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箭凌

厚音老师讲解《庄子》语聊答疑佳句

[复制链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0-22 2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0-22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与长生久视之道有缘是每个人的客观背景,人活一辈子能不能好好的利用这个背景事关人的造化,要想让这种造化能变为现实,却一定要有认识作为基础,人的认识中是否具备这种基础不是学来不能教得也与人的聪明无关,只与人深层的德性相关。

离开了自然的环境,人的行为积累会一直地使人类退化下去。

认识上有了自然的提醒在实践上就应该走向反面。

最严重的是“象个官就算了吧”这个思想,这想法是梦者自己的不是那个小伙子的。如果不觉,天下乱矣,身天下也就丧失了成真了道的机缘。

人的潜意识喜欢用这样的不言之教来唤醒人的善念和修行。“狗活”:苟活。人如果不探索人生的真谛也只能算是苟活一次而已。

人在水中,相当于人在道中。大道是至简至易清澈无比的,如果其中混进了泥沙和杂念,就可能是浑水一团了。

公路与这人生之路相交,说的是这人生中一定会有公与私的选择题需要做。

凡事人只要一着相,就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了,不能着眼于全局的认识总会给人带来烦恼。

如果自己站在无缘之缘的角度立足看天下之见与未见之人之事,所梦所悟就超脱一切系缚了。

山代表了长久,婚礼策划,这是指身天下中也可以有新的阴阳之合。娜姐,这姐那姐,都可做生儿育女的母亲,此妹彼妹,无一不能提携天地造化真神。

要超越自我的情绪,追寻长生久视之道,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再有痛苦与烦恼相伴。

人主观上的自大阻碍了修炼者向身内求真象的努力。

人时刻行走于道上而不知,凡事皆远唯有道近于善人,低下人高贵的头,哪一步不是道在支撑着?

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常态,今天不经历,明天迟早也会到来。梦中的自己在给自己说真话,面对这种真话悟通悟透了就是求道修真的新人生的到来。面对这种真话只知情绪用事,除了低落就是苦恼,与其难受不如奋起去追寻人生的真谛,让长生久视之道在自己的人生中绽放出利人间利天下的正果来。

老师的讲解(开示)是次要的,相互的比较才是重要的,每个人的梦境都存在着修炼境界的不同,梦境常比较能带自己进入新的认识和环境。这就是众人为师的一个方面。

求财求子求福报,这是人们的常态意识,无可厚非。但是当人们找到修炼这个新的领域并明白了所具备的人生境界和要求以后就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用成道的标准来检验自己的思想行为。

从细节上觉察到自己忘我的不足之处可以见真。

明白了修炼的道理就懂得玄妙的结果是自己修来的,专注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正果就一直都在彼处相候。

如果将自恋性转移到身天下的客观存在上并忘掉了自己,那个结果就是无量功德了。

“如果将自恋性转移到身天下的客观存在上并忘掉了自己,那个结果就是无量功德了”怎么理解和怎么实践的问题。浪漫性思维不是一件坏事,自恋性转换一下也是一件幸事,两者用在了身天下阴阳的提炼与造化上了,就成全了修真了道的一件大好事。

引导信号干的事身天下之君不一定要懂,也不用全懂。知道是个干什么的“表”就行,其“格”是客观运作的事,这个态度修炼者要逐渐培养出来,此之谓无为。

热爱劳动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社会有奉献的人,其宝贵之处不在于他是否评上了劳模,而在于这种精神可以引导人走向为公的康庄大道,受到大道的亲睐从而大利成真。

人勤劳无己了,群众意念和想法就会将其抬高到新的生存境界并将其德彪炳青史,这就是神仙的来历。

大家是指身天下的百姓,她们指望着“自己”这个君来带领大家一起奔向美好的修炼前程。

剩下来的事就是清理总结好身天下迈向道化的务须。

邵雍《观物吟》:“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过巳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箭凌贴上)

人生就着一口锅来将主观与客观汇而为一此之谓炼丹(单)。主、客观各自为阵成不了道业,主观上一厢情愿的折腾称为暴殄天物,在此事上一生无作为只算随缘而定。燃烧的生命总有熄灭的那一刻,只有修道了才知道薪火相传于内外让生命永续无边的仙妙真境。

