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德朋友如是说:“可能是因为我是用了五年的时间来等待见到老师,所以我问老师的问题记了一个笔记本!(厚的软面抄那种)
老师也是尽我所需,全部一一回答,每次我没听清时,也不好意思让他再讲,他好像是知道的,必会在黑板上书面写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再讲你也听不懂了,就这样吧,以后再来,每次来多带点问题来,好有进步!”
很想聆听到你的问题和令师的高论,居然能让你这位遍读《道德经》者再也听不懂了。我等能有幸闻一二否?否则这样空对空的说,令人有不知所云之憾!能理解你想隐去令师之名的愿望,但令师之高论当可与我等分享一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