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箭凌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语聊答疑佳句

[复制链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7-17 21:5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07017厚音老师语聊讲解《庄子·外篇》警语摘转:

生从天机处套取,死由心机中还原。

梦境从不可能中模拟了人的一生。造物赋予人生存,也必然赋予其死亡,但是,死亡不属于觉悟者。

庄子.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箭凌贴上)

道德经: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箭凌贴上)

携土而行。(箭凌贴上)

一丝牵挂不能有,万丈豪情随东风。

……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10-23 21:4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023厚音老师语聊讲解《庄子·外篇》警语摘转: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箭凌贴上)

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箭凌贴上)

修炼者注意细节的必然。

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箭凌贴上)

离开了心守清静的要领无一不是虚妄。

“胡明浩”,老师一直在教学生善养浩然之气方能明白古道不冥吾能化育之理。

西游记第一回: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箭凌贴上)


老师所教之理价值无量因而是还不了的,只有用自己勤勉不止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理而结出长生久视之果,方能对得起天地之道化,对得起老师的教化,也对得起自己祖先的生化。

“几千元钱”:修炼者在观念上的移动和迁徒事关修炼的成败,如果没有环境和机缘这些大气候的奠定,个人的认知要想跳出自我习性的禁锢是无法设想的。人类的思想追求被无形存在界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要想突破这种界定只有一条路可行得通,那就是“无欲”。有欲以观其皦,无欲以观其妙。

方且尊知而火驰。(箭凌贴上)

潜在意识在暗示让人能够触及身心的存在不是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在的省悟。

重视人的知见积累不若重视人的五行中神志魂魄意各种信号的平衡发展。

《参同契》: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箭凌贴上)

为什么不洗洗自己的心呢?

劳作是我们与众生和百姓联系的一个基础。(箭凌贴上)

因为人是“四大之一”,人一旦觉悟了,造化的钥匙他就拿到了。觉悟了,色即是造化的开始,沉沦了,色必然是其失败之因。

只有做到众人为师了才有可能抓住修炼中稍纵即逝的机缘。

笑而不答,相逢一笑道中人,无需多言,现实中,修炼丹道的人其成功的因素大部分都是隐态真师奠定的基础所至,妄以为皆自身之力而成者终不明“丹”义而逞狂徒。

平常有意之想到今天的无意之观,这就是生命这个有机体所呈现出来的自然规律,信这一点就有这一点之“德”,此之为“德信”。

印堂的深处:明堂。(箭凌贴上)

在忘我的前提之下看看我们所接收到的“感觉”是不是与传统丹道的理论存在共通之处。印堂的深处是“明堂”,“明堂”,明而登堂入室的关键所在。“未见如何想得成”,说的就是人全身的和谐机制是循序渐进而完善起来的,到了能靠明堂之处的光明照见身内的积极因素时,人的真正的造化由心来安排的机会就成熟了。

道德经: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箭凌贴上)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11-6 21:2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1-06厚音老师语聊讲解《庄子·外篇》警语摘转:

无何之樗:
http://bbs.xuande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49&extra=page%3D1(箭凌贴上)

猪在此不是指动物,而是一个时空的存在,即使是很小的片断也需要修炼者以极高的灵性相和,才能斩获其机而有所得。

只有德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灵光中与其共舞载道。

修炼者是将自己的命放在修为中去运作与觉省最后超越之而融于众生,年轻人,后来者,自己,必将先行之人,后来看先行是为见证历史,先行能看后来是为长生久视。人面对生命将钱“看”的太紧必将扭曲本来而注定要失去“真谛”,人背对真相又总不愿“转身”即使是应运而生临了必然会起意外的缺憾。

一间房,身体内部就象一个家,如果阴阳不匹配,化育就不可能,即使曾经的体验很丰富,所闻所见很辉宏,那也于将来无丝毫之益。所以不是天地不教人,而是人不明白天地的不言之教。这种不言之教才是人类之源与其发展之希望的保障。