这一梦是大圆桌,说明身天下中绪多方面都可以追求同一个大圆满目标。

修道就是依旧要不停地走向自己的反面。

主观就着客观这是努力的主要方向。

修炼上坚持树立正气有利于觉悟,及早地跨入真境。

人赖以依存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方知一切顺逆利弊恩仇誉毁都需要修炼者以德图报。

修炼是给人给人类带来和谐太平的最终出路。

以德图报于人依赖成长和壮大的所有缘份,修炼者终将登临于仙妙之绝顶。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1-5 22: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1-05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道德经》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箭凌贴上)

根据其他道友的梦境经验我们知道了平常生活中所养就的道德意识是可以拒止人的信号蹈入不测的,建立在自知基础上的努力均可转化为逢凶化吉的德。

修炼者需要具备有从古至今均未改变过的软条件:“对众生矢志不渝的拳拳真情”。

人无论内在的纠结还是外在的矛盾只有在自觉的前提下才能捋定。

人的任何机会都需要靠德来养。

人如果明白并积极实践以德养机的奥妙了,修炼的机会,事业的机会,成就的机会等等就会撵着人跑。不靠天赐不靠恩典,就靠自己修德养机,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由来。

人并不知道生死只是发生在主观意念中的一件事情,当然也就很难发现生与死互为其根的现实。

在修道的认识体系中有些矛盾需要自己悟明白。

人的一念之善想干涉自然的力量当然是力不能及。

自我的意识和谐自然才是重要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加深无意识状态的积累,现实中的无奈就荡然无存,哪还有无奈之梦的到来?

不能满足于我们对修炼既有的观念标准,要向着更自然更简约更易行的真实方向积累起贯通万象的道德大厦来。

也暗示自己的遗传基因中也存在着一个分枝可以在修炼中利用起来。

生机是普遍存在的,而死机却是人为所折腾出来的。

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忘记了天地的根本作用,人就会变得不顾一切地唯利是图,这样,人的未来就从根子上奠定了危机。

人没有见过龙凤却能在梦里将龙凤演绎得栩栩如生,说明龙凤这一对信息在人的生命中有着非常特殊而有意义的关联,将这种关联挖掘出来并按自然的意义加以实践,这就是炼丹,这就是人类的真实进化。

思考来自于心。
这就是一念之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是梦中的一念之举,在梦这个特殊的背景中其作用也自有其特殊之处。它是在考试修道者的基本为人心理,是决定以后是否进化的基础。

目的是为了考验我在以后的修炼进程中能否以客观的要求为标准来去掉后天意识中的追求,而以性命的客观发展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学太极拳,这是个好行动,既可以活络一下身体,也可以通过对太极拳理的学习辅助验证一下性命变化的道理,触类旁通,万物为一。

饭,代表“反者道之动”。

修炼这条路是沿着自己反面的方向开拓下去的,这条道不好走,但是这条道暗藏着性命的乔迁之喜让人可以邂逅。

心室无所藏,让出又何妨,无执便自在,主动更恰当。

别人的体悟,自己的束缚。修炼中的亦步亦趋是注定成功不了的,差异性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自然现象,也是一个存在的法则。所以不要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去追随古代名人的足迹,只有自己的实修时证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修炼者对学习之益一定要知道潜藏之害是什么,弄明白人生命中到底是灵性重要还是知识重要。

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箭凌贴上)

人在自然间不经意之间就会感应到一些神迹所施放出来的信息,所以,修炼遇到高人点化的机会不是少了而是比比皆是,一念之间即是造化,为何现在的人这种机会越来越少呢?原来是因为人的思想不同了,信不足,故有不信。

修炼者出现了这种信息以后需要积极地思悟予以配合,当恰到好处时,既能够极大地激发灵性也能不可思议地赋予身体完美地调整。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1-19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1-19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从文字相的角度来理解修炼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多认识自己一分,自己的觉悟机会就比别人多一分。摆在自己面前最常见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性命其中哪些是轻车熟路,哪些是耳熟能详,哪些是视而不见,哪些又是不明究竟,哪些又是似是而非?人不见己而求法,法有何用?做梦不是为梦,而是为了人们能认识自己的心。不向心求法却要向师求法,此即是错。自己做的那么多梦难道成了摆设摆拍摆弄?老师的法是建立在对自己梦境解释基础上的,早已你知我知大家都知,诸多求索的目标早已在此,除了不明之己哪里还有他人。

