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倪聆令

闰鳞道德实践有感

[复制链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9-22 21: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曾经的错误导致的身体变形的调整方式的诡异程度肯定要超乎想象,我是慢慢悟到了……有人是洗魄,有人是肺叶叶被骨骼压着,压的好紧,实在说不上来:这算什么?这多难受啊。——所以真是得想办法,要不然整个人都缺乏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9-30 22: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9-30 22:32 编辑

看,一门关键的学问,有很多心法,有一种看,名为看风水,但正因为这三个字,让人们的观念扭曲了,无法发现“看”原来是门学问,其实,最开始发现“看”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我想到“绘画”,西方绘画中,人物的眼神,构图,人物的位置,甚至还有角度,但角度的体现并不明显,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其实很多人都是拿摄影师的视角在看,拿文学家视角,拿新闻的视角在看,很多人越不过自己内心愚顽的心魔,不具备清新的眼光即与周围人、事、物真实互动的能力,这靠“不修炼”能够改变吗?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1 1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有一些做错的事,现在是另一些人做给我看,意思是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又反加诸于我身上,这就是天道公平的所在,他不会让一个人不还债就有机会翻身,换句话说,还债也许就是翻身的机会。……但你总得有机会还债吧?那就不如把姿态调低一点,只有调低一点,你才能找到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1 2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10-1 20:44 编辑

修炼以来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我希望提醒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人,有一件事你们千万不要做,就是,举例说如果父亲或母亲,有一方或双方年命九星是八白,那请你注意,不要把你的孩子生在四绿年,也只能说是尽量而已,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人为能控制的,你比如如果你们2023年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年命九星就是四绿,与父母年命八白正好合在绝命卦上,这是最难最难办的了,以后你跟你的孩子相处会有很多问题,因为任何人活这一辈子都是在修炼,你修炼,你的孩子也修炼,而修炼中亲情的关系是最难以处理,九星是一种气学原理,你生了他,是让他来克你的,你们怎么能和谐,说到这,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杀人犯性格扭曲,但几乎没人去往深处想这个问题,杀人犯背后最痛心的就是他们的父母,这种例子太多了,当然有很多的,我没有翻过资料,道理我明白,我举一个:林尊耀,1954年生人,年命一白,林森浩,1986年生人,年命五黄,五黄中宫无卦,男为二黑,女为八白,一白合二黑就是绝命卦,所以林森浩,看似小的时候很乖巧,其实祸机就隐在其中,我说了两点很关键的,一个是家庭关系是修炼中最难以处理的,二一个就是你心里要明白,他的乖巧却隐藏着祸机。

我跟你说,这些人有的,即便不像杀人犯这么偏激,他也有很大的概率,成为同性恋,因为道理他就是这样的,相爱相杀嘛,他不杀他肯定得爱,当然这里要排除那些懂得去吃苦修炼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4 1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想明白了,我把话这么说,一般男人把女人哄到生下孩子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哄完了,以后基本上就不用哄了,另一种男人呢,希望把一个女人哄上一辈子,并且花样百出,不厌其烦,我希望所有人都来追求这后一种境界,有一种不断接近道体的数据模式,你愿不愿意去实践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5 0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10-5 09:30 编辑

【百度百科】月经:
形成原因: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这些知识男人也应该有,在谈恋爱的时候,很派得上用场,既然在谈恋爱能派上用场,就可以说他们在修炼上也很派得上用场,在懂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一度右眼发昏,我觉得是跟下丘脑、垂体等等这些腺体有关。
但是懂得跟女孩谈恋爱的奥妙之后,在现有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跟父母交往,这里不排除有些年长的人,其实自身扭曲,而并不觉知,可一旦争斗起来,还是造成了损失,状态也无法跟进,要做的事情被搁置,所以还得谨慎,当体验有所突破的时候,很可能忘记了眼前,你想着快一点到神那里,但那个速度没快,被生拉硬拽的回到现实的速度反而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6 16: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10-6 17:15 编辑

