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回复: 6

骥路山庄·2· 和志同道合的人建个寺庙修行不对吗?

[复制链接]
天堂 发表于 2022-4-25 21: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堂 于 2022-7-11 11:08 编辑

    小友磬竹来电话聊了半天晚上煮茶时的事:

    今天天晴了,雨后的终南山更加清新,让人感觉爽快。今天喝茶的客人不多,可能他们更喜欢骥路山庄室外清凉的空气吧。煮好一壶茶,给客人们斟了茶,坐下来听客人们谈论。

    一位戴着眼镜谦和的客人正在向大家展示一段短视频,是一位名人接受采访的片段做成的短视频,客人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大,“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自己盖一座寺庙,这个寺庙是一群没有出家但胜似出家的一些人,他们善良、简单,每天除了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大家就是坐在一起,吃简单的饭菜,然后各自修各自的来生,各自修各自的未来,各自去做各自的功课,不是僧人却胜似僧人,就像电影冈仁波齐里面一样,每天就是,‘我们念经吧’,‘好,念经’,‘我们吃饭吧’,‘好,吃饭’,就这样。”

    视频放完了,谦和的客人看着大家问:“想盖一座寺庙,想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行....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话不错。减少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的交流。因为时间实在是有限的。这也算是俭吧?”

    最后进来流着汗一口就把茶喝了的怪客人想也没想说:“我觉得视频说的是世俗人对修炼生活的憧憬,远没有对修炼的认识,有钱了有闲了有心情了耍耍去个,没钱了没闲了没心情了的情况如何?我觉得他们可能也会异口同声的”。“噗呲...”边上的一位客人没忍住笑了起来。

    谦和的客人尴尬地看着怪客人说:“没这样比较的啊!”。

    右边穿着随意却透着洒脱的女客人接过话:“这个视频正好是我今天朋友圈评论的一个视频”,她拿出手机翻出评论给大家读:“她只是想打造一个场境而已,这个场需要真实的去建立么,不,全在你心中全在你自己的状态中。曲高者和寡。你需要一群人一起才能内心笃定的去做一件事情么?那么这件事情一定不是你内心真正认同的事情。”

    谦和的客人对女客人说:“就像说向雷锋同志学习,你不能说雷锋连道德经都没看过呢,是不是?”

    女客人果然直爽,接着说:“*红感到很孤独寂寞,希望拉帮拉伙,这状态是不对的。修行的人怎会感到这些呢?自己醒悟后做对的事情,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怎会修来生呢?要活在当下的每时每刻每秒。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为了将来什么,而是现在,现在你是否活的是最本真的最无妄念最安心于当下最关注于当下的自己。你看着你自己。”

    谦和的客人有点不乐意了:“你这样的话,还不如说*红太胖了,不减肥是不对的?”
    女客人笑了起来:“哈哈...师兄,她减不减肥是她自己的事情啊,我们看她怎样都好,她都是叫*红而已,不是胖了叫一个名字瘦了叫另外一个名字,也不会因她胖了还是瘦了更尊重她还是蔑视她,她只是她。再说反正肉不长在我们身上对不对?她对不对没关系,这是她发展的进程,但是我们作为修炼的人就需要知道的多一点呀”。带着边上的女伴也笑了。

    谦和的客人说:“众生为师,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多看人家积极的一面,好的一面。和自己的短处。而不是找人家的短处。”

    女客人笑着又说:“人人都希望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甘苦与共,共渡人生艰难,呼朋唤友一起与风为伴与酒同眠的日子该是多么的恣意与畅快呢?可是很多事情都只是期望,我们必须保持一个有则好没有也没什么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越到修行的后来同频者越少。自己心里知道该怎样做就好。而其他的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之后都是任它去吧。”。女伴望着女客人说:“也许*红也是这么认为的”。

   “修真本就是与现实绝大多数相反的路,走向现实自己的反面”,对面的客人插了一句。

    边上那位刚才安排大家入座待人和蔼的客人对女客人说:“从万物一体的角度看,*红也是你的一部分,或者说,你是*红的一部分。如果众人是一个人的话,那么无数人的不同思想就是一个人的无数的层面,它代表着这个人的纠结、矛盾、欲求等等的冲突。”

   “是啊,某种层面来说,她的冲突也是我的思想的冲突,所以我告诉她,也是告诉我自己,那样的思想与欲求只能让自己陷于求而不得的苦痛之中,放弃掉这样的欲求与思想,只要求自己做怎样的自己。永远不要把期望放在他人上身上,只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女客人回到:“只看这句话很赞同,没毛病。我们现在是在讨论这个视频传递出来的信息到底反应了她什么心理状态,该不该有这样的心理状态的问题。为什么说有或者没有呢?什么是以解脱自己还是最后造成增加自己烦恼的思想作为判断标准。什么不是以己为主要需求而是以他人需求为需求,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需求。”

   和蔼的客人:“这个视频反应的是*红的一种愿望,该不该有那不是别人评论的。它就在,那是*红的思维,难道影响别人吃饭了吗?”

