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31|回复: 16

经典诵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复制链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18 1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个月弟子规学堂的老师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四处求助的母亲,她的女儿读初二,已经2次失恋,吃安眠药自杀过,当晚就约了她的先生和女儿吃晚饭聊天,聊天当中了解到母亲曾经是个忧郁症患者,开始读佛经和《弟子规》后好转了,父亲是个大型酒店的老板,忙忙忙,女儿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从小带到现在。晚饭时边吃边聊边一一开导,父亲知道对家庭和女儿关怀太少,决心多多关怀女儿,但是对自己夫人读佛经说一些轮回的事,很反感。第2天通过QQ向父亲介绍了经典诵读,第3天又带着母女两个去万里学院和大学生一起读《德道经》,而后母亲短信说孩子开心了,原本以为一切都好了。昨晚收到家长的短信:“女儿又吃安眠药自杀,被父亲送到北京弟子规学校去了。”
嗯,我知道这个家庭的悲剧在于父亲的工作忙,母亲是一个柔弱的女子,生了女儿后都由公公婆婆带女儿,自己都没有成长起来,患忧郁症都2--3年了,家里缺少阳气,阴阳平衡失调了,女儿在学校里渴望得到男生(阳性)的爱护,早恋也就恋了,但是又遭失恋,再恋爱又失恋,绝望到自杀。
读佛经固然能使母亲得到精神上的解脱,但是她无法帮助女儿。父亲把女儿送出去读经,如果仅仅是女儿读经,估计也是不够的。希望父亲能和女儿一起读一读。

我们教育孩子读经,千万不能只教孩子读,家长不读经,读经如果仅仅是孩子的事还是不能够算是真正的读经,因为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是需要重视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耳闻目染,长期熏陶,心灵上无时无刻不刻下深深的父母习惯的烙印,仅仅用几本经书就能洗涤心灵,那是非常艰难的。
止一堂 发表于 2010-1-18 1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人诵读《德道经》,非常殊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18 1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此贴强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我现在已经转移到“亲子读经”的教育方式上了,因为我教孩子们读经6年,深深感到仅仅教孩子读是完全不够的,甚至是根本不够的。

最好的读经是家长和孩子在经典的滋润下一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18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的传说 发表于 2010-1-18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是社会的单位细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箭凌 发表于 2010-1-18 12: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可钱少挣一点,也要尽量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不要把孩子推给学校、课外班。然后用钱、用高档玩具、用短时期的刺激性游乐来弥补,平常时光的情感交流最深入儿童的心。单亲家庭,父母没时间带孩子,交给老一辈带小孩的都容易出问题。
父亲带女儿是阴阳交叉,母亲带儿子是阴阳交叉,所以容易相处融洽,反之则有缺陷。我是有这个切身感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1-18 12: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成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工作是事业,还是家庭是事业?我想应该不矛盾的。家庭和工作都是。但是人生最大的事业是修身之后要“齐家”,家不齐,妻离子散或者夫离孩散,都是对社会一个巨大的伤害。家尚不能齐,何以治国、平天下?如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然有人问我有没有教自己的孩子读经,我也坦言,没有教会。有人问我有没有发展先生读经,我也很惭愧地说:他现在已经不反感了。对我来说读经的道路真的很长,很长,慢慢地向前走,向前走,,,如钱文忠说:要想恢复中华民族的根,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护士 发表于 2010-1-18 16: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护士 发表于 2010-1-18 16: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不管是家长班还是儿童班,我们老师平时把握的原则是放下自己,跟大家一起学习,多关怀、鼓励孩子和家长,与他们做朋友,让亲、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心灵的提升。
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拉把,时时提策自己要真正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受益。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在这个钱字当先的社会,不求回报好象有点傻,但是我们却自得其乐。所有带过读经的老师和家长都会有体会,教孩子读经,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当经典的智慧一句句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渗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时,那种欢愉是妙不可言的,所以我们多么希望心性纯净的孩子从小心中装满经典,装满圣贤的智慧,待他长大后一点一点体悟经典的力量和厚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护士 发表于 2010-1-18 17: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曾经共事的同事写的:因为无锡那边老师所要这篇读经讲话稿,才把去年应县妇联要求写的稿子翻出来,感谢他们让我有一个机会梳理了一下读经教育理念及心得,但因会议限制,稿子还是应机之作,不完全是个人对读经理念的认识。。。


引用

有一句话说:“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我想把它改一下:“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经”。
确实,“教子”很重要,天底下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最重要的部分,父母和老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联合国儿童宣言也说,我们应该把全人类最优秀的东西献给我们的儿童。但遗憾的是,我们觉得最好的东西实际不一定是最好的,而且往往会害了孩子一辈子。那什么是最好的呢?能让孩子一生带着走并终生受用的是智慧、德行,而不是知识、技能,智慧德行能滋养孩子的生命,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参加个培训班就能成的,要从小扎根,长时潜移默化熏陶;知识技能却只是对付生活,能赖以生存,它随时可学,更新、淘汰快。所以,很清楚,我们要给孩子的应该是他终生受用的东西。
一、教什么?
这跟读经有什么关系呢?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读经教育?读经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那什么是经典?“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最有价值的书。它包含人生的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在我们中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各类经典,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乃至于〈老子》〈易经〉〈诗经〉都可以列入诵读的范围。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因为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我们可以直探人性本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以后对属于应用性、专业性的知识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
二、为什么读经?
那有人会问,经典太难了,我们大人都读不懂,小孩子他能懂么?

