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妙兴

“有意归真 无需求证”——“心”体力行

[复制链接]
苏格拉没有底 发表于 2013-6-4 17: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潘雄 发表于 2013-6-4 12:35
没底这话说得确实拍马屁了。老师信息的储备那是悄悄地存在宇宙银行,你怎么知道大还是小呢?梦见了还有具体 ...

灵通说老道友修炼了多年后结果不好,董兵说论坛神神叨叨!
信息不对称,老师讲的听明白了没有,董兵看来是理解不同,要不然就不会反对梦了,灵通看他自己问的也不知道理解没有。
我怎么知道老师的信息储备是大是小,老潘这还用说,不然你给我们解解梦,讲下悟真篇,还要合理和精彩哦!
有没有想过,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雄 发表于 2013-6-4 2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道理。你是细节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6-5 10: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格拉没有底 发表于 2013-6-4 17:27
灵通说老道友修炼了多年后结果不好,董兵说论坛神神叨叨!
信息不对称,老师讲的听明白了没有,董兵看来 ...


这和人的一些兴趣点倾向有关,有的人比较倾向于心理学,注重主观思想与现实的磨合,比如深一点的佛学的内观,或者类似心灵鸡汤的一些实用心理模式的分析和运用。
有些人比较倾向于客观物理和生理的道理、联系、感受,他们在中医、阴阳五行、易经之类上的兴趣比较浓厚。

由此分出了兴趣的倾斜;但遗憾的是,往往是强化自有趋势,而不是反向运动,双向运动,交叉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苏格拉没有底 发表于 2013-6-5 11: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3-6-5 10:23
这和人的一些兴趣点倾向有关,有的人比较倾向于心理学,注重主观思想与现实的磨合,比如深一点的佛学的 ...

草庄传递的修炼模式很不错的,认识自己、认识人性,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只是实践的深度和钻研的方向不同,众人为师,大家无私的奉献出来,共同进步!
不要一上来就搞什么无为、无心、清净,没有有做的基础,你拿什么来无,这样才不会神神叨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13-6-5 17: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3-6-5 10:23
这和人的一些兴趣点倾向有关,有的人比较倾向于心理学,注重主观思想与现实的磨合,比如深一点的佛学的 ...

什么叫反向的,双向的还有后面呢那个,真的不懂,你给讲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6-5 17: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企业上常见的例子,就是流程图,流程图很多是闭合的环路,按闭合流程运动的方向就是双向,通过闭合的环路可以把相反的环节连接起来,比如进货和出货,接收订单和完成定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妙兴 发表于 2013-6-6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我所在行业的情况,针对流程,我也这样的体悟,不知道理解的如何!
   对道的存在和作用,“信者,信之;不信者,我还是信之”!
   一般企业是:设计新品——开新品订货或发布会——分销商下单——生产部门组织生产——总仓分发各地——分销商验收发——零售终端——设计人员从零售终端收集信息——再开发新品;
   我们修炼应该也有相似之道理:修炼理念(道在设计)——圣人智人真人布道——有根缘善德之群体修炼——隐传与明传阴阳之发展——善念之人实践——推动个体、群体和自然和谐发展——再到自然集约性反馈——修炼理念再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6-6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太具体了,需要抽象,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抽象、简洁、普适,所以需要必要的简化,不然看不清楚基本,简化成两个因子以及连结关系就是最基本的构架。

企业上总结分析的时候,常常这样说,这个流程没有闭环,一定要形成闭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妙兴 发表于 2013-6-6 13: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兴 于 2013-6-6 13:01 编辑

谢谢箭凌师兄的指教。感恩!
    回归到俭朴的状态:现实企业中有进、有销,结果存有三——1、正、2负、3为平;道一生二阴阳,二生三三类;性命有先天、后天,因“万物负阴抱阳”,“不道早已”“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结果也有三:1、长生久视2、健康长寿3、常道生老病死;
     先天—后天=生存  左右平衡在于修炼,降低后天意识和消耗,觉悟先天的灵性!
如有违师父老师的本意,都是我执后天意识太强。愿意接受老师和师兄们的批评和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潘雄 发表于 2013-6-6 16: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道的存在和作用,“信者,信之;不信者,我还是信之”!
——实际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对忽悠大师,信者,信之,不信者,我还是信之!于是就产生了董兵的“神叨”理论。
其实,草庄这么多年的工作就是在纠正“神叨”,取得的成效还是很大的,但还是有不少顽固僵化份子,没办法,也需要留这么一点的,完美主义不行。
象没底、空行、阿成这样的觉悟者再多一点,董兵的“神叨”理论就不攻自破了。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1:59 , Processed in 0.0209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