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箭凌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语聊答疑佳句

[复制链接]
如影随行 发表于 2022-5-20 12: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随行 于 2022-5-20 12:33 编辑

2022-05-14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不与人辩,须与心辨。(前面那个是辩论的辩,后面的辨是辨别的辨

在事上慈悲祭天,在畜下忘己无为。

将注意力放到依着上而不知更心,锁碎的无条理形态就会将修炼所需的观念粉碎得无形。

拖沓的修为不能说是精进。

谁能在修道上精进谁就有重生之日。

修炼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专注于此的精神不可少,要花精力去认识自己不可少,掌握一点传统的修炼经典不可少,否则,进入不了自然的思维,还会自我搅得身天下大乱。

顽石是否能成金还是要看心上那点念头正与不正。

被动的前程不是真未来。

一而再,再而三地体会舍得的妙处才能有人生真相的来临。

圆形代表了超越世间法的玄奥法门。

同相而不着相方有真相呈现。

将注意力放到依着上而不知更心,锁碎的无条理形态就会将修炼所需的观念粉碎得无形。

民强在于扬中华民族之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志向就是世间太平社会大同天下为公。

吾归于民族之志,吾归于清虚无为,吾归于无己奉公,这样就能看清人世听清民声了。

人能揽财却防不了万物来盗天地来损,不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天下奉公。

大的了悟建立在对天道的认识积累上。

了悟以后的结果会伴其一生,不离不弃地起作用,除了性命合道,这种结果都会让人的堕性产生骑虎难下的感觉。

每个人都具备均等的成真机缘。

生命内的基础因素要与造化的机缘能够共存,除非生命内部具备有引导性的因素。

每个人均等的成真机缘是“质”,而能在其间相互流动的内容称之为“量”,此即一阴一阳。修炼者要善于积累这种常人弃如敝履的“量”,促进修炼中的德。

生命内的基础因素要与造化的机缘能够共存,除非生命内部具备有引导性的因素。

明了修炼的人会视这种机缘为无价之宝,所以在“德”的量级上与常人差距日益加大。“万两黄金不卖道”,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其存在是悖反的,在世俗人的眼中也是远在天边而又近在眼前的悖反。

修闲,人的生命中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称之为闲置,将这些个闲置内容激活起来的过程谓之修炼。

天地间的小磁杯能盛万物万象是人的慈悲之心。

修炼者需要神遇而不需要知见,神交可以辅造化,知见难避藏题魉。

石子与骰子的区别,石子代表了人与人之间可以大通为一,骰子却只能充当渔利的着相。

人的真心不可能一下就能修得很纯粹的,所以两两相撞的时候总会有越出其德之境的可能。

身有朝气成瑞,心怀大志呈祥。

生龙活虎说的是人身之水火交融才能谈得上性命双修,才能完成修真了道的伟业。

辛壶卓立: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箭凌贴上)

卓而不群全靠立志高远,辛勤耕耘更显一片冰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5-28 2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22-5-28 22:27 编辑

022-05-28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
受教而能行的能力直接反映了人的灵性深度。

六根归于心根。不能受教于天地的不言之教,即使借助于仪器增加听力,对觉悟于心根这件事也无补。

人天生就知道物类中是道。

非相,反者道之动,要善于走到事物的反面看问题。要善于“非法”,不能“非法”就回不到诸相之源的心根之中。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箭凌贴上)

佛奥以人言相袭而成文字奉为真实之源,道奥以自然印证而以道德为真实之源,所以,前者讲“利益”得到,后者讲“损益”之道。

佛家讲究人之合,用各种各样人所创造的方法来制约和规范人的意识来达到集体意识创生的结果,以人设为模本时所需要的理论是繁复而庞大的,因为需要自圆其说。而以既定的自然为模本时不需要详尽的解释也不需要担心为人心所翻腾,此之谓“天之合”。

如果不引用原文,就是对六祖的不敬,是得不到佛祖原义的。毕竟,一大堆自己似是而非的理解总不如不瞎猜的好。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箭凌贴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都被百姓的意识所承载。天马行空用来形容百姓意识的随机性。

人与修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不会自觉地去抑制后天的逞强而开发自己的灵性,相反会极力想切断与传统文化精髓的关系。

人任性地以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自然的,却不知道人的生命中相反的一面隐藏着与造物齐肩的能力与智慧。

人阳性的一面需要走向其反面才能觉悟。

人基本的生存面貌中深藏着亘古不变的道性。

人们执着地奔着修仙而去是非常凶险的。有三类凶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类是不明道理胡乱折腾让性命堪忧,一类是遭同行打击和反对,一类则是与主流不融而充满杀机。

在后续的文化主流中也会存在不容修仙的杀机反复出现。

不是性光明轰开了真象,而是真象一直都在产生着对光明实质的点化。

靠主观上掌握的方法想切中玄机,只会错失千载才能相逢的良机。

这世界是能量性的吗?