人类的世世生生,不知去者几何。大海的无边无际,是那悲伤无奈的眼泪汇成。

弃土与携土,不会顾及人情事故,只会依法办事,依道成功。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箭凌贴上)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12-4 21:5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2-04厚音老师语聊讲解《庄子·外篇》警语摘转:

说明来草庄的道友当家学做自身主人的少,走马观花各取所需的多。

众之所好不一定是“真”好。

这也是此地“所不能闻与而所不能言”之要妙。表面上说了,其实又从未说过,此为“不能言”。表面上听明白了,一转身又回到了不知所云的感觉中,此为“不能闻”。

修炼这件事不是人云亦云地凑热闹,修炼这件事是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的精工细作,一定要顺应天地时节,把握好众生的真需求,起早摸黑地辛勤劳作,谦虚谨慎地众人为师,这样才可能有少许的收成啊。

人类要想弄清楚自身所包含的一些真理,人类的现有观念不来一次彻底的革命不行。此话不是针对哪个人而言,是真想先对广大的修炼者一吐为快。师父都“尿急”了,吾等不急么?

阴性层次越深,生机也就越广大。

观念固定了,就会看不懂潜在的表演意图。

大道在沐浴了世界以后既有天清地朗的美景,也有泥沙俱下所带来的无道可行,这也是对修炼界的真实描画。所以真实的修炼需要不为己而为天下奉献的真心,需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意志,需要拨开秘雾胸有朝阳的灵性沉淀。

想达到目标就一定要有坚定的心态,顽强的意志,以及灵动的精神,让“无己”的状态去驾驭这三点就称之为“德”。

偕于小的红利不足以言大道。

这个世界有了爱就有了希望,“李爱琴”是一种爱天下万物的引导暗示,也是一种认识上的出路,它能带出修炼上的全新未来。

修炼故事中有个冯铁丸蓝桥遇神仙,说的是人心不能自枯,人心自枯则不救,更遑论修炼。

去世者的难受实际上是在世者的难受,除了慈悲还要有更深的定力才能知道三涂上的人更需要无分别才能挽救。

修炼者需要将身天下看成众生的缩影,这样才能客观地看清生命的原始面貌。

人的生命中还有很多人未曾认识的小生命,它们也有情绪,也有诉求,不要认为它们不说话就无法沟通,实际上平常中的各种感觉说不定就是它们的冲动。不要等到它们造反的时候再去搭理它们,那时候就真的晚了。

要经常阅读经典的原文,增加自己对传统理念的理解,也能够更好的防止外部不良信息对自己的干扰。

纸上无字,这需要修炼者用实践去书写自己美丽的华章。也说的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无字真经,只要你坚持向内求取自己的真意,这本真经就会充分的发挥出作用来引领成道。

中国文化是一个普适(容纳性)的祥和文化,介绍给人类有利于其进化。而修炼者则要从浊中自清出来,将道的清明透彻抓牢,这将有利于道德文明的长久。

实际上修炼还有很多很多的事需要紧急着去做的,不能蹉跎了岁月,闪失了机缘。

怎么想才能让解决问题的道路畅行无阻?德行,自己积德行善是让所有障碍化解的唯一出路。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没有问题而讳疾忌医而病入膏肓。

人类在认识领域要进行普遍性的革命了。

人类有一个共同的材富宝藏,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它和开发它,并利用它进化人类。

现在,能与这个宝藏响应的只是人的无奈与悲伤,所以要号召大众都能觉醒起来。

这么好的修炼法门不被重视却躺倒在其上呼呼大睡,同样,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和现象,也是普遍性的存在,人生最有价值的事就是觉行大道,不要到了“见棺材”的时候再去被动地响应。

