确认生命中灵体的真实性(说简单点就是,魂魄肯定在科学上是不认同的),因为科学的历史相对于相对性,其结论被人们所迷信了。
因为科学总是讲唯物的,唯物了就要讲验证,不被验证的时候,当它的手段、认识的方法都有碍于这种验证的时候就没办法再往下研究,所以就阻碍了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
从以上的推论来看,人的生命自主性是存在的,但是得满足老子所说的道德这个条件。有的人说临死前能够自己做得了主,那得是满足条件,如果没有条件的满足,那就是一种臆想,就是在思想上自我陶醉的一种想法,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