“能量观”是西方文化渗透到修炼界的一类毒素。修炼到思想开悟需要“德”作为基础,用能量作基础只有一种结果在等待人那就是走火入魔。这个思想在这里讲了几十年了,遗憾的是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道可传不可授,可德不可见。

离开了道,对抗就不可避免。

人所走的道路都是自己的认识层次所选定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不学那不学只想学长生久视之道,我们似乎还没有明白这个故事的点化意义,在人世间沉浸太久了,总认为有用的是方法,大道理都用在了嘴炮上,根本不知道庄子在《天地》与《天道》这些文章中所讲四大之一的人所能成就的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大。

道家思想的践行需要一些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玄机在兹。

在人性命这个身天下中如何解决阴阳的平衡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命题,解决了这个命题不但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男女间的平等,还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世界冲突动荡争斗的根源,实现人类社会真正大同的进化,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觉悟的喜悦,让世界有一个真正的太平。这就是她认识里面谈到的“本根性的东西”。现在需要更多的人明白这个本根性的东西,大家愿不愿意算上自己这一份努力呢?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6-11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6-11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道德经: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箭凌贴上)

凡有个性的存在都是循环的,都不得进入本源中。所以,有个性的生命需要明白共性的存在才是归属,这其中的意义就是生命智慧的存在。如果仅仅在乎生命的智慧而不关心生命精神的立足点的确立,修炼者的系统生命还是建立不起来。

现实修炼界的历炼的确不是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而是对生命究竟的真实体验和再造化。因此认识自己仍然是成真中的一项重要的彻底否定自己的务须。人这一辈子的生命旅行能够释放自己的全然遗传信息作一次跨性别的生命结构重组从而获得与天地相偕振的系统存在,这个就称之为合道。

“牛骨煮汤泡白菜好吃”,骨髓是骨头的核心部分,只有将人生动态的精髓熬出来了再加上人生静态中蕴含的生机一起慢饨(渐顿合一)才能发现一点生命的真相。

引导者(父亲)敌不过领导者(主观自我)。(箭凌贴上)

修炼不是造物所设计的一条本能之道而是一条本来之道,这条道与人的意识成长过程是反向的,当人的意识越成熟越强大时,人就会离这条本来之道距离越远,偏差也就越来越大。

修炼是一件没有人对自己进行测试的事情,需要完全地靠自觉。

考语文实际上就是用母语的思维习惯来认识和总结自己的一生。

师父永远希望我们修炼者瞄准“长生久视之道”努力下去。

身天下的遗传密码中记载着既定的生存经验使其仿照,这就是民以自化的由来。其它部门都可以抄,唯独主观上要想觉察天道就不能抄,只能仿天道之德无为而治,这是善果的由来。

修道需要在遗传密码的作用上反方向运用。

奶奶生命中老阴。

生命是个由物质组成起来的系统,在升华这个系统时就必须按新的驻留空间所需的要求来清理和陶冶。不能说既享受着浊气带来的舒服假像又想超脱沉沦体会做仙家的身心愉悦。

生命的再造是完全可能的,首要的条件就是人的观念是否愿意接受全新的自然观。

这里所说的“死”与梦里奶奶变成她堂孙女的“生”都发生在一个人的生命内部,是一种观念和存在的转化问题,“死者生之根”人信与不信都是不可动摇的自然内涵,也是天地赋予人的特殊性待创造基础,人不愿开发是因为并不明白其妙要。修炼者明白了其妙要而不愿精进于拓展生命之奥,那就真有遗憾,心不觉遗憾心中之神它会彻底的遗憾。

“修炼的妙要就是要舍得放弃一些人生的执着”。

人觉悟在前必然会舍弃在前,人若觉悟于后也就舍弃于后来。自然用它的方式告诉人们人若要自在不若早觉,如若不觉又不愿放弃,自然也会让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地去。这是人的后话了,人不行动终归是“屁话”,人若即刻警醒必成世间难得的“清流”。

智有所障,德有所显,常人则成了智有所显,德有所障。

从生活的细节中悟道这是一个小的方便法门。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6-25 22: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22-6-25 23:59 编辑

2022-6-25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内篇·应帝王: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器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日:“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箭凌贴上)

