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潘雄

胡海牙先生很反对打坐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2-10-24 13: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佛家功法它不怕消耗这个东西呢?因为它讨厌这个东西,厌倦这个臭皮囊,所以他一般都情愿把这个臭皮囊里面储存的一些所谓的东西,只要是臭皮囊里面的东西,都先要掏干净。然后单纯的要从人的身体中好象要提炼出一个非常纯净的东西来,这个纯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能不能达到纯净而孤立存在,或者是长久存在的目的呢?那就值得讨论了。所以道家跟佛家理念不一样,一个是讨厌身体,一个是爱惜身体。由于这个讨厌和爱惜,而分出了这个顺其自然的一种盘法和坐法,一种是非常严格的双盘的方法。当然我这样解释呢,可能学佛的朋友们有自己的看法,有看法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讨论一下。我也是喜欢在这个方面听取大家意见的,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总的说来,有这样一些区别吧。希望大家自己能够去尝试一下。尝试一下,就是你在双盘的时候,你的感觉会怎么样?人双盘以后呢,精神上会留下什么样的一些反应,或者是会消耗一些什么东西?

为什么道家不提倡消耗呢?因为它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还是从道德经中间去这样说,它说圣人无弃物,圣人也无弃人,就是你身体上的所有东西,他都是尊重的,任何东西它都可以转化。就象我们刚才所说的修炼中的暴戾之气一样,就是这个乖戾之气,它乖戾,但是你可以转化它。转化就是你觉悟了以后,那么你扭曲的一部分也就成为一种非常巨大的感召力,这个感召力就是它要感召你身体中的很多因素,但遗憾的是,人很难去觉悟到这个层面,因为这个层面的确比较困难。因为人在自己努力的时候,如果不单向发展的话,他也达到不一定的功境,达不到一定的功态,或者达不到一定的功力。他如果是多向发展的话,又很难把自己搞明白。就是他多向发展了,他的思想就分散了。分散了以后,他的功力就上不去。所以说单向的发展,他有一些偏执。这就是我们有很多问题,自觉不自觉的就在受自己人性的左右。

但老子他一直都是提倡觉悟的。这个觉悟的角度,并不是说要你去盲目的思考一个什么东西,不是这样的。它要你去关注,他说你这个生命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生命中的主人是谁?就是你的主观意识的确是你身体的主人,比方你人能够控制自己,能够给自己一个思想,能够给自己一个行为,这都是你自己非常自由的地方,但是它不是主,因为他是从道开始讲起的,道才是你的主,那么人身上的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我们平常习惯于接受元神这个思想。实际上元神这个概念也是很模糊的。就是它不确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不确定。我们用道这个词来形容它,然后,再去看我们自身怎样去对待道。老子就说这个位置应该把它认识清楚,就是你的上将军和偏将军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搞清楚谁是上将军?谁是偏将军?它居左,居右,有一定的相对位置,你不要把这个位置搞错了。人的上将军,看起来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实际上应该把我们潜在的意识当作是上将军,而应该把我们的主观意识当作是偏将军。这样交换一下位置,我们自己就可以把很多问题能够观察得比较清楚一些。这就是说你明明在主导的位置上,但是你站在被动的位置上,那么你就肯定有所收获。这就是老子的无为之治,这就是老子的民以自化。让你这个身体自己变化一段时间,然后我这个偏将军仔仔细细的去观察一段时间,那么观察多了,那么自己的进步,应该怎么进步,以及怎样进步的,就看得非常清楚。然后从这个实践中去体会道的那种意境。现在,大家可能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10-24 1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厚音老师最近几年讲道德经、阴符经时涉及到双盘的一些说法,厚音老师在九十年代的一些讲课也说到双盘,也摘几段如下:

       作为大家坐的姿式来说,因为人的腿部离人的心脏比较远,腿部离脑部更远,所以人的腿部的感觉总是迟钝一些。所以你修炼的时候,炼功的时候首先调就应该是腿部,就是这个脚位置一定要恰当,过去在炼功上有很多消极的一面,比方说象那个双盘,就是我们所说的金盘,那个盘法就比较稳定,因为它盘好以后是四个点着地。怎么叫四个点呢?就是臀部两个点,膝盖两个点,这样四个点着地就比较稳定,就是你这个人即使盘着盘着昏过去了,也不会倒,为什么呢?因为它四个点着地,非常平稳。但这样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这样盘,尽管好象能够觉得是修炼自己的意志,但是意志里面它有一种积极的东西,你千万不要用这种盘法去消耗它,就是意志里面它有一种积极的部分,这种东西你如果一开始就对它施加一种非常强制性的东西,不顺其自然,那么你就很可能把它消灭在摇篮中了。  
       人,他修炼的时候,需要吃苦,但是吃苦不是有意地去吃苦,而是顺其自然的吃若。所以说顺其自然是一种先天的原则,是一种永久性的原则,是我们从头到尾所应该坚持的原则。所以在调腿部的时候,最好的方法,身体不好的人最好是睡着炼,如果你能够坐着炼的时候,你就坐着炼。身体健康的人你就可以盘腿炼,但是不一定要限制在某一种形式,总体的原则就是要松、静、自然。  
       什么叫松呢?就是你身体一定要放松。如果你把两个腿都盘得紧紧的,结果你就松不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腿部一紧张,你整个身体受到压力就很大,头脑里面就产生一种非常强的刺激意念,这种信号就由你腿部的酸、麻、胀、痛,最后就刺激你的大脑,你一刻都不能平静,它不能够平静,它就要消耗那个大脑深层的一些细胞。刚才一开始谈到的,大脑它有几个结构,它有左右半球,还有表层细胞和深层的细胞,当你表层不能安静的时候,那么它深层的细胞就要消耗能量去平衡它。因为人就是这样,就象你一个称秤一样,我们大家都接触过称,都接触过天平,当你这一头有了东西以后,那一头没有东西你就不能平衡。人他是一个有机体,他要平衡,他就非得两边都有东西。所以你人有意地用双盘去强制自己,使自己安静下来你安静不下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时候就要消耗自己,你消耗的是什么呢?消耗的就是大脑深层的一种积极的你将来要用的一种因素。这个因素过去就叫种子。但是这个种子,你如果一开始把它先用了,你越用它的能量就越低,到最后你剩下来一点是什么东西呢?剩下来的就是你的主观意念。剩下来的东西都不值得一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晓风残月 发表于 2012-10-24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箭凌兄,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空行 发表于 2012-10-24 17: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音老师讲的这些内容,他讲的意义都是对的。实际上是讲无为在修真中的意义,讲主观意识对无为的消极作用,讲放松而让”民自化“,这些讲的都是对的。
还讲到单向多向的问题。
因此引用了一些诸如双盘、不倒单等的例子。
因此也讲到佛家、道家怎么样的一些话。

当然他也讲到有不同的一些看法的可以讲出来讨论,是吧。

历史上对佛、道两家区别互持看法认为并不一样,实际上是占多数,也就是说认为根本就是一个的占少数。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个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的。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佛、道两家的本质,在禅宗中很多地方却得到了无分别的体现。因为禅宗对无为的见解可谓深远精微,也厘清了吾人很多对这个概念的一些误解。
无独有偶,禅宗也并不怎么讲打坐这些。
实际上并非只有”道家“才是秉持无为修法。
也并非只有”道家“才是修命的。

人们对”佛家“的理解只是从标签上,也就是佛像、佛号、佛衣、僧人上去判别的,这标签同时也阻挡了对其本质的了解。
所以通常佛家忌讲道,而道家刻意将自己与佛家在某个地方划开,鲜有人真正了解其实质。
实际上“佛”家讲“修命”的部分是非常具体完整而注重实修的,只不过它分很多支,如厚音老师讲,有的支是不讲这个的。
最上乘部有完整的实修。

也许我在这里讲这些其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

我一直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对“无为”的体会是否就是老子讲的无为?或者我们体会的太过表面化了。
比如放松这个概念,我是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来讲的,放松仅仅只是一面而已。大家也可以讲自己实修体验的真实感受。实际上你放松之后,并不是说只要你达到放松,元神马上就激活了。其实你放松之后第一步释放出来的可能是昏沉的习气,所以很多人放松入静后就打盹睡着了,或者在境中颠来倒去,然后又要叫你在境象中,比如梦境中要不执着,事实上你梦境中都充满了阿赖耶识,也就是习气无明,怎么可能容易做到那一步呢?当然,无可置疑的是,做到那一步的话肯定就是那个状态了了。但是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你怎么才能达到那一步啊?达到那一步肯定是没错的但问题是你如何才能达到。你还不是要在事物上去体验不执著、体验这个“放下”、体验无为嘛?,这不是禅宗讲的“不可离有为说无为”又是什么呢?这本身就是佛法的真正见地,什么“无所住而行其心”等等,讲的不是这个意思又是什么?只是它是带“佛”字了,所以就给贴上标签了,如果它带“佛”字,谁还会分别这句话吗?所以你修啊,搞来来去根本就是一个。

