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4|回复: 2

驳经典能量虚无论(转帖)

[复制链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2-9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驳经典能量虚无论(转帖)
熊春锦


有学佛的老师,说经典携带高能量是笑话,经典本身是不具有能量的,一切妄想皆由心所变,由心想生,说只有烦恼业轻者方易开大智慧,说一切众生自性俱足如来圆满光明智慧,经典只是启发自性的钥匙。南怀瑾也曾讲起刚到台湾时印经遇到的一个笑话,被他们视为神圣的经书,却被屠夫用来包肉。

这位佛学的老师,可能在实证上暂时还缺乏对有相之物慧观体证性的认知吧?所以,他才以“理”解事,以“理”解物。但是,任何理,其实都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这就如同心是万相之王,这个理一点都并不错。但是一切所谓的“理”,一旦形成,其实就已经落入了有相的后天。既成为理,也就是有了相,有相,就具有局限性。

经典具有能量性,如同万物都具有能量性一样,是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只是经典的这种能量性的启动,需要通过正心诚意的方法,才能较好地启动和吸收。而对于具有慧观能力的人而言,不同的经典,的确具有不同的能量属性,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高低不同的场态。

这些观察的结果,并不是由心生妄,而是透过有相物质而观察到的、在与有相物质相伴同行中、在无相环境之内的实相。

一切有相,虽然皆是虚妄,虽然全都是人心的作用,人心的认知,它们的本质都是“虚”;但是,“虚”,却并不是顽空。空而不空,空中有真,这个真,简而言之就是能量。

这个能量,有质无形,客观存在,肉眼却又不可窥视。这就是体道、参佛之难处。一旦能够参出空而不空,空中不是顽空,而是空中有此有质无形的能量,才算体悟出了一点味道,从而真正解悟出佛理和道理的真理性。

现在的修佛修道者,许多人只是在心上悟,重心印而轻视体应,性和命分离地进行研究,也就常常固化在理中,而“理上往来”,难以接受格物致知,以及“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修行实践。人们太容易记住佛祖当年菩提树下静坐49天而开悟的结果,却不愿追寻和效法佛陀在森林中长达7年之久的苦行炼命过程。

“理学”,这个脱离了一元四素整体论和三元论的学派思想,由于最适合于“忠信之泊时期”之人享用,虽然在历史上已经影响人们近千年之久,但在近代仍然还是会云山雾罩地缠绕着人们的心头,并不容易清理干净。

关于“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一句高度被人们经常使用的话,其实是不信者和半信半疑者的一种自我嘲解,是“忠信之泊而乱之首”的一句遁辞。它并不能反应事物本质的客观存在性。一阴一阳谓之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的一切,同样是客观地存在,怎么可能你不相信它的存在,它就果然不存在,并且失去自己本身存在的作用性呢?

心虽然是万相之王,但是心却并不是无相之中的王!人心无法真正地否定无相中三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屠夫用印着经典的纸包肉,这并不能说明经典本身就没有能量性,也不能表明被撕碎的经典中的能量没有作用力。只是人们难以观察到这种能量性和作用力运动的方向和形式,以及其作用力的大小和快慢而已。

不要忘记,历史记载中,记录着一些谤佛毁道者全都没有好下场的记载。那些记载,并不全部都是前人杜撰,只是用来劝善,而是真有其事的实录。如若不信,去访问一下那些在文革中砸佛庙、毁道观者们后来自己亲身的感受吧。

泥巴做的佛道之像,果然都全是泥巴吗?有相中就真的没有无相吗?非也。

万物生于无,无内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存在真有。这些真有,以能量的方式或沉或升,而转换成一切有相物质。没有这些三元特性的物质,就构不成一切有相物质。有相,只是常被人心认为是第一性和唯一性,不容易跨越有相的障碍,透过有相而观成无相而已。当人们能够心无其心而能望穿一切有相之时,则会知道其中是能量性。

而且,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能量性。不同的有相之物,具有不同的能量承载性。相同的某一种有相物质,如果来源和加工过程不同,同样具有不同的能量性。

《水能知道答案》中,用一些表述美善的字贴近水,让水进行“阅读”,被试验的水,都能出现美妙的结晶图像。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水形成这样的结晶呢?难道不是文字的能量吗?经典中富集着那么多真、善、美的文字和词句,又怎么没有能量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可能没有像水的试验中那种实验室的高科技条件,但是也有比较简便的方法,同样可以确定经典是否具有能量性。

可以找几个具有灵气的六岁以内的儿童,再准备几个不同版本的经和典,儒、释、道的各备一本,注意其来源或作者的能量性。再让孩子们闭目,双手将书合掌拿在两掌之间,放松身体一会儿,比较一下不同的书在心身中的感受。也许你就很容易找到“经典中的确含有能量”的答案。