环境场态很容易形成并固化在当地,当陌生人在接触到这种场态时会在人的感知系统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还原出来。

修炼者需不需要孤立的看待自己的存在?当然不需要。

微妙一定是个基础,由生命的基础反映到精神的基础上来,需要修炼者的观念去支撑,这是“修心”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常人在观念的一面往修炼需要的内容上修是要经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关的,因为人的意识中存在有自己尚未知的“观念堕性”。观念堕性不除尽则无以言世界的真象。

刚刚才开始学习和认识清静之道,就要面对生死的问题。看来生死事大,这个事不想清楚了终究还是要面对,不如及早地做好这个功课。

人生即使混得风生水起又如何?还不是一抔(pou2)黄土在候君?!

人不觉悟只能算得上是苟且人生。苟且而活是无奈之举,苟且而死则心存不甘。

能讨论生死的还是我们这些苟且还活着的人,所以修炼者要珍惜人生的机会把握住修道的机缘。

只要让精神脱离开人体的束缚,生存的面貌就得到了彻底的改观。人精神的自我解放是突破苟且而活这个樊笼的伟大壮举,是人按道德精神重塑人生的不朽篇章,天地在召唤,人性在召唤,连我们的梦境都在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为何还有人在此蹉跎?

搞定性命这个身天下一定要依靠道性作为。

“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这也是修炼者应该具备的好品质。

为什么劳动者总是有智慧的?因为人类的进化就是从劳动中获得的,修炼中对待劳动的态度也彰显了一个人所具备的潜能到底有多深。

《道德经》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箭凌贴上)

老子的话句句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典,实践一句话就可以获益无穷,如果将《道德经》在一生中融汇贯通了,这人就不该再谓之常人了,应曰真人。

任何时候一念之善都会给修炼者带来意想不到转折和机遇。

人修至无己了,心也就回到了众生之爱心的支点上去了。

面对这个人心不古的世界,我们总能象看到黎明的那点曙光一样感受到前途的希望,因为我们能从内在感受到这支点绽放出的永恒光明。

“暗物质运动规律”:对这运动规律懂还是不懂并未能影响到每个人正常的生存,但是对这“暗物质”是否承认其存在却关系着人生能否觉悟的问题。就象人活着是一种基本的权力和机会,但是人能否明白地活着却是每个人心灵的自我选择。

对“意识”的了解那是整个人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对自己“心”的了解却是当下修炼者需要解决的个人问题。无数个人对自己的“心”都了解如是了,人类对意识的了解才算真正完善了。

以文字相和语言相来断伐修炼,这样的行为彰兴不得,彰兴文字相不足以言道。

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走向自己的反面看待这个世界,世界的未来一定充满道的气息而生机满满。

主动地将人的努力方向放到对客观真实全面的理解中来,主动地完成人自身的提前进化,此即为修炼。

要着力于思想的变化在前,功象的变化在后,这才是自修自证的真修开始。气功大潮中人们功象的变化日新月异,绚烂多彩,至今还有很多老道友津津乐道,但是观念仍然停留在旧的自我之上,过去的好功象并不能给今天的自己带来道德的新启迪,留下来的是记忆,逝去的却是人最宝贵的精神。

人们的潜意识会早早地给所有来到面前的缘份作出真假的评判。

大部分人的功败垂成是因为通过修炼剌激后的自我总是膨胀了的,道境未成,心境却早已忘乎所以再也没有谨慎之心,人执着于什么就必然会失去什么,到头来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道,界时身死其心亦随之而亡,得无悲乎。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2-3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2-03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一定要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

虚化自我。

对自己信不足。

梦境本身就是潜意识的一种转化。

人的意识在此时的角色状态如此的不确定,说明在修炼中人的客观形态是可能不确定的。不要由主观来主导自己的一切,否则迟早会产生混乱,这就是老年痴呆症的由来。人即早地与客观意识互动,将自系统开放到自然中去获取补充与协调,这就是长生之道的理论基础。

说明我们对自己还真不大了解,这得感谢梦中曝露出来真实的自我,所以要向生命学习认识自己,生命的不言之教正是让人逐步走向庄子所说的圣人之境的良师益友。

志要迁向于高远,心要迁向于恬淡。

修炼者要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清静上,更深层次的清静可以让自己的独立融入天下众生的万象中去,从而使性命展现出道化的全然英姿来。

