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1|回复: 8

《未来之路》

[复制链接]
空行 发表于 2010-4-15 12: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一切安乐、寂灭的源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已如西下的夕阳,快接近湮没了。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已圆寂,前往各自清净刹土。因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孤儿那样,羁留于这个世间,哪里还知道要去追求解脱大道啊!此时正值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时期,恰逢五浊兴盛,地处南瞻部洲的藏地雪域也在所难免。在看到野蛮无知与不修正法的人比比皆是后,我对此世间、世人生起了强烈的厌烦心。”
———引自晋美彭措法王临终开示。

如今的佛教寺院中,真正能够依法修行的出家人,例如像大悲寺妙祥师父那样的出家人,在这个世界中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是佛法莅临湮没时代的悲哀,实际上也是这个世界无尽的悲哀。
作为一名佛教徒来讲,看到这些如世尊在《法灭尽经》中讲的那样一一出现,这种心中的悲戚,实在是既厚重而深远。
所幸仍有世尊遗留在这个世间的眷属,发心要去承担佛法的使命因缘。

宗萨钦哲仁波切在《入中论》中讲,总有那么一天,这些穿着黄色的,在路上非常安详行走的比丘的形象再也看不到了。也许有一天呢,所谓为众生如何如何这个概念永远不存在了,也许有一天观所有的众生如同本尊的这种净观完全不存在了。当真的有那一天来了的时候,那真的是黑暗时期... 即便这个寺庙或者是出家人本身并不真的去修持,但是他们永远讲得出慈悲或者是慈悲的道理让别人知道,要怎么样对众生慈悲,要怎么样去救度众生这些道理,即或他们不修持,他们都会讲这些道理。所以你就知道呢,这边仍然有多么大的功德,才能让这么难得的一个教授仍然流传到今天。

那么做为道家的传承的现状,又是怎么的呢?
世界陷入黑暗期时,或许希望在道家的传承上。

事实上道家的法脉从未断流过。只是完整流传起来是很难的。
现在所流传出来的是道家的全体吗?
道家的传承目前又存在怎样的问题,下一步的方向又该将是什么?
作者是外行,这里只是探讨,别无他意。

实际上道家下一步的传承,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
似乎道家做事总是离不开“三”这个数的。也就是总是从“3”这个数合起来体现“1”而后“0”的。
目前的传承也恰恰是这样的。

基础的工作需要切实大量去做;体系需要依理完备;法性需要显现。

作者大胆一点讲,希望别介意。
德慧智与《德道经》实际上在做前者,厚因老师在做体系,殷老师承担的是后者。这三者似乎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讲一个好的传承一定是理法完备、并且有好的切入点的,现实世界的切入点。
做为传承者们真的是完全明白了背后的那个老师的全部意图、承接了全部智慧了吗?目前离这一步还有一定的距离。

等到这个“三”互通起来的一天或许才是这一天的真正到来。现在的这个“三”只是放在一块儿,目前还不通。
这个通不是形式上的通,而是内在的通。

道家要想在这个世界中全面铺开,第一要有很好的现实世界的切入点,而由这个切入点可以渗入方方面面的现实生活,带来现实生活的切实改观。这是基础。
真正的智慧是圆融的。现实世界包含其中。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种子不能生长成参天大树。
道家应在这个环节切实借助现实世界的工具与导向,依老子所言“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走进千家万户以及世界潮流生活。实际上抓住文化与方法就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目的,只是要用社会生活的状态去做,古代在庙堂当中的那一套已经不合时宜了,容易招来封建迷信的嫌疑,何必呢。难道道家的精髓全在那些方面吗?
摒弃过时的。精髓是在运用当中体现出来的。
道家的传承中,尤其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放弃过于浓厚的宗教色彩。道家本来就是超越宗教的。
大量解决经济生活人文中的现实问题是这一基础工作中的集中目的。
能转生活者乃大神通。不能转心者,不能转物,尤是水中月耳。
看一个人德性的提高,是看他周遭环境的整体改善,这是非真实德性不能真正做到的事情。

