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63|回复: 11

这算不言之教吗?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09-8-17 23: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晚上,有件事情让我很无奈。
平常为了收拾的方便,家里习惯吃饭用报纸铺垫,吃完饭的残渣连报纸卷起一块扔掉。可是今天晚上收拾的时候发现铺垫的报纸竟然是我珍藏的一位书法老师报章当年对他的大幅报道,图文、老师相片等满满当地晚报的一版。竟然被自己吐的残渣和亲手无可奈何的眼睁睁的收拾扔掉。很不爽。报纸可能是我最近收拾书柜未完工临时堆放在一边被家人当作普通东西处理掉。
郁闷和勾起对老师的思念。
不久,有了个新的想法。这是不言之教吗?
一张对别人来说只是普通的报纸,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珍惜的东西。最近多了许多对生死的认识,包括这位老师的离去。对于我们,应该留在心里还是连报纸一起放下甚至扔去呢。
我觉得要这就是不言之教,让我认识到放得下才对。那位老师的离去好象他之前已经对我有所交代。这次的报纸问题,是不是也象一些大德临走前交代弟子那样:不要悲伤、不要担心。但真要放下这些好象于理于情都难以接受。这些都是来源于我们对生死的不认识、担心、害怕。我们真要解脱的话,很多比这些更舍不得的东西都要放下。请问老师和同学们又是怎样的看法呢?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09-8-18 0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花生学长类似的事情,末学认为也是一种执着,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何必耿耿于怀呢?对于师长,亲戚,朋友,同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眷恋,当我们想念到他们时,扪心自问认为无愧于他们,就心安意闲了。而不必让那些过去的事物长期占据我们的心灵,否则,我们的心灵何以轻装前进。
佛家有句话叫做:放下。
因为,我们在修真路途中还需要放下很多东西,生老病死,是自然大道顺行的基本规律,应该学习庄子鼓盆而歌的豁达精神。最大限度地放松放下心中的包袱,我们的心灵才能承载更多更新的东西。当我们达到色空无异的境界后,那就不存在承载与放下之分了。
我们共同加油吧。
至于算不算是“不言之教”,我不敢肯定。如果说是“在生活中悟道”,我认为十不离八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花生 发表于 2009-8-18 00: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不言之教后曾经想到去翻翻老师的书,发完贴才想起。刚翻到243页。前后翻翻书中的内容,也是今天下班前与同事谈论股票问题后,想到老师好象提到看身边发生的问题看远的问题。对应这章“不出户,知天下”,联系到可能可以通过这种联系看通股市的升降问题,呵呵。不过,这篇好象都是说人的观念问题。老师在这章的题目是:圣者的真实性-无为而成-多元化的思维与集约化运动。好象也是提示不要执着于某种的观念的约束吧。里面有篇幅提到相片、信息等得。好象按书所说,那些物品都带有相关的阴性信息,这样勾起和老师的思念会让我和他产生共振及对给他提供绵绵不绝的能量?抄下老师在书中的话:“人毕竟有一颗凡心,用凡心接触这些非凡的东西是在调整我们的心态。首先要明白心态,不明白自心心态,你要若即若离就做不到。”好象还是不要拘泥的意思。不过“多元化的思维与集约化运动”这句对今天的感受来说挺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道隐无名 发表于 2009-8-18 0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经常提示我们,看问题应该观察思考它的全然性,要习惯用联想思维。而不被局部的某种现象迷惑。修习《道德经》亦是如此。
俺智慧有限,只说一点粗浅见解。听听学友们的高见吧。
祝愿花生学友道德精进!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花生 发表于 2009-8-18 0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了,这么晚还给我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09-8-18 0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花开放 道气生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8-18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后就是那种:“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09-8-18 1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小事,皆含道信,虚心悟受,积微成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灵通 发表于 2009-8-18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不睡觉还在论坛上发帖的这种敬业精神是要赞扬呢还是批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8-18 1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扬啊,,,,万一人家花生倒了个班是深夜班,白天都睡多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16:10 , Processed in 0.0213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