人撇舍不下人间的荣华富贵又妄想即世成真了道,这世间恐怕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人的意识是有堕性的,也就是意识上存在有堕力。接受一个新的事物,观念的积累也有一个过程。积累的观念很快就接受了不一定改变得了什么,什么都没记住也不一定什么都没有改变。潜移默化是好的效果,因为基于“无”的缘故。修道的损与学习的补一下子看不出来区别,这里就是一个例子。潜在一面接受多了,主观上才体现出来什么都没记住,这也是人的意识系统存在主观与客观这两套结构的真实证据,它对我们今后解密人脑的运动机制很有积极意义。未来的社会进步需要这一点。

百业同理,万事载道,做任何事都是有助于修炼的,不要将修炼与生活及学习等隔离开来。

拓展新的认识领域与接受新的改进人生的方法都建立在人生来就有德这个基础上。

条条大道通北京,坚守于德信与德善,客观因素就会聚会于性命,不用主观大起尘劳,这才是捷径。

俗人观其文,真人却观其气,所以真不可欺,奈何?

没有人类自身进化的所有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必将成为人类自身的毁灭手段。

梦境的意义希望人们能够探寻人类存在的真实意义以及积极进化的出路。

人类的觉悟与进化还是要依靠其自身的自我认识与彻底的觉醒,该经历的历史一定不会被省略掉,人类该经历的苦难是没有什么神仙和救世主可以帮助拯脱得了的。所以人类要自己走好自己的路,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拿着大好的人生不去领悟生命的更大更深䆳的意义,却耗费在人类自己折腾出来的虚拟事件上,甘愿放弃人对生命的自主权,这无疑是最遗憾也是最可悲的事情。

······还望大家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2-17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2-17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箭凌贴上)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箭凌贴上)

六祖坛经:“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箭凌贴上)

修炼者的身体与精神之间是存在有天然性的默契的,如果后天意识强大了,总是用外面来的标准判断身体所发送出来的信息,十之八九会得出与这种天然默契格格不入的结论。所以,人的主观认识到的生命是一个被强迫出来的扭曲之象,不是真象。真象需要在自然默契中不断地自觉认识的积累,这种积累即称之为德。

痛是人身体所发出的行为语言。

将悟道与行为道德沟通起来才能修好道。

新人间的春风一度根本就用不着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这一点再平常不过了,为何要去巴结领导?

“圣人无弃人”,能够抛弃别人的人肯定不是真人,也终将被人所抛弃,这是真象。

自性师。(守一贴上)

思考会累(守一贴上)

众生佛性平等,真还没有听到谁说过自己的佛性不足的。只能说自己的灵性不足。由小及大,她的梦中类似的不对的观念为何这么多?在此听课也好多年了,问题提了无数,也不知她总结过没有,按“我小熊”的说法,有哪些问题是听了以后就认识到了,然后得到了解决,促进自己的性命有所改变了?

明理只存在表面,然后认知又容易被移动,移动之后,把之前的又忘了。

常人的神平常就被后天意识给磨蚀光了,毫无神气可以造化。修炼者就不同了,注重下意识的培养,这样人的心神就有了造化和逸出身体的可能性和空间。

外其身则身存。

心神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因为认识系统的不同,这个在现代科学中是没有的概念,但不用着急,因为科学的认识观也是在不断改变和增加的,总有一天科学会认识到人是有心神的。

孙悟空代表了人的心神。如果没有心神孙悟空,是不可能有唐僧的取经成佛这个伟业的。

《西游记》中雷公风婆龙王电母一流见了孙悟空都是要行礼相述的,为何在梦里孙悟空却如此地狼狈逃窜呢?因为心神在成为法力无穷的孙悟空之前是需要“身天下之君”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的(就象唐僧一样)。

变化与意境融为一体的。

人的梦境也就是人的魄与心神在交换意见后借用大脑表达出来的一种结果。

人只有清静无为了,才能将潜藏于肺魄中的德发挥出来,使人的修炼事半功倍。

“故曰: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这是庄子在《刻意》二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人的精神是统御魂魄的,以这些要求养神入道,身天下中所有的信息都将听命于神的安排而得到改变,久而久之,生命的体验就深入到阴阳的诸阶层面中去了,阴阳双向的经历圆满了,人怎么还有对死的惧怕之感呢。

