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箭凌

(转帖)多而一:现有的科学的定理定律,有哪一条是坐在树下悟出来的?

 火.. [复制链接]
cosmos 发表于 2010-12-3 1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回到同一性的时候,这些矛盾看法就会烟消云散,这就是阴阳和合。天性在人,人的所有科 ...
晓风残月 发表于 2010-12-3 08:32


"回到同一性'就是目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0-12-4 1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有点偏激,坐在树下,应改为静坐,静坐,属于內证科学。
坐在树下这个词,有些象那种弱智跟风又喜欢煽惑人心的媒体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0-12-4 10: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明 于 2010-12-4 10:55 编辑

佛教也说过,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就是离一切虚妄,无不相就是非顽空与断灭。

萨娜亚.罗曼在《灵性的觉醒》一书中也提到,地球上的修炼者分好几种,有些人在其他领域做着有利于人类的工作,不是所有的都每天静坐好久或者有特异功能才叫修炼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箭凌 发表于 2010-12-4 10: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实涉及到东西方文化、文明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的不同特点的由来和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些方向看似不同,但是又有可以互补的一面。

以前各个文明体系单独发展的时候可能还看不太清晰,相互之间有误会和误解,接触、融合过程中有代价甚至血泪,现在站在全人类和全球化的角度上观察就逐渐明了了一些,那就是整体性、同一性的显示,它通过历史长河和所有一切包括不同的文明以显示自身和发展自身,所有的一切素材它都需要,都将整合,都会整合,不用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明 发表于 2010-12-4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在发展和內在发展可以看成是左右脚的关系,走路,要两只脚都用才走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寻因 发表于 2010-12-4 1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两者的目的虽然都是认识这个自然世界,但是走的路有所不同,一个走在外放的物质层面,发现与发明出了许多能展示的东西,东西比较具体;而另一个走在内敛的灵魂层面,发现了人与自然的某种关联,这种关联比较朦胧;但两者在研究过程中有所交织,比如科学家反复地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就达到一种凝神内敛的状态,就是所谓“着魔”,只不过他是在思考非精神的问题罢了;又比如佛说法时散发的佛光以及种种神通,就是在向精神探求上的同时,不断地改变与激发出自己身体的能量产生的;还有为了较快地认识“道”,道家的修炼者发明了药丹,这个就很实在了。
最后两者会走到一块去么?我认为会,爱因斯坦不也在晚年的时候想发展统一场理论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2-7 2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隐无名 于 2010-12-7 23:05 编辑

呵呵,越探讨越复杂了,把好多历史科学家`哲学家都搬出来了。
    楼主提的近代现代科技发明的问题,应该归属形而下的问题。如果承认天地是一个阴阳共存的统一场,那么在这个统一场中的万事万物,都受到阴(形而上)和阳(形而下)的制约影响。只是形而上的一面一般人无法认识知道,不认识不知道,并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和作用。
    就事论事而言,象爱迪生那些发明家科学家的发明发现,当他们冥思苦想思考某种发明或发现时,是不是和静坐思悟有类似之处呢?他们的发明发现,会不会得到形而上的信息信号帮助呢?答案不同的人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12-8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迪生的发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自“突然”。
修炼的人自己明白就行了。跟方舟子是讲不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smos 发表于 2010-12-8 1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楼主主要讲的是“实践出真知”的问题。 “真”的产生需要意,气,形的共同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10-12-8 14: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隐无名 于 2010-12-8 14:06 编辑

赞同28#小潘先生的“突然”观点。拈花一笑。。。。。。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4:35 , Processed in 0.01530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