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图蓝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复制链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3-15 2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蓝 于 2023-3-15 22:09 编辑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语聊汇总 西游记 第12讲
“在非确定性中积累,在无意识之后成真”——青松子的问题:
2,我近来的磨难挺大的,还是楼顶有动静的事情。楼上,我一睡觉她就砸我,我现在感觉都没有息身之所了,没有地方安静的睡觉了,一开始她砸我,我就跑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安静的睡了几个晚上,可是我发现,这个人像发疯了一样,穿高跟鞋走动,房顶乱砸,甚至盯着你上厕所,上厕所的时候也使劲砸。后来我受不了了,就又回到我房间里睡觉,我发现她不是很砸了,但是她还是盯着我,我一有点什么动静,她立即就做出反应,我也是挺够的。对于修行的事情我也是知道的,这回这样的问题好像比较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我的休息。体力上有点不支,天天盯着楼顶,我也有点支撑不住了。
(“我与人一体”,修炼者没有想到自己的任何意识与行为都会通过自己的能量传递到他人的感知系统中,而他人的反应行为则不一定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迫于“你的”左右。“天天盯着楼顶”,为何不天天盯着自己的心呢?看看自己的心理活动与客观存在之间是何种互动关系,看看不执着“自我”时这个环境这个世界会有哪些微妙的变化。)
3,另外,我一咳嗽(从肚子里咳嗽)我只要是在楼房里,很快就响应过来,不管是谁家,我的岳母家,我姐家,我哥家等,只要我咳嗽,就有人响应过来,这不是假的,我关注很多次了。我在岳母家也是这样的情况,我一咳嗽,就有人找我的麻烦,而且我睡觉的时候,也有人过来打扰我,就是不让你好好睡,就是这样。其实我近俩年也是“修行”的路上一路走来,我的人际关系,比前几年都实在,这个我是感觉到的,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可这次,我真的有点难。
(“从肚子里一咳嗽”就有人找我的麻烦:这可是一点特异功能。特异功能不能正确的认识和施放就称之为入魔。所以圣人说:“清静为天下正”,心里清静不下来就先放混沌一点不要确定性地为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下结论, “在非确定性中积累,在无意识之后成真”。确定性的观念会使不确定性的关系组合到一起产生确定性的影响,这一点可以证实人的意念创造了存在。)
7,这个问题和我前几个问题都没有关系,也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那天我和我爸爸在我们大堤上玩,我爸爸都75岁了,我看他那么大了,就鼓励他修行。我自己也修的不好,近来也有很多问题,但爸爸也那么大了,我就讲一些故事,鼓励他学点传统文化,我说其实我修行也挺难的,我的东西也没悟透,要不我就都告诉你了,修行也是吃苦的活。
    然后我就给他讲起了我在洛阳遇到的事情。我说,我在洛阳遇到一个老太太,她对我很好,她很健康,她对我说,我是我们家最小的人,她那年也都85岁了,家里还有个保姆95岁,一个老爸爸一个老妈妈,一个115岁,一个117岁。我说我爸,你才75岁,你看你才活到人家一半。说完这句话呐,感觉说错了,怎么才一半呐,最多相差32岁,也不相差一半70来岁。这件事情,看着就过去了,可是晚上看新闻,突然出现了这样一篇文章,说印尼的一个老人,活了145岁,呵呵,正好和我爸相差70岁呀。这么凑巧。我给他看新闻,哦,他感觉也不可思议,我说你好好看看吧,这就是你的目标。请老师分析分析其中的妙理。
以上的问题,提的比较乱,但也是我目前困惑,请老师给分析答复一下,此致敬礼,为盼。青松子。
(没有关系即是有关系,这是世界的“同一性法则”决定了的。如果老人象自己一样修得有点“特异性”了,人家听不到的他听到了,本来没有的麻烦在老人身上产生了,为人子者又情何以堪?所以,人修炼不能“以奇期圣”,不能将生活中的奇妙作为修炼的动力和目标,那只是钓鱼上钩的一只饵。人生的道理,老人比我们懂得更多,老人身体健康了他们的经验就成了后人的财富成了社会的财富成了天下的财富,这就是老人们的“性命双修”的成果,生命承载“道理”只需法于自然不需要弄巧成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4-24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弱不易显的不均:至修炼以来,人慢慢的清静了,能包容的事情多了,可是不是就能日日均等的生存呢?非也。昨晚,看到餐桌上女儿的饮料,觉得反正没有办法管,那就任由她了。第二天,又看到她拿饮料去学校,我还是没有反映,以为这个矛盾没有了,但是矛盾真的没了吗?还在。老师说过,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缺的,反之则毅然。老师还提醒过,知东西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喝瓶装饮料,酸酸甜甜的,孩子们年轻人都爱喝,当然里面有一些添加剂,因此呢,有人会觉得对身体不好,但是问题的根源在不在添加剂里呢?不平衡的状态总是微弱的在发生,看到这个不均,不均以均则有当下,而不均不均则惑渐以。《庄子.秋水》还说: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
总结:原来是不言之教,警醒之钟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4-24 2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老师说草庄的毛毛虫被政府派遣的飞机打药,没有把虫子打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5-9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蓝 于 2023-5-9 17:43 编辑

