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8楼箭凌于2009-06-30 14:02发表的:
婴儿为什么最有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
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
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这是道德经的一个引喻,婴儿\赤子是一个引喻,就像道德经引了太多的东西了,水几于道,水是最接近道的.你为什么不象水一样呢?水是道德经里最接近道的引喻啊.
没有毒物侵害.婴儿能达到吗?
这里强调的只是婴儿状态,不是说和婴儿一样.
上面旨用的一段讲的是"和德",也就是行德贵和的意思.
不要把道德经的主旨看歧了.更不应该断章取义.
德也不是用有和无来作为前缀的.
自古以来,德应该分为大德\中德\小德\道德败坏
德是什么?你的概念是错误的,德为道之子.所以可以这样说修道=修德!!但绝对不等于婴儿,否则生出来的都是得道之士了.
对于这些,自己要有分辨能力.
有名不等于有德,有名不等于德高,德高望重不等于掌握了道德真义.
所以对于道德经一定不要断章取义的看.更不要自以为的看.
对于出一个圣真,就是会有100个假的之说,圣凡相杂是社会的常理常态.
不出圣真,可能会有1000\10000个假的,出了圣真可能也就是10\100个假的了.
用历史的角度看,1000年前,钟吕两位先圣出世渡人,现在,世道,人不如1000年前那么纯朴,应该会有比钟吕更有名的圣真来渡世,也不足为奇.
既是圣真,那肯定不会是当世的修有成的.,不响当当的,不要被搏倒N次啊.
圣真至少人人都认识才好!!在经济\政治\军事\术 数方面都是超一流的水准.还得是历史已经承认在这些方面都有大成才好,否则碰到司马之辈,不要吐血.
箭凌,对于你的问题,我思前想后,还是破例,引用一位老师的部分文章来给你解释.
详见专贴<行德贵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