吃饭,天天要进行的一件事,修炼也是如此,不中断地走向自己的反面,康庄大道上自然会有无量光明。

人的生命背景中还有多层次的生命形态作为其基础在支撑着,“紫色的孩子”就是其中一类。当修炼者的机缘凑巧,或是德行充沛,亦或是功行圆满,就有可能看见其中某些信息的产生、变化及运动的片断。她是伴随能量而还原出人的本来过程的,她也是古人所说的“内人”之类,《黄庭经》中用歌诀的形式赋予她传统的精神,现代修炼者也该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赋予她不朽的构建。

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箭凌贴上)

庄子希望人们能发现他话中所含的客观规律,尽己所能地忘物忘天,将真修实炼进行到底。

肩井穴是心脉的通道。

人心脉的通道在人的心神运动过程中是要受到切实制约的,否则,主观上的胡思乱想会给人的修炼前途带来不测。这一点也证明了庄子“有治在人”的真实性,所以修炼不能发展人后天知见的累积。

感受的主角变了,变成她的视角了,当然一切就充满了生机。所以,修炼者不要将自己看的太实,更要从虚的角度树立起永久不变的努力方向。

谁当家更美好?肯定不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因此,修出人生的更多体验而又能忘己,这就是真修实炼的正大出路。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1-12-18 22:1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12-18厚音老师语聊讲解《庄子·外篇》警语摘转:

灭人欲,存道统。(箭凌贴上)

没有思想的改变就必然没有性命的改变。(箭凌贴上)

为人民服务标准中的两把尺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不断地用初心激励自己,才能有长久的客观存在。

一定要把意识与存在的关系搞清楚。(箭凌贴上)

先解决自家的问题就需要先行认识自己。

姿势再高,如果道性修不到位,运行的结果也充满风险。

自己的观念要不停地改变,人生的机遇还很多,观念不改,“美好”就会荡然不存。

要修到没有观念。(箭凌贴上)

对生命内的认识与实践达到了一定的造诣并能给他人带来参证的能力。

众人为师是没有界限的,因为教员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能让自己得到参照而获得进步的都是师。

圣人想过的事世间必然会有人响应和实践。

东风压倒西风。

道德经: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箭凌贴上)

《道德经》: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箭凌贴上)

修炼者不能光靠客观上的已有积累来提供条件和机遇,还要让主观不断地觉省于灵性从而突破“我执”的束缚而创造一致的未来。

(回家)回到真实的本源中去才能获得长久。

公交车,人类的各类认知必将在此交汇。

1路车,人类对生命的彻底认识清楚必将带来对文明与进步的和谐统一。

修炼需要轻装上阵,不能放下包袱也说明认识上的牵挂太多。

人在主观上的演放形成不能归元的趋势。(这点上需要警惕的)

小知充斥于人类的文化环境中而使人迷惑。

人不知道自己的伟大才想傍着另一个伟大而活着,所以现在提倡“四个自信”非常及时而积极。

人要努力地明白更多的道理,不要被一些表象将两眼蒙蔽了,要向着觉悟和自在的方向开发出人生的无限潜能并将其用在人类进化和未来上,不枉度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戏看多了戏化了自己的理智,而不注重于遵从自然,更轻视了自然之中的道德规律,到头来怨天尤人,与真实擦肩而过,只有那抱定利天下的初衷从不悔改的人,一定会有长久而觉醒的未来。

人类以“色”为基调的文化发展已经很猖獗了,它对人类的进化与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人类要想有自己的未来,以“色”为基调的文化必须要转变到以“道德”为基调的文化中来。

面对大好的发展未来,修炼的人们不但不重视基础物质的作用,而且将大好的天地间资源用于个人的逞能。

一个人的认识不能众人为师就总会有偏颇,一个人的奋斗不关联到人类的兴衰即使有成就也只是失败。

确定的开始就必然有一个不确定的结束,不确定的感觉也将会给人带来确定的发展趋势。

人越能走向自己的反面,越能在客观的领域有所建树,这是修真的意义之一。

还记得老师所说的在修道中立志使自己生命中的内人能够安定成长的整体观吗?主观损的时候相对于客观就是学,主观学的时候相对于客观就是损。

如何让人类生存的美好常驻心间?这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我们在此经常谈论的主题,只是太分散,需要有心人将其辑录成纲,再通过自己的勤修悟证充实其目,这样,一张张恢恢之天网成矣。见而失,无非人欲中的追求不自然。失而见,这是人心中的天意之不豫。