难不难这首先是我们大人界定的,是我们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来讲,念“小猫小狗小刺猬”与“学而时习之”没有多大区别。而我们往往会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教给他们我们认为他们能懂的东西,比如“来来来,去去去,小猫叫小狗跳,老师早小朋友早,我的书包里,有书又有笔;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不回家。”念唱这些没多少养分的东西我们是一路学一路丢的。
而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0—13岁是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13岁之后理解力发展很快。我们提倡儿童读经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你不准备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学课本,只好背流行歌曲,甚至背电视广告。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背过的东西会经久难忘。那孩子这个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有智慧的家长就可以自己抉择:是要给孩子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背“德不孤,必有邻”呢,还是背“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 背奥特曼台词,甚至背“无痛人流3分钟,温州****医院”之类的广告词。
三、怎么教读经?
大人如果不懂,怎么教孩子?
几年前有幸接触到读经教育的理念,觉得自己原来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困惑都豁然开朗,参访了全国各地很多的读经点,并开始自己实践,一边实践一边参加各处的学习培训,同时自己也拼命补上这生命中缺失的重要一课——跟小孩子一起拼命读经。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都验证了读经的种种好处(当然,读经的深层好处还有待随着孩子生命的成长而慢慢发酵,将来会发现经典智慧像清泉一样源源不断地出来,不过,这一点前人都已经是验证了的)。
很高兴的是,读经这条路越来越不寂寞,因为已经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读经的好处,而且一直坚持在做,前年碰到一位中央台的记者,他是跟着王财贵教授拍纪录片的,那时就说全国有全日制读经的类似于私塾的就有一百多处,还不包括各地各学校开展的读经活动以及业余读经班。那我们身边像温州、乐清、龙港、永嘉,还有我们平阳都有读经班。今年,我们平阳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开办了新的儿童读诵班。下面就我们读诵班的理念及课程设置等跟大家分享一下: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要让孩子静下心来喜欢读经,家长的参与带动和坚持很重要,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眼下,我们正在打造“和谐社会”,创建“学习型家庭”,那亲子读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父母的成长才能更好地带动孩子成长,父母坚持得好的孩子读经一定好,所以,我们在开儿童班的同时,也开家长成长班,要求家长一起参加学习。那我们是组织家长在另外一个教室共学,家长3次没到,我们会跟他沟通,如果不能陪同的话会劝请他退学,把名额机会让给其他人。尽管我们的读经班是公益性质的,所有的老师没有任何报酬,但是我们这个门并不是说随意进出,那样对孩子家长都不负责。所以在开班之前我们先召集家长开一个说明会。
家长班和儿童班上课我们都会搭配三四个老师,分块承担。每个星期六下午13:30到17:00,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会集中在一起共学,一起准备晚上的读经课。
课程的设置方面,儿童读诵班课程我们分三大块:读诵经典;德育故事;生活实践,另外穿插一些读诵经典的歌曲及手指操等。读诵经典是主要部分,每次课都要上,我们第一期先从〈弟子规〉入手,可能陆续会再读〉〈论语〉〈大学〉〈朱子治家格言〉〈孝经〉等经典,采用的方法是指读,不讲解经文,可能会在德育故事与善行引导时渗透一些;德育故事与生活实践部分会交叉着上。这两部分的安排是因为我们教孩子读经的目的是学做人做事,所以会结合德育故事和生活实践引导孩子的善行,让孩子懂得孝悌,学会做家事,学会观功念恩。(可结合这一期的内容简介)
家长成长班的课程,与儿童班共通的部分是读经,让家长知道孩子学的内容,以及读的方法等,回去好跟孩子亲子共读。那不一样的是家长会多一个专题课,那我们也是分三块进行:如这一期的亲职教育,慈心理念,经营幸福家庭。亲职教育主要帮助家长了解读经教育理念;慈心课是关注到健康方面,因为我们的理念是通过读经让孩子、家长、老师从身、心、灵都得到提升。慈心课程是帮家长认识有机农业,了解真正的健康饮食,尤其是眼下吃什么都不放心诚信缺失的社会,我们该怎么照顾好家人的健康大家都特别关注。另外一部分是跟家长一起探讨怎么教育孩子,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会根据情况安排家长老师互相分享孩子学习的情况,促进孩子读经的兴趣和信心。
不管是家长班还是儿童班,我们老师平时把握的原则是放下自己,跟大家一起学习,多关怀、鼓励孩子和家长,与他们做朋友,让亲、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心灵的提升。
义工老师方面,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拉把,时时提策自己要真正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受益。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在这个钱字当先的社会,不求回报好象有点傻,但是我们却自得其乐。所有带过读经的老师和家长都会有体会,教孩子读经,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当经典的智慧一句句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渗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时,那种欢愉是妙不可言的,所以我们多么希望心性纯净的孩子从小心中装满经典,装满圣贤的智慧,待他长大后一点一点体悟经典的力量和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及理念都还不是自己的,有一批上海的老师在支持我们,鼓励我们,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无私地奉献。今年8月份有四位老师还专程从上海跑到我们这边无偿地培训读经老师。其实这也是我们义工老师为什么那么真诚那么用心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报恩吧,我们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四、读经成效
几年的读经教育实践还是看到很多的成效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通过读经一般会有以下一些效果:
1、早识字(识字汤丸论),早阅读,语文能力增强;一本千字左右的〈弟子规〉读下来,不知不觉中可能就认得好几百字(恺恺、宣宣、良锦等例)
2、记忆力,专注力,静定力增强;(看动画、玩电脑的孩子多半较好动,喜欢热闹,难静下来专注地读书,心会散乱,往外跑。定能生慧,无法静必然无法定,〈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定力、专注力是一项特质,无法由打骂命令产生,但是能通过练习而获得,读经就是一项很好的训练孩子静定力和专注力的活动。(大部分读经经由几个月半年后读经时间都有明显延长,响响例,头几个月坐不住,到处走,现在可坐两个小时读经)
3、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爱学习。
4、孩子逐渐养成优雅人格,行为好转,养成待人接物的好习惯,修养提高。(读经班孩子行礼之例,礼让人心生欢喜,让孩子有一个好人缘,出门遇贵人)
5、读经不仅语文素养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也跟着进步;(宣宣例)
6、读经的孩子不容易变坏,他的心中装着圣贤的教诲;(现在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甚至杀母害师的行为也屡屡发生,藉由经典从小涵养孩子的品行尤显重要)
7、促进亲子关系。亲子关系融洽了,家庭和睦了,父慈子孝,家庭有共同的话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8、更有意外的作用:文化治疗。很多孩子通过读经,好动症、自闭没有自信、口吃等问题也随之改善。
这些都是眼前就能看得到的好处,从大处来说,这些从小打好根基的孩子,为他以后生命成长奠定了基础,长大后有可能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才!
五、读经教育展望
反思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现在的老中青三代人基本上没读过经典,没接受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造成民族文化严重断层,道德滑坡,人文丧失。其实,我们从近代人才群体看,孙中山、毛泽东、鲁迅、林语堂、钱钟书、竺可桢、苏步青、杨振宁。。。无一例外都有很好的国学根底。着眼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昌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实施经典教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从今年增加传统假日,奥运会开幕式端出的〈论语〉等大餐,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将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增加传统经典反问、诗词的辎重,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此外,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国开设的一百多所孔子学院。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已逐渐为国家为大众所重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考验之后,如同凤凰涅磐,正重新焕发生机。
放眼海外,中华经典已经在世界各国开花。〈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悬挂在联合国大厅;孔夫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道德底线;日本实业家不断从中国经典中获得企业管理的智慧,吉尾孝田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的涩泽荣一,在从事事业的四十余年里,一直坚持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韩国举国上下将儒家忠孝观念不渝地保留;韩国有一个论语村,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私塾,汉学博士吟唱各部经典而我们统统不会;诺贝尔奖得主的宣称:21世纪人类要获得生存,必须回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法国青年汉学博士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全国各地考察访问私塾点,他们说法国人对古代的中国很感兴趣,不喜欢现代的中国;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在开展读经,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到处都有读经班。
所以,读经,学习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新潮流,董子竹教授说,以前说21世纪不懂英语不懂电脑不懂汽车要被淘汰,接下去不懂传统文化不读经要
学习读经理念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先倒空自己的杯子,认识读经,了解读经,坚持读经;要有坚定的信念,贵在坚持,坚信有教就有,没教就没有,教多就多一份受益,教少就少一分受益。
引导孩子指读,指读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文字跟语音“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但可以让孩子整体大量认字,还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不要太在意背诵的绩效,背不背没关系,背多背少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断,多读了自然会背,“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读经过程切忌急功近利,要等待,要宽容,要多赏识肯定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而不要有挫败感;
父母一定要参与带动,最好亲子共读,孩子毕竟还小,父母的身教带动直接影响着孩子。
发现孩子不愿意读经的时候,先找自己的原因,即使孩子不肯读,也要自己先坐下来读,要觉得自己比孩子更需要学习提升,孩子其实比我们基础好得多啦,他们毕竟这么小就有机会读经,而我们是被连根拔起的。
除了对读经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外,最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比较有氛围,也比较有信心和力量坚持下去。 他们最可塑的年龄,用最简捷的方法教给他们最经典的内容,塑造他们最完美的人生!让我们重新拾起那久违而亲切的经典,挖掘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亲子共读,打造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学习型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1:05 , Processed in 0.0189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