八卦里的比较:今天无意看到王菲女儿李嫣一则新闻,写到她与爸爸冷漠而与妈妈更近一些;一般情况下女孩和爸爸的关系都是不错的(以阴阳相合倒推,阳阳或阴阴相斥,不过现在社会上好像有变,发生了变异),回来,因为社会上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当然这个话能不能成立呢?我打引号就是不确定是不是这样。而自己经历身边有些女孩与亲妈无法交流,当然也有关系不错的,有些母女相处关系甚至更糟糕,相处情况分别像一年四季的小草一样,有生机有死亡,呈现着不一样的存在状态,当然这其中的环境因素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不同,例如有些夫妻从小就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生活的成长环境和唯一性父母抚育的成长环境不同,或者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当然除开这两种以外还有更多其它的微差异性。那到底是何种原因会造成同样都是母女关系,确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呢?当然有些人会说,这是由出生八字决定的,是不是真的呢?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与其成长的环境因素有些关联,那这些成长的因素中途是否可以通过修炼而得到改变而转化呢?自身的背景环境与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互动是否可以影响客观环境的存在?
可以关联的
时间: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语聊——悟真篇第53讲
提问人:朴道--解梦
问题内容: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人都有什么属性?个体属性?还是社会属性?修练的人哪个属性更重要!人要在社会属性中,体现个性?还是在个性发挥中来完善共性?现在人都在发挥和完善个性,为了个体的存在,而不顾社会的发展,以破坏社会的整体来满足个性的物欲。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体现在个性中,还是体现在共性中?生命的真实意义又是什么?
我QQ的个性签名是:修行是为了探索生命的真实意义!生命的真实意义是在现实中体现,还是在修行者的志向中,只有功成身退后才能知道?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有什么不当之处?
答:  “人性我执”,这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有自然性、社会性、我执性等这些基本属性。哪种属性在人的属性更重要?当然是“我执性”更重要,因为其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即使通过修炼也改变不了,“我执性”却可以通过修炼改变。
人是体现个性还是完善共性?个性需要体现它美的一面,共性需要完善它集约性的一面,个性发挥中完善了共性称之为美,一个自然人如果在共性的集约化进程中觉查到了个性的作用意义并发挥到完善的地步称之为至人。如果一个自然人不顾社会的发展要求以破坏社会整体来满足个欲,那他的人性就在这种满足中逐渐被剥离沦落到“物性自然”的范畴中。
生命的意义是体现在个性中还是共性中?当然是共性中。因为共性是长久的,个性是短暂的,这其中的辩证只有通过修炼才能够得以究竟说明。  
从修炼的角度来看生命的真实意义有时候不是要现实中体现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有些圣人的精神是怎样在我们中间分布与体现的。修行者的志向大而虚即能寄托得了不可思议的存在,功成身退前是觉查,之后是对生命的利用。
[提问]
小草的问题:我妻子的疑问
   儿子出生之前发生的两件事,请老师帮助分析一下:
   2、一天傍晚黄昏,我在院子里坐着,突然看到两个鲜红的圆球,比乒乓球大一些从东边飞入院子,在院子里转一圈,飞入堂屋的地板上,滚到了供桌下面,停留了一下,又飞出了堂屋,从院子西边飞走了。
[语聊]
    人的一生从东边来到西边去,一点灵光是先天的原性,另一点灵光是后天的情,(大家听明白,一点灵光是先天的原性,另一点灵光是后天的情),性与情交相为其根(互为其根的意思),因此(我们原来)说“情为道根”。
    从以上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人们有时候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的家人寄予很大的希望,没有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一看,看什么呢?看自己的基础,或者看亲人、亲友的基础,看自己的孩子的基础,相互双方之间都看一看,既要看到自己的基础,也要看到存在的基础,然后再看自己与存在之间是不是能够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共生下去。
     -----厚音老师聊国学之《庄子·外篇》第五十四回《秋水》3(节选11)从客观的角度去看一看。

时间: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语聊——悟真篇第69讲
提问人:天堂              
问题内容:春天看到了不同的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长出新叶,有的是在光树枝上发新叶,有的是老叶的基础上长,还有的是几天内脱掉全部的老叶又长出新叶......,是春天天时的缘故吧,新旧替换,不断生长,树通过这种生长可以活几百年。想问相对于人,这种顺应天时的不断生长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答: 树相对于自然是客观的生长状态,人相对于自然是由客观到主观的干扰生长状态。所以,身为万物之灵的人要想“顺应天时的不断生长”完全可以利用万物之灵的地位优势,将反面作用的主观反转为正面的悟道机缘,将干扰生命状态的主观在无为之治中积累德性的归属,人与万物的联系在此德性中得以建立,“物性自然”的长久能力得以在人生中彰显,人也就真正居于“万物之灵”的位置而无生无灭了。

