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乐在逍遥

逍遥笔记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5 2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5日,星期五,晴。今天晚来上山无事,对聊天的话题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在生活中平常经历的各种各样的聊天,应该是人内心信息交流的一种潜在需求和愿望。信息交流来往之间的过程也是一个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化的过程。每个人都透过所有参与者的个性表达,在聊天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受益,并通过自己的内心自动完成比较、分析、总结、吸收、转化、升华等程序操作,最终实现个人情感一定程度的自我满足和内在的运作变化。
        所以每一次聊天其实都是观照自己内心、审视自身行为、考验心性德行的一次难得契机,都应该真诚对待、真心交流,珍惜相逢相识相聚的机缘,尽可能的展现真实的想法、看法,也尽可能的持有理解、宽容、感恩之心,共同分享生活修行的点滴感悟,在修行的旅途上彼此关照、一路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6 23: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6日,星期六,晴。一天都呆在家里,晚上才跑到办公室听老师讲课。听了连续将近三个小时的讲课和解答,心里很是敬佩老师的辛苦和慈悲,对一些不断重复的或者是类似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课后船长的提示很温馨,建议各位学长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在体悟收获的同时,更好的融入生活。“修心,就是改变观念;修德,就是要培养无意识的状态。”,感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2-6-17 2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熊老师对学生没什么要求,即不要求写梦简练些,也不要求把内景经功课读百遍,反正他“老生长谈”“诲人不倦”“反反复复”“没完没了”“长生久视”~~
熊老师一讲课我就犯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8 1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7日,星期天,多云。感冒两天了,头一直昏昏沉沉的。也许是因为躺在床上无事可做,就开始胡思乱想,晚上提笔顺便整理了一下,算是一次心境状态和情绪变化的反思。
    要说这辈子能够有缘知道识道,开始有所觉醒觉悟,带着一份美好的愿景和期待,重新进入已经存在的修行状态,真的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但是如果应对处理的不好,迷陷于某种固化的状态,也有可能会转化成一件无比糟糕的事情,令人感慨万千,甚至是一声叹息。
    所谓的修行也无非是一个名词概念,也许道生万物的时候,天地之间的生命修行就无时无处不在,并且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漫长旅程。能够生而为人的确是一种幸运,但是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往往又是不易的,能够唤醒修行的意识多半是因为内在要求和自性觉醒。
    初始的修行一般是从内在自我的重新审视开始,进而是认知观念和细节行为的不断转变。之间的难处主要在于是否勇于认识真实的自己,进而努力改造自己。实际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自我认知的广度、深度,对自身的改造是否能够坚持恒定如一,特别是能否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
    要想全面的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因为深层意识里好像是存在着一种自我保护的壁垒。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意无意的回避内心虚假的一面,常常会产生自我原谅,自我妥协,自我欺骗等心理情结。所以说,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单纯的依靠反省和悔过很难达到全然的状态,况且有时候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轮到面对的时候就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心态,特别是有些内心深处的观念和想法只有置放于名利取舍、荣辱得失之间,有时甚至是在生死攸关的瞬间考验才会真正显现。
    说到改造自己就更难了,俗话说的好:说的容易做着难。有些道理一听就懂,有些观点心里赞同,但是落实到生活的诸多实践和行为改变中就要困难的多。想想也是啊,谁没事拿着刀子往自己身上扎啊,扎的时候就知道会疼,下手的时候再有点犹豫,真扎下来又疼又痛苦。再说了,在改变或者改造自己的过程中还要经历师父和自己设置的各种各样的障碍考验,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挖好的坑里,自己知道往上爬、继续前行还算是好的,要是哪天呆在里面习惯了别人拽都拽不出来。所以说,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包含复杂多变、曲折反复、苦乐并存等诸多状态的修行历程。(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8 12: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8日,星期一,晴。(续上)“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理容易懂,做起来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修行之初的时候,往往是谨小慎微、谦虚低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知半解的理论增加以及若有所获的些许实践,内心的自我意识常常会在不知不觉间膨胀起来。对别人的观点做法,迫不及待的就要表达自己的看法,碰到不同的见解还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分别心和对抗意识,觉得别人的是偏见,自己的才是正见。这些狭隘的观点和心里,就有可能会成为修行路上的一道道障碍,束缚着或者限定着自己的下一步发展。
    听了这么长时间的讲课解答,发现老师在答疑释惑的时候,总是点醒启示的多,谈到操作流程的少,我猜想就是想给每个人留下个性发挥、无限发展的自由空间。修行不是车间流水作业,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的修行之路都是独立的、唯一的,不存在单一的成功模式,结果如何只在于自身的选择和坚持。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像这些年老师每星期都要讲课,每星期都要面对有可能是重复多次的、极其简单的问题,但是每一次讲课老师总是那么认真、饱含慈悲之心。老师这些年在草庄忙着种地种菜,乐于躬耕,过着平淡而朴实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坚持。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师最近经常谈到“要知常”。俺的理解就是真正融入平凡的生活,最好能扔掉所谓修行者的身份和意识,先做好一位普通的常人,好好地工作、好好地生活,该干嘛就干嘛,提高一下对生活压力的抗打击能力,别把自己当高人,朴素的朴实的面对生活的一切机缘就好。其实常中有玄,玄中有常,正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静心体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伴随着心性德行的点滴积累,清净无为的修行说不定就自在其中。
    “善念通达天地,慈心普济众生”。常持善念慈心,先把自己修圆融了再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点缺点、毛病也是正常的,既不敬畏有加,也不视而不见,一点点的改正就是,扯的再多莫如从自身点滴做起。
    东拉西扯了这么多,既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是否偏颇,就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要不咋都说“无事生非”呢,都是感冒给闹的。虽然现在还达不到“天地逍遥”的境界,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只会越来越近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2-6-18 1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兄日记不错,知常并且在钻常,不过,还可以再细一点,可以适当注意解剖一两个生活小环节的完整流程,这里面有很多奥秘的。读者体和论文体其实是可以结合的,一方面是情感的激荡,一方面是类似科学钻研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9 08: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箭凌 发表于 2012-6-18 12:44
逍遥兄日记不错,知常并且在钻常,不过,还可以再细一点,可以适当注意解剖一两个生活小环节的完整流 ...