大脑皮层的记忆是非常被动的,不能“与阴同德”,在“与阳同波”的过程中其仅仅只是浪潮推送到海岸边的泡沫而已。

人活一辈子仅仅只是在主观意识中折腾就太可怜了,只有让人的精神“合于天伦”了,人的真实意义才能体现出来。做过广播员,对自己曾经的事业有着美好的记忆,这本来是一件人人都值得保留的好事。只是,人的一生仅仅只有这些吗?人的记忆可是能够容下这个宇宙的啊。这个梦它还想告诉修炼者,仅有这种美好记忆是不够的。人的生命企盼着人的主观省悟生命潜能的无限可能性。希望人能够在生命不断进化中去追求更高级的存在。

不能引导人正确认识自己的修炼不能算真正的修炼。

《道德经》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箭凌贴上)

修炼者如果不去刻意地定一个高低的标准,人生碰到的每一个善或恶的缘份可能都是推动成真的绝佳要素。

觉悟的到来永远是及时的,认识自己再晚也不迟。

慈悲为怀,意志坚定。

修炼者的成长也是如此,面对师父们的着力栽培,只要能做到忘我了,成真了道就是一件自自然然的天下事。

修炼者不是知识不够用而是自然意识越来越少的可怜。

刚刚学过的内容,不能只是重视老师的评语内容,对于古人的原义意境更要用实践来验证。

没有知见的覊绊人的灵性才可以迸发出来。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贪婪的猪八戒。

生命需要开放。

孙悟空既不贪吃也不贪色。

只有素食才可以让身天下和谐地向着成真了道的方向进化,才能够让生命去体会不食五谷,餐风饮露,却与天下万物进行生之蓄之养之覆之的大循环。这是人真修的大趋势,不可逆之,人之修稍有懈怠,必然为猪八戒的贪婪所没,故人身不可少了孙悟空的存在。孙悟空在人身中的存在也是天然的。我们学习《刻意》中讲养神之道,这一点正是真修的切入点。

人的心机是以肾气为支撑点一种生命形态。

生命当中永远都不会少了修炼所必需的灵性和机遇,只是看人怎么把握和使用。

自己身天下中的少阳如果能找到少阴进行配对了,生命的造化也就开始了。少阳手上为何拿着一叠巧克力呢?过去有圣者说神通不及业力,在此生命的智慧就通过梦境告之我们,道家的自身阴阳相合之境能够巧妙地克服业力在人生命中形成对修道成真的阻碍而直达造化之室。

兰开秀,修道之秀难以在自身的天下中开场。一双眼审视着我,我要从阴阳的双重角度体悟和解开其中的妙要。打开地图,仔细体悟前辈的开示和引导。就有一根木头拐杖,前辈们的经典中有一份生机让自己能够依杖。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2-12-31 2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12-31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箭凌贴上)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箭凌贴上)

人们的生活逻辑如是缺乏非逻辑作为支撑,对其真实性就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因为人们对生活逻辑的方方面面的背景因素并未全然了解,一味强调生活逻辑就让人陷入了自我认知的恶性循环,这就是老子所言:“众人熙熙如享太牢”中的太牢的由来。

这个世界包括有阴阳两大类的基本存在,逻辑也是如此分成了两类,有符合人们认识习惯的一类逻辑,有超越人们认识范畴的非逻辑一类。非逻辑是逻辑状态的基础,如同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一样。

修炼者要懂得安静的重要,不要以为学的本领越多人的自由度就越大,恰恰相反,天地不给予机遇,本领超群也枉然。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箭凌贴上)

平衡是一种自然之道,修炼也就是要向自然学习这种平衡之道。

真实的一面只存在于或男或女的人向自己生命内寻求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生命,了解自己,了解自然。

人认为自己在接受道理的机会是很多的,但是人勤而行之的机会和想法却不一定能再来。

道音想表达的核心也就是广大生机如何为修炼者接受从而变成推进人类进化的原生动力。

“杀自己”本是指人要心死神活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师父找徒弟的机会受到点化。

以知见作为修炼基础并奉若宝贝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去“成功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不仅仅是说经济代价,主要是指自己彻底的改变自己这个代价,“五千”即吾迁的意思,甚至包括自己的机缘与福报都在其内,人能舍得这些吗?