节选自《古人起字》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里说的是古人的一种礼俗,那时候,小孩子生下来3个月由父母命名,男子到了20岁,由父亲 在宗庙主持冠礼,把头发束起来,在头顶盘成髻,这表示可以娶媳妇了,有资格参军与参加祭祀了。然后由身份高的老人根据男孩的名取字。有了字的男人,才算是成年男子汉。女孩子到15岁举行笄礼,取字。所谓笄就是在头发上插簪子,这表示女孩可以找婆家了。过去说的“待字”就是待嫁,“未字”就是未嫁,“字人” 就是出嫁的人
       原始人认为,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后来演变为礼俗,人们认为直接称呼别人的名是不敬的行为。《礼记·檀弓》:“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尊长者对晚下者可以称名,但晚下者对尊长者、平辈之间不能称名。只有表示轻蔑时,才可以真呼其名。有名不能叫,那怎 么办?这时字就有了用处,以字相称可以避免称名。这样字就起到了避讳称名的作用。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曾作严武幕僚。一次醉酒后,杜甫竟当着严武的面说:“不谓严挺云乃有此儿!”因为失言,他竟直呼出严武父亲的大名。这下可把严武弄火了,他顿时暴跳如雷:“杜审言之孙敢捋虎须乎?”杜审言是杜甫祖父的 大名。严武回骂又升一级,而且还加上了公开的威胁,可见当时长辈的名真是叫不得。
      一般认为,中国的避讳制度起源于西周初年,取字的习惯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西周之前还没有取字的。周灭商后,建立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和繁褥的礼法,字的产生是与之相适应的。一般而论,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在《论语》中,孔子为显示自己“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 自称“丘”。再如,曹丕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说:“五月十六日,丕白……”
      因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是解释、阐发名的,所以名与字之间必然有意义上的联系。正如《白虎通》中所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字 之间一般有同义、相关、相对等关系,还有名字共同用典故、析名为字、名加修饰词语产生的字。
      名与字,是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与礼仪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与礼仪风俗的发展中形成的一套中国文化特有的规则与模式。随着 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文化内涵已被当代人逐渐忽略与遗忘,旧的礼仪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改革、遗弃旧习俗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传统文化中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名、字、号等称谓所传达的制度与礼仪内容、内涵则渐渐为现代人所陌生,甚至一些从事古典文学艺术研究的人也不甚了了,曾见有文章谈到古代姓名表字,或曰古人表字“了无余味,太过平常”,或曰古人“表字一般则由自己决定”云云。正是“今人未必知古人,而有轻古人之色”。大都昧于名与字的 应有之义,或以自己的浅薄无知厚诬前贤,或以一知半解曲释本义。试看今日书画界,可以说是名、字、号或是闭门造车乱起一通,或是附庸风雅俗不可耐。其实,看看一个人的字、号,便可知此人文化修养的高低。人的名、字、号甚至斋室号都应是有着一定含意、涵义,彼此间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组合。今天的人们要想为自己命字起号,应当了解其间的关系,注意雅俗、文野、清浊、高下之别,做到文通理顺,字清义弘,意趣深涵,玩味隽永。给大熊猫和宠物起个名号还要斟酌再三,何况书家画家,怎么能说“绝无称与不称之说”呢?   
      现代人称古代人,多依现在习惯称名不称字,但对有一些名人,人们却称字不称名,以致人们把字误认为是名
      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原”就是字而不是名,他的名叫“平”,依现在的习惯可以称他为“屈平”,但很少有人这么用,还有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名是 “平”。下面这些人都是字“著名”而名退二线的,姜子牙,名尚字子牙;伍子胥,名员字子胥;项羽,名籍字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施耐庵,名安字耐庵;唐伯虎,名寅字伯虎;纪晓岚,名昀字晓岚。
  现代人也有少数以字称于世的。文学家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瞿秋白,名霜字秋白;沈雁冰,名德鸿字雁冰;著名教育家叶绍钧,字圣陶;诗人刘复,字半农。
  取字是适应周代的礼法产生,也适合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教,所以它是中国的特产,“字”要译成外文是很困难的,因为除了中国,别的国家没有用字的。“五 四”以后,随着封建礼法的消失,字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问题”。现在的人完全没有了取字的必要,仅有一些国画家、书法家还爱用字。
  人的名字中,有些是多音字,让人不知该怎样读才是,了解了名与字之间相关联的关系,有些字就可以读准了。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字叔重,这个“重”可以读两个音,在这里应该读zhòng,因为慎与重是同义词互相解释,现在还有“慎重”一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6 16: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10-6 21:59 编辑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6 16:32
节选自《古人起字》
       原始人认为,名代表人的灵魂,不能随便被别人叫,这种对人名的禁忌 ...

      看,中国文化如此深邃,世风的樊然淆(殽)乱也在情理之中了……尤其在现代,把这些中国人的特色发扬出来,是需要根底的,很多父母给自己的孩子都起不好名字,就更不要希望在此基础上起出一个字來,再说一句:我们为什么要把中国特色发扬出来,因为这个是修炼的根本,根子,因为这种不自在(什么不自在,就是你怎么自称,别人怎么称呼你?),你在修炼之初就能体会到。

      倪聆令,字非卢……《诗经》有:“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是黑毛猎犬的意思,我不能是狗,区别于这句,取字“非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7 15: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段子】汉末,蜀汉裸眠成风。李郎喜猫,夜必共枕。入夜,李郎春梦,尘根起伏。猫惊为鼠,捕之,尘根断,吞食。有邻闻之,广为传。故老者多嘱子孙:猫为男患,不可养之。史记,蜀太监盛,亦猫为之。

有这个说法在先,听见“女人猫性”这四个字就要当心,这段子不知是谁编的,但于戒淫却能有很大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倪聆令 发表于 2016-10-7 17: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倪聆令 于 2016-10-7 18:11 编辑

网上有一个《父亲的72种称谓,……》我觉得没一个合适的,
叫“父亲”太书面化了,即便上流社会都没有这种叫法了,叫“家大人”又太孩子气,叫“爸爸”,更是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反正一般是这样,一般孩子不会去找父亲,就是一般不会有事儿而主动去找,所以当面称呼,应该是很少的,都是父亲找孩子,万一遇到孩子要称呼父亲的时候,我觉得其实很犯难,即便是家严自己有字,但那恐怕也不是孩子能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8 05:59 , Processed in 0.0176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