但是一个好的法脉的整体流传与弘扬,坚实完整的体系是整个事业支撑的基础。这个体系就是精髓的理论体系、系统运作的思想与框架模式的形成。不然的话他是零散的、随意的、不具备大面积复制性的、逻辑不严谨的。其实厚因老师正是朝着这一方面在做工作。
我在所有接触过的当今这个社会中,道家的理论体系框架,表述的清楚、深入、完整、准确的,这几方面占齐的,目前还只有厚因老师一人,当然,或许只是我福缘尚浅有些还没有真正接触过。
如果用见性这个词语来衡量的话,从厚因老师表述的东西组成来看,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他的理论已基本穷通了道家的真正整体,当然这讲的不是细微,如果用禅宗来讲,已经由二而一,实际上这已经是真正见性的初步意义。
道家的很多传承者虽然已经功夫很深但是鲜见有合于自性者,即虽然能量已很不低,但是在性体上还是两个。
在性体上能够辩证解决二的溶合的人,他的见地也就自然而然地符合佛法的见地,虽然可能他自己并未修习过大乘佛法的见地。
因为于佛性而言,无论道家佛家实际上讲的都是一个东西。
为何道祖会口宣阿弥陀佛示人呢?
很多道家的理论体系实际上只停留在元神这一阶段上而不能再向上延伸,因此出现过言玄相,因为元神仍然还是有两面性的,携带的还有累积的种子,因此在理论上停留在第八识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厚音老师将这个已经讲的很通了。
佛家讲学者从理到法、传者从法到理,他是很完整的。
当然理性的完整性还并不能代表法性的完整性。
这或许是厚音老师的欠缺所在。
认识的很深但是在法性上还没有完全的跟随。
其实于佛性而言,解决了“一”的问题同时就解决了“多”的问题。
因为背后真正的主宰在空性。
空性如一而显现不同。

三者之中无疑殷老师是法性较强而最集中的。因为这是法性的传承。
但是这个法性果然就是和自性合二为一了吗?
好像还没有。
法性很纯,确实是道祖的法性。但是还没有最后解决自性的问题。
传承与自性的合二为一,是修证的终极目的。

道家的终极修证,是不能绕开空性的见地的。
基础不与空性接合,世间因果找不到解决出路,会定格在以第八识为究竟上,依慧能大师所言,还只是在罪相上找究竟。为什么会有“悔过忏善”从“省己忏善”的过渡?这个省己,除了检查的意义外,更重要是观照,这是摩诃止观的观,念头乃至一些活动。这一过渡的意义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实际上无一不是指向空性。
理法不以空性为基,理会执着在文字上,法我不能空。
理虽重要,但他毕竟只是指路的牌标,走过去之后就要丢掉的。丢不掉牌标的人,无法向金刚经所言的一合相之后的地步迈进。
法性未空,妄心还存,有可能时不时还会以为自己是什么。
无不从此法界出,无不流回此法界。

空性是道祖的完整法性得以真正传承过来的桥梁。

道家的价值,有可能在于对生命体与宇宙描述的更细微、更具体,因此入手修证更注重实质。但是心性的转化乃一切显现转化之因。
未来道家的道路,空性能够使三融通而为一,最后根本又为空性。