过世了的亲人,还活在活着的后人的心里。修炼者对生死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人们的意识回不到人性本来的面貌中去,只能停留在有形有色有相的状态中,这是阻碍人们进入至一之道的主要因素。

在人活着的时候就做足走向反面的工作,而不是徒劳地将精力用于各种各样所谓智识的积累上,这是人为了超脱生死所能做的一份非凡的工作。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人们以为自己的自由存在是天经地义的,须不知与动物园中的众多动物一样被束缚在一个相对狭隘的精神圈子中。

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箭凌贴上)

鲜红的掌印,不知道疼不疼?不疼就不长记性,打疼了人就终生难忘。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3-2-11 21: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2-11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箭凌贴上)

有嫁有娶是为人道。

所谓的修炼就是认识生命的无极限性,其潜在一面的开拓永远都不会有止境,这是一个概念基础。不能拿人道的观念来看修炼的未来人将要面临的生命形态。否则,人就一定会阻碍自己合于自然之道,并且会功亏一篑。这个梦假设没有“我相”在其间,就必然会有一个男主角在孩子和女子之关系中,这就是造物的视角,上帝的视角,万物为一的视角,发展和造化自己的视角,也是真正的通往生命真象的视角。

修道不是能量的积累这么简单,修道是要搞清梦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凭能量,凭力量都不足以成道,主要是凭自己对道的理解并用实践来证实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

尊师悟道灵性通,人即使灵性十足也还是需要点化的,需要师父的口传心授。

要将交流的对象回归到无相中去才能称之为众人为师万物为师。

男孩这个不是自己儿子的真儿子的成长却牢牢地掌控在自己主观意念的状态中,修道是对自己观念的突破,观点突破了,成真了道的原始推动力也就找到了,是为人生大幸。

在生存中学习修道,这是真修的开始。教育却将人的生存与学习以及生存与修炼割裂开来并形成了固定的既定的概念,在人的梦中,精神和身体,生存,工作,修炼都是浑然一体的,所以现在成了对大家实行点化的不言之教。

人言可畏,轻易的相信人言而不用实践来检验的话,不切实际的人言就成了动乱的主要因素。

不仅仅是语言相,即使是人创造出来的文字相也如此,不仅仅是文字垃圾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无数不合于自然之道的文字还引导道人类从一个错误走向无穷多个错误。

可怜天下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和愿望上,而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向生命学习生存的真象中,所以人的困惑牢不可去,又怎么能导致人能走向究竟解脱呢。

人能将注意力返回到身天下中来了,这就是修炼的开始,也是人能真正积极影响世界的开始,何乐而不为?

正确地引导自己,一直用全然性来检验自己的修炼,面对全然性只有彻底忘记自己的存在了,那既大且虚的志向的结果才会呈现在自己的面前,到此时,世与道相互映衬并相互兴盛,得道不在话下,只在生命的最大化中了。

能够借祸生福的,当然是存身养形的高手。

人活着忘我地做好事做的自己都忘记是在做好事了,祸到临头也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一气之内天道该损谁?当然是损有余者。忘我者日积月累地损己,损无所损天道必将补之,无执故无失反而必有所得,于是就变成了德,若悟得无所得,必达真全,乐全不疲,非圣即贤,安所困苦哉?!

将天下的普遍性置于广大生机中去蕴酿,这是一个人能否得道的关键玄机,所以,如何在心地上下功夫很是重要,(练功与修炼不同,用主观意识来主宰练功即为“险德”。

修炼的奠基没有完成好,就不可能有涵盖天地孕养万物的正果产生。产道里面那点事人人好象都会,因为那是动物的本能,但是那点事如何去理解其普遍性并将其用在心地上而达到全然,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道德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箭凌贴上)

修炼的奠基没有完成好,就不可能有涵盖天地孕养万物的正果产生。产道里面那点事人人好象都会,因为那是动物的本能,但是那点事如何去理解其普遍性并将其用在心地上而达到全然,这才是最难的事情。人们都衣食无忧了,住的是空中花园,吃的是精美食品,玩的是聚朋邀友,乐的是追求无止的兴奋,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夸”,基于道的享乐而忘记了修道本身的义务,这就可以称之为对天地大道的忘恩负义。觉察到人的这些个离德叛道的现状而决然自返的人,可以称之为贤士良才,其行为的过程可以称之为“缮性”。