知巧而睹于泰,凡以为不信渠荷得历来了。(箭凌贴上)

德心德行德性。(箭凌贴上)

人的行为与精神之间有着相当多的矛盾而未能真正相通,所以难受。人的生存如果使精神与行为高度的和谐统一即可称之为“德”。忘我而能行,并常能踏中自然的节奏,此之谓德行。念念相续于同一,心心相忘于江湖,此之谓德心。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此之谓德性。

不要畏手畏脚,不要害怕自己会做错什么,坦荡则能无私无畏,初衷不改必能证得了不朽。

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在精神觉知的前提之下进行认真而严谨的训练以获得德的积累。心行合一了,人生处处能生喜悦,心神合一了,世间无事不显智慧。

觉悟了的人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前进的路。不明白的人一生如同干柴烈火盲目般的活着,但总有燃尽成灰的时候。

梦者对这个世界的性质并没有结合自己的意识思考过,所以对“德信”的理解不足,更不要说对修炼的认知这些都是基础不可丝毫地怀疑。

做不到众人为师,这样就容易错过很多师父点化自己的机会。

“干柴烈火”的人身只有法于天地让其受到甘露的滋润才能生养万物而获得长久,只知内耗的生存方式不是明道之举。

烧水泡茶,生火做饭,立鼎炼丹你总要选一项为目的吧!人心即是火种,毫无目标的燃烧只能是虚度一生,得无悲乎?

人在基础性的一面要将恃强转变为守弱,这样才有可能满足修炼对三观的要求。修炼者的正果无比强大,所以需要修炼者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地对待万事万物和众生,如由“我”相逞强,天理不容矣。

蹉跎即是不明,懈怠肯定任性。

人之一生从未搞明白过自己的心何时何地才有那么一丝的念头是真的。

修仙的极难之处就是“自知”。

两个大包袱,一阴一阳两个包袱,阳的包袱是“名利”,阴的包袱是“我执”。

师于万事则必能纳万事之点化得无极之智慧。

种子不见了是因为“见如未见”终究难见,除了缘份,还得有那份妙觉。

修炼要依于道德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单纯依靠自我的感觉不行。

道的深浅用人心测度不得,除非此人能够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反。

说明修道光有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需具备灵性的指引。

情节类同《倚天屠龙
记》:张无忌被布袋和尚装在乾坤一气袋中而打通经络。(箭凌贴上)

我们在此讨论理性和本能之间的“性”如何处理的问题时也不能忘记了“清静”这个标准。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箭凌贴上)

古人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这里展示的并非精气神哪一项的充足问题,而是指三者之间的整体谐调与共进的圆满状态。生命的进化空间是无限的,基本的障碍就在对性的认知上。西方文化对性的认知中充满了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在性的认知上也存在着不少的糟粕,因为这是天地蓄养人类所预设的需要,从中能找出其中的精华并与人类的潜能开发及进化结合起来进行实践的人一定是非圣即贤的大德者。

当人修炼时随着积蓄的能量越来越高,需要随时地平衡,修炼的功法设想明白了可以谓之平衡,不明白可以直趋忘我。道家讲究利用人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来平衡一切阴阳,这是因为道家的道德观本身就非常重视意识与自然的和谐共振。

媒人似乎重要,以前不重要以后不重要只有当下那一刻重要,所以阴阳两相的要素是真的重要,她们是诸多方面的德感化而成的,不可臆忖。

修炼是人生存中的一个新内容。

人有三重意识:当下意识,背景意识,观注意识,当这三重意识都投入进去的时候就称为全心全意的实修时证。

人的潜意识在告诉自己,角色意识不是确定不变的,当其变化了的时候就是人与道之间的玄机露了一个头角。

还是要回到配偶这个常态中去寻找道的存在。

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对过世者的孝顺上就能明白死者生之根的道理。

人的潜意识在告诉自己,角色意识不是确定不变的,当其变化了的时候就是人与道之间的玄机露了一个头角。

人只知后天意识中沉淀下来的一些文化影响,却不知这些信息一直与自己朝夕相处密切相伴,所以人的生存观是需要重新建立的,要不然就太可怜了。

天地在看着人生活,而人却无视天地的存在任性地作为,大家说人是不是应该改变这种看似主动实际上又无比被动的生存面貌呢。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坛经》三五)(箭凌贴上)

只有觉悟在前磨炼在后才能看到生命皆大欢喜的正果成熟的到来。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7-9 21: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7-09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只有德才能使修炼的过程有顺利的保障。