外行做探讨,希望有一点点价值。
箭凌 发表于 2010-4-15 1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好了!佛与道在最高境界上是同一的,因为都是基于对包含天、地、人在内的浑全自然的整体性的体悟而得出的,不能两边圆融整合就说明不到家。但是您可能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即东西方文明的合一,科学和内证的统一,这个也是要整合进去的,全球化的时代需要汲取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科技文明,也同样是对于自然的效法、观察、互动中产生的,是人类精神的伟大成就。历史上,相对佛家来说,道家也一直较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热情。现在从西方传入的科技文明的整体面貌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深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存在即真,这个是不能忽略过去的,忽略了就是走回中古时代的老路上去,而创新才有出路,才是世界需要的。
未来的新人类,不可能是纯粹的内修模式,必然会善巧利用现在科技文明的精髓,在领悟整体、和谐自然、 利益众生的前提下扬弃性的发展。把西方科学精神和佛道内修结合则更是一个飞跃。厚音老师的著作中也总是要讲到科学发展,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也对科技有浓厚兴趣。象我这种在八十年代崇尚科学的氛围中长大,所学、所用又是理工科知识的人对这些是有共同兴趣的。我渴望科技的进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能够和人本身的修炼融合,打成一片。相信这样一定能够结出无比芬芳和甘美的新鲜果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静如 发表于 2010-4-15 16: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和法性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说厚音老师“认识的很深但是在法性上还没有完全的跟随”是啥意思?
评殷老师“法性较强而最集中”又是啥意思?
末学一头雾水,还望有以教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米 发表于 2010-4-15 19: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有水准,问的切中要害。其实我都没太细看,只是当一个同步的悟性出现时,你会发出由衷的感慨。

理性这个词容易会与理论性误解,其实他这里讲的理性是和空性对应的有性,在有性里,无论你怎样的真意,怎样的虚,怎样的去反映认识,实际上都是你自己的心的窠臼。你用真意可以观到你的心,你能明心,但是这个你的心其实只是个习性,它不是空性,它不是熊老师讲的无意识,当无意识的时候,你就跳出你的心,你就有了空性,我们的目的性才得到了调整。你想儿童那样去体会无目的无追求, 你人生整体的那种想法,那种老是想得到更多很多,你根本就放不下的方面,或者才放下又提起的方面,然后在空性无意识的指引下,你的大志才会油然而生。你才会在痛苦中得到新生。所以明心见性是很难痛苦的过程,又是在大志引领下,不断解脱新生怡然的过程。想想看你能接受你的环境,实际上你就在努力按照老天爷或叫师父的当初安排和现实指令在办事在工作生活。就叫无意识,这就是无意识的现实本质。可操作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读经 发表于 2010-4-15 2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都在一步一步地走,不断地总结着、实践着,提升着,验证着,,,

我们和他们一起。老师需要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目标是共同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老子爷爷也是在走着的,老子爷爷也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尊道贵德 发表于 2010-4-16 12: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前我就见过不少专门好评“门派”的高手。他们“高谈阔论”,好象什么“派”他都懂,都了解,他们充当裁判,说此派如何如何高,那派又如何如何不行,哪位被魔控制了,哪位好名,哪位好利,哪位还有什么缺点,结果让不少道友心动意摇,偏离正道,甚至于离道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米 发表于 2010-4-17 0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快乐读经于2010-04-15 20:38发表的:
他们都在一步一步地走,不断地总结着、实践着,提升着,验证着,,,

我们和他们一起。老师需要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目标是共同的,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老子爷爷也是在走着的,老子爷爷也不容易。
前阵子,以前在南大在职学习的赵教授打电话来说,其硕士学生要做个社会调查,然后叫了一帮美女帅哥过来,好在问题不是很大,都帮解决了。我觉得自己混得差没怎的,可是他们还蛮羡慕,说现在要考个这样稳定的职业是多么不容易,他们班能有一个考上就不容易啦。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还是在炫我,然后赵教授又打电话来要用课题经费请客,我说就算了吧,哪有帮老师忙还要请客的。那也不要忘了常回来看看。那是那是。再见。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潘 发表于 2010-4-19 09: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看你能接受你的环境,实际上你就在努力按照老天爷或叫师父的当初安排和现实指令在办事在工作生活。就叫无意识,这就是无意识的现实本质。可操作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空行 发表于 2010-4-21 1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即是“如理如法”的理;法即是“如理如法”的法。
证到的是法,讲出去是理。这是传承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3:30 , Processed in 0.0289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