时不我待,身外的造化无非即世的名利、富贵、福报,身内的造化却涵盖了人类、未来、长久、根本,孰轻孰重,非文言所能辨,非文化所能载,非科学所能明,这就是老子所言之“难”。

浩然之一气。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8 09: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2-19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雨水节气暗喻)得天地的沐浴。

《庄子》内篇——应帝王: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 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箭凌贴上)

内修成法,自化为道。

有虞氏: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居于虞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部落就以地为氏,称有虞氏,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虞舜是虞幕的后裔,后来成为有虞氏部落首领,接受尧的禅让,成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建立虞朝(公元前2095年-公元前2067年;公元前2064年-公元前2025年)。(箭凌贴上)

修炼道理融汇到生活中。

人的一切由客观意识在存储着。

人活在世有很多可以掌握道的规律的机会。

人忘己时即能切入自然的智慧和能量中心。

人的活着越有创新性就越能与长久挂上钩来。

分阴筑阳。

人的主观为身天下之君,但是主观并非身天下之福,所以主观进入不了遗传体系,除非主观参透了道的规律而化作真意识参与造化。

主观上的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但是人在客观上的长生久视是可以完成的。

不要希图主观上的生生不已,那里有的只是凶果连连。客观上的造化和设计完善与天意相偕一致了,主观上的成真携土只是一个空间转化的事。

除了主观,身体中还有三个角色是一定要明白的:魂,魄,心神。他们是人的生命中自愿图新的三要素,魂代表了父系遗传,魄代表了母系遗传,心神代表了人的先天遗传,三者合起来就成了人生命的支撑背景,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客观意识。她们非常理解生命的走向,所以她们团结起来向主观发出梦中的信息,希望身天下之君能够响应而主动图新,主观上的被动就是客观上的主动,故用新被子譬喻。

不要怕,生死之外无大事,所以面对旧的观念的逝去用不着大惊小怪,唯一不可丢失的是我们的慈悲之怀。

修炼中在命体的成就上不可能不为居心不良善者设防。

一事两面的表达代表了道性的存在。

修道毕竟不同于知识的积累去崇尚多而是奉行清静无为。

时运正当临,修正印己身,和谐天下美,西去再转东。

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而不是谴责自己。

人的主观不知生命内部发生了什么或正在发生什么,也不知道生命的真正诉求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人生的困惑。文明与科学并没有引导人类向着人内在的需求而发展,只是在不断满足主观上的所谓需要,这样的“人”是不完整的,这就是“羹”的含义,羹者,根也。暗喻做人要寻根溯源,不能枉度一生。

要从自身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求法先明道。

清静无为,志存高远。良好的心性修为是“师父找徒弟”首要前提。

人生不在创新中超越自己就在守旧中消磨自己。

人曾经关注过这些时间中人体的变化和感觉的规律。

修炼上变化的临界点关注得了,惯性阶段的过程就不存在问题,这也是由微妙入玄妙必须训练的内容。

没有经历艰苦条件的训练就不能算是严格的训练。

子午卯酉。(关注)

应该庆幸自己有师傅陪练,实际上师傅一直都在陪着修炼者,因为终极状态就是众人为师万物为师。

脱离了工作或生活的修炼并非全然的真实。

仰天俯地,没有未到之道缘,只有未悟的玄机。

个性融入共性首先要明白共性的规则,对道的法则并不了解而修道,那相当于盲人临崖而不知,是个相当危险的事情。共性中有规律,个性中同样也有规律,不要以为“人心在机”就可以随心所欲。

