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真实世界的声音》:
35、两条河
美国纽约1924年2月22日
如果把人类的生活比喻成一条大河,对我们就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条大河始自各式各样的源头,分别流入两条支流,亦即河里的水被分成两种。而一个人的生命,可比喻为构成这条生命大河的一个小水滴。
由于人们的生活不当,为求得一切存在的共同实现,一般而言,地球上的人类生命被注入两条不同的河流。大自然有先见之明,它逐渐在人类的共同属性中设入相关的特性。因此在河水分歧之前,每个人里面都会发生这因人而异的“某事": 使每个人都必须“和自己里面的否定部分争斗”。也幸亏这些特别的属性,在河道的分歧点上,人方有进入这条或那条河流的可能性。
如此,人类生活有了两个方向:主动和被动。律则四处皆同。这两个律则,这两股水流,持续不断遭遇,有时交错,有时平行,但从不混合;它们互相支持,彼此不可或缺。
它们一直是如此,以后也将维持不变。
现在,如果将一般人的生命汇聚起来,就可将其视为这两条河流的其中一条。每个人或任何一个有机生命都由其中一个水滴来代表,河流本身则是宇宙的一环。
依据共通的宇宙律则,这条河流往既定的方向,它所有的转角和弯处都有一定的目的。在此目的之下,每个水滴所扮演的角色是,虽然也是河的一小部分,但整条河的律则并未及于每个水滴,水滴的处境、运动和方向的改变是完全偶然的;此时在这里,彼时在那里,这一刻在水面,下一刻又沉到了水底。偶然上升,偶然撞上别人又下沉,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它生命中的容易或困难,要看它碰巧在哪里而定。没有单独给它的律则,没有个人的命运,只有整条河流的命运为所有的水滴所共有。个人的难过和愉悦,快乐和痛苦——在那流水当中,全是偶然地发生。
但原则上,水滴有可能脱离这条一般的河流而跃进邻近的另一条河流里。
这也是大自然的另一个律则,为此水滴必须知道如何利用偶然的冲击和整条河的惯性,才能浮上水面靠近河岸,才能比较容易跳跃越。它不只得选对地方,还得选对时间,藉助风力、波浪和风暴,然后才有机会随着溅起的浪花跃进另一条河里。
从进入另一条河的那一瞬间开始,这水滴就处于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生活中,也因为受制于不同的律则。在这第二条河里,每个单独的水滴有它自己的律则——改变发展的律则。它的上升到水面或下沉到水底不再偶然发生,而是由律则决定。浮到水面时,水滴渐渐变得沉重而下沉;沉到水底后又失去重量而再度上升。在水面上对它比较好,觉悟到下面则不好,而沉浮多半得视其技术和努力。在第二条河里又有许多不同的水流,水滴必须进到它所想要的那条水流里,因此必须尽可能浮在水面上久一点,以便做好一切准备,来争取进入另一条水流的可能性,等等。
但我是在第一条河流里。只要待在这条被动的流水里,我们就有可能被带往任何地方;只要是被动的,我们就会被推来推去,任由偶然摆布。我们都是这些偶然事件的奴隶。
在这同时,大自然也给了我们脱离这奴役的可能性,所以当我谈及自由时,所谈的正是跳跃到另一条河流去。
当然没这么简单——你不可能只是因为想要就能跳越过去,这需要有强烈的渴望和长时间的准备。在第一条河里,你的生活不得不认同一切吸引人的东西。对这条河你必须死亡,所有的宗教都谈到这个死亡:“除非你死,否则你不能再生。”
这意思并不是肉体的死亡,那样的死亡没有必要再生,因为如果已有不朽的灵魂,它就能不用肉体过日子。再生也不是为了在审判日时,出现在上帝面前,像教堂中神父所教的那样。不,基督和所有其它人谈到的死亡能在活着时进行;那是奴役我们的内在暴君之死,这种死亡是必要的条件,也是人类最基本、最首要的解放。
如果把个人的幻想和一切阻碍人看见真实的东西去除干净——如果他被剥除所有的兴趣、关心、期待和希望——他所有的努力必然崩溃,一切都将变得空虚,而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存在,一具空洞的身体,只有肉体活着。
这将是"我"的死亡,是组成"我"的一切元素之死, 是无知、无经验所不当收集的一切虚假事物的毁灭.这一切都将保存在他里面仅仅作为资料,作为选择的素材. 然后人才有可能为自己选择,不再被迫接受别人所喜欢的,他将能够有意识地选择.
这非常困难,不,困难还不足以形容.说"不可能"也不对,因为原则上他是可能的.它只是比老老实实工作而成为千万富翁还有困难千百倍.
问: 既然有两条河---水滴如何能从第一条河跳到第二条河?
答: 必须买张票,必须先明白,唯有真正具有改变可能性的人才能够跳越. 这个可能性取决于一种非常特别的意愿和强烈的渴望----由本质渴望,而非个性.
……关于两条河的问题牵涉到本质,一如所有的真实事物所涉及的. 你的本质永远不变;你的个性则是你的教育,你的观念,你的信仰,来自周遭环境的一切; 这些是你得来的,因此也会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