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4|回复: 0

道德经、科学、及原始初民的趣味

[复制链接]
箭凌 发表于 2010-4-28 14: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自然是一切的背景和支撑,它先于人,先于任何宗教,任何神灵。而自然以道为依托。
  这一点原始初民可能比较容易体会,因为其与自然打交道的时间和精力远大于人,而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人口的增多、群居体系的变大,人社会化、分工化、阶层化复杂程度的增加,人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意向在人与人关系上,在人中间寻找偶像和寄托的观念就占了上风,逐渐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这个背景的重要性就渐渐隐退了、淡化了。
所以看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壁画,画的都是太阳、月亮、星星、草原、森林、动物,和在自然中狩猎、采集的人,人形的神灵不多。因为当时的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是充盈的,所以没有这种需要。当你缺乏此种充盈后,走向两不相关,才渴望将自己的形态提升起来,通过自我标榜及抱团取暖,以对抗脱离自然产生的孤独以及不理解自然产生的不适感。
人不能仅仅围着人言和人行、人偶打转,而忘记人的生存背景和舞台的伟大,自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几千年以来这样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只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才逐渐对自然重新产生兴趣,感到奥妙和美,纯粹的科学就是对自然的无功利性的研究,或者说理解,而研究的前提必然要有对自然的感觉、兴趣、热情。至于这种研究和理解被狭隘的以人为本思想利用而产生相应的功利性技术和商业运用,则是人的劣根性的问题。剥离这些,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纯粹科学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面向自然,仰慕自然,回到自然,那里必然有无限在等待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云雾草庄

GMT+8, 2025-4-30 13:41 , Processed in 0.0171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