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1-8-6 14:02 编辑
老子四十二章讲的是守中,而本章又恰恰位于八十一章的中间,基本上能搞懂四十二章,也就能搞懂老子的主要想讲的意思了,其实道德经翻来覆去的严密的论证了的就是守中之道。但到底是上下前后还是左右之中呢。
阴阳是有属性区分的,老子主要是立于天地之间这个上下“中”来讲的,方法上又是着手于前后之中的,而我们往往把这个阴阳理解成物质属性,即左右之中,好像老是想到一些阴性隐形物质,其实这些阴性物质我们无需去研究操心,它全涵盖在各种常态运动中去了,就像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去看到分子电子纳米,但我们却在运用这些原理。
老子讲的阴阳更接近的理解可能是指痛苦和幸福,人在天地之间,同时也在社会之间,随着天地对人的上下冲气,贯气,自动你就有社会属性上的痛苦和幸福,但这种社会属性上的反映,其实是好事,它在锤炼和进化我们自身,所以你根本无法判定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但你已经在呻吟或欢呼。如果天地放弃了你,你就没有什么痛了,当然天地间它是自然机制,是不会放弃你的。一句话通过对事情人际上的磨炼反过来锤炼你自身,它的目的在这。所以老子根本就不承认事物有好坏差别,并不是存在差别而不去承认,而是他实际上认为事物就是没有差别的,差别仅仅在于“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即事物要么是在这方面损,然后在彼方面益,要么是在那方面损,然后在此方面益。所以你选择和不选择,其结果没什么区别。但是强梁们是不服这口气的,他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图去拼搏的,老子就讲了“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者虽然得到了名利,但却消耗自己灭亡自己。那我们不追求名利,就能长久了吗,是的,但是好像没什么人真正这样去做,所以你也没办法去实践验证老子的话,所以老子也讲了,唉,并不是我讲的不对甚至也不是难做到,而是没人相信,也没人去做,然后还断言没有天长地久的人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当然在对阳阳的把握当中,我们要注意针对自身的易向阳倾向而采取偏阴的方式来达到阴阳均衡,当然绝没有要你一味偏阴,要把握中之无。这或许就是三知三守的本意。而三知三守似乎又可归结到生死这个根本关系上来,知其生,守其死,这一点还不太确定。至少不能追求长生不老而就能达到长生不老。
厚音同志就是我所见过的人当中的最强梁者。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强悍的人,后来我想通了,社会的历史运动就是通过这样不断的冲出组织者,魔头,来引导教育大家,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然后又随着社会的归静被无情抛弃,象祭祀完就扔掉祭品刍狗一样,老天爷要是不要你了,就像退潮一样势去,不像我们还讲个什么人情。圣人视万物也如刍狗。他就是要你功成身退,首先要知道魔头枭雄英雄们出来混都还是有功德的,但是不退,就是功德没有归根,当时出来时思想就不那么的纯粹,后来冲过后依然没有实践理解道性的实质而不肯及时退,好,那就叫你自取其辱。但其实强梁者也可不死的,那就是功成身退,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其实功成身退不是我们嘴巴上讲的那么写意,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还没有功成就要自己身退,自己还没得到达到什么,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来了吧,痛苦,又炼你来了吧。所以包括上次我写的呼唤铁扫帚,也只是散文似的骂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动作,真正的动作在老天爷那里,体现在社会的运动自然会有各种事情出现,自动的你做的不好就可能会有人或部门跳出来找你麻烦。我们只是个人,不能代表任何部部门。你不退,谁也没必要放弃清静去有所动作或大动干戈的。这就是我们的真情和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