   “当然不影响了啊,今天晚上我吃的很饱,吃饱了没事儿干呢,发表了点言论。出发点是不希望人们寄予这样的期望之后让自己受伤,趁早不要有这样的奢望,如果想了做了而又不抱有期望的真的得到了那种惊喜会更快乐不是么?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什么目的很重要。愿望往往都是好的,可是什么样的愿望才真是好的与私欲无关的合于道的?之后可以长久的得以实现的呢?”女客人又笑了,“所有的人做的任何事在他自己看来都是合理而恰当的,任何其他的人其实都没有反对评判和置喙的权力。我不是反对只是建议如果这样或者那样会不会更好一些,当然这个好与不好也是基于自己的个人观点。但是如果可以让你自己减轻烦恼与负担呢?盼望想望愿望欲望与奢望,这么多望我们确定我们都要保留么?”

    停了一下,女客人又说:“做但是不要抱有期望。得之不喜不得勿悲。还有不是修将来不是修来生而是修现在。”

    “真厉害啊,果然英气逼人”,小友边想边起身给大家斟茶。

   “有欲望就会偏执,期望也是欲望,偏执就会不守中。”斟茶时有位客人说了一句。

    “悠悠白云随风散”,另一位客人敲着桌上的铜铃半唱半咏,“后天返先天,……都是活神仙!先天之胎儿有善恶是非否?没!先天之胎儿有呼吸吗?没有!……”

    听了唱咏,品了口茶,茶的香气似乎在空气里弥漫了起来,大家若有所思浸在茶香中,“今天是什么茶?”,“是广西碧螺春,加了茉莉和玫瑰”,“怪不得清香又浓厚”,“可以这样煮茶呀?”,“余味很暖呢”,茶香就是这么神奇,大家忘了刚才的讨论,认真品起茶来。

    小友心里升起一丝满足,但是疑惑:该不该和志同道合的人建个寺庙修行?其实我想听这个呢。小友问我怎么看,似乎否定不对,不否定也不对,大家怎么看呢?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4-26 10: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民则有己
我关注的、感同身受的,是那些修炼路上探索了几十年的道友,接受的考验是不容易的,但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实在是太珍贵了。
要是还能坚持、还有兴趣,那就是志同道合,一起修炼,共同进步。

但这个是很讲究缘份的,不必勉强去要求人家,人家喜欢学佛,那就随他去。志同道合的人不一起多交流,把精力放在所谓的宣传上,那是一种浪费。

不过呢,我一度觉得没必要推广了,因为太难了,但最近与几个新道友交流了一下,我得收回一点这个观念,不太耗费精力的基础上,留一点缘份还是必要的。

总之,要有所区别,志同道合搞个圈子,符合清静的道理。同时又不拒绝圈外的道友。
回复 0 1

使用道具 举报

慧蕙 发表于 2022-4-26 17: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看到潘师兄的德心淳朴,甚是感动。潘师兄唏嘘离开的前人,挽起共修的同道,呵护初来的新进。草庄的熊厚音老师执太阴之力。守望草庄这根,我们皆是那灵源道树的枝叶。
感恩各位先行者的付出,我今后愿与大家共建草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溪水潺潺 发表于 2022-4-27 12: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说:在家修行好,在家修行是真功。
家里有老有小,生计要忙上忙下,还要建庙宇,普通人精力财力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心安之处即是家。总想离家似乎能寻得一方净土,其实还是在回避、逃避、躲避什么。
志同道合,只有相对没有绝对,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直心即是道场,不要复杂化,要找自己的简易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4-27 18: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性是内向、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的。
但也看到我们修炼这个经历,是靠大家的。没有大家、就没有草庄,就没有谁能收获《厚音说道德经》这样珍贵的缘分了。
具体的修炼,如果脱离这个团队,就很困难。没法像古人那样,一个人山上打坐,然后就成仙了。
现在也不是缺什么,感受到志同道合的一些好处后,希望我们的状态更加有利大家的修炼。
我已归于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中中 发表于 2022-4-30 00: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中 于 2022-4-30 00:56 编辑

   草庄不是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的吗?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也是一种历史缘分形成的,你我都想志同道合,最后落实下来成型的也就是这样。在现实处境中,敢于平凡。一定想有成就好帮助别人,拉别人入伙也不一定有意义。有空两个人谈个天昏地暗也可以。一群人自动形成新的江湖,你像寺庙里面,最后还不是一样有级别,有规矩,有斗争而等同于外。你所放弃的恰恰是以前的志同道合。别动,适应当前的环境,要服这个,当前不够好吗,可是你的道气会改变一切的,哪里好你就去哪里,哪个和你谈得来志同道合你就希望和他谈,那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你就放弃了,所以立德又脱离了条件,只管自己的想法。人是在不知不觉中脱离环境的,很合理,追求自己的理想。那放下自己的理想呢,适应也是一种修炼。过去出家为什么有问题?因为他强行脱离了一个环境,后来有种在家钻研单项,一天拿出固定的时间来脱离现实环境,来画画,练功等成为一个专业的人,这样是在家出家。你能不断的适应环境吗?你能随和随应这个世界吗?你敢放下自己的追求无论社会给你什么你都接受吗,假如你不追求而以现实中的生死好坏你都接受,好像有点认命的消极,但又不是石头砸在头上也不躲的那种。我也说不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偏将军 发表于 2022-5-2 17: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清楚了,有点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7 21:01 , Processed in 0.0221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