在信息界,不是靠讲道理来平衡冲突和矛盾的,靠是的人积累的德,“德厚鬼神钦”,德如同正气一样是可以被各路大神和小鬼感应到的,德让其见之尤恐避之不及,只能辅助哪有找岔的可能。

人的一生羁留于主观上的不明,解脱于客观上的完善。

人生命中的三重信号的阴阳属性决定了其发展与进化是没有边界的。

靠运动拳术一类要想炼好命功那是缘木求渔。

光有运动并不能解决健康存在下去的问题,更何况要想进化生命以至长生久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人的性命看成一个整体,生命蓝图中可造化的部分需要人先去肯定它并能认识它然后才有可能去实践它。先将动与静分开来对应性命的需求时,人的观念就变成了性命的一座牢笼,怎么可能有性命的互动与升华呢?

运动拳术一类可以称之为人的主动之动,命体的一些调整反应可以说成是人的被动之动,对于人的健康来说,这两种“动”都有其重要性而不可少。而人们的生存观念中往往将人的“被动之动”看成为“病”态,总想一直处于所谓的“舒服”中一味地利用生命。而中华文化中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显然是将生命形态的辨证性提高到了长久“动态平衡”这个意义上进行认识,所以,中国传统文明有其更科学的研究意义。

人越修与天地的联系越密切,那么人的感知就越丰富,人的感觉也就越敏感,相对说来人的感受就越难过,这一结果与人的主观追求是相矛盾的。

修炼中的主旨方向一定是无为,无为就是为了解决人的主观与客观两者之间的至命冲突。

大宇宙与人体这个小宇宙存在全息相应性,这就是天人相应,也是道家天人合一观的理论基础。

雷代表了能量,雷法也代表现代人修炼以追求能量为目标的积累,但是现代人所能积累的道德非常难,因为人们离自然的一面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修炼者的道德非常的欠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修炼界普遍的都以能量为出发点,但实际上这个出发点害死人的。为什么呢?因为知白守黑这一点没有作为原则确定下来,你追求能量,不是说把白的守住了吗?守住了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不是走火就是入魔,这不是吓唬大家,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面就是这样的,我已经不知道看到多少了,刚才我们讲了一个大连道友的例子就是这样的,能量有什么用呢?你积累到自己的身体,但是德行不够,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想通,最后把思想定位在仪态上去了,你觉得那个仪态是为了什么东西而服务的呢?想想就可笑!也就说明我们现代人所能积累的道德意识是非常难的,因为人们离自然的一面越来越远,就像刚才举那个例子一样,为什么对仪态很感兴趣呢?因为现代人表面文章太多,什么东西都摆谱子,摆谱有什么呢?深入不到本质里面去,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呢?就是因为我们看结果,最后我们不知道天道的意志是什么样的,所以你就深入不到根本里面去,然后被天道所生,被天道所杀。

因此盲目积累能量对修炼者来说就不一定是福可能是大祸。修炼这个事情也有标本之分,能量是标,道德是本,无本之事物是不能长久存在下去的,成语中有“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说法,想想看人生不惹修炼这件事则罢,一惹上它却又不知“道德”为何物岂不是替人作嫁、送肉上砧板?不言之教之有益,没看过也没听过也完全不懂“雷法”的情况之下却感到和说出了“道德不全,不修雷法”的格言,说明有信息想通过“了本识心”来行不言之教之实,也说明师父与我们时刻同在,这也是修玄德之境不同于修其它功法之处。

炼的作为与自己的状态相距太远,是一定没有结果可言的。所以,修炼者一定要认识自己。

用阳光洗涤人生的黑暗角落,使人的生命向着不断成长的机制重新构建和造化。

修炼者与普通人不同,很多的感知系统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但是对外来六淫的平衡工作却交给了主观去完成,所以人会感到不堪重负,力不从心。因为人的主观是无法沟通生命中各种生理系统的,更遑论去平衡它们。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莫过于对人生命进行不断深入而系统的理解,摒弃传统的旧观念,建立全然的新观念。所以,修炼者想在修炼中既不受消极信息的影响又能够共享生命进化的红利,就一定要建立系统意识,要让真意识茁壮成长,由客观的一面来完善生命的平衡与再造,这个即称之为“民以自化”,是由“无为而治”形成的积极生命态。