生命是个小系统,国家是个大系统,人的主观是需要放假休息的,但是作为一个系统是不存在丝毫停歇的可能,由此我们就知道了人的主观不堪为主,明白了这个道理,无为之治是何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到生命的修炼中来,真意识系统架构的完善就成了关键,是修炼者走长生久视这条道的保障。

法于天下只是一个比喻,法于自然才是关键,要想法于自然,人的观念随主流不行,随个性更不行,随文化传统只是隔靴搔痒,随科学认知那是南辕北辙。

人生如戏,但愿人们不要戏弄人生,明白了导演意图并将之演绎得创意纷呈的演员未来一定可以充当全新的导演。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8 0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3-05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齐物论: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箭凌贴上)

心不动称之为一。

耳顺。

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箭凌贴上)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箭凌贴上)

老子立下慈俭不争这三宝的论点,让修炼者在错踪复杂的各种文化矛盾冲突中有了分析与选择的标准。

人在法于地时,其道性是自然外溢的,故不用刻意去外求道。

只在一个方面走向相反是不行的。

不符合道性的地方不只一处,要系统地认识,全面地布局和改变。

生命系统的修炼,主观意识是肯定靠不住的,要及早地弄懂主观与客观存在的关系中来,真正明白无为之治的深刻含义。

一味粉饰其外表而不重视内在精神世界的转变,到头来奉承了别人也就是忽悠了自己。

所以提倡“直心是道场”而不是一味去赞赏。

重视细节上改变自己的人一定会止于夸夸奇谈。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箭凌贴上)

知道百姓的诉求,也精通自然的规律,依靠民以自化,天下的积极性趋势就无人能挡。

不去研究她人的错误由来而是认真地思悟一下自己尚未暴露出来能影响社会的问题,这就是自己真正的修行。

爷爷是知道孙子天生有德的,让这种德一味地循规蹈矩就会阉灭了孙子的灵气。因此,修炼者一直都要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处于生长期的幼儿,除了“我本善良”的一缕幽冥,其它的都应该先将其忘却,这样我们的修炼的前景就美好了。

修炼长久这条路如同上坡一样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道性疏远人们主观上的喜好。自己与道性相连,也就必然会沉浸在普通人的好恶当中。

人在执迷自己的观念中糊涂过了一生,又在观念的折磨中痛苦地结束了这一生。不应该这样,就要在有生之年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而让自己的行为趋于圆融。“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人有向上向好的观念是好的,但并不需要只将希望寄托在后人的身上,而要立足于改变当下改变自身改变给我们带来颓废而不知出路在哪里的狭隘精神。

409路,人生有一条路的性质就是让“长久”永远埋没在对利益的追逐中。

下坡路,人生的低谷期。下了车,意识糊涂,观念错误就离开了对真像的争取。从挡风玻璃处爬上车,这里的“风”是指对性观念的过度执着,所以能够挡得了“风”就能够重新上得了修炼这趟车。

离世了的人活于在世人的心中,然而,要想让其长久,就一定需要在世人对遗传基因的开发并将其用在丹道的烹炼中,那样,生命的阴阳就真正相通了。

生命再造的机会不多了,要趁还能明白的时候抓住觉悟的时机。

机会来自于积德,身在朝中好积德,将德用于修炼而不是用于对人生名利的攫取,这是对祖上及后人最大化的帮助。

春耕:只争朝夕的意思。

山很陡:锻炼出修炼的坚强意志。

修炼与生活一样,体验的是整个过程的美好而不只是为了欣尝(欣赏)开花时的短暂烂漫。

对自己不了解,对物质不了解,对天象不了解。(谈何修炼)

降低我执。

身下有余。道损有余补不足。堵得了阳堵不了阴。

四个同学:代表四象的存在。和合四象,由主观意识的参与媒约作用。

大脑空余是留给先天的,运行才不能堵车。

志存高远,行为谨慎,胆大心细,大局在胸。歙纳扩散,集约自然。无己无私,有真有情。

习惯成自然,自然能生德,所以系统化认识是主观配合客观产生的积极结果,不能只靠主观去选择怎么做,而应该时常体会主观顺应客观理解了客观以后会在人生有怎样的结果?