人生命的“人生人养”这仅仅只是人的想当然和自作多情;“天生人养”这是人的常态;“人生天养”这是修炼者需要觉察的一种进化形态和过程;“天生天养”这是大自然的内容,道且法于其内更何况修觉之人乎?“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当人的修炼机缘成熟时,表现就是自然而然,不依主观之要求而发生和发展,修炼者有时自己亦理解不了,现实仍然在证明身天下的事非常地推进中,这时候人的主观就要注意随时地抱元守一而不露任何的痕迹。观念或意识的惯性都是曾经的痕迹,所以我们得闻此梦者一定要感恩其施放出来的不言之教,因为她为我等的未来修炼奠定了有意求之都不可得的珍贵基因。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3-2-25 2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2-25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箭凌贴上)

修炼者的志向要大而虚,因为虚,它才能用来平衡现实中人们无形中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乖戾之气,还不仅仅只是应对怨气的事。我讲道理也讲了几十年了,但是我深知明白透一个道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道理呢?所以我总是说这些个道理是讲给自己听的,因众道友的不言之教激活起来的道理时常让自己欣然长歌。再遇重读老庄之缘,我又有何道理不将此道理奉献给群生哉!

《庄子·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箭凌贴上)

人需要鉴于止水,所以清静为天下正。天道则可以鉴于流水,纭纭众生为自己活的时候就成了天道的镜子,总有那些个不为自己而活着的人却成了天道的化身。

自身的阴阳运动是由它们的规律驱动,掺和不得半点主观上的东西,否则将功败垂成。

事在人为,怀抱希望,向善而行,苍天不负人。

女的怀孕了,这代表了希望,也是产生慈悲与爱心的最佳机缘。姑娘和小朋友们在玩,成长期的快乐是人生最可贵的时光,我们又怎么样相信自己一直都会处于成长期而不着急于成熟呢?

人生如果历炼过了各种酸甜苦辣而一直愿意给与他人善愿善行,那他一定会被真人所相中,当然也就不会在意于身外之物的得与失了。

当下这个小康的时代,人们的日子都过得很滋润了,走向自己的反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精进于修炼者一定是一个具备远见卓识的大慈悲者。

“‘—I—I—’的整体造型”:人生横竖都是如此这般的,不如与众不同地走一条自新之路“不失性于俗”,这也是她父亲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她梦里作出的合于“反”的选择。

不要先将分别心放在前面,要想修炼好,就一定要先树立起爱人生爱众生爱天下的无分别爱心来。

将人生的生机用在对长生久视之道的修证中这是无愧于列祖列宗子孙后代也无愧于自己的一个壮举。

我总是反复的提醒那些想达到养生得长久的人:一定要向生命学习,学着与生命互动,学着向生命通造化,学着让主观不再想当然。

······还望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3-3-11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3-11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很多人现在还活着,而且是自我感觉很滋润地活着,但是却早已死去了,因为没有值得人们承载的精神立足于世的缘故。

消除我们的是非观后在世界上干任何事只要是忘我的,都将带给天下以安宁。

人生该怎么办呢?在庄子那里,人跟猴子没什么区别,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谓两行”。消除我们的是非观后在世界上干任何事只要是忘我的,都将带给天下以安宁。就如同梦的主人干的事情“为赌徒们提供服务”,相当于“交易所”提供场所和服务让人们投机一样,有赢的就有赔的。赌徒们好这一口子在这“一”中,老百姓辛勤劳作快乐天成也在这“一”中,而期间自己的善念不可有一丝松动让心滑向“利”的一端,这“两行”所带来的精神构建即是“道业”。

端正观念培养正气实质上就是让自己有一个自然的世界观,让无限大的浩然之气烘托着性命给天下带去祥和与太平。

主观上的挤兑使得客观上的回环空间越来越小,也不利于自己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开拓。

平常心用在微妙之处习以为常了,常态中的妙有自然是修炼者的喜乐之基。

是女强人必有软弱之处,有完美的追求必然会招来缺憾,呈现出无所不用其极时自然会有追悔莫及的未来。

修炼首先是一个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搞正确,促进性命平衡健康向前进化的过程。

异常的热闹不一定就是大众的快乐,让百姓趋之若鹜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在寻求幸福,人的存在感非常饱满的状态也不一定是给人带来长久的港湾。