修炼的启蒙开始于对人生命的再认识。

要返回到未启蒙的心理年龄才能认清修炼的前途。

修炼的文理天地是白送给人类的了,但是人类负阴抱阳的性质会将其束之高搁。

修炼的机理可能通过数理反映出来,但是其间的难度超过想象,需要修炼者具备极高的灵性。

修炼这个地方不容不通天理的人进入。

中华道德文明是一个慈悲的文明,是未来人类的必由之路。

阴性的一面需要积累大量的信息才能完成造化的奠基。

要搜罗正反两面的发展变化,要看清阴阳推进历史进步的真象。

学会了穷理也就掌握了空空不空之道,就不会执着于某师而深刻体会出众人为师的大道之然。

人成就了龙的性格才能使自己的德交归于公天下。

人的俗身浊气需要天道的强力荡涤才有可能清净那么一点点,主要还是要靠人心的认识与觉察及转变。

梦中的虚幻代表了现实中人的遗传信息尚存一些可以沟通天地神奇力量的通道。“点豆成兵,斩草为马”并不是单纯的一种魔法,而是与人们的深层意识相关联的一种道法体现,人只要好好地修道成德,就可以将其还原出来造福于人寰。

初始的机理最能切中事物的运动规律。

严新老师:数术定根通。(箭凌贴上)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这句话指的就是整个人类的认识习性都是既定的,“不道早矣”,是既定的但也是可以觉察而觉醒的。谁能在人生中于此知止而能返,成道不难不繁不远矣。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8-6 2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8-06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箭凌贴上)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箭凌贴上)

修炼实践后既然明白了所想即所得的道理,修炼者的思想更需谨慎的回到“清静为天下正”的状态中去。否则,一念之间造福启祸生乐孕悲承前赴后,没完没了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就会全然失去一个修道者的体段。修炼者要有应对这种问题所形成态势的准备。要用全新的思想态度和回归最平常的生活操守来促进新的“生存形态”的形成,让我们更有机会看清楚这个世界的实质并能与其合谐起舞以成长久。

儿时的家,那里有自己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同样,那里也有自己年老以后探寻造化重塑青春的机理,这也是一个可以实践的非常有意义的命题。

能够忘我的人其灵性是一定够用的,生活中事业中都不失为有创意的人,修炼上呢,那一定也是一个容易参透玄机顿脱缰锁的人。

修炼的“三放”中最难做到的也是“放弃”,放弃对自我的执着了一切原本的真实都会绽放出应有的灵光来,区区变通之法门只是其九牛一毛而已。

修炼者的志气立起来了才能够做好炼假成真的不朽工作。

炼精化气首先要解决的是人身中分崩离析的原始动因。

炼丹不是主观上一厢情愿的事,炼丹需要内人的直接管理,她要想将生命中的积极成份都转化为炼丹的要素又需要人具备奇志大德。

扇风不扇情才能炼好精。

当下、背景、观注这三个意识角度的引导一定要先培养起来,这是完成“三花聚顶”的前提。

出现任何的角色都可以联系到生命再造所需要的条件。

悟真篇:《七言绝句六十四首第二十五》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在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将姹女结亲情。”(箭凌贴上)

老母生了个小妹妹,在信息的源头上造化的无尽可能应该由人的主观上的参悟来参与运作,这就是“通过人工”的意思。

现代科学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将人体生命科学推进到使人类更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人体生命科学离人类的需求最近,但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却让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科学发展方向上的一个误区,是由西方文化的历史堕力所决定的。

修炼者要从阳性的角度比较出明白的判断来。主流意识面的道义所达目标,还有非主流意识面道义的既定必达目标。

“人亦大”放在的末位,说明圣人在等待着人类的践行。

色空本来不排斥的。

在独立的生命性别的前提下,修炼者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自我的个性努力上。此梦的意思劝人们不要如此,劝人们要看得见自己身中的阴阳条件图发展。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箭凌贴上)

人的精神世界是建立在“身”这个基础上的,而这个身又不是自己所能决定其来和去的。既然不能决定其来去,何不将其置于众生之来去中参透造物的情怀和格局?人的精神世界亦是如此,“学海无涯”,终其毕生如果不能明白人生的终极意义,其表达出来的所有知见都不能算是自己的,本末有源的缘故。如此看来身体和意识都很难说是我们自己的,又非要执着于自我的存在,这就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由来。人的身形一定则大势趋矣,唯有知见无涯领悟可以归源身形自然随心,此心必须是合于大道自然之心,心下且有慈云覆众之志,则人生任何形态的深入进去也不会迷惑,即使浑身桎梏也会毫无牵绊的潇洒地走出来。