守弱,弱是强的基础。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8 10: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3-19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数学课:数术定根通(箭凌贴上)

心圆通无碍了机会也就无所不包里面。

人类已经在确定性的结论中生活习惯了,如果产生一点不确定的结论,不一定就不能成为历史的结果。

天上人间只隔着人们生存意识的惯性。

若能打破生存意识的惯性,人生的真象就能大白。

世界上任何的意识立足点都将被人的心机所摧毁。

很年轻,不是传说中人身蛇尾的形象,观念要与时偕行,要敢于探索还要善于探索,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要人们沉溺于宗教的说法,而是要从自己的生命活动中找到万物的源头,从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更深层领悟,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出无愧于后人无愧于未来的新认识体系。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8 1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4-02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箭凌贴上)

······

在能量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模糊比清醒要好,人的主观没有能力驾驭得了能量这个事物,但是人们又在此锲而不舍,这是修行者的悲哀。

严新老师:阴阳先后乘。(箭凌贴上)

修炼者需要由静及动的反观内照发现人与天地间互动的消息,不要将注意力只是集中于对外物之美的欣赏中,更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身天下的自我造化与天道关系的响应中。

注意身天下的诉求并与之相处好,使生命不断地向积极的可能转化,这就是人生最宝贵的开悟和实践。

老奶奶,代表了人身中的老阴成份,她是生命中的智慧信息,她说缺溉是说身天下缺少灌溉灵性之苗的工作安排,而你却哈哈大笑于我如此之壮硕怎么可能缺“钙”呢?

修炼的起手处就是先要给客观的信息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空间。

返观内照,洞见自我。

重视自己之大。

修炼人不是将偶像当师父而是应该众人为师和万物为师,这样才不会弄错自己的观念。

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修行人如果观念不入道而造成的身心伤害也是防不甚防的。

虚化自我。

吃饭,走向自己的反面。

饺子,交缠不清。

让正确的发展方面强大起来,这就是正气,让不正确的发展方面强大起来,那是邪气。所谓的正确就是人类能够自觉地认识自己后再去改造自然,这是大方向不能变也不会变,在向内的发展要求面前虚与伪蛇又一味地想去征服人民为己所用的都是邪魅。

绝对化地看待事物和看待修炼都是得不到善果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就是需要在性命两个方面都有所进化,只强调一个方面成果的结论并不是真理,真理不是说出来的,真理是明摆在那里,但是只依靠人的主观又掌握不了那个存在。

考虑问题不能绝对化。

需要互动进行思考。

忘记自己是最难的,不能彻底忘记自己的时候任何的问题都是围绕自我的观念在做的游戏,真能忘记自己的存在而出现的问题一定是真象在向自己招手。

要善于移动自己的观念。

不要把自己的生机扼杀在对抗中。

和光同尘并不是同流合污,不是沆瀣一气,和光同尘是在同一性法则下对相反事物并存的清醒认识和善存的包容,和光同尘是在理解了玄圣素上之道以后对事物的无为之治。

没有自我是可以的,没有观念是不行的。

存在永远是合理的。

做到四无的人。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8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22-5-8 10:05 编辑

2022-04-30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内篇·应帝王》。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箭凌贴上)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庄子·应帝王》(箭凌贴上)

天道回馈给海一样的人品时一定会象大海边上看到海平面上升起的朝阳。

母狼死了,死了,人类失去了从阴性的角度思考存在的文化习惯。

即使人类一代一代地在探索着人生的真理,如果没有从阴性的角度思考存在的文化习惯,这种探索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可见而不可得。

独立不改的精神,时刻变易的表达形态,以响应自然之结果的不确定,这就是修真。

大道无门,唯心能进。

用主观去思考客观生命的来龙去脉本来就不可思议,还要思悟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并幻想着改变它,更奢望着穿透它,这不是异想天开又是什么?!

