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非我非非我 于 2021-7-16 22:40 编辑
草庄是广大修炼者修炼的场所,是道场。草庄的灵魂是老师,老师是玄德精神的承载者,也是玄德精神的弘扬者。
修玄德,就少不了体验走向自己的反面这一环节,但恰恰是走向自己反面的这个体验,过滤掉了不少口头修炼者和落在文字相里的修炼者。所以,草庄也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是自己不能接受反面的感受,产生的对抗过滤掉了自己。
老师通过四十年的修炼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修炼体系,修炼上既有系统的理论方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草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为修炼者的实践基地。
老师提倡性命双修,老师提倡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二条腿走路。现在资讯发达,文字理论部分容易得到,反而是实践这一块,并不容易落到实处,而草庄恰恰在这一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缘者在草庄,可以照照镜子,检验一下自己的接受能力,看看自己有没有平等心;检验一下自己的融入度,看看能不能随缘当下,当下随缘,从环境获得的滋养;检验一下自我的平衡能力,看看自己能不能尽快恢复原状;通过这种种检验,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宠辱不惊。
有缘者也可以在草庄,跟着老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通过老师的身教,领悟大道的精髓,完成自己性命的进化与升华。
备注: 《道德经》中有关玄德的内容: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