合理运行的状态如果合道就能夺造化建长生。

要想修炼就一定要修心修德,此理合道。

将面子与里子的辨证关系搞好了,人的一生也就自在了。

人生的大趋势只有两点,不是主观之盛围困了客观发展的无限,就是客观之突围将人生引向进化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修炼界打磨,现在主观与客观是旗鼓相当,但是并不代表主观上会失去釜底抽薪的权限,所以客观上的必胜来自于主观上的不断觉醒。

先天的活跃是建立在后天的自然态系统化这个基础上的,人的系统化意识越合于自然就越能辅助先天的成立与开拓。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箭凌贴上)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8-20 2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22-8-20 23:01 编辑

2022-08-20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人的意识进入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好处的。这一点不可言状,但是通过梦境却可以体现出来。

人一生都在造业,对所造之业有所认识即名为修。

自性为师是一个正见。

只有自己觉醒了,与自性为一了,真性的修炼才有未来,因此,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让人的自性走向前台的必需基础。

人活在世,情绪被现实牵着鼻子走而无知觉,这不是修炼者的应有操守。通过梦境来觉察自己的思想文化基础,按前辈圣人所说的道德认知来实践出自己的得道之果,既能与大众和光同尘又能独异于人,其间的难度在观念的转变上。

为人在世,无任你有任何的社会地位去做任何的事情,只要你心里装有百姓想着是为大众服务的,你所从事的事情就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得道多助,百姓就是这载道的存在。

修炼要修心修德,观念上的沉重枷锁要靠自己打破。

人的自性是自己最不了解又最不可分割的朋友。

人与先天有所唱和即有长久。

人与先天偕行很难做到连绵不绝,执着于后天了,这长久也就断了。

人重新与先天偕行得靠先天的打下的基础而不是后天的一厢情愿,所以,实修之中一定要调出自己的灵性,让灵性来改变性命的基础,这样的修炼才能具备一往直前走向胜利的常态。

人的存续古今相同,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到了人想改变这些基本结构的时候,人类的尽头也就来临了。

修道者不会在人类的存续上下足功夫,而会将注意力专注于个体生命的再造与升华上。

买零食,为灵性的启动与运作准备好从古道深厚中汲取营养。

暗示生命的再造与升华与夫人的孕化能力是相关联的观念。从夫人处取实际上即是指从母性处下手的意思。

身体最重要的是忘我。

不记得是谁的那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存在服务着,人如果只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体来逞现欲望和贪婪,那就太对不住天道的好生之德了,所以,人类未来积极的生存观念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雪藏着,我们要好好的去发掘出来以利天下。

这是提振身内正气的好现象,有了浩荡的正气,我们就可以为天下干成很多的好事情了。

一个是引导(父系),一个是基础(母系)。

善意和天性这两者都是人类必需要保留的事情,有了这两者人类的生存就饶有兴味了。

人修炼的条件是天然具备的,人却不知道,人只知道将生命放在火一般的存在中烤炙。

要站在修炼的角度上看看人们的现实生存面貌,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下生存的看法,思想端正了,这症那病也就不治也能去根了。

生命序列中他是意外,也是意内,后天所想不出的,先天却可以意想不到来成就,这就是丹道。

不能参透死亡根源的一切玄境都将还原于幻境中。

今天的媳妇就是未来的婆婆。

不明白明白人是看透了这天下是一个人的事情,不糊涂是假装糊涂地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献给天下。

梦境看起来很悲壮,那是因为糊涂才悲壮。天道无私,唯与善人,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些是天道的运行法则,不是摆设。只有人才好摆设,弄些假的事物来安慰自己还要美其名曰:“艺术”。人生有媳婆之间的跨度,子父之间的跨度,却不知道天道的损补发生在何处?这就是人生的糊涂。活着的时候糊涂没有了,死时哪里还有什么三涂可言?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在为众生流着热血,死的时候天道一定会让其笑到人类的最后。

梦中,弟弟爸爸妈妈哥哥,一家人的凝聚能够维持多久?这不是科技带来的问题而是天道在人道中埋下的伏笔,如何才能让有限的一切与长久挂上钩并获得连绵不绝的存续?

人用精神养活了这些玉玩,却不知道怎样健康自己的生命,人一直干着这件金玉其外,败絮身内的荒唐追求,根本不知道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不是很悲哀呢?

甘培春新同事,自己修道就要心甘情愿地为道奉献青春和热情,同事于道者就要具备道的境界。朋友知道其死期介绍给她一个伺候天下人清心净身的工作,结果她没死。因为她爱上了张海迪。现实中没有这个人?现实中就有这么一个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青年人的楷模,人残志坚,激励了一大批年轻人奋发向上。现在是中国残联的主席。张海迪代表了人应该具备的积极向上,百折不桡的革命精神,甘培春也是如此,为正义的事业培上自己的青春而不悔的人,又怎么会死去呢?人民的心中一直都会怀念这样的人,让时代的英雄们都在心里永远地活着!

