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非我非非我

生存 修炼 感悟(二)

[复制链接]
中中 发表于 2018-6-12 18: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不要把什么都往信息上靠,然后内在的坚持着什么。首先要反省出病的原因,比如皮肤痒可能是吃了什么引起的,也可能是你洗澡用了某种肥皂,洗液不适引起的,要找到真正的原因,要实事求是,要独立自主,从现象到观念的演绎是自己的过程,不要直接把别人的观念拿过来顶戴,这样就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哪怕这个问题很稀松平常。没有找到原因的坚持只能叫信念,找到原因的坚持叫意志。有真意有志向,真正能意识到问题并坚持践行。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8-9-3 1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边有一人,有一段时间吧,大概持续有一两年,发生的情况和你情况似乎相反,不辟谷照常吃饭,而且饭量不小,但是就不上厕所大便,少则4、5天,多则上十天才上一次,最长的好像有两个星期左右没大便,但肚子也不鼓,脸色也还好,体型也无异常,又无体力劳动,基本每天在家里,睡觉时间有上十个小时。我就很奇怪,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4 1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以及面对差异的灵动应对,理解了一点点,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觉得自己容易做到,对于灵动性的应对,觉得自己应变力不够,容易落入惯性思维中。

对于个体差异的表象,我心中存有较大的疑惑,向一位道友请教我的疑惑,他三言二语就帮我扫除了我心中憋了几年的这个疑惑,哪就是着了文字相,对现实所呈现出的现象缺乏整体观念的解读。当道友帮我扫掉这个心中的疑惑时,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6 09: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于《生存与修炼》\P11

修炼中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不要以自己的善良去仇恨别人的邪恶,时常在调心的过程中把有感觉当作无感觉一样。把困难感觉成容易,见人之短不厌弃,就当作长处来看,用反向调心法,心性调理之后的人就是有福之人。这是一种辩证意识。

就是当你知道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人的双重人格是存在的。既然存在,就有它合理性的一面。你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个性去和人家的双重人格打交道呢?这个时候不要用自己的个性,要用共性,你才能够打好交道。

人与人相处,明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人格里面,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假的一面,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耿耿于怀,见不得人家呢? 或者看见人家就不舒服呢? 如古人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为什么分成一群一群的? 就是因为人的这些物理的相对性。个性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能产生共振的效应,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喜欢聚在一块儿,而不同性格的人喜欢分开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在修炼中就更应该抓紧对我们自身这些问题的处理。你不要有分别心的去对待人。世界上所有的坏人也好,恶人也好,善人也好,让你不能接受的人也好,都是你应该学习的师父,都是你应该接受的、可贵的素材。这个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当你和人相处在一块儿的时候,你有分别心,就说明你的境界还处在相对性里面。如果你很博大宽容了,你对什么人都能看得惯、都能接近他、都能跟他谈上话、都能和他共处、都能和他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屋里睡觉的话,可以这样说,你的境界就相当于道了。而他,必然要被你这个道的能量所融化。这个道理应该是人们在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5 1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修炼要用不断走向反面的积累来同化我执,就是我执的这一面需要不断地走向反面来同化他,而不是用异化式的对抗。就是你不要老想着另外一个方面,老想着从善和恶、好和坏、对和错这种角度去区别、去选择,你越是哪样想,你的思想就越复杂,越达不到圆融的状态。我们要想明白很多事的话,那么我们对生命中的一种妙有,就是妙的存在这一面,一定还要有个认识过程。


所以我们在云雾草庄这个虚拟空间,创造了一个存在,这个存在有一个特征,经常地给大家解梦。
解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重视人生命中无意识的那一部分,看他是怎么运动的,然后从无意识的运动状态中总结出我们有意识的运动方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就修炼的基本意义了。


摘录于:厚音老师讲《庄子》第27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5 1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草庄老师讲了不少《庄子》中的故事,回家后试着读《庄子》,读着很吃力,也就读不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5 11: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我非非我 于 2018-9-15 11:38 编辑

《西游记》第35讲摘录:

2、身内事与身外缘在此回故事中如何展现修行的境界?
《西游记》中谁能将身天下引导到积极的发展方向上来,从境界认识上就可以看出。
唐僧一见山势崔巍就胡思乱想,不知道定性存神。一算起日子来巴不得灵山就在眼前。
孙悟空一说“尚未出大门”,
猪八戒就说孙悟空“扯谎”,
沙僧则说师兄是“大话吓人”,
行者则说“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
八戒也只好说:“罢了!罢了!我们只当转些时回去罢。”
行者道:“不必乱谈,只管跟着老孙走路。”

可见从整体上来说只有孙悟空的精神能穿透这修炼的真情。
孙悟空的话中有话,整个取经团队只要跟定它就有方向。因为那灵山的主就是他旧时磨难,他又怎会不去认真对待呢?石猴是天生地长与觉悟者结缘,金蝉则是机缘巧合与佛祖结缘,他俩的历史就是一个人生阴阳合一的缩影,所以故事将人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都摆在了眼前,大家不但是佛性平等而且机缘也平等,就看肉眼凡胎的人立什么样的志气去与天地交换,树何种样的境地去让自己不懈攀登。
所以,这修炼的事真的只是象孙悟空表述的情景那样“何曾迈出过大门?”
走过千山万水恰如身内肠道臓器曲曲弯弯,历经重重魔难如同脑热头疼其心耽耽形旦旦。

这身内事身外缘原来本是生命全然中的不同角度问题,参透处尤如六祖惠能所言:修明白了,“西方极乐世只是身中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8 1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5 10:32
所以说修炼要用不断走向反面的积累来同化我执,就是我执的这一面需要不断地走向反面来同化他,而不是用异化 ...

修炼要用 不断 走向反面积累同化 我执.


关键词:同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8 1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15 11:37
《西游记》第35讲摘录:金丹修炼是背景意识之道   功到自然成是当下意识之德   《西游记》在展示关注意识积 ...

行者则说“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这么大的话是孙悟空说的。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之”真“就是”孙悟空“,要想德惠家、乡、国、天下,必须要身有真德。
修德是从“身、家、乡、国、天下”的次序逐步拓展的。


现在理解老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非我非非我 发表于 2018-9-23 15: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是人體會自然規律的自在過程,它並不是完整的外在實踐,它是一種經驗體會的多次重複和重合的結果。要從實踐的角度去積累自己向反面衍化的經驗感受。

《生存與修煉》第208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8:45 , Processed in 0.0189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