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非我非非我 于 2018-9-15 11:38 编辑
《西游记》第35讲摘录:
2、身内事与身外缘在此回故事中如何展现修行的境界? 《西游记》中谁能将身天下引导到积极的发展方向上来,从境界认识上就可以看出。 唐僧一见山势崔巍就胡思乱想,不知道定性存神。一算起日子来巴不得灵山就在眼前。 孙悟空一说“尚未出大门”, 猪八戒就说孙悟空“扯谎”, 沙僧则说师兄是“大话吓人”, 行者则说“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 八戒也只好说:“罢了!罢了!我们只当转些时回去罢。” 行者道:“不必乱谈,只管跟着老孙走路。”
可见从整体上来说只有孙悟空的精神能穿透这修炼的真情。 孙悟空的话中有话,整个取经团队只要跟定它就有方向。因为那灵山的主就是他旧时磨难,他又怎会不去认真对待呢?石猴是天生地长与觉悟者结缘,金蝉则是机缘巧合与佛祖结缘,他俩的历史就是一个人生阴阳合一的缩影,所以故事将人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都摆在了眼前,大家不但是佛性平等而且机缘也平等,就看肉眼凡胎的人立什么样的志气去与天地交换,树何种样的境地去让自己不懈攀登。 所以,这修炼的事真的只是象孙悟空表述的情景那样“何曾迈出过大门?” 走过千山万水恰如身内肠道臓器曲曲弯弯,历经重重魔难如同脑热头疼其心耽耽形旦旦。
这身内事身外缘原来本是生命全然中的不同角度问题,参透处尤如六祖惠能所言:修明白了,“西方极乐世只是身中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