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传奇人生

修炼杂谈

[复制链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8 11: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论坛,读帖子,为学必须日益,但是修炼是为道,也自然需要日损,老人家还讲损之又损呢,更恨的是及至无·····
这个无,怎么去理解和应用呢?不是无了吗,就是没有的啊,是虚的吧,从现今的人们思维来讲,这不是一无所有了嘛,哪怎么活着啊!
是啊,脱离生活与孤立社会自然,独修一处,似乎天底下社会上日日夜夜发生的事都与我无关,因为我要的是所谓经典里面所要求的“清净”,保持“清净”,才似乎也是觉得必须独自“清净”没有干扰合符老人家交代过的清净经嘛。这是那些喜欢追逐功法的喜欢特异人群的通病吧。
其实,法无定法,万法心从。
就如一些编写的很严格的一套功法程序,记得过去有一天在朋友家的一次酒宴上,一位老乡他平时也喜欢养生锻炼的,据说也练功的,酒中问我怎么炼的,我回答没什么怎么样子去炼的啊,你自己不是再炼嘛!我还说你有这样的爱好很好啊!当然,他是不满足我的回答的,因为我几乎是没有内容的回答,但他似乎很急,还对我在激将法,总想从我的口中探索出炼到什么样的层次来似的,我还是继续在喝酒,转移话题,后来他没趣地先离席了。
这是正常的交流,人与人爱好共同,其实本应该是很好的缘分,应当珍惜为重的,当然话不投机半句多也是有的,但只是在那个话题上的不投机而已,平时我们劈开练功的话题依然是谈笑风生的······
看来,在日常中在动态的社会交流中保持清静,就需要修心,修到不知荣辱也许才是炼己的火候吧,但很难,或许一听到刺激的话语,人自然会生气难过郁闷不快,甚至还会自然地暴跳如雷亮喉高音出言不逊呢!这就是如常的人,本来的我们,而我们总喜欢以因为我是在修炼因为我是看过佛经念过慈悲佛号的······而掩盖住原来的自己粉饰当时情绪之下的自己,来满足人家对你的所谓涵养,也是说显示自己的“素质”来,哈哈哈······有时候想想,也真是的,怪不得有人常念“做人难、难做人”啊!
修是为了“素养涵养素质”,或许还不够吧,因为那还只是做人的本来要求而已,也是后来人们在学习中所形成约定的某种外在的和内在的表现而已。而修炼修道中的修,就必须深入渗入挖掘甚至是忏悔的流泪的地步······
炼是为了在静的时间太多了的时候的一种运动平衡,也就是动静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称一样。炼是需要方法,但方法不可太多,贪多咬不烂,就如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杨过”与“金轮法王”的对白:多而杂,若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己,就可以独创一面······的对话内容一样。这也说明“悟”的重要性,要把自己有缘接触到的理论方法认识等有机地从“点和面”中寻找交叉点,就如数学里的集合的交集关系一般,从中体悟到并及时应用到自己的炼中去,这该是“自性生法”的样子吧?
就如《修德通真论》里的“天人合一金光法”的内容一样,有时候我在想难道不可以只炼炼其中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方法内容吗?答案肯定是可以的。因为道是可以无数无穷次地分割而依然是含有阴阳两面的道理,就好像现代的“纳米技术”一般可以细分细分的吧!特别是第五乘里的内容,有时候没事干了异想天开,是不是三田的移动组合成的图形?不是讲“铅是迁”“汞是让”吗?那么“五七铅液、主宾换位”只是我个人的闭门造车的理解结果,有了这些认识的存在,也就可以放开自己的手脚,不管你是如何去拼接的剪接的都没有关系了,也就不会担心曾经有人讲过的“炼功会出偏”的问题了。因为我们的认识依然是一个整体的没有片面的啊。
所以,我们的认识决定了自己的看法,看法决定了自己的应用,应用决定了自己的变化,变化决定了自己的进退,进退决定了自己的活动,活动决定了自己的静守,静守决定了自己是否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3-7-8 12: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点心得呀,只要符合阴阳方法论,符合自然之象,就可以自我组合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8 16:3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谈不上,只是杂谈乱语罢了,若是有人觉得没被我忽悠了,那人一定觉悟了,因为那是他(她)相信自己走的路是对的!哈哈哈……箭兄见笑了啊!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8 23:1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提到了关于炼功法的话题,既然是要参与到修炼生命的探索中,那么就再来交流交流《修德通真论》中的“天人合一金光法”的个人理解和体悟,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示警醒吧。
我还是想简单地把自己片面的个人理解贴上,也许对那些性命双修的正确理解是有对比的对象的。
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人还是把性命双修理解为是夫妻双修,还有人认为是房中术,还以为是采阴或是采阳的贪婪自私的欲望满足。
