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空行

内丹十八法问答提示(录音记录)

[复制链接]
行动派 发表于 2018-8-19 10:4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中 发表于 2018-8-18 20:55
严老师是一个受到景仰的人。严老师讲了做好事才能练成,不过好事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清楚,直心是基础,像有 ...

不错,没有顾忌,这个状态就比较好。
严师讲做好事,熊师强调的是德。还是有区别的。
有人能指出这点,很是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18-8-20 00: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自己真实的自证过程,来证明“影子”的真实性。
我多年前曾很多次通过“意识”给他人调整过身体,很多时候并不在一处。被调整者自述看到我的影子在身旁。期初我并不知道这事。

这份资料是非常非常、非常珍贵的,目前并没有流传。
我贴出来,其实是希望能让有缘的道友遇见、珍藏。
值得用余生去学习、实践。
或许以后找不到这么完整而透彻的了。

在浩如烟海的红尘修炼队伍中,有真实修证的明师当然也很多,不过侧重点不同。
像厚音老师,他在诠释方面,凭我自己的感受与体悟,在根本性的方面,大多是正解,讲的是实话。
原来我没看到。
不过我们都读不懂丹经古籍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强猜。
除非有“老师父”们站在面前给我们用现代通俗语言讲、又举的是现代生活中的例子。

在实际修炼中,功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事实,因为本身你修真,发生的都是不寻常的变化、这些只是不寻常的变化真实过程。无法回避。但要正确对待。
讲性命双修、修心,十多年来我们摸不着头脑。
其实,就是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修真者的心、跳出来的心是怎么样的,直接决定着是否能走的过去。
这个过程中,就是“炼己”的过程。
展开也可以说就是一个真实的修学佛法的过程。佛法是药。
本身要从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走。
祖师们、老师父们留下的传承下来的具体方法搁置不用了。
现在多年以来都在辩理、讲理论了。另辟它径了。
看谁更能讲理论、写的书更多。

德不是抽象的东西,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就容易辩理。就是那么一些具体的范围。
做好事、讲奉献、热爱工作、热爱家庭,特别是严新老师讲到这个“二十四小时练功”,讲的太具体现实了,并不是隔离生活隔离工作做事的,反而是以灵性做事的。
你按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也不差。这样做的话这个社会就太美好了。
讲德就是不应该脱离生活脱离现实。

何为无为?
错解的太多了,历史有之。
请参阅历史上唐代时期学人们对“无为”的谬传与错解时,禅宗巨匠南阳慧忠国师对此讲的一段解:不可离有为而说无为。
严新老师也是反复的讲“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学习、练功都是有为,放下种种贪执之心是无为,但却不是落在顽空处。落在顽空处,以为什么都不为就是无为,连灵性都没有了,就是你倒洗澡水连孩子都倒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8-8-20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动物的有为就是无为,因为它们没有主观意识,纯粹是本能。当然本能也有高低和影响发挥的纯粹度,长期在圈养环境中的动物肯定就不适应野外,所以不是有老虎野外培养计划之类吗?就算是自幼在野外的动物,也有经验的多少不同,也存在传帮带,所以象群有领头象,狼群有头狼。

       人类相比其它生物就是多了个主观意识,你又不能取消主观意识,变成植物人,所以只能主观意识配合本能了(人的本能可以称之为灵性,或者佛性,道性,这个和动物的比较狭隘的类似某种自然工具的专业性本能不一样,具有广延性或者宇宙关怀响应性)。所谓修心修德就是修这个主观和客观的默契和配合度,
这个客观是意识的客观和物质的客观,可以既包括内在的本能、灵性又包括外在的天地自然客观环境,主观和客观配合得好就可以称为无为深,反之则有为多。所以不能从形态上看有为无为,只能看灵魂在客观的自在度。

