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道与德

“实意法螣蛇”与心诚境界

[复制链接]
玄德蓉林涛 发表于 2009-9-28 2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唱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9-28 2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好国庆。







加上中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09-9-29 0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古一日 发表于 2009-9-29 08: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隐说得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9 0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xuande99于2009-09-28 16:38发表的:
道与德先生:不知你见过文中所说的塍蛇没有?如果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就是虚无抽象之描述,在动物园或野外见到的长蛇,那才是脚踏实地,这个观念真实吗?

你的反问非常的经典,赞一个!

我没有见过塍蛇,我也没有见过五龙!也没有见过灵蓍......

好像现实中灵龟也没有见过,见过最多的是巴西龟............................

猛兽好像动物园有几个,但也好像没有什么野性了...............................

现在好像什么东西都是虚无的了..................

虚与实之间总是有一个度的,重在自己的把握.

就像各位一直倡导的婴儿,是实还是虚?难不成大家都穿个尿不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道与德 发表于 2009-9-29 09: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静如于2009-09-28 16:49发表的:
哦,偶明白了,原来道与德先生是泥古派。凡经典中找不到依据的理论,即不屑一顾。殊不知古人的理论亦是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下觉得修炼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没有自己思想和体悟的修炼只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已。
修炼还应遵循与时俱行的原则,如此方不至使自己的观念僵化,而失落在古人的文字堆中。
浅见以为,古人的经验固然是重要的借鉴,但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来的真知灼见更显得难能可贵,足以指导我们当代的修炼者。

这些观点,静如你自己把握就可以了!

创新也是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创新,去创新什么?为什么这样创新.

理论创新就是多点概念,方法创新挺多也是多点形态,心法创新也不会离开:静一两个字.

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有多少差异,什么地方有差异?这些你自己好好研究吧!

人性有没有改变?道有没有改变?天地有没有改变?社会的发展变迁规律有没有改变?

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对于历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知道未来,知道历史的主流脉搏.知道自己的生命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去研究和追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09-9-29 1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立足点不要有二为好。孔德之容,为道是从。虚心学习“道与德”转贴的理论,是有好处的。容不是说什么法都要去学,容是一种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在实修中突破太极黑就会明白这是多么重要!
《易经》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故需要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的传说 发表于 2009-9-29 1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道与德老师问题,提得好!

要静如老师好好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静如 发表于 2009-9-29 16: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德先生问题多多,想必早已胸有成竹。不如俺们洗耳恭听您回答您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吧。如此方不至于误解了道与德先生的深刻用意。
坦白的承认,俺们资质愚钝,实不解道与德先生如此振聋发聩的问题,还请不吝赐教,也好令我等能被醍醐灌顶一回,则幸甚!是为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9-29 17: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千斛,不如一句转语。

本回合斗嘴,静如大败道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01:41 , Processed in 0.01266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