异想天开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耗去了人身的先天精华,不累才怪。

清静以为天下正。

镜子在人的心中,随时都能照鉴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才是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非常基础。

梦里和现实,反思与改变,身外的人和心内的镜子,都要落实到对自身的改变上。理论不需要太多,谈论也不需要太高,心境不需要太牢靠,我相的肯定更不需要,吾师乎必然渐行渐高。

厕所,推陈出新的地方。

推陈的地方存放依靠,这种依靠是不长久的。

人无论男女,在遗传上都不会遗失其信息的记载,而且这种记载的性质也是打开造化的钥匙。

人的身上有主客之辨,谁是客谁是主?这一点修炼前与成功后其结果肯定是不相同的。

文峰:文化认识上的极致。

人在文化认识上的极致就是执着。

(来到客厅,李文峰拿着扫把在扫地):指人用别人的思考全盘代替了自己独立的自然证悟。

身天下中的引导意识肯定不需要别人的证悟来代替自己身天下的觉察。

将执着的文化认识束之高搁可以,扰乱清静不行。

让先天遗传与后天遗传离开造化原先的设置重新交叉融合形成阶梯态的递进生命体分布于各个空间中,这个称之为炼丹。

修炼对生命的改造对其中的所有遗传关联的成员都具备无限的发展空间和积极的保障而不再堕入消极,所以他们都欢喜。

三星园:三心二意。

人生修炼需要牺牲一些东西, 人道与天道的关系不是对等的,人道的付出往往不可思议才能换来一丁点天道的成果。

零食:灵性增长的机缘。

人所谓灵性的增长也就是身内干扰的减少和谐调因素的积极循环。

庙:妙不可言。

妙龄少女与其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故事,尽管都是一个模式,但是人群却从来没有厌倦过,更不知道其中还有离开“我相”以后的故事才是妙道的真象。

主观的介入或存留都是对修炼成果的最大破坏,所以首先要了解自己有哪些感觉和想法在道中是无法造化的。

如果人类不觉悟,世界最后必然会被人类的无穷欲望的(所)毁灭。

身天下中有这么一些阴性的信息她们正在瓜分遗传上的优势,使人无法用遗传的优势来造化新的人生。

身上有经验的基础尚且不能选择正确,修炼中主观上的摇摆就必然不可避免。

君王重视守民和惠民这是当务之实而非“当务之虚”。
在修行者的身天下中“不入世与民交道”,这行得通吗?当然行不通。因为身体是人意识的基础。身天下被专制般的想法统治成偏激的存在,能说其中没有矛盾而又能得到这个天下的究竟?显然这是不真实的一种修行。

人的身体不是人的思想想出离就能够离得了的。对身天下百姓的终极诉求的守与惠事关修行成功与否。

离开了守民与惠民,为君的基础也就没了,这也是善治身天下的大忌。

有民则有己,无民则无己。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贤,是广大百姓肯定的人,是守住了人民利益至上这个底线的人。

离守民现在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意识了,打着保护人权的幌子干着伤害百姓的事。所以最近才有了非常经典的一句新闻台词:“美国准备与俄罗斯战斗到只剩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离开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这个世界的危机也就不远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个判断不是资本主义喉舌的专利。

不顾身天下的自然性而一味要出世而修,不顾身天下的客观性而仅靠主观性去折腾,那永远不佩言道。

人类的文化都是主观上的穷思极虑的产物,只好用来作公共的参考。

离开身天下的百姓与保留身天下的精华这是道性一体两面的呈现,所以说圣人不为私,终能成其私。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0:20 , Processed in 0.0177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