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碧水清泉

碧水清泉自认为的修行日记

[复制链接]
潘雄 发表于 2013-6-14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猛了,楼主集中20年潜修之功力,尽在日记中泄漏天机,并有一发不可收止的趋势。读来令人醍醐灌顶。
还不明白怎么写日记的朋友就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甲 发表于 2013-6-14 16: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泉兄的感悟写得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13-6-14 17: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发骚写啥诗啥的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枯梦道人 发表于 2013-6-16 2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伙唱得热闹,也来应和一下,今天刚游洛阳白云山回来:俗中航工业作帆,出尘兴游卧牛山。云列三山拱金日,气分五色参玉皇。门前飞腾九龙瀑,洞玄深藏琼液浆。心乘白云任造化,意随清泉灭贪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名不未名 发表于 2013-6-16 2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是哪的? 洛阳
栾川确实是块好地方
栾川 的蘑菇那个美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20 1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纵个人的情感的宣泄就会促使魔性的成长,这个人生复杂的情绪感染就是需要以慈悲的大情来充实他,这个东西需要关注转化不是想当然地放任奔流。
境从不伤人而自伤也!粗浅见解,由水之随境而无心之变悟得本源并无阴阳之说,仅是随缘而显像而已,本性并无改变而知。
小和尚上山,三载前砍柴挑水烧饭,三载后亦还砍柴挑水烧饭,外相从未曾改变,但君可知小和尚的心否?
我们人生的个体的差异不同,就犹如蚕茧之万丝剥离发散,我们争先恐后地向外无序奔波,满脸血泪忧欢,不知回返共同的根---茧,怎么能够回归圆满,这个共性的根源原本存在只是我们被智慧欲望所迷失了,这个形象的比喻是我们回归修行的觉醒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枯梦道人 发表于 2013-6-20 2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枯尘归土,日斜月自明。人非依凭处,道隐无名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21 10: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生命的进程,是一个认识社会感受社会以及与社会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获得了智识经历了情感并且拥有累积了自己的知见,我们都在享受或者承受一些我们自己喜欢和不喜欢临之的东西,但是不管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多么不同,我们的信仰和对待社会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思想情感的差异,都有一个认识觉悟深刻社会、自己个体与万物之间联系的累积,从而会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真正问询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太极球空间点运动的轨迹,所以累积智识是毫无非议的学习感知世界的启蒙,听从参照所有的缘分的个人或者潜在的万事万物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应该抱有感恩之情,清净而去除这个“我”看待客观从而审视自己的修行,我们有时要去除个体的所谓多年的玄功带来的惊喜或知见,时刻警醒自己回归闻道身心向往而修行的淳朴起点,不要不自觉走上神坛当老师随便评论指导纠正定论他人,老师的多年传统哲学文化经典的说教以及大家群里群外的言论,其实都是有相似之处的,大多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切入点尽量地理悟陈述靠近天理和天人合一的原则而已,我们有时需要动静的结合来参悟修行,老是看书听课发言争论意想,都会造成我执和内求,并且会不但没有前行还孤芳自赏甚至不如一个初修者而退步困惑迷茫,我看待老师厚德的不断经年讲解,在看一看自己十几年的理悟,很是羞愧,所以说我们要积极的活着,理智的看待这个物欲缤纷炫耀紧张的社会,放松而清净地觉悟人生,不断地实修觉醒找到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家,才是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真修行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21 1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古圣贤以及厚音老师说的真好,从而映照显现了我们修行理悟的浅陋微薄,我们累积了经典的智识和老师的精髓,也同时在不自觉间也累积了虚妄自大或者其他理念东西,我们桎枯了自己从而难以真正放松清净的觉悟修行。
慎始慎言而行,如履薄冰,不当第一辩者,甘做众人之梯,学问来得还贵虚,清净原本共性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碧水清泉 发表于 2013-6-21 10: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冷静地看待了修行客观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在迷惑迷茫感受到了根性的本源在哪里,所以再次要感恩帮助我的厚音老师、道友、朋友、家人和与我有缘的众生,尤其感谢潘道倡导的读书以及写日记对我的深远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11:51 , Processed in 0.02130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