主观如果与先天分家了,是照应不好性命这个系统的,这就是人有生老病死的根源。

靠文化传承和主观上的折腾是永远找不到这个世界的奥妙之源的。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熟知正处?(忘我无名贴上)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忘我无名贴上)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添加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奇人生 发表于 2023-3-25 2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03-25厚音老师语聊交流《庄子·外篇》精华摘转:

人生在世,安时而处顺,凡事要随缘,培养自己的无己意识态,时间弥久,对人世的认识就会改变,从整体上看人生的进程也会不一样,机缘巧合,心性合道了,说不定就招睐了仙家的眷顾,点化一二,乐全而得全,何乐而不为?

生活逻辑并不能代表这个世界的一切,但是自古以来的人类生活智慧却可以带给人以平衡的眼光看清自我。

人就如同造物的模特一样,造物来设计而人只负责表演,人生所有的神奇都来自于造物按她所设定的规则在运行,而模特却错误的以为都是自己的表演无所不能所致。

旧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以后,人的生命形态也就改变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修炼者是坚定的相信这个结论的,因为他们有“德信”。所以,要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一切都可能改变的改变准备好我们的“德”,没有这种准备,就不可能存在“长生久视之道”在我们的修炼中呈现。

老庄的思想形象化地描述了天道的人格化意志,实践进去了人就自在了,性命全然响应了那就是神仙。

“张益升”:修道有益于人类生命的升华,所以,人类要想进化好就一定要研究好道家思想,并在社会实践中验证好。

“谢友发”:对于道友们传递的任何信息我们都要发自内心地感谢,因为这些信息是宝贵的不言之教,可以让修炼少走弯路。

修炼需要每一件小事都能做到精益求精,忌讳的是掉以轻心,讲究的是举重若轻,现状如同神仙传说一样没有不可能。

要在全身心中激发出修炼所需的积极状态来。

人再不济也有一半以上的修炼本钱还在。

修炼还要从人的变化入手,所以梦中想要追上夫人和女儿,却总有石头相伴,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冥顽不化。光有听话还是不够的,还要能够自化,学会了自化就证明自己已经明白了造化的要素和关系。

讲立志就要在修炼实践中有效果,没有促进修炼的志向需要不断改变。

金丹是领悟自然的法则以后由性命的全然要素磨炼而成。

人的生命属性是自然的,不能由主观上一言堂的界定,还得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看清人类的共性。

“彭红桔”:人的心受拘于杀机,却没有兴趣去研究人生命中不可思议的“生机”,这才是最值得“惋惜”的地方。三根烟,一根落地(心地善良),一根搭右耳(立志高远),一根点燃(尽情而生),烟,比喻生机面面观。只要关注了一个方面人就能侪身于圣贤之境了,但是修炼上却需要三个方面都非常认真地投入。

人活在世界上还有信息在影响着人的存在,忽略了这一点显然不是健全的生命。

用功之地是一个凶险无比的地方,如果让一个只知道唯利是图趋吉避凶的主观去适应这种环境迟早是要玩丢性命的。

潜意识它是希望人的生命先行发展客观,从而寻求主客观真正的全然走向真实。但是人的“我相”会阻碍潜意识的努力,从而将生命拉向没落。找不到教室是指性命的引导方针自己尚未觉得。无法顺利考试是指接受修炼教化的过程与自己的内生动力没能谐振为一。

修炼是全方位全要素全时空的自我生命塑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亦知,所以没必要为考而考。

大学毕业考高中。

更高级的修炼一定是发生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一些捶炼。

自我修炼的学校一旦进入就不一定出得去,因为这其中的主要角色是客观,她的意志如果被人的主观明白了,人生就有了成真了道的皆大欢喜。

主观上的细化无关人的生命进化,这一点需要人类引起警觉。

人对任何干扰和剌激都会产生不适感,实际上这些个干扰和剌激都是道所施放出来引起人关注整体性的要素。蜜蜂掉到了水里,它从道中来,回到道中去,人也是如此。学会了理解干扰和剌激都是有利于自己成长成功和成真的要素,每个人的生存就都变成了对世界的积极奉献。

现实中是有缺损的,但是修炼下去的自己一定是圆满的。


······欢迎大家继续予以补充添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10:19 , Processed in 0.0192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