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黑炭头

诵读德道经与疏通中脉之我悟

[复制链接]
半个多农民永远 发表于 2013-11-13 07: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7 15:01
如果不用有作的就能达到光生,气现,也能通中脉,这种感觉我觉得只有上等根性的人才能做到,我想视我这等根 ...

传说还有一对话版的老子五千言非常古老,俺只看介绍找不到原文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2: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通中脉,须证空性。未证空性,一个是你下玄关不容易真正开启,第二个,性光与真精无法进行交汇,也就是老子所讲玄牝之门无法打开,最多精足气足神灵而已。

    对这句话的描述我觉得更恰当些。 因为本人也不只是光读经书,同时也在练昔肌。每天都做长吸短呼收小腹,夹缩臀部提会阴。为勾引真息和胎息而设的武火呼吸法。这个方法才是容易开启下玄关的方法,同时还在修练其它的人天合一金光法。所以这样几种方法同时在修,再加上太极拳,内练太极外练太极,易交换外部精微物质。同时灵动后配以静坐。本人是综合修练。所以描述的这一功能大部分归功于诵读经书上了。但是本人的感悟还是诵经书占了能入静的功能最大。对轻松通中脉启动非常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4: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条路是对的,不过要去执、修空性,我个人认为,除了这种诵读外,不断的结合自身体验德道经还是道德经的真实意义也尤为重要,不容易。

    对道友提出的这句话,我深表赞同。德是道的体现,所谓道之尊而德之贵也,德有多深厚,道就能修到多高的境界。所以用经书里的德行准则规范自己的身体,行为,意识思想。长期为而弗争,长期知足之足就恒足以。还有很多经书里的德行标准不一而足。只能熟读以后慢慢体悟。能悟到多少。就能得到多少。道就能进步多少。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4: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个多农民永远 发表于 2013-11-13 07:32
传说还有一对话版的老子五千言非常古老,俺只看介绍找不到原文版本,

我现在诵读的是熊春锦老师写的黑皮本,《德道经》里面还有老师的注解,还把诵读的心诀都公之于众了。也就是道可道也,可这个字以前就是诵读的意思,也就是通过诵读经书就可以修道,进道。其它的你们可以自己买来仔思研读,必有收获!而且这是用80年代在汉皇墓出土的帛书版的书经过较正后,最接近老子原书的内容,而且里面的《德道经》和现代版的《道德经》是有些区别的。较正过后的比现在外边用的多了很多“也”字,其实是不能删的是为了诵读这个字的时候,这个字以前象形字是人的生殖器。所以诵读这个字时就容易出效果。产生谐振。从而产生能量。而且对于修道来说,必须是以德为先,道在后,人修身如果一上来,不管有德没德就修道,那非常可能就是魔相从从,重则走火入魔。所以应是德篇在前,而道篇在后。
         我认为这本就是我认为在现在那么多种版本。我认为这本德道经是最接近老子原作的《德道经》。介绍给大家,大家有其它更好的可以相互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4:18
我现在诵读的是熊春锦老师写的黑皮本,《德道经》里面还有老师的注解,还把诵读的心诀都公之于众了。也就 ...

老子到底说了《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如果说道是虚的是不是属于阴的一面呢?那么德就是积累就是实的也就属于阳的一面了!不是说先阴而后阳吗?按楼主所言岂不是要先阳后阴?最后阴被阳所包裹,自然难以纯阳了吧?所以三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1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2:06
要通中脉,须证空性。未证空性,一个是你下玄关不容易真正开启,第二个,性光与真精无法进行交汇,也就是老 ...

问题在于什么是玄牝之门?是实有所指的还是虚实统一的一种存在呢?有待思考与探索,更在于遇缘而明言!中脉的大通,为什么要证到空性?性是空的吗?哪么命岂也不是空的了?看来还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3 12:06
要通中脉,须证空性。未证空性,一个是你下玄关不容易真正开启,第二个,性光与真精无法进行交汇,也就是老 ...

第二段,看来练得很多有点杂吧?法在于精一,理解在于功理,理通还得法容,得一得天下!互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3-11-14 1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尊道贵德 于 2013-11-14 10:26 编辑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05
老子到底说了《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如果说道是虚的是不是属于阴的一面呢?那么德就是积累就是实的也就 ...


       道篇在前还是德篇在前,目前看法不一,可以理解。因为我们都不是作者本人。
     目前所看到的版本,两千多年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原经书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至于为什么这样,到底是两千多年前的版本合于老子原来的实际,还是现在的版本合于实际?只有老子本人知道了。厚金老师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原经书校正出版的《德道经》在全国推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诵读的人已经多达几十万。针对哪个经在前,为什么德经放在前?厚金老师的观点大意是:需要“以德进道”,他比喻说,道在高位,相当于在楼上,德好比楼梯,必须通过这个梯子才能上到道这个楼上,将《德道经》颠倒为《道德经》,好比将楼梯抽到楼上去了,使人对道可望而难及!如果重道而不重德,容易陷入魔道,就算有点道行,也是魔心重,难以达到高层次。在这个问题上,严新老师提出了“以德为基,以德为本”的观点,和厚金老师的观点比较相同。
      当然,无论是读《德道经》还是《道德经》,只要做到以德为基,以德为本,道与德并重,都可以成功,这是我的观点。
       道家修炼,重视先筑基炼己,这是修道德的过程。德性不足,不可传予大道,这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也体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4 1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05
老子到底说了《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如果说道是虚的是不是属于阴的一面呢?那么德就是积累就是实的也就 ...

对道和德从阴阳论方面去理解,本人还没有对这方面的理解,有待让论谈里对这方面有体悟的人来说说他们的观点吧!这也是个不错的讨论问题。各人的见解都拿出来讨论,那么这个理就会理解得更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黑炭头 发表于 2013-11-14 1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11-13 20:18
第二段,看来练得很多有点杂吧?法在于精一,理解在于功理,理通还得法容,得一得天下!互勉!

我的这个多而杂不是没有目的杂乱无章的,诵读是为了上善治水,同时也是光音气振荡身灵和增阳而涤阴。太极是为了更快的修复好自己的颈椎病和肩周炎。内练五行外练五行。人天合一金光法是为了增进身国内的阳而涤阴,使灵动时不至于让阴灵控制。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练功时保护自己不受外干扰。使神光护体。这些都是**层面的打基础的东西。我的基础不好,身体不行,所以得把基础打好了才能性命双修。所以还没有达到精。精是随着时间天天坚持修练才能达到精的。我充其量只是打基础,还没有进入修真的初级阶段都没有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4:17 , Processed in 0.01710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