但从天人合一法的第三乘中,也许会有个正确的理解和操作的捷门所在,不妨多看几次,并在春夏的季节里多多实践,一定有所收获的体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人之常情,虽然是虚假的臆想而已,但不是淫欲的发泄,以假修真,假幻空真,象物精信,其中有物,其物感动心身,虽然是默默地随观但赏心悦目,那些情感的荡漾,不是没有理智的把悟与享受……所有的个中滋味唯有亲自实践才能自己感受到的,而不是什么理论所能对照的,就是有可以对照的话也只是理论而已。
炼看来是有技巧性的活,不是迷恋不是崇拜不是贪婪更不是欲望的满足……
看来还得洁身自好,才是修炼的积累和化险为夷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9 1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一套所谓严格编写的功法,我们照炼者大多会按部就班地去学和炼的,而且会一丝不动地炼,甚至还怕有所不对和怕被自己改动了呢!这样的人我们遇到的或许是最多的吧,这就是死板学炼!永远不会独创性的眼光和思维。因为没有自己的敏感点的把握。也就是只在套路上搞搞花架子而没有从感受上去摸索与体悟联想······
      人的个性本来就有惰性的,特别是我们的思维,总习惯于对安全的定论的熟悉的模仿,也许动脑子思考也许有点累人的吧。
    就好像把“饶她为主吾为宾”的主宾的理解一样,也许会问,人嘛哪来有两个我和他?那个他又是谁?这在悟真篇里的句子,在我们现实的身心里,真得会为难那些刚刚接触或者多年已经被老早的知识灌输所形成的认识所困惑的,以为从哪里去找那个“她”呢?莫非是什么男女性别上的配合的那个“她”?由此也许就有人走上了修炼的歧途,把“色”欲当作是方法技巧,结果与愿相反!两个我本来也是一个我,只是我们心在此身中罢了!
    如果理解了我们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一面,我们也许就不再会懒惰自己的思维意识了,因为在无穷的世界里,我们的神十飞船可以到达天宫,可以带上三位航天员,她们是可以站在飞船里往回看我们的可爱的蓝色地球上的所有,她们由于失重没有了东西南北的方向,当时我在猜想:圆的东西是不是没有方向的呢?还有一些科技探索到火星的深空位置······这些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思维想象力和认识时空的无限性提供了基础,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或许是可以分配到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包括我们自己这个肉身!这难道就是“换位思考”的一种形象性的理解吗?
    那么,对“主宾”的理解也就显而易见地理解和应用了吧?当然不是一日就会的活儿的,就像我们学一门手艺一样,需要苦练功夫的,哪有一想就会有得的事?除非自己之前已经对这种意识的换位理解积累好久好久了,已经熟门熟路了,那才是做菜炖汤的火候啊!
    哈哈哈······又是一帖杂谈乱语,梦人说梦话而已······学会选择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11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存在也许是虚实同在的,相对称的一个统一体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思维的认识者来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嘛,所以我们也无需去证明人虚性的那一面的存在与否,也是无法去证明的事儿,至少现代的科技来讲还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的事,我还在无聊地发帖子,看来真的是在误导人家的啊!罪过罪过,先在此表示一下忏悔吧,不过没有用心去忏悔也是做假的表现而已。所以,从这个问题上的矛盾两个方面来讲,就如阴阳和虚实的表现一样的存在道理。
记得我曾经把那些虚的一面自己比喻为放风筝,看三月的春色,风清云淡,阳光明媚,温馨地普照大地人间的角角落落,树叶花儿蝴蝶微风习习······拉着孩子时代的同伴,在河畔在无障碍的天空间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柔和的小草被我们的小脚丫踏在脚下,一段小跑,放开手中的丝线,让纤巧的斑斓的风筝像小飞机一样悠悠然地飘起,荡漾在远方的天空,像只小精灵般俯瞰着自己手中的丝线一圈一圈地溜走溜走······
这些美丽的童年记忆,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特别感到清新,如丝丝的空调凉风吹进心房······平衡着这个炎热的温度······这时候的风筝是在我们真实的人体的外面,如果我们换位一下,移开自己的意识,想象一下把风筝当作是自己,来看来关注地面仰着小头互相注视观察的自己,哪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哎,童年的无忧无虑和无牵无挂,真好!如果我们的梦想像风筝那般遨游天空俯瞰人间,甚至飘飞出宇宙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就如风筝飘飞在一个鸡蛋的外面周围虚空里,哪又将会如何?