文化是需要有比较和批判才能有合于自然的发展。

感觉轻松,不生病,这些是潜意识带来的,人醒来主观一主事,痛苦和烦恼就开始隐隐作祟,这是事实,所以,一定要找到这作祟的根子,这也是修炼的任务之一。

现实中可以死的是“心”而不是形,心死了,神也就解放了,人的超能力才有了发挥的基础。

仅仅只是局部的改善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西方人的哲学观念的整体状态是从割裂研究对象中寻求出路。

人类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个要素比任何其它的东西都更为重要。没有精神境界的提高,人类的状态将永远处于幼年的水平。

中国人已经将自己的热血和活力呈现在了全世界的面前,代表了世界的未来一定属于让鲜血汇聚起来去冲垮旧世界的人们。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9-3 23: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03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齐物论》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1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箭凌贴上)

《应帝王》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季咸)自失而走。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也。”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箭凌贴上)

“迷失在梦中”:庄子的《天运》中说到北门成听了黄帝的咸池之乐后产生了惧、怠、惑、不自得的感觉,北门成他迷失了,他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感觉,迷失于梦中,那是提醒,在现实中还有转环的余地。如果在现实中迷失了,却还认为自己的科学素养丰富和文化积淀厚实,这就是“愚故道,道可载而可与之俱也”的意思。

人靠后天意识想达到的目的都会落空,而且会造成人生不易排除的麻烦。

人要是能够突破对天籁的感知障碍,此生也就必然有德了。人要想突破对天籁的感知障碍,就一定要完成心肾合一这个修炼的初级过程。

人能主动地舍弃一些存在而获得另外一些存在,这是在与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所进行的深刻互动。即使人舍不得放弃一些存在,客观上与存在的交换也不一定就能避之。所以还是主动地觉而后行地放松放下放弃的好。

单纯后天意识的积累解决不了生命性质的改变,一定要有先天意识和身体客观物质的参与及造化。

便易,指的是炼丹的法门在对生存面貌从便从易的参悟中而不是复杂化中。途难,途难,炼丹此途并不难而是易,难却难在人观念的改变中。所以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要谈修炼就不要把这些真言给忘了。

及早地去除以趋利来满足“我执”的生存惯性才有可能谈修炼。

修道无论是信号还是修炼者的实际年龄都不会影响实践的理想效果。

圣道一切唯谨慎,慈悲天下总无争。

蓝色背心破了,走向自己的反面是很难的一件事,要想不中途破功就必需义无反顾,砥励前行。

人的潜意识让人做这个梦不是想说人生之路止此一条,架炮轰开天门得享长生久视这条路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只有踔力奋发于了悟人生真相的人才有如此的缘份。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9-17 2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09-17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东施效颦。(箭凌贴上)

修炼是一个观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人性命未知的部分即使是现代科学尚未能全部破译,说明科学的发展方向不一定是健康而全面的,因为人类连自身都不能全然知晓,又怎么能确定所知和所能是一定有利于人类未来的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高明的辨证部分。

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心与客观存在之间的矛盾。认识好了这对矛盾,人的这个世界也就清明了。

《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箭凌贴上)

梦是代表客观在说话,只有意想不到,没有不存在。“梦”表达的是人客观上的继续发展与造化,而人的主观却并不了解也不相信人的生命是可以继续开拓的,这就是“知障”的由来。因此人要通过不断地改变观念来了解自己而不是利用既定的观念来限制和杀灭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人能真正了解遗传基因的作用,并将人的全然努力用在“认识”与“遗传”的关系上,人生命中生死双向的蓝图就会展现出来而形成不可思议的造化结果。遗传学中认为儿子是自己的生命的延续,梦中的儿子是不是在暗示还有另外一个方向的自己在人的生命中也是可以开发出来的?