所以就是知道无为这个说法、听讲无为这个意义,大多数的人还是摸不到门,梦里边到不了那个状态。甚至很广泛的还会产生两种普遍的误解,一种就是以为什么念头都不起,任凭事物来去,就是无为,所以很多人落在“空”里边出不出来了,无为不是不起念,而只是”念念清明“而已,不是丢掉一切的显作,还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在习性中打转转也无所谓,反正无为嘛管它干嘛。
所以这个真实的含义是在”有为无为之见“,所以它有为无为要相结合来体会其中的那个的。
有为无为它在念上,既然是这样,那么,不具形式有可能是无为的、具形式也有可能是无为的,怎么能从假象上去区分呢?关键是是否是”我执执我“的。

梦中的那种状态,它绝不是在我们纯粹想象的这种以上描述的”无为“中出现的,永远都到不了,顺着这个方向连门都摸不到,永远都隔扇门。因为它实际是有为无为结合时,就是所说的”有为无为“之间出现的。
我曾经苦思这个问题不得而解。但是在一次午休的状态中,其实已经进入睡眠状态中了,但是再睡眠状态中一点残留的意识还在,就是虽然入睡了也有梦境但是知道自己在睡觉,这个时候我呼吸带动了中脉,很明显阴窍部分的能量随着这种呼吸带动了上来至整个丹田。老子讲”恍兮惚兮“、”窈兮冥兮“,它是两者的结合,它不是意识完全的丢失。

也就是说厚音老师他讲的无为没有错,但是我们自身要想全部理解或者体验,这中间过程部分得由我们自身对无为的深刻体验才能完成,否则可能根本摸不着边。

至于打坐双盘这档子事,其一是它本来就是不应该被执着的,因为这个道理很明显嘛,当然本身我也是在打坐过程当中想到的,如果静中才显,而其动中不显吗?这是什么道理嘛?这本身就是对”空性“的错误体会理解。
但是我不完全同意厚音老师讲述的关于”双盘“是纯主观意识做主、很疼痛、不舒服而会刺激大脑这种讲述,我觉得是不完整的。
这也是误解。
首先双盘它也并不是强行的硬压的,有的人的腿已经僵硬了,如果硬压肯定是不行的要出问题,它有个方法渐进过程。
还有就是打坐过程中并不与放松与舒服冲突,这里讲的不完整,这个道理很浅显,就好比有人讲吃肉,说你明明是想吃但强忍着强行克制自己不吃,你不是自己作践自己吗?但如果事实恰恰相反呢?我明明厌恶这尸臭,我本来身体清清明明的你却非要让我把这尸臭吃进去并且溶解到全身到底是谁在强迫谁呢?
如果我打坐本身就是最好的周身放松,从头到脚气流比平时还通畅,精神清明,就是比平时还加倍的舒服,身体的光它自然的围罩在身周,那又怎么讲呢?
但是请注意,我并没有讲这种状态就是老子讲的状态,这个我是认识到的,所以我说,”舒服“和无为的”神修“就是纯粹两码事。
厚音老师也讲了嘛,无为可能有时还要让身体吃苦,再次说明舒服和神修不是一码事。
我并没有说打坐它就是必须的这个意思,只是讲讲打坐是个不错的方法。

我只是讲打坐很多人对它有误解,不是你想的,不是你的体验就能代替别人的体验、然后又立在这个体验上下结论、然后又引深。有人讲的它只是代表了一种存在的现象,然后有人就由这一种现象而放大到”所有的“了。
你永远不能只从一种表面上去判定它。

这是我的认识。欢迎讨论和将它剖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10-24 1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对“无为”的体会是否就是老子讲的无为?或者我们体会的太过表面化了。