我们人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长处,就是在于善于做梦和善于想象了,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这个能力,也许是渐进朽木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7-15 11: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朝阳东升时,在晨雾还未散尽的山山水水间,美好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是我们生存中梦寐以求的地方,所以,我们的国家在十八大的报告里也把生态发展和生态文明提到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地球的生态平衡,不然我们只能自食其果。
    外在的环境和人身心内在的环境一样,人只是天地大的一个缩小本而已。所以我们人类在追名逐利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内外生态环境其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在天人合一金光法的第三乘里的松树、朝阳、山和水,还有黄花,自己和心爱的一起徜徉在期间······
如果在阳春三月在初夏的朝阳之下,我们闭目想象一下,感受一下,太真太美太善了,其情意绵绵,互藏感恩,即使换位体验一下也是同样地美好······
      如果说这是修炼者对美好环境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是人类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地实践和追求吧?只不过参与其中体验其中个中滋味的迟早问题罢了,就如人类工业化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后的觉醒一样,修炼者只是首先在内在心灵中构建起了理想的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世界而已······
      这时候,自然地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来,那种内在的和谐生存共处的社会与自然优美的环境,留给我们后人的是对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的思考了······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牵强附会而已,痴人说痴话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8-1 1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传奇人生 于 2013-8-1 14:06 编辑

       相识是缘,相聚也是缘,缘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点一样,在这个人世间,生命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叹息时光的短暂之外,常常在寻觅天长地久的妙方,不是今天去这烧香就是明天去哪拜佛,不是今天的忏悔就是明天的许愿祈祷······遗憾的大都是黄粱一梦竹篮打水的结局而收场······
       人世间,正因为总喜爱追逐喜爱攀比的虚荣,结果把世间的一些最美好最珍贵的缘分轻轻地放走,也许是自己的无知,也许是自己的自负,也许是自己的自卑和逃避······
       路过的,也是一种美丽和一次欣赏!
       那片湖塘里的水不是很清净,反而因为污染变得污浊起来,鱼儿也不多,而游泳的人分外多起来了,因为今年天气热,回忆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花的春色、热的长夏、燥的秋天和雪的冬季······今年也勾起童年的回忆。所以,与前几年短短的夏季,四季不那么分明的样子相比较,今年的确热了。
       问题是还少雨,很多地方干旱导致农作物枯萎,但也有很多地方多雨而滑坡事件!记得前几天的梦里在一片新建的市场的建筑群里,老天正在有点斜着地下着雨,我似乎在躲雨,从这幢跑到另一幢,景色是灰暗的,也知道自己的在那里。醒来后百思不得其解,是腥风血雨?还是老天的甘露沐浴心身以洗涤心灵上的污浊?还是在热铁上浇水恨铁不成钢?当然,醒来后太阳东升了,白天依然是艳阳“烤”照!
       有时候,路过公园,湖里一角,有一片盛开的莲花,夏天赏荷,应该是件很高雅的事,也算是一次心身的洗涤吧,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和光同尘不容易!而我们的生存与修炼也应该学习莲花的品质和淤泥里的藕根的虚心······当看得入迷时候,似乎人与莲花在一起了,想象着自己坐着或站在金色的莲花芯莲台上,莲花瓣放大起来舒展开,湖面的水在晨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犹如金盘里的水银熠熠闪光,更显得花瓣楚楚动人,更显得上面的自己如婴儿般柔和光滑细腻美乐自然无忧无虑轻盈通透如玉······美丽的夏季原来就在此中!而我们为什么总是在匆匆忙忙的脚步里没有停留下来,好好地去看看近在身边之物?低头自问:原来因为平时关注的不是这个自然的享受,而是为生计去奔波劳累了······
       所以,日常中我们常常没有象红蜻蜓那样作短暂地停留休憩与整理,没有红蜻蜓那样飘逸那样自在那样逍遥和那样子把自己的目光停留住······停留在那片经常匆匆路过的荷塘那片盛开的莲花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8-11 10: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路过,看到一位妇女手拿蒲扇,弯着腰,对着那个煤球炉的下侧的进气口不断地摇摆手中的蒲扇,突然回忆起在老家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家里做菜烧饭啊大多是用煤球炉的,自己也曾这样做过,回忆起来还感到特别熟悉。
    为了节省煤球,常常先在炉里放一个垫底的已经烧过的黄红黄红的煤球,上面再放干燥的木柴草料作为引火之料,等燃烧会儿,马上放上适量的木炭,再放上一个煤球,然后就是对着下进风口不断地摇动手中的蒲扇,引然着刚才放上去的煤球,点燃着后接下来就可以烧菜做饭烧开水了••••••
      记得电视里看过那次中国举行的奥运会,关于发明奥运火炬的制造,特别是在珠穆高峰的点燃火炬的点火棒的制作过程的说明解析,那个工程师讲:由于珠峰气压低风又大,用什么怎么样可以点燃着火炬?怎样把点火的工具带到珠峰而依然不灭呢?是一次路过一个小区时候,看到一位老大娘在点烧煤球炉的时候,给予他创造的灵感的,火是往上炎的,就是这个原理给了他点火棒的发明!
    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感知去认识和观察实践••••••
      看我们身体的造型,如果我们大动肝火发怒或者吃了热性的菜肴时候的上火时候,这个火中是往上发的,发在牙齿脸面上去的,这说明火是从下生起而渐渐上升的,哪么这个下面在哪里?海底?地心?这就要自己去感悟了,哪么这个人体的“煤球炉”的下面的通风口又在哪里呢?
    曾经在书中看到过,神门九道坎坎坎鬼门关!这个形象的比喻和那种难度性的比拟,卓见古人的智慧和实践的经验之丰富了。
    看风生云起,看火帽三丈,感风之习习,悟生命的绵绵若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水无声 发表于 2013-8-11 12:4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13-8-1 14:00
相识是缘,相聚也是缘,缘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点一样,在这个人世间,生命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叹 ...

好看,好听,挺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2:10 , Processed in 0.01737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