人意识潜在部分来自于主观观念的日积月累。

修炼者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无限的可知性一定要建立在对自身不断否定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否定下去,个人的独立和自在才能建立在道性的基础上,这也就是长生久视的由来。

修炼首先要做到自性为师,这样修炼者的灵性就很容易激发出来了。修炼不是主观意识的瞎折腾,修炼是主观与客观两种存在的高度和谐与互动。

不着我相时天地万物为一,想象即可言造化。有志向时格物向内,寻找阴阳五行的搭配,明白多了的时候不言而观应,不动心而证结果。

修炼者需要做菩萨而不是画菩萨,如何做菩萨修炼者也懂。房子,指人的内心空间,画上一个菩萨的形与内心印证一下菩萨的行那是不一样的。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冠绝历史,但又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几许。

芒,人生死的真象被掩盖着。

人生的过程中总是曾经有那么一点点机会接触到长生久视之道。

人在积累自己的业力时一定会有觉悟的机缘。

被动的受人宰割源自于茫目地生活。

人的茫目时常会受到潜在的提醒。

人的生命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只是满足主观上的吃喝玩乐刺激,不知道去体会生命的进化与升华。

人如果有余以奉天下,身天下太平就能不招自来。

因为科学的历史相对性其结论被人们所迷信了,所以阻碍了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综上所述,人的生命自主性是存在的。但是得满足老子所说的“道德”条件。在生命中,这个条件是很直接的,即除了主观意识的存在人是否还存在着客观意识,并将客观意识象主观意识一样甚至更深刻地耕耘。

《六祖坛经》定慧第四 :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箭凌贴上)

错在主观与客观未形成不可分割的系统。修炼是一个系统工程,阴性的客观意识需要修炼者去认识去完善去积累去构建,要想完成这些过程首先就要承认客观意识与这个世界的相似性是自然圆融的。人的生命不可能经历所有的可能性,但是人却可以利用系统的相融性寄托于天下,这个辨证状态是这个世界中真人们的真实面貌。无数的念头中哪些念头是真性的?这就是道德观念的由来。

人跟人的死不一样,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人死了以后老百姓还念记着他,所以他没死。也就不能说他的生命结束了。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0-8 2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0-08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箭凌贴上)

体会一下北冥之元精徒于南冥天池与元神相会的玄妙意义。

身内无圣人灵性一类,仅靠主观上的只闻片解如何能解决觉本来夺造化的根本实践?

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箭凌贴上)

志向应该变成主观意识自我觉察的实践。

阴不厌臃。(箭凌贴上)

所积累的东西富足了,造化的架构也成立了,现在唯一所欠缺的是人的悟性,人的悟性如同能激活身天下新系统的密码一样,它能让新的造化动起来。

吾失则圆。

忘我无为是对悟性最好的开发手段。

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箭凌贴上)

修炼者只晓得生活的红火而不知其背后会伤及慈怀,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梦中求子于有钥匙之形门,说的是要掌握妙要的钥匙,为求多福而来,实为觉道而去。

面对成年人不好再现人的出生,如是就用梦境来模拟一番。生育,此番的承上启下不是在说生殖这个事,而是在彰显道的造化全貌。现实中无女儿而梦中却有女儿,说的是少阴是造化的基础,三代人中只有女儿是虚拟的,以后的修真了道自然也就离不开这虚拟之法要。饭店,修炼要掂量着走向反面去思考,既定的观念完成不了造化的壮举。三碗面条,理性地有条理地去面对母系遗传父系遗传和先天一元这三个系统,道意在此,道法在此,道德在此。

在广大生机上产生了自己,自己被调整到了认识生命的阶段。“主观”本来是老二却非要在生命中充老大,所以“没人”代表了无人可为谓之无为。老人说床是他的,自古以来的人都生于这广大生机之上。枕头下的没让拿,枕头,大脑中的外来之观念还不想让他人干涉。床上有屎尿,自古以来生生不已留下的是糟粕实则是造化的精华。

中国人都是龙的子孙,只是忘记了如何做龙。不会做龙是因为受人创文化影响离道太久,骨子里的那点龙的精神早已被冲淡。

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出仇来。

没有文字的教育中含有人应有的基本操守称之为“孝”。对父母关系的非理智想象哪怕只是一个念头都会形成意想不到的亵渎。

人身百节皆有神,人本来是可以用它们沟通天地以获取长久的,不能怪它们不来住,只能说人的主观自以为得势,不再需要人生更深层的潜能开发,身天下之君不愿其长久,所以它们也就不能僭越。

人身上有很多的感官,她们如果都发挥到极致时人的生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一种修炼可以将生命与天地整体地建立联系以促进长生久视之道的完成?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人可以学习很多的医疗养生的方法,也可以冠之以“医道同源”来安慰自己已有的偏执,但毕竟医道不同果,不会让人得于究竟。

先修佛性,后进仙真。

当人对自我的存在逐步了解与理解并能在实践中顺应自然不断创新自在之境时,万物本来的一面就会呈现出来。修炼金丹是人对自我的存在理解以后在性命上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和谐互动的实践过程。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0:19 , Processed in 0.0180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