        说到理论思辨,必要的思辨是需要的,必要的思辨可以推动观点的深化转变,可以促进思维灵感的爆发。 但是性命一体,光注重思辨又会引起大脑兴奋,大脑一兴奋反应必然迟钝,内外观察也会粗枝大叶,身体的运转就会被忽略甚至粗暴对待,就像人在餐桌上谈论有趣话题,或者讨论工作、研究方向很认真兴奋,结果食不知味,甚至被鱼刺鸡骨卡喉咙。所以要在这两端之间同步兼顾进而互相推进并不容易,这要性命双修,要学会分开意识,要精气神合一同步运动才行。这就需要一些必要的性和命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简单几个步骤就行了。因为只有简单化的操作才能形成无意识的操作,才能形成动态中的随机的本能反应,步骤一复杂就难以做到了,所以不提倡什么太极拳24式易筋经48式。那太复杂,不能形成无意识反应。而这些性命双修基础训练是需要明师指点的。所以我就说过一句话:按明师的话去做有为也是无为,不按明师的话去做无为也是有为。有人不赞同这话,其实是没有看清楚这话是有范畴的,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些基础训练方面。
至于理论性的思辨方面,道场发展方向方面,尽可以自由发挥或者提出相反意见,都无不妥,因为学过辩证法的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是基础的东西需要扎扎实实的掌握,来不得马虎,来不的折扣,就像书法中的永字八法要练习娴熟才能自由挥洒,再怎么写行书、草书也不会变成鬼画符。基础扎牢了,行有余力才进行一些虚性的话题的关注与参与,而不是墙上芦苇,根基不稳就冒头迎风摇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8-8-20 15: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式易筋经,你完全可以只练一式。草庄的一式易筋经是值得推广的。
偏将军居左,没说偏将军退休,还是要起很大作用的,那就是反省、总结,不是想多了,而是想少了。或者想歪了。
无为当然是一个行为、一种做,想之前的做,非常难。
行动派就简单多了,立刻马上去做,至少不纠结地做。虽然与无为差很多,先从行动派做起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自在 发表于 2018-8-20 17: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修心修德就是修这个主观和客观的默契和配合度。主观客观探戈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中 发表于 2018-8-21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是唯一一部真正全面深刻系统讲述性命双修的书。当然它是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或者主客观合一的基础上来讲述的,不在这个基础上来谈什么性命双修的都是耍流氓。
      道德经强调,能量的积累要从中心开始,即从心意开始,全向均衡发展,不能单条线突进,自古以来的丹经或很多的人或动物炼丹很可能都在单条线上。单条线非圆性,使得体表的感官得到了能量,其表现往往就是过早的出一些功能。通俗地讲,就是没有明心见性,即已经有功能。纯粹的比较一个明心见性(无那种功能)的人和一个有功能(未明心见性)的人,二者其实在能量级上其实并无差异,但是明心见性的人啥也没有看不出来,而后者则是花枝乱颤。但是在能量的结构上则是一个呈现圆形(圆性),一个呈现狭长型。圆形又怎么的,狭长又不行吗,可以,但是从发展上前者会更有潜力。这就是无为的重要性。无为开始的确有点不为,你没计划,没目标,没练功,没追求,准确地讲只是开始你搞不清什么是德,你又不想像常人那样去追逐,你也不知道怎么做,三观未确立,你有点混事的样子,不像很多人那么明确,但是有一点你自观悟道从不放松,随时在有。
            当你意识的结构心意逐渐明晰后,你开始体悟主客观的关系,能正确处理情绪欲望,不是简单地无。这个时候你又悟到这个无为其实是正为,老子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偏。当你正的时候,你是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的,当你歪了走路的时候你就感觉到有感觉,走走平衡木来体会一下。并用于人生之路。所谓的有,乃是情绪与欲望。
          那大家大师的练功。你又唧唧歪歪的干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观的好,会发现其实人对人生事物,会有隐忧隐怕,这种之所以称之为隐,是因为不易观到并总结出规律。这种隐忧隐怕会使得人产生竞争心,好的竞争心就是我多为社会做好事做贡献,来抵消这种隐怕,或者奋发练功以图快速抵达彼岸。然而老子讲了无为就是为而不争,后果自己承担。争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争了。
         并没有说到全部,只能这样,大量的体悟在各人的未来的生活实践中,那里才是真正精准调控的地方。悟道不存在明师名师,练功才有。一气无处不在,道冲而用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0:52 , Processed in 0.0172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