呵呵,因为多半是观照自心现状的一时感慨,敲打键盘的时候只是想能够简练直接一些,也就疏忽了生活细小环节的对应,谢谢箭凌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12-6-19 1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哥在说什么我并不在意。但坚持不懈的精神很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19 2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慧成 发表于 2012-6-19 10:09
逍遥哥在说什么我并不在意。但坚持不懈的精神很伟大。

太过奖了,也没有您说的那么玄啦,也有懒得动笔的时候就像今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乐在逍遥 发表于 2012-6-20 11: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9日,星期二,多云。上午写了一份2000多字的工作材料,下午陪领导督查,一天的事情处理下来,真的会感到有点累,除了体力还会有心里上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状态的逐渐变化,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无形中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一些同事和朋友都说现在的我和以前相比变化挺大,单位、家庭两点一线,不再抽烟、极少参加应酬喝酒,也不再出去飙歌、熬夜打麻将,活的太单调了。他们说这些我都是笑笑,开玩笑解释说过了不惑的年龄,开始学会注意锻炼身体、喜欢修心养性了。但是在单位的情况有所不同,也许是反差太大,亦或是原来表现的过于靠前,一些喜欢关注细节的同事,对我的状况就产生了一些类似情绪低迷、状态不佳、热情不足的担忧。想了一下,还是自己的问题。本来自己可以做的更加圆融一些,更加低调一些的,人不可能以超然的状态离开大环境独立存在,别人开心了你才能开心,如果别人觉得不爽了,那只会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是别的什么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4:43 , Processed in 0.0166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