让孩子们无尘浊,无智障的心灵,去回答这一问题的疑惑,也许比满腹经纶的学者更真实得多,能够寻觅到一个比较有力的答案。
三水清 发表于 2010-2-12 1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转载功德无量!如有怀疑的道友请来阅读一下熊春锦 老师的《驳经典能量虚无论
》就能提高收效,诵读经典的好处啦!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2-20 16: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形与气、质与表是统一的。这一点有不少人并不理解。
先分析一种现象,明星、歌星有些人早世或自杀,转贴网上所记的这几位:翁美玲:83版的《射雕》让我们记住了那个鬼精可爱的蓉儿。也让我们彻底爱上了这个精灵般的女子——翁美玲。可惜,美丽的灵魂,往往都是脆弱的。当她纠结在爱恨情痴中,一切都变得失控。于是,在一个凄凉的夜晚,如昙花般美丽的阿翁离去了,只剩下爱她的人们无尽的悲痛与叹息!
陈宝莲:貌美如花的陈宝莲17岁参加亚洲小姐竞选,可惜名落孙山,继而投身三级片行列。但她并没有像舒淇那般幸运,转型成功苦熬成婆。事业诸多不顺导致她次出现极端行为。但最终把她逼上绝路的还是与那个男人——黄任中。或许对于黄任中来说,陈宝莲是特别的,所以他才会如此娇惯她。但浪子毕竟是浪子,如果非要一心贪抓住他,他只能选择逃。在陈宝莲几度失控后,黄任中终于弃他而去。全然崩溃的陈宝莲在上演多出闹剧后终于纵身一跃,远离了这个让她彻底绝望的悲惨世界。而在最后遗书中这个多情的女子依然放不下那个男人,写道:"宝莲去了,你(黄任中)好好保重!”,可见她对黄用情之深。
阮玲玉:阮玲玉之死到如今仍是一个谜。不过从她的遗书:“人言可畏”中,人们可以揣测出些许端倪。三度失败的恋情,已经让敏感的她遍体鳞伤。但被人玩弄于股掌之后,还要遭受世人的嘲讽和唾骂。这怎是一个弱女子应该承受的重量?于是,自清如她用死以示清白,倔强如她用死还击那个丑陋的时代
张国荣:2003年的4月1日,这是一个我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哥哥张国荣向世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用他那绝美的身段,在人间四月天上划了一道凄怆的痕迹。人们至今都无法理解,究竟是怎样的悲痛,让哥哥如此难以承受,非要用此等决绝惨烈的方式结束生命。歌词里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愿哥哥在天堂继续绽放,相信你也是那里最美丽的花朵。
 饭岛爱:日本著名的AV女优也是自杀身亡。据称饭岛爱自杀与其情感破裂有很大关系,一生中所遇到的四个男人,都一步步将他逼到绝境。最终她对男人彻底失望了,在四个男人不辞而别后,她踏上了那条不归路。
崔真实:她是韩国国民最爱的女演员,可惜她爱错了一个人。因为曾遭受丈夫多次毒打,甚至在她怀孕期间都不能幸免。无奈的崔真实最终选择了离婚。离婚后的她一直想走出婚姻失败的阴霾,从而决定复出接拍电视剧。但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女子,很快她又被卷入明星放高利贷的风波当中,更被直指害死其好友安在焕。种种的误解和诽谤,让她再也无法负荷。在将孩子托付给好友后,崔真实彻底远离了这个纷扰的是非之地。
台湾歌星邓丽君因病在四十二岁芳龄离世,之前婚姻也是不顺,一直到死也没有结婚。

唱经典歌曲的人还没有听说有人自杀。
为什么会这样?
不想分析太多,就只分析邓丽君喜欢唱的流行歌曲中的一两段歌词:“慢步摇呀摇搂搂又抱抱人格早已酒中泡 夜夜探戈恰恰伦巴 谁叫我是一个舞女。”还有歌曲“美酒加咖啡” 我只要喝一杯 想起了过去 又喝了第二杯 明知道爱情像流水 管他去爱谁 我要美酒加咖啡 一杯再一杯 。唱这些歌曲会使人精神怎样?可想而知!男人听一个女人唱这些东西,他会如何想?女人听一个男人这样唱,他会如何想?难道他(她)他们不觉得这个女人(男人)过于浪荡了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如果别人认为是,那会怎样?悲剧的产生有很多时候就源于社会的压力!老子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从这些现象我们再来分析读经典的意义。所有的书都有能量、为什么明师提倡读经典?难道说只是因为经典的能量不同吗?有人说把读经典只定格在能量上了吗?如果真那样,当然不好。但我还没有看到有谁这样定格。依我的理解,读经典,固然会得到好的能量,但是读经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对人教化的作用,使人觉悟,使人办事更合道。但是我认为经典不是万能,不是经典本身有问题,而是人对经典的理解是不同的。因为一个人虽然读经典,但是他不一定就能事事按经典办事,他还读其他很多的书,如果读完经典,然后又哼那个类似“慢步摇呀摇搂搂又抱抱”“明知道爱情像流水 管他去爱谁”的东西,那么他到底是按哪一种引导去做人做事呢?那就看到的觉悟和灵性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正向的能量和负面的能量是不同的!正向的教化和反动的教化是根本不同的!读经典是获得正向能量和获得正向教化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29 01:28 , Processed in 0.0295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