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8|回复: 19

读经实践才有体会

[复制链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09-12-28 0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发现教孩子们读经后,孩子们明事理了,但是家长和祖辈们不理解,对一些事情没有用智慧的思路去想,比如说一个读经的孩子遇到在家庭里讨论学校老师的教育,大人们说了一些阳面的话,孩子说到了阴面的,本来是孩子会看事物的反面了,明事理了,可是家长和长辈的就要斥责孩子,要求他不能这样看,于是就说:“这孩子读经读傻了,读经读得不思进步了。”

------------------------总结:只教孩子不教大人读经,事倍功半,甚至是前功尽弃。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人们经常说的话,问题是孩子读经读百遍其义自现的义肯定与是自己的义,家长往往不认为是正解。大人们读经常说读不懂,往往是读不了百遍,通常不读,看一遍不懂就急着看解释,解释的再好也是人家的理解,自己的思想就没有出来。其实我读经也读不了百遍,但是每次上课和孩子们读30--50遍,一般不看解释也能理解个二、三。
---------------------总结:如果能帮助家长读经,读百遍,也许读不出全理解,至少能出个半理解吧。

三、

,,,,,,未完待续。

敬请回帖。谢谢!
阿城 发表于 2009-12-28 09: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09-12-28 1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大姐是读经实践的指导老师,所说的情况,我想是现实的实际情况,值得深思。是啊,大人是有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所以空净师着重大力推广儿童读经,是一个战略上的“曲线”救道德的思路。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一下代大大超越他们的父母!
要想推广儿童读经典,首先成年人(特别是老师及家长)需要先明白经典诵读的意义,并且要亲自实践经典诵读,自己有了收获和体会,这样才能担当好指导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09-12-28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版主能发些如何实践经典诵读的实用性文章,有具体操作性的。

方便初学实践。类似经典诵读课程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09-12-29 15: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小潘于2009-12-28 22:02发表的:
希望版主能发些如何实践经典诵读的实用性文章,有具体操作性的。

方便初学实践。类似经典诵读课程安排。

好的。骑牛的,得慢慢来,耐心等吧。
正在联系“校长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护士 发表于 2010-1-18 16: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在家读经的,有在托班的读经的。个人感觉家长的意志力也是关键,大家相互的帮扶吧。

有了我们这样的论坛,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21 2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实践才有体会(续)

三、不要神话读经的功效

我们生活当中经常听到的商业性用语很多,比如说吃某某能清血脂降血压,就像唯一的特效药一样。说某某牙膏好,用它一刷就冷不怕酸不怕,钢牙铁齿,吃嘛嘛香了。
其实我们没必要用商业性的语言赞论什么学习方法的,学习本身都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世界上没有方法统一、结果一致的学习法,就算是仪仗队也有学习上的差异,双胞胎都各自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在说读经的功效的时候,不可以把读经说成唯一的教育方式、最完美的教育方式、最好的教育方式,都不能说。说什么读经能提高这个那个,都不能强调肯定,一强调肯定、高度赞美就会出现“贵难得之货”的后果。
读经有好处,肯定。读经也有读不好的人,读了更不好,也不否定。孩子读经读得变得聪明了,懂事了,明白事理了,学习成绩提高了,都不必强调完全是读经读出来的。
其实我这6年来的读经实践中,确实看到过为了读经放弃学校到私塾里去的例子,有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在13岁之前读完多少部经典,不顾家人的反对而送去私塾,东躲西藏,与世隔绝,言行中就教会了孩子欺瞒哄骗。

还是老子说的好:智慧出有奸伪。你说读经是最最好的教育,肯定就有问题了。难怪钱文忠好几次讲话都对目前出现的“读经热”“国学热”担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21 2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读经的体会,俺以后想到了还会接着写。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23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四、用最简单的方式读经

常常听到一句经典的话:大道至简。或者是简单最美。说明最深刻的道应该是最最简单的,易学易会的。博物馆和收藏家都知道最美的器皿就是造型最简练、线条最简单、纹饰最少的就是最美的。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最美的图形线条就是S形,也就是太极图。所以无论做什么,简单就是最好的,最美的,最高境界。读经也是这样。
读经,一个非常简单的读法就是“开口便读”,不要想普通话准不准,不要想语调对不对,更不必想丹田气、腹腔气、胸腔气,你只想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的祖宗神仙都是善良的好人,都是想给后代谋幸福的,他们不会弄出难读又难懂的东西留给你的,他们的东西肯定是你能够学会的,所以他们不会因为你是用方言或者不标准的普通话就在天上讨厌你、笑话你,他们在天上看见你读经,就像母亲看着自己的婴儿学叫“爸爸妈妈”一样,就算是你读成“爬爬,猫猫”,他们的心里也美着呢。你说是不是啊?-------其实我很喜欢听山东方言读《论语》,中原一带河南话读《老子》,这样更加有滋味。我也很喜欢听熊先生、易中天这样的学者朗诵古文,比播音员读的有韵味多了。学者和艺人的读法的确不一样的。
读经读得久了,就会体会出意思了,是自己感觉到的意思就是真义。我们不必照某某学者,某某研究专家解释的意思,因为2500多年来,解释这些经典的人有1000个还多,论述这些经典的书有1000本还多,谁的才是对的呢?当然都对了。就连同朝代同年代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当然也都对了啊。所以推论下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也对。用一句经典的英国成语来说:“一百个演哈姆雷特的人就会有一百种哈姆雷特。”
所以我们读经就从简单开始,不求读准,不求理解,只要读的开心,读得熟练,读得都能触景生情啦,望文生义啦,触事生悟啦,不就得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慧成 发表于 2010-1-23 15: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地,嗯,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1:50 , Processed in 0.020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