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1-7-2 14:20 编辑
负阳抱阴与负阴抱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不能因为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的缺陷就认为反之一定正确,就像享乐主义不对,苦行僧同样也不符合自然。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树它喜欢阳光雨露,它不喜好阴暗冷硬的地下,所以我们往往看到树的根经常都是暴露在外,反映了它的追求,它要往上长,占有争夺空间,但是一味的往上长,并不等于就能往上长,会倾覆的,但反过来一味地扎根,拒绝向上就正确吗,同样不正确。类似于辩证法的守中或许才最正确。但是中的标准却在现实中。老子也同时指出了正确的中和之道,即冲气以为和。
上德若谷无疑是个好学生,不管是不是刻意为之,但是按照玄界科学工作者的曾有分析,如果你崇拜一个人,那你的元神遇到什么问题出来后,首先会归到你崇拜的人那儿,不会在自然中自由存在,其实是一种束缚和盖顶。不会害了别人的。如果没有对任何人的崇拜,对社会上比自己先行或有长处的人尊称为老师也都是可以的,但不能影响自己的独立性。要知道并不存在全然的老师。
熊厚音老师的真情理念其实就是对负阴抱阳和负阳抱阴关系的总体正确阐释。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老师的理论和话语的套路来,否则即便是如我这样主张不崇拜的人也一样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维、语言来表征一切。包括我下面讲的,也只是某些方面而已,大家也都应该把自己的所有经验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思维阐释。
每个人在社会中,逐渐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喜好或不喜好的东西,这种东西存储记忆在大脑中,具体的讲是观念,也可以讲是性格,或习惯性。但是观念这个词比较虚。实而言之观念首先就是体现为情绪,情绪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观念这个词没有可操作性,看起来我们有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其实七种几种归集起来就两点,喜好或不喜好的——来自于对环境的反映。情者倾也,就是你的思维倾向是什么,即喜好或不喜好。归集为喜好或不喜好两种情绪,正好和上面讲的阴阳负报模式相对应。甚至人的任何正常追求和反对都是可以的,也是可能与环境相适应的,但是过度就会有情绪,情绪它是人在环境中过度偏阴偏阳后自然产生的,不是自我造作产生的,因为情绪是环境与人关系是否和谐的连接点和自动报警响应机制,只要我们适应环境的要求,我们就没情绪,反之我们就有情绪。因此我们可以把情绪作为一个观察点。一般人的追求和反对都是差不多的,即喜阳厌阴,或叫负阴抱阳,但是少数人也可能反过来,追求一种苦行僧的喜阴厌阳修行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偏颇都会产生情绪、失衡、非理性。看体操运动员走平衡木,正常时她也是或左或右的,但是这是一种正常的左右,守中之道。也就是人的正常追求和反对都是可以的,无需压抑自己。但如果过度倾斜导致的左或右,就会失衡而坠落,我们讲的情绪主要是指那种即将或已经过度的倾斜偏颇的感觉,如果不过度自然也就没情绪。过不过度不是随便说的,它是以人的情绪反映为指标的。这是可以有具体的感觉的,易操作的,简明易懂,技术含量高的修德方法。 我们最终要以一种接受现实的心情在现实中,而不能以一种不接受现实的态度即情绪化来对待现实。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接受现实并不是嘴上说说的接受或包容,而是看能否不断地把情绪调整得平和才能实现。所以要高度重视调节改变我们的情绪,即能有真情,即所谓改变观念、包容、有理性,守中等等。
像我前面的批评厚音的文章,当然就有情绪性。即缺少一点理性的去说,这一点大家都看出来了,如果理性,效果会更好。理性也才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情即情绪,真情即调节情绪为理性,当然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啰。哎真啰嗦啊。
按照古人的观点,好像天为阳,地为阴。人居中。人怎么样调节天地的平衡呢?人其实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可以调节天地阴阳的平衡。情绪的调节过程实际上是把阳气打到阴气位置来中和,把阴气提上来和阳气中和,即冲气以为和,但实际操作中我们无需关注气,只需要关注情绪即可。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它的本质是调节天地的阴阳平衡。在调节天地的阴阳平衡过程中,我们化得了一种和气,有利于我们生存的真正的能量。
我们的立志的着力点要建立在小而实上,调节情绪就是小而实,当然在获得良好情绪,处于一种理性状态时,我们继续去着力解决现实问题,也要小而实。大而虚没有可操作性。我们是通过小而实的操作来实现大而虚的境界的。只需要着手于当前,即可影响世界。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规律和机制。看透这种机制,老天爷、老师、任何人都拿你没办法,因为你就是他,他就是你,大家都是共同整体的一部分。
最后想特别强调一点,我们还要有正确的感性,实际上就是灵性。当我们遇到一件事吵架吧,我们是不是仅仅把它看成是和眼前的人的矛盾呢,我们有没有看到一种背景因素,如果能感到或联想到背景因素,那我们的思维就具有了灵性,即正确的感性基础。就像有人老喜欢讲信息一样,吵架是信息引起的,信息又是什么引起的,还是背景中的人,最后归集到检视自己的言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