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碧水清泉

碧水清泉自认为的修行日记

[复制链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2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时处处皆有情,过而思之亦不得;一点而返还需行,穷理叹感难知真。
无心门前无为多,无花树儿有一棵;风吹雨打落一枚,含于口中心广阔。
梦中了道阴中镜,犹如白日黄粱歌;本心回得清净地,万千法门置楼阁。
君守无心事更多,无为尚需有为做;船到岸边舟自直,你说渡过未渡过。
川流不息水未染,世事经过未曾着;但得玄德真传意,何必在此争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如 发表于 2013-6-2 2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在观看,无意表述,自觉平淡,不会打扰大家清性,几多年过往,总觉无有说法。感悟极少,说来惭愧,自然本无之体,道者为其名,宇宙为其象,无主载着开合,以有演化万象,始有阴阳。修性之法,在下以为,化心之有为无,反观自身,明心见本性之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6-4 21:1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记是好事是回味是反思是俯瞰更是记录……还有以后可以相联系成一条小溪流向大海……道生之德(得)蓄之势立之形成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13 1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很多时候很多生存状态下,仅是简单地说知道明白了许多东西,其实远远没有深刻过的进入,那么就不会理悟到什么,就像远观或近瞅一座庄园,仅仅是看到了外形布局,而没有进入庭院大堂你是想象不到里面的真正内涵,所以这个沉下心来去实修觉悟很有必要,在我有意无意的生活经历中,已经感觉到了这些是我们实修真挚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真正理解,确实又需要不断的进出不同的环境,在时光的穿梭中反反复复醒悟,有时需要20年才明白一点,所以不轻易发言不是故作高深玩深沉,是因为确实肚子里很肤浅没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13 1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只是简单地看待生活对于修行人的反馈,认为修久了就会环境趋于顺遂生活安定如意称心,首先我想与道友们交流一下,关于至人只是常的理悟,既然至人与俗尘无异,那么第一你肯定要经历凡尘中的诸多磨难,第二不是你在外相外形上表现质朴的一面,内心也不是不被世俗的风波所影响,但是我们确实需要坚信玄德的背后的信号的久远,这个心念不灭在承载生活的变迁时,我们就不会扭曲或迷失自性,我们在和光同尘与这个社会是不要太在意个人的环境得失,在你最窘迫最艰难的时候,师傅就在考验或修正调整你,不要急于获得或疑惑这个反馈的时间长短,请将心念放置在佛光普照的广博万物大众中,在无私无欲无语间,还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对于大道的理解。这就是关于生活磨炼转化的一点个人粗浅见解,词不达意语言逻辑有点混乱,请大家海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甲 发表于 2013-6-13 1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人只是常,至人的外表象常人,但至人的肉身和内心肯定和常人不一样,要是一样,就不叫至人了,从元君老师搀扶师傅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至人的肉体的确和凡夫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温良恭 发表于 2013-6-14 1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13 11:47
有些人只是简单地看待生活对于修行人的反馈,认为修久了就会环境趋于顺遂生活安定如意称心,首先我想与道友 ...

道兄写得真好,谢谢!请继续发表感悟,小弟学习,再一次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14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音老师:
   “有虞氏不及泰氏,…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庄子语),这就是24小时炼功法。人把握住临睡之前和临起床之前的感觉渐变,将精气神合于其中,杜绝将生命置于突变的折腾,这时的效果就是人随天地时空的起伏配合的长久之势而不是区区一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积累了。
吾不只听传说而听于自己对古人理念的实践。
这句话很有指导我们当前修行误区困惑的深远意义。
靠想当然是不行的,你会愚弄了自己,也就是自欺欺人,很多时候的狂禅妄语妄行不若实在的点滴实修感悟成你自己真正的东西。
南師如是說: 现在学医的目的不是学医,是学赚钞票。不管你们诸位是不是这样,我看到这个太可怕了。学医的人真的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我们的修行也是如此,若妄想福报或者顺遂,不去沉静客观的看待生存世间的磨难,百折不挠地经历困苦,你就不是真正的本性在修,这也是观其你的毅力和对于大道理解的成熟与否的体现。
修行的难易均在转化玄德之境间。
这需要你在实际的生活和多变的环境以及浮躁虚华的社会之间反复醒悟,请大家真正关注自己与外在世界内心的响应念起,恬淡无欲积极地生活中来了悟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白杨 发表于 2013-6-14 1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艾玛呀!这个24小时练功法了得啊,推荐给那个在困惑中的宇尘吧,可解决了人都死于病弱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13-6-14 13: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看看就好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1:50 , Processed in 0.0218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