2023年5月6日语聊汇总——厚音老师讲解《庄子(外篇》(第56讲)提问人:一花一世界
问题内容:  曾光仙来到我家里,手里拿着三种药,回过头向我家房间看了一眼。
[语聊]
仙人之光曾经照到每个人的生命中,带给人不可思议的生命里程。她与人身天下中的三个角色有一个约定,先天遗传系统,后天遗传系统,还有一个就是主观意识这个系统:“人要想成仙了道,就一定要让身天下中的这三种角色高度互动致一,彻底改变生命的既成事实下的既定观念理解了修道玄理无为而自化地对待性命,成仙了道就不是一件很费解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5-11 11: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蓝 于 2023-5-11 11:56 编辑

凌晨的梦境,在一个宽广的地方,有个男子在勾勒及整理路面,这里好像是学校,我和几个人在一起,和其中一个女子躺在躺椅上,一少年躺我腿上,后来我俩一起躺,后来少年抱着我,我以为他会送我回房间,到我房间门外的看到了我的名字,可是他还继续抱着我去同学覃魏的房间,我不愿意,自己走出来了。(近期多次梦境出现初中男同学覃魏和罗景华,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了)

老师提过原性情性,这个情老师无数次提过,可我确无法认识透它(情),且对它有畏惧感,老师讲过“情为道根”,“人因有情而得以有身”,此句忘了是不是老师说的,总的来说,这个字应该是突破的关键,可是每次在无为的经历时,它确很深刻碰撞着暂时清静的状态。《清静经》提到过,“大道无情,生育天地”那既然大道是无情的,有情又是谁?而这些有情的因素又来自何方?老师今天说:发展自己时要知造物的初衷,不可认从人文渴求,只能法于自然。老师还提过:不要让自己掉落到了物性自然这个地步,原话忘记怎么说的了,但是经过近期与妈妈的相处比较,在与自己与同事之间相比较,是有所不同的。也许在母亲这块,自己更想为母亲能收罗人间好的状态去为其改变和化解而堕入了有为,而这个有为并没有如愿的得到想要的结果,做不到与同事间的自然无为轻松效果。母亲,作为一个自然人,此次着实的让我感受到了,当你以为你为她好,想去改变这个人的观点时,实际上此人已经与你处于相对的自然之位了,而如果处于无为之地,懂得了安时而处顺时,似乎积极而有效的变化在自己不知情的状态下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紧跟老师与同学们的步伐,时修实证,经历过才能算的上学习:
时间: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语聊——悟真篇第74讲
提问人:东憧
问题内容:如何突破识心怪圈?
老师,我看您的书也有近四年了。自己也尝试了一些功法,但最后练不下去搁置了。于是就转而先修心,想把自己的观念问题解决了再说其他。一直坚持自省,但往往能意识到问题就是改不过了,去纠正的时候就变成了对抗,然后就很难受,往往问题不但解决不了还似乎更严重了。然后告诉自己要先放松忘我,但过一会又对抗了。感觉自己老是绕不出自己思维的圈圈。还有许多生活的问题,不得不去面对,但起心动念就像老师说的,都是陈旧的观念,很多时候就被自己的习惯带着跑了。再回来看自己修炼的时候就发现一直在和自己绕圈圈,进步甚微。我想问一下应该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突破识心的怪圈,进入真实的道境。望老师指点一下。谢谢。

答:认识自己时,先不要忙于改变,先要有志于众生,立情于悲悯。改造自己时,先要忘记自己,忘却私利先要痛析人性骨髓。发展自己时要知造物的初衷,不可认从人文渴求,只能法于自然。自心的背后是堕性,堕性的核心是“我执”,“我执”的源头来自于“负阴抱阳”的天性,所以当人生潜在的一面积累不够时就不可称之为有德,不自知的善行积累多了,客观的正果才有可能遇善而居,汇而成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5-11 1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蓝 于 2024-4-11 12:19 编辑

造物的初衷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3-8-22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与独状态的认识、比较阶段
偶:暂定环境之天下
独:自身国“身天下”
不敢为天下先,与接为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4-1-4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蓝 于 2024-1-4 21:08 编辑

1、修炼者若没有剖析自己的实践,再好的真理也会使其荆棘丛生。
2、害怕错误,却不知错误能使人自新;喜欢成功,却不知成功的基石在错误改变后的自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4-1-5 23: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1、人心一辈子,切莫等回首过往而感慨瞬息陨落。五彩斑斓的生活虽美,但最终因逝而不留让你体验不到它的美,若能舍下短暂的拥有,转向初衷不改的初心,转身后的长久指日可待。
2、在修炼的世界,如果枝繁叶茂能代表世界的宗教与数术,那么这些繁花似锦的文化是不是我们苦苦寻的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图蓝 发表于 2024-1-19 2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气顺与阻
气顺,人之向往,身康体健;
气阻,修士之母,无为行之,无惧无弃;
昨晚腿好痛,今日胃好痛,为何?
无为之下波浪起,两事不言然其身;
初心与志归思己,阻顺丝霖道畅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8:38 , Processed in 0.0204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