-----无为是最难的一件事情,从外相上是看不出的,并不是静就是无为,动就是有为,或者什么样的静、动是,什么样的静、动不是,不能这样区分。
   很多学功较久的体会过自发功吧?自发功就是人清醒,但是浑身动作不由自主,就象梦中一样,但是不同的地方是主观意识清醒,知道手怎么动,脚怎么动,甚至嘴巴怎么动、怎么说,但是主观意识只能看,不能像平时那样主宰身体,用这个可以去理解一下无为。就是无在为,六根都摄,都在响应,响应那无限的召唤。有(主观意识)只是退居客位,观察为主。
   简单说来,无为就是把自发功状态推到生活中一切层面,包括写字著述思考都是,可以算无为,所以无法从外相上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10-24 17: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无在召唤你这个小人儿全层面自发动起来,因为你有主观意识在,在某些场合对所动不感到尴尬,在某些境遇下不感到痛苦是不可能的,主观意识能平静的永远的感恩的但看下去吗,很难;总是忍不住要参与一下、改变一下、倾向一下,优化一下,总是有各种理由的,面对无限我总要耍耍脾气,人就是这么被造出来的,不象动物、植物,不愿就不做,人不愿,就会在做中扭曲,在动的前面放一些桌椅板凳故意绊倒,花样百出。所以,需要在每件事情上说服自己,这就是觉悟,觉悟了,才心甘情愿的看下去,配合好,有时候要及时喝彩,不然无限会觉得你枯燥无味的,不找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枯梦道人 发表于 2012-10-24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那就让我们喝彩一下!谢谢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空行 发表于 2012-10-25 0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2-10-24 17:38
我一直想问的问题是,我们对“无为”的体会是否就是老子讲的无为?或者我们体会的太过表面化了。

-----无 ...

我平时的“动功”就是以身体的自发动作为主的,就是身体全部放松下来后身体”气机“自动导引下出现的肢体自主运动,动作有时很多,看似没套路但是实际都是有规律的,实际上都和”太极“有关,非常像是太极球在不同部位的旋转运动,所以这个”太极修身“我看到后很奇怪,因为我的自发肢体动作中有这部分动作。
我往往就是在这种自发的动作之后然后进行打坐,做完自发动作后打坐非常容易空明清净。
特别适合像我这样的懒人。
另外我做这种自发运动时睁眼闭眼是没有区别的,睁着眼睛意识也会跟着身体的”自主意识“走。
另外我觉得这个并没有有的描绘的那样神奇,好像是深不可测、不为人知的。
这说明”有意识“和”无意识“完全是可以同时存在并且配合的。
而且我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的”无意识“状态,你没有丝毫的”有意识“进入,根本就无法调控,也就是说,你只有”残存“的一丝”有意识“进入”无意识“中,才可能”打开“平时”打不开“的。所以这个至为重要的关键,你如何在完全的无意识下能够保留一丝残存的”有意识“进入,这个才是被忽视但却至为重要的关键,比如,你能做到睡着了之后做梦,在梦境发生的同时还能知道”自己“是在睡梦中吗,如果能知道的话,你当然能够调控并”打开“平时”不易打开“的地方。
所以这里头一个重大的问题,仍然是对”无为“的实际体会,要结合老子整篇讲的内容来看,然后我们发现他讲了很多同时对立存在的概念,而从不将这些概念单独割开讲,那是为什么呢?这种同时紧密结合的关系它一定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们跨不过这个”横沟“去,而且在概念中强烈的将”有为“、”无为“独立起来,反复的体会,认为”有为“不存在的情况下”无为“才显现,所以我们把”有意识“当成了”猎杀“的对象。老子只是告诉我们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并没有在任何地方提示我们”一方不在一方才能显现“,所以我认为老子讲的是”去皮取此“而不是”去彼取此“,”去彼取此“这种讲法与整部道德经描述的相对的两面互相结合是背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空行 发表于 2012-10-25 0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佛菩萨的像都是双目垂帘、仅留一线之光,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还有一识独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月88 发表于 2012-10-25 0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行 发表于 2012-10-25 00:16
所有佛菩萨的像都是双目垂帘、仅留一线之光,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还有一识独存?

这个才是重点,打坐不一定要用什么盘,因人而异,以舒适为主,如上年纪之人,硬要用双盘,导致血液阻噻,那肯定出问题,

真修行者,最重要者,是否得无上法诀,如无得诀,再修十年,
就算双盘,也是无济於事,得真诀者,一年半载,自然太极开基,
玄关显现,此方是真入门,无此者,总也是门外